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門画廊十分荣幸宣布
即将参加第九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VIP预展:
11月10日,星期四,下午1时至晚上7时
11月11日,星期五,中午12时至下午1时
公共开放日:
11月11日,星期五,下午1时至晚上6时
11月12日,星期六,中午12时至晚上6时
11月13日,星期日,中午12时至晚上6时
地点:
展位A103,中国上海市徐汇区⻰腾⼤道2555号
> 2022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2022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藝術門十分荣幸宣布即将参加第九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观众们来到上海市徐汇区⻰腾⼤道2555号A103展位,欣赏展出的一系列来自不同世代和文化背景的精选艺术家作品。
此次参展的艺术家包括菲利普·考尔伯特(Philip Colbert,1979年生于英国)、约翰·科普兰(John Copeland,1976年生于美国)、涂鸦先生(Mr Doodle,1994年生于英国)、倪志琪(1957年生于中国)、巴巴吉德·奥拉通吉(Babajide Olatunji,1989年生于尼日利亚)、辛西娅·波尔斯基(Cynthia Polsky,1939年生于美国)、苏笑柏(1949年生于中国)和朱金石(1954年生于中国)。

> 菲利普·考尔伯特,《⻰虾乐园博物馆对话绘画(红⾊⻰虾世棒午餐⾁罐)》,2022,布面油画,200 x 150 x 4.5 cm

> 菲利普·考尔伯特(Philip Colbert)
藝術門画廊展位将展出伦敦潮流艺术家菲利普·考尔伯特(Philip Colbert)的多件作品,包括他的波普历史系列代表作、功能性的家具雕塑和巨大的气模龙虾作品。考尔伯特的卡通龙虾角色吸引了全球的追随者,将流行符号重新想象成龙虾的服装,并不断重塑经典作品。除了藝術門展位外,在艺博会的“xiàn chǎng现场”单元,一个12米高的气模龙虾延续并致敬了杜尚开创性的“现成品艺术”概念,也有着对艺术史的借鉴,如克拉斯·奥登伯格的软雕塑。

> 约翰·科普兰,《要是你知道》,2022,布面油画,162.5 x 183 cm

> 约翰·科普兰(John Copeland)
藝術門还将在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首次展出纽约布鲁克林的艺术家约翰·科普兰(John Copeland)的作品。科普兰的风格以抽象表现主义和新表现主义为主;他展出的油画既具像、又抽象,有着画中画的特点,描绘了非定形的人物观看抽象艺术品作品,展现了一种既关注图像也关注相关人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元后现代意识。

> 涂鸦先生,《线之洋》,2022,布面喷漆,213 x 430 cm

> 涂鸦先生(Mr Doodle)
涂鸦先生在1994年出生后就开始用涂鸦来填充地球表面。他最开始用涂鸦覆盖父母的家具,最终填满了整个卧室,直到他意识到自己的家不是一块足够大的画布。此次展出艺术家的大尺幅作品之一是《线之洋》,它呈现了艺术家的“抽象涂鸦主义”的想法,其松散的形状不基于任何具象的物体。这件作品的名字因其狂野的卷曲线条而得名,几乎就像铁丝网一样,密度类似于海浪造成的泡沫。今年上半年,涂鸦先生在K11 chi美术馆举办了他的首次上海个展。

> 倪志琪,《宇宙NO-1》,2022,综合材料,165 x 165 cm

> 倪志琪
上海的艺术家倪志琪通过混合材料和拼贴来捕捉互不相干的概念并使他们显现在画作上,并用了柔和的色调进行了分层处理。艺术家始终对于材料的颜色与质地保持着极度敏感,色彩与材质的多层次叠加以及产生的层叠肌理,将美感放大,同时也唤醒人们对于无限的反思。

> 巴巴吉德·奧拉通吉,《部落标志系列III #70》,2022,布面丙烯和粉彩,240 x 300 cm

> 巴巴吉德·奥拉通吉(Babajide Olatunji)
居住在伦敦自学成才的尼日利亚艺术家巴巴吉德·奥拉通吉将呈现他的《部落标志》系列照相写实主义粉彩与丙烯肖像作品,它探讨了尼日利亚农村部落为了识别和种姓分类而进行“刻面”的古老传统做法。通过他对尼日利亚文化的工作和研究,奥拉通吉试图了解全球化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份,以及它如何继续改变我们几代人。

> ⾟⻄娅·波尔斯基,《布鲁姆斯伯里》,1973,布⾯丙烯,213.5 x 183 cm

> 辛西娅·波尔斯基(Cynthia Polsky)
辛西娅·波尔斯基(Cynthia Polsky)的抽象画色彩饱和,以风景为特色,灵感来自她的舞蹈训练和音乐,她的作品颇具灵性。波尔斯基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作品和当时的其他艺术家一样受到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影响,为当时在西方声名狼藉的抽象表现主义美学增添了新的演绎。凭借独特的艺术视角,波尔斯基的题材和形式方法与当时以西方为中心的传统艺术史叙述背道而驰。

> 苏笑柏,《宽厚-幽静-2》,2015,油彩、⼤漆、⿇、⽊,190 x 182 cm

> 苏笑柏
苏笑柏选择以深植中国历史的大漆为创作媒介,专注于作品的色彩、形状和肌理等特点,发展出感性、严谨而不落俗套的艺术风格。其引人入胜且壮观的作品,在运用西方抽象艺术语言的同时,还蕴含着中国哲学传统,包括佛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从弧形面板,到微妙的曲线轮廓和磨损的纹理,这些作品都按照自身立于世界,有着自己的历程、个性而独立存在。

> 朱⾦⽯,《拍江岸·黑龙出》,2015,布⾯油画,180 x 160 cm

> 朱金石
朱金石在1980年代初期是中国抽象艺术的开拓者,90年代客居柏林,转向装置艺术,2000年重归绘画。此次展出的是朱金石近年标志性厚绘画。完成于2015年的《拍江岸·黑龙出》是他近十年的精品之一,画面厚积的颜料交错叠垒,块状的颜料体如金属般深嵌在棕色黄色之间,犹龙潜深渊。作品名称清楚地暗示出龙的存在,龙在深潭也是周易思想的重要警言,如果生命在低谷之时,黑龙跃江冲天,意味着敢于博弈。在抽象绘画中引入叙事是朱金石作品的又一特征,它引领观者把感官自由放大。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