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展人:李子建
艺术家:姜宇航
●可以先为我们总体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吗?
姜宇航:在我每天的⽇常⽣活中,我发现灯条无处不在的装饰我们的城市,它装饰着树⽊、雕塑、建筑、灌⽊丛等。我以此作为契机,通过使⽤灯条作为画⾯中的主要元素,进⾏对场景的⼆次创造。《作为旁观者》我想是以⼀个相对客观视⾓来对⾃然环境与非⾃然环境的⼀个审视,我也是作为其中的⼀份⼦,来发表⾃⼰的观点。《作为旁观者》是我对社会的⼀种观察,从我个⼈的⾓度我想通过我的创作引起⼤众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从⽽产⽣思考,这种装饰环境的元素存在是正确的还是错误。从每个⼈的⾓度来看,无疑会是⼀场辩论。在陆续走过城市、乡镇以及冰瀑布、火⼭、⻓城等⾃然与非⾃然这样⼀种相结合的场景选择,来表达出⼈们在社会环境中所充当的所谓“正确的⼈”的⾓⾊对⾃然环境的影响与破坏。

As a spectatorserise
●在《作为旁观者》这个项目中,这些灯光的使用非常精彩,用这些灯光去模拟和介入自然也构成了一种大地艺术的实践,是这个作品的重要内核,可以就灯光的使用这一点展开聊聊吗?
姜宇航:在多元化的媒介中,我选取了灯条作为了⾃⼰创作的⼀个介质,在接近黄昏的时刻,我将这些灯条布置于环境当中,与荒野的环境产生了一种暧昧的关系。出于我在⽇常⽣活中⼤量的观察⼈们被社会所影响⽽产⽣的⾏为,在每个城市中,都能看到⼈们给城市装饰上绚烂多彩的灯条,他们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挂在灌⽊丛中,也有的的挂在⾃⼰的家⻔。我就产⽣这样的⼀种思考:在当代社会与⾃然环境这样⼀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中,是否需要这种绚丽多彩的夹持,⾃然本⾝不够美吗,这种⼈造的景观是否会带有感情。于是我带着⼀种相对客观的视⾓进⾏了创作,将这种介质加入到画⾯当中,试图打破他们之间的关系。
选自《作为旁观者》系列
As a spectator serise
●可以跟我们介绍下这个项目的创作和拍摄过程吗?我关注到拍摄的地点大多是在北方的郊野中,拍摄的过程一定很辛苦吧,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选择了这些地点呢?在拍摄的中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吗?
姜宇航:我选择拍摄的地方都是相对比较偏僻和危险的,由于都是未开发的地⽅,基本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其中一次去北京郊区的一个冰瀑布,⼭体都处于九⼗度的⾓度,当时我与⼀个朋友⼀同前去,还拿着非常多的设备与道具,而且当时刚下完⼤雪,道路非常滑,旁边就是万丈深渊,能走的路勉强⼀只脚能迈过去,也是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
其实对于我个人而言,在创作这个项目的时候,我更享受的是这个创作的程,北方的荒野给我来带很强的归属感,这些地方往往是被人所遗忘的,而人们的目光大部分是放在城市当中的生活的,与城市的繁华也有很大的反差。青岛和北京是我首先选择拍摄的地方,这两个城市,一个是我的家乡,一个是我工作的地方,两个城市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城市周边更荒野的地方是趋于统一性的,这也是我从这展开拍摄的原因。

●整个项目都是使用胶片拍摄,而后在暗房中做的输出,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方式呢?
姜宇航:使用胶片拍摄一直是我创作的是习惯,我很享受这种未知的过程,每次都会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做print的过程中,可以让我更好的沉下来去思考每幅画面的意义。

●这个项目会持续进行下去吗?后续有何拍摄计划?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之前的创作。
姜宇航:还会进行下去的,后续我打算去更多的地方看一下,更深入的去感受与了解环境与社会以及人之间的关系。上一个项目《unnatural collapse》也是在关注社会发展给人所带来的一些相互影响的关系,大家有兴趣可以在我的ins中看到。









· 关于展览 ·
编辑:刘诗韵


年度重磅 抢先预览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合作展览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