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undless无界
展期:2022年11月11日至12月11日
地点:震旦博物馆A2馆
主办方:震旦博物馆
策展:49 Studio
此次十三位参展艺术家,他们用最经典的艺术语言, 绘画和雕塑,重新诠释当下社会年轻人的内心世界和价值体系,或情绪化的释放,或冷静内敛的自省,或向古老自然主义的膜拜,或天马行空漫无边际的梦境遨游,或街头涂鸦式的诙谐幽默,都自成一派又相互融合。
点击下方小程序一键购买门票

单人票:60元
通票(含常设展厅):100元

1982年⽣于辽宁沈阳,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现⼯作⽣活于北京。其作品被Uli Sigg,白兔美术馆,喜马拉雅美术馆等收藏。
她的近年虚拟文字系列风景绘画,亦不是纯粹的风景,初衷与中国山水画一致,以物喻理,将抽象的象形文字词汇,解构成风景绘画,由简⾄繁的拆解⽂字的含义。追本溯源,去触碰上古时期华夏文明密码,以当代人的视角试图去猜测隐藏在汉字中神秘的华夏古人智慧。

旦 Dawn,2021,布⾯油画,丙烯,180*130cm

唐娜·胡安卡(Donna Huanca)近年来活跃于国际当代艺术界,以其综合装置与真⼈模特的表演现场著称。然而,她⾸先仍是⼀名画家,只是她不再将颜料和色彩局限于画布,而是延展到了旧衣物和人体上。“身体和物件在年轻的美国艺术家唐娜·胡安卡的创作中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平衡——两者不再是⼆元对立的元素⽽体现出⼀种同⼀性。”
1980年生于芝加哥,现于柏林⽣活和创作。曾先后于法兰克福的 Stä delschule、缅因州斯科希⽢的 School of Painting and Sculpture 和休斯顿⼤学修读。曾获 DAAD Artist Frankfurt 和 Fulbright 的研究资助。2019年,胡安卡曾举办两⼤个展:洛杉矶 Marciano Art Foundation 的《Obsidian Ladder》和哥本哈根 Copenhagen Contemporary 的 《Lengua Llorona》。过去曾于维也纳 Belvedere Museum(2018);上海余德耀美术馆(2018)和伦敦Zabludowicz Collection(2016)举办个⼈展览。

Charcruna Leaf, 布⾯油画、丙烯, 285x190cm, 2017

王茜瑶,1992年出生于重庆,目前在柏林生活和工作。201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并获学士学位,2018年和2020年在德国汉堡造型艺术学院分别获得艺术学学士和艺术学硕士学位。
画家王茜瑶蔓生的抽象语言源自于她绘画时的身体姿态与画布痕迹之间的辩证关系。画面前的场域和艺术家在画框内描绘的广阔空间散发出两种能量。艺术家将其捕捉并幻化为每件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元气与活力。她的画布涂鸦使人联想到塞·托姆布雷(Cy Twombly)的创作姿态,也让人想到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国画的屏风既是装置,也能表现主题,分隔两个真实空间的同时,也置于既定画面中想象世界的关键位置。王茜瑶的绘画不仅是照见行动的镜子或记录,她的作品是介于身体与绘画留痕能力的阈值空间。在这里,每件作品并非被动的记录设备,它能产生共鸣,与最初产生绘画的身体姿态展开对话。
王茜瑶的作品曾在重要的国际场馆中展出,包括上海震旦博物馆(2022年)、上海久事美术馆(2022年)、北京艺术双年展(2022年)、莱比锡棉纺厂(2020年)、巴黎国际艺术城(2018年)、杜塞尔多夫Sprink艺术空间 (2018年)、重庆当代艺术中心(2015年)等。
2017年,王茜瑶获得Schües和Hiscox艺术提名奖。2018年,她在纽约州立大学帕切斯分校攻读艺术硕士期间获得Karl H. Ditze基金会奖学金和DAAD奖学金。

Wang Xiyao
The light cannot be caught no.4, 2022
Acrylic, oil stick on canvas
250 x 300 cm

1993年出生于北京,曾就读于美国⻢⾥兰艺术学院(MICA)和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 (SAIC),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通过反复的创作和⾃我反思,张⼦飘逐渐找到了她作为艺术家的实践重心,从个体出发,⽤生活中常⻅的事物来表达⾃己的愿景和欲望,这些东⻄就像是传达信息的窗⼝,通过这些作品,她展示了⾃己作为艺术家的⽣活和思考。张⼦飘的作品虽然⾮常美,但这种美既不荒谬,也不虚荣,在⼀个接⼀个地解除了依附于外部世界的层层束缚之后,剩下的就是⽣、死、爱这三个事件。目前,她似乎⽆无法将沉重的⽣死主题引入作品的核心,只有爱是⼀⽣的历程,每个⼈都能感同身受,爱这个抽象概念包含了人与⼈之间的各种情感,以及他们的欲望和野心。

百合 06,2020 布面油画,230 x 190 cm

Farley Aguilar出生于尼加拉瓜,现居住于美国迈阿密。他的作品以老照片为基础,运用不同材料,画面色彩艳丽炙热。
“我一直很喜欢浪漫主义的总体看法:比起纯粹理性,色彩、笔触和构图可以引导人们对人类感觉和意识产生更高层次的理解”Farley Aguilar说。
其作品收藏于余德耀美术馆、Bass美术馆、奥兰多美术馆、Perez美术馆等机构。

The Drawing Room 2021
Oil, oil stick and pencil on canvas
244x183cm

1983年出生于中国山西,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其实对于绘画而言,画面语言的线索是很重要的。色彩、造型、构图、甚至笔触或肌理,都会成为线索。这些线索带来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感受却无法用别的方法来替代。简单说,通过这些线索我们可以感受精神活动在物化过程中的每一次思索、挣扎、体会所留下的痕迹,正是这些痕迹让时间有了温度。
——吉一玮
在绘画的王国里,吉一玮就是其中一个逃往森林的男孩。他从小画画,一直画着我们从未经历过的世界。从少年到青年,他与真实的世界越来越远,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室,远离人群,安静画画。每一天,他行使着艺术家的特权,享受着掌握自己生命的奢侈,保护着一个少年的脆弱与想象。

占卜者之梦 2022 布面油画 200x200cm

张英楠出生于1981年,200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张英楠的绘画既是写实的,又是超现实的:在绘画手法上,他的作品富有古典主义画作的细腻与典雅,构图严整、简洁;但在内容上,却往往布满了奇巧之思,为熟悉平凡的空间赋予梦境一般的质感,在画布上构建着充满想象的时空关系。在艺术家克制、沉静的用色下,这些“不可能”的情境总是携带着些许伤感、孤独的底色;对于张英楠而言,画中弥漫的失落情绪来源于他对于人与人关系的体察。儿时在乡间大院里成长的经历,与成年后在城市里求学、工作之所见所感形成了极大的反差:邻里生活间的亲密,在都市里变为了人与人相处时的淡漠与疏离。画作中空荡寂寥的一个个空间指向失落的曾经,也象征着当代人精神与心理状态的空洞,更是艺术家寄托自己思绪、情感与记忆的想象之所。其作品同时紧扣当代社会复杂敏感的心灵面貌,外部飞速发展,内心渴求宁静,向往远方亦不舍家乡,在其艺术成长线索中,有卡拉瓦乔的明暗变化,玛格丽特的优雅内敛,Edward Hopper的孤寂疏离。

梦途 2022 布面油画 200x150c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