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侗族是一个爱美、善于创造美,富有浪漫诗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交汇处。侗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诗意的生存”。侗族有史以来就喜欢聚集在一起,以歌唱舞蹈的生方式憧憬未来,以精美的民族服饰打扮人生。侗族服饰千姿百态,款式丰富。族人平时穿着便装,讲求实用性;而节日庆典时则盛装出席,注重装饰审美。
侗族服饰,是分布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侗族的传统服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侗族服饰极具特色,款式丰富,千秋各异。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汉唐时代,唐代李延寿《北史·僚传》中就有“僚人能为细布,色致鲜净”的记载。
侗族女子传统民族服装注重装饰的审美,注重朴素和华贵的搭配。根据侗族女子服装特点,可将侗族服装分为三种款式: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侗族女子的头饰非常有特色——飘逸的长发用红头绳扎住,盘在头上,包上黑纱帕,在脑后别上银簪、银梳等银饰,再装饰上银盘花、银头冠等头饰,分外迷人和夺目。
侗族是一个信仰多神的民族,相信“万物有灵”。在侗族人心里,凡是世间存在的事物,如花鸟鱼虫、山川河流,都会“显灵”,驱邪除害。于是,侗族人便喜欢穿附有这些图案的服装,以祈求得到神灵的庇护和保佑,平安健康。侗族以农耕为主,因此尤其崇拜与稻耕有关的自然物,如 山、水、太阳、树等,在服饰上也有许多与图腾崇拜有关的纹样。
侗族女子发髻与古代汉族女子相似,并插银簪,带银质耳环或耳缀,上身穿开襟敝胸衣,胸部罩胸围,胸围上齐脖部呈两岔,均绣有花纹,并以两红带挂过肩头系于背后吊一银质饰品,腹部罩以围腰,围腰带飘于身后,下身穿百褶裙。
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是影响侗族服饰纹样视觉符号语义生成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例如,侗族妇女们往往在服饰纹样的创作中搭配龙、太阳、月亮以及各种神化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并希望这些神人、灵鸟能够帮助人们驱除邪崇,保佑人们平安富贵。
孩童是侗族家庭的未来,侗族母亲们总是精心打扮自己的孩子,她们最喜为自己的孩子织绣出精美的服饰纹样,尤其在童帽、口水兜、儿童背带等儿童服饰上最具有代表性。
串珠缤纷、羽毛飞舞,衣身和帘裙上映射着五彩斑斓的精美服饰纹样,身着这样衣身华丽盛装的侗族儿郎们载歌载舞,传达出节庆盛典中九寨欢腾的愉悦场景和人们热爱生活、团结互助的民族情感。
璀璨的少数民族总能孕育出自己的独特文化,侗族服饰就是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他们将自己的求美心理融入服饰中,为自己增添一份独有的特色和风采。
/
小编介绍/Editor introduction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