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中国古画还能做表情包?

他们说,我可以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卡卡卡壳了,没灵感可咋整”
《高贤人物图》局部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今天周一,不想上班”
《杂画册》局部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高端的食材,就要用朴素的吃法,像我这样还有谁?”
《餐芝图》局部 

这些人物生动可爱,虽是古画,小表情倒是与今天的漫画颇有相似之处,一看就知道作者是个有趣的人。他,便是陈洪绶,号老莲,一位生于晚明的画家。
后世评价“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

当时的人评价其风格“高古奇骇”,你看,他让古人都觉得,他是个古人。
何以?

那个时候,画家大多都学习宋元时期的绘画,陈洪绶却主张师古要从晋唐开始。

还是他的好友周亮工懂他,“人但讶其怪诞,不知其笔笔皆有来历”。剥去怪诞的第一感,其实陈洪绶所落的每一笔,都有来历。

<01 世人讶之,我们试图理解>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今年是陈洪绶逝世370周年,在他的故乡——绍兴,正举办“高古奇骇——陈洪绶书画作品展”。

果然题眼正是:高古奇骸。“高古”是指从绘画本源上直追晋唐遗风,“奇骇”是指不同于世俗的奇特画风、立意不凡的艺术表达。

既传统又超前,真是迷人的对立统一呢。

“陈老莲,实乃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刘少白

刘少白何许人也?陈丹青撰文谓之:

“当代中国画野心如何?我们能不能从经典图式中寻求轮回转世,重新构架传统水墨的遗骸?
或许像少白这样的艺术家可以在当今时代的洪流里逐渐给出一个答案。”
哦,陈丹青眼中可以承载“中国画野心”的少白老师,看来同老莲一样:
同样的不随波逐流、独立于世、取法于古,
若由少白老师来导赏陈老莲的“高古奇骸”,应是一场绝妙而酣畅的隔空对饮吧。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少白作品

<02 被忽视的,我们重新审视>

《高古奇骇——陈洪绶书画作品展》由绍兴博物馆携手国内35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上一次如此规模的书画大展当属《畸人青藤——徐渭书画作品展》。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徐渭书画展现场,图源:文旅中国

奇骸&畸人,徐渭&陈洪绶:两位晚明时期个性张扬的绍兴人,都携奇气入书画,自成一派。“奇”,是他们人格乃至画格的公约数。

除此之外,还有公约数吗?

青藤书屋!

公元1593年,疏狂不羁一生的明代书画家徐渭,在这里悄然逝去。
公元1644年,一个45岁的中年男子,轻轻叩开尘封已久的书屋大门,这便是举家从诸暨搬迁至此的陈洪绶,与前屋主同样有着清癯高逸的灵魂,怀着对徐渭的敬仰,他亲手书写了匾额“青藤书屋”。

而今的青藤书屋,参观的大多人只把其当做名人故居,却忽视了它本身就是一处意蕴悠远的园林。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青藤书屋

因为书画与园林,在东方语境中向来血脉相通,作为居住过两位书画大师的“圣地”,青藤书屋,自有不少角落留下大师营造之意趣,是现存不多的书斋园林之典范。

之前的你,试过投之以欣赏园林的目光么?

而在青藤书屋不远处,还有一座同样被低估了“园林”身份的所在——沈园。

抛开陆游、唐婉那凄美爱情故事的滤镜,回到当初还没有《钗头凤》之唱和的时候,陆游、唐婉来此春游可是纯粹因为这是个好看的园子呢。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沈园

园林,作为诗意生活的寄托,大概是艺术与生活结合得最全面而彻底的实践了。

难得的是,少白老师在苏州也给自己造了一方庭院,有松,有石,有水塘,无论春秋,盘桓一过,听曲、饮茶、闻香、看画、读书、游园,别有洞天。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少白的园子一角

那么,便听听他,一位当代的“造园主”“生活家”,如何观园、享园。

<03 最遥远的,我们近前一探>

方寸之间见飞鸿,是园林的之妙境界;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便有这印章之上的 方寸之间 气象万千;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小小印章的方寸之地,融汇古往今来文字的流传演变,承载着中国传统的美学偏好和文人雅士的意趣情怀。

诗、书、画、印常为一体,印是不仅仅是书画家的签名,还可以起着调节画面的作用,如补空、引气、平衡和协调画面。

而如今,印,似乎是距离我们最远的那一个。

所幸,少白老师不仅精书画家,也是杰出的篆刻家,17岁时,便获齐良迟(齐白石老人第四子)赞曰“少白学白石老人篆刻可乱真也”。2008年其篆刻作品入选神舟七号太空飞行艺术之旅。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疑是神仙
刘少白篆刻作品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清风与归
刘少白篆刻作品

