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及四海,变通古今。”这是在中央美术学院100周年校庆上,中国当代水印木刻代表艺术家陈琦所献的寄语,这是他的教育理念。而他本人的艺术创作也实践着这一理念: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不断探索中国传统精神,同时汲取多元文化赋予传统以新意义。

陈琦部分作品
©Art陈琦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陈琦二字,往往会出现“水印木刻”、“版画”等关键字,因为对版画技术的精益求精,陈琦很容易被认为是专一于水印木刻心无旁骛的深耕者,但在策展人邱志杰看来,陈琦是个不囿于某一创作媒介,不断涉足多个领域的“疯狂实验者”。

《誓言》
79×119cm/水印版画/2014
从早期的《明式家具》、《琴》,到《时间简谱》、《虫洞》、《手制书》,再到《无去来处》、《片石山房》、《天上人间》,陈琦的作品涵盖了水印木刻版画、装置及水墨,他好像有做不完的东西,他性格中潜藏的实验性使他对多元文化保持了开放的心态,他将多年来吸收到的艺术语言沉淀心底,为他的艺术创作所用。

《椅之一》
80×50cm/水印版画/1989

作为当代最具有创造活力的水印版画家,传统和当代创作对陈琦而言并不是相互矛盾的,他认为传统是活化的,是由一代一代人形成的链条,联系着远古和未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过程中,他扮演着“链条”的角色,在创作中呈现着穿越古今的碰撞。

《心象 No.1》
90×120cm/水印版画/2015
在作品《明式家具》中,他大胆地引入现代视觉审美,用超写实手法表现中国传统家具;《梦蝶》系列,他将不同时期对中国意识形态影响深远的儒、道、释进行融合;《时间简谱·手制书》系列源于他由书虫在古籍中留下的虫洞,辐射到生命演化的思考,书没有开头和结尾,向宇宙一样,可以向前找前生,向后翻后世。

《手制书》系列
©Art陈琦
陈琦的创作之路给艺术界带来的思索是非常深刻的,他的创作从中国传统艺术中走来,又从中走出,同时融合今天艺术发展的现状,表达了一个当代人对社会的思考,即传递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又以兼具当代性、学术性、包容性和国际性的创作形态,满足了公众多元多样的文化需求。

《无题 No.5》
61×80cm/水印版画/2017
木星美术馆于《印——2022深圳美术馆当代艺术邀请展》中,通过展出艺术家陈琦《树图》、《二十四节气》、《水》、《错版》、《抽象性实验系列》等系列代表性作品,呈现了艺术家在古今纵向维度,和目及四海的横向维度中,不断延续的艺术发展,见证了艺术家陈琦创造革新的当代艺术之路。
参考资料
文字
「中央美术学院」陈琦的版画世界
「中央美术学院」邱志杰:陈琦格致
「中工人物」“被重构”的陈琦
「中央美术学院」陈琦:技术即观念——版画当代性再认识
「中央美术学院」殷双喜:观物致知——陈琦水印木刻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展示陈琦是一种实验,理解陈琦更是一种实验:展览“陈琦格致”的九大板块
「中央美术学院」陈琦&沈勤:画中造园,从心而画
「Art陈琦」曹意强:实验与超越 ——观陈琦版画展随想
「Art陈琦」陈琦:观念与表达
「凤凰艺术」陈琦:因为了解先锋,才知道传统的可贵
「中国文化报」陈琦:最好的技术是让别人看不到技术只看到好
「文化视界」从自觉到自证——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对陈琦艺术的观察报告
「湖北美术馆」策展人前言|@武汉2022· 无去来处:陈琦
「库艺术」传统精神回归的先锋 | 陈 琦:只有在我们手上进行转换,传统才能延续发展
「Hi艺术」陈琦 我从没发现自己是一个疯狂的实验者
视频
纪录片《影响》-陈琦
思想无界 陈琦
「乙观」陈琦:超越“自我” 找寻更博大而清晰的文化身份
「乙观」陈琦:让艺术自由生发
威尼斯双年展—水印木刻陈琦


陈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得江苏省50名优秀中青年艺术工作者、鲁迅版画奖章和教育部霍英东教学奖、江苏省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作品连续获得第七、八、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及优秀奖,中国第十三届版画展金奖。作品分别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 Oxford(英国.牛津)、Sotheby’s Institute of Art, London(英国.伦敦)、纽约国立图书馆、日本福岗美术馆和欧洲木版画基金会收藏。
出品|深圳市木星美术馆
视觉|ChNG
编辑|ChNG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