
展览名称:1.65
展览时间:2022.10.29-2022.12.25
展览地点:上海 Bluerider ART
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当下正在呈现荷兰艺术家雷诺·奥德霍恩的中国大陆首展「1.65」。雷诺以构筑空间的极简雕塑著称,通过数十年实践在雕塑和非雕塑之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展览将全面呈现艺术家基于“视觉灭点”的雕塑美学,以其代表作、最新作品和手稿,引领观众经由透视空间步入深邃诗意的精神世界。
▲ 视频来源 © Bluerider ART
充满几何透视感的简单雕塑,散落于白墙上的各处位置,有的占据着墙角逼仄的空间,有的似是从墙后探出头来,还有的仿佛悬浮在墙面之上……

它们没有鲜艳的色彩,也并非是复杂精致的具象,倒不如说更像是直接在现实空间上叠加了纯粹抽象的数学实体——这便是雷诺·奥德霍恩(Reinoud Oudshoorn)的雕塑作品。
▲ 雷诺·奥德霍恩 《J-20》 64×73×25cm 钢、磨砂玻璃 2020
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曾于2019年举办奥德霍恩的首次个展「消失点」(Vanishing Point)。此次中国大陆首展将全面呈现雷诺·奥德霍恩的代表作、最新作品及手稿。所有作品将由一条1.65米高的隐形水平线串连起,“1.65”不仅是视觉灭点,也是打开大脑诗意空间的进入点。



▲ 雷诺·奥德霍恩展出手稿
这些统一灭点高度的雕塑,每一件又各自拥有其向内的延伸空间和向外的拓展空间。作品《K-10》由多个极细黑铁线条组合,有如鸟羽翅膀凌空飞舞,层层叠叠延伸入墙面,宛如一幅空间中的立体绘画。

▲ 雷诺·奥德霍恩 《K-10》 112×277×109cm 铁 2010
《C-21》由12片薄黑铁片组成,极简的外型呈现线与⾯的多重延伸,引导观众从各个角度探索多层次空间的奥妙。展览呈现的艺术家设计手稿,数学计算公式密布于纸张之上,有如速描作品,再现艺术家创作的思想历程。
▲ 雷诺·奥德霍恩 《C-21》 115×150×24cm 铁 2021
雷诺·奥德霍恩生于1953年,曾执教于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长达33年,其展览经历遍及欧美,包括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佛多尔美术馆、苏黎世设计博物馆、第八届爱沙尼亚三年展等。他的艺术创作在经历“绘画风格时期”和“透视法雕塑转换时期”后,于1990年代起进入“灭点雕塑时期”,直至今日。
▲ 雷诺·奥德霍恩最早使用透视的早期作品 70×84×3cm 木板、铅 1989
▲ 雷诺·奥德霍恩早期作品 118×147×128cm 胶合板 1992
▲ 雷诺·奥德霍恩早期作品 144×262×89cm 铜、钢 1990
雷诺认为“解决问题是一切创作的根源”,他将灭点(vanishing point)高度统一设为1.65米,深入研究 “视觉的模棱两可性”,专注透视法与空间的探索。复杂的创作过程中,以手绘草稿、数学运算、手做模型,掌握透视、精密度、不同材质精准镶接,游刃于作品、想象、诗意空间三阶段进化的创作风格。此时期材质简化为黑铁、钢材、毛玻璃、木质等,以黑色透明的单色,重现幼时多雾森林的多维度框景。他的作品通过单色极简材质的细腻叙述,传达其一贯的理念:“我搭起一座始于实体作品、经由透视空间、通往精神世界的桥梁”。
▲ 雷诺·奥德霍恩 《E-21》 64×69×25cm 钢、磨砂玻璃 2021
▲ 雷诺·奥德霍恩 《D-19》 66×66×15cm 钢、磨砂玻璃 2019
自古罗马时期以来,艺术家就对透视有一定的认识:两条平行线在某个点聚集后消失,就是灭点。公元1011年阿拉伯科学家海什木(Ibnal-Haytham)的《光学全书》(Perspectiva)翻译成拉丁文就是《光的科学》,即透视(Perspective),而文艺复兴意大利画家马萨乔则是第一位在绘画中使用线性透视,也是第一位在艺术中使用灭点技巧的艺术家。
▲ 阿拉伯科学家海什木的人体视觉系统草图及其拉丁文翻译
▲ 马萨乔 《圣三位一体》 667×317cm 壁画 1427
自此,艺术家在营造平面绘画时,为使其具象化的透视手法在任何⻆度观看都只有一个灭点,将观者的视线牵引到艺术家想要带到的位置上,从而达到视觉上的收束。20世纪荷兰风格派运动(De Stijl)主张抽象和简化,外形上缩减到几何形状,颜色只用红、黄、蓝三原色与黑、白二非色彩的原色。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至本质的艺术元素,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并通过数学的计算来达到视觉平衡。
▲ 彼埃·蒙德里安 《红蓝黄的构成》 1930




雷诺的作品则开创多维风景,他进一步将此概念延伸在白墙、地板,创作被定义为一种载体,观者在接近墙面的那一刻,便可以体验一种图像,而这样的图像让空间感变得与众不同,观者视觉被牵引至想象灭点,进而打开大脑感官思维,进入想象世界遨翔。
▲ 雷诺·奥德霍恩 《M-14》 48×142×5.5cm 钢、磨砂玻璃 2014
▲ 雷诺·奥德霍恩 《C-15》 75×75×13cm 钢、磨砂玻璃 2015
雷诺·奥德霍恩作品削弱了现代雕塑的特质:量体、材质、现实,他的计算成了再现与幻觉,在雕塑及非雕塑之间走出一条独特的路。在他看来,雕塑不仅呈现自身的量体,也并非只是空间减法,而是创造延伸的诗意空间,看似黑鉄的冷静精准,实则带东方哲学禅意,细腻虚实穿透,优雅的、梦幻的灭点, 带给观者许多生命美好定格的宁静时刻。
▲ 雷诺·奥德霍恩 《C-10》 70×169×18cm 铁 2010
▲ 雷诺·奥德霍恩 《D-20》 65×65×16cm 钢、磨砂玻璃 2020
_关于艺术家
雷诺·奥德霍恩 | Reinoud Oudshoorn
1953年生于荷兰,先后于阿尔特兹艺术学院和荷兰阿特利尔63学院获得艺术学士学位和艺术硕士学位,现居住创作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曾执教于荷兰皇家艺术学院。奥德霍恩以构筑空间的极简雕塑著称,将灭点高度统一设在1.65米,通过单色极简材质的细腻叙述,表达其点、线、面多点交错成灭点的独特艺术语言。他的展览经历遍及欧美,曾于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佛多尔美术馆、苏黎世设计博物馆、第八届爱沙尼亚三年展等展出。作品集《A Selection of Works》曾获评选为“2019年度荷兰最佳图书设计”。作品永久收藏于阿姆斯特丹市立美术馆、 荷兰AkzoNobel艺术基金会、荷兰银行、德国私人美术馆等。
经典回顾
And More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