那么此行:我们便由少白老师引路,走近这小中见大、缩龙成寸的艺术;同时还有机会,于名家指点下,亲自动手体验篆刻,用刀、石、笔三者完美融合“铭记这一刻”。

11.25-27日,从绍兴到杭州,让我们跟随少白老师,掠过书画、金石、园林艺术的天空,来一场书画江南的秋日漫步。


游 学 讲 师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游 学 看 点

1. 多元
一趟书法、绘画、园林、金石四度同构的艺术之旅,“魂穿”一回中国古代文人

2. 沉浸
翰墨:作品+书斋;园林:白昼+夜晚;篆刻:讲座+体验,多场景浸入中国传统艺术

3. 专业
一趟跟着书画家观书画展,跟当代造园主游园,跟篆刻家入门金石之学

4. 意趣
作品现人品,艺术即精神。“不知情趣,休论造园”。
少白老师带领大家看到的,不止作品之美,更有作者的精神世界,以及那一刻与之共鸣的你自己。


行 前 预 习


1. 青藤新馆 老莲盛开


史载,陈洪绶曾在徐渭的故居青藤书屋陆续居住了五年左右。

其父陈于朝是徐渭晚年结交的小友,陈洪绶亦对这位前辈的才情深怀敬意,曾亲书“青藤书屋”匾额,以示景仰。

陈洪绶修葺青藤书屋后,在此居住并创作书画。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青藤书屋

徐渭开泼墨大写意一格,陈洪绶专擅工笔一路,二人艺术风格不同,但内核相投契。

徐渭求变求新不拘流俗的追求和实践,为陈洪绶高古奇骇的画风提供了理论加持和艺术榜样。陈洪绶晚年作品大胆变形,题材讽刺抨击流俗,展现了陈洪绶和徐渭心灵相通、同气相求,故二人能共同引领晚明狂狷的艺术风潮。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本次我们去往徐渭艺术馆,感受完陈老莲的高古奇骸之后,之后继续参访隔壁的青藤书屋,亲眼见证青藤、老莲两位大师400年后的相遇,也切身感受:前贤开辟,后贤赓续,画品乃人品,艺术即精神。

2. 沈园的昼与夜


绍兴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便是这沈园。


沈园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初成时规模便很大,占地七十亩之多。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现在的沈园拥有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处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园林。

园内有石碑坊、冷翠亭、六朝井亭、八咏楼、孤鹤轩、双桂堂、闲云亭、半壁亭、放翁桥等仿宋建筑,尽显江南造园特色。

夜幕下的沈氏园色彩斑斓又清雅古典,若隐若现的灯光交相呼应,园林景致疏密有致,花木扶疏相应成趣,漫步其中如梦如幻。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若能手提灯笼游园,更是多一分浪漫和神秘。

小艺能不能安排呢?期待一下~

3. 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


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

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湖山园林之佳作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山光湖影,景致幽深

西泠印社自初创至今已近120年,仍在蓬勃运行,印社园林的规模也从最初寥寥数屋,几经添建、整修,被毁,重建中逐渐完善,现有亭廊楼阁等多种传统建筑形式及塔、枋、泉池、石洞、篆刻、墨迹、雕像等于一园。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图源:摄图网

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

印章艺术之殿堂

一幅优秀的国画,讲究诗书画印,四合为一。为什么不起眼的印会如此重要,这只有深入了解印章文化才能解答。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前山石坊,图源:西泠印社

而印章艺术的最高殿堂,非“西泠印社”莫属,成立于清末的“西泠印社”,百余年来,始终代表着金石篆刻的最高水平。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丁敬坐像与汉三老石室,图源:西泠印社

走进西泠印社孤山社址,零距离感受近代篆刻大咖们的圣地。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特别提示:
1.行程内需要大量站立或行走学习,请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
2.如遇临时交通管制或景区开放等情况影响,或将对行程顺序、篆刻体验地点作微调。

费用及报名事项

时       间:11.25-11.27
适合人群:爱好传统文化的你/相信艺术是灵魂的痕迹的你/对前者好奇的你
集合/解散:绍兴/杭州
价       格:2880元/人
组  团  价:2700元/人(2人及以上同报可享)
*大小同价,参团年龄建议10-70岁之间;
*8人成行,20人封团(如未成行将全额退款)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买大交通。

费用包含

1.交通:行程内全程空调旅游巴士
2.住宿:2晚四星标准酒店住宿(默认标间,如需单房请联系客服小艺补单房差,单房差:300元/人)   
3.餐饮:2顿自助早餐+3顿丰盛正餐+全程矿泉水
4.导服:专业讲师随行讲课+文化领队贴心服务+专职司机
5.门票:行程内所有景点门票费用
6.设备:无线蓝牙讲解器
7.保险:高额旅行出行保险

费用不含

1.各地往返游学地的大交通费用;
2.因个人原因产生的其他消费;
3.单房差费用
*单房差说明:默认标间(1间房2个人),如需单独一间房,联系客服补单房差即可。

报名须知

1.因疫情或其它原因,由艺旅文化取消的行程无条件退还团费100%;
2.因为疫情原因,个别行程点有一定不可控因素,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微调,调整原则以安排同等级别的参观&讲解力度的项目为准;
3.行程属于特别定制行程,需提前预约,若因私人原因,取消的行程将扣取部分团费
4.如未满成团人数,组织方可能取消活动或增加费用(如有任何更改,将第一时间通知);
5.本活动仅限低风险地区客人报名,如因疫情原因或其它不可抗力导致行程取消,将全额退款。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缴纳费用后视为报名成功

请与客服确认成团后再购买车票

咨询电话:18912737832(微信同号)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本文图文相关资料由合作方提供,

如有侵权与本公众号无关,请联系删除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看展览小程序上线啦!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最近都有什么展?

这里都有什么展?

关注了馆方公众号却还是错过展讯推送?

一个小程序解决以上所有烦恼!

这里有全国各地的热门展览信息

打开小程序,选中你所在的位置

就能看到附近正在进行中的展览

选择“看展日期”和“看展城市”

为你的旅途加上一个看展览的行程吧~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真的很悠闲吗?
再见,玉环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绝了
鉴定一下古代热门食物雅称
瓷器里的绝美中国色,这高级感我慕了!
时隔五十年,龙门石窟再修复!
30+部高分文博纪录片(内附观看地址)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扫码即可加入交流群,打广告勿入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江南游学丨第四期:从中国美术史的一朵奇葩说起 (11/25-11/27)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