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让我们看看五千年前的先民,如何给自己的生活加点彩。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
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典藏部  龙云

奔腾不息的黄河,雄浑肥沃的黄土高原,孕育了灿烂的中国史前彩陶文化。其中分布于黄河流域上游甘肃、青海一带的马家窑文化,更是代表了中国史前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从距今约五千年开始到四千年结束,持续时间长达一千多年的马家窑文化,经历了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连续发展的文化类型。今天,透过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彩陶壶,我们可以领略到马家窑文化高度发达的彩陶艺术风貌。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葫芦形网纹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口径7cm 腹径20cm 底径8.5cm 高18cm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这件葫芦形网纹彩陶壶,施黑、红复彩。颈部用黑彩描绘网纹和锯齿纹,中间以一圈红彩条带纹分隔。肩、腹部先用红彩绘出葫芦形轮廓,再内填细密齐整的网纹,外绘黑色锯齿带纹。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葫芦形网纹彩陶壶(侧视图)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葫芦形网纹是半山类型的典型纹饰之一。这是一种将葫芦纹与网纹相结合的复合纹饰,一般由四组或六组相互对称的束腰葫芦形组成。早期束腰不明显,之后葫芦形下半部逐渐变大,到晚期变得又大又圆。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左: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葫芦形中间两侧微内收
右:葫芦形网纹彩陶罐,葫芦形束腰明显
马家窑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


锯齿纹在半山时期也很流行。最初的锯齿及齿尖夹角比较大。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由大直角锯齿变为小锐角锯齿,锯齿窄长,齿尖锋利。最后退化为细密的毛发状锯齿,齿尖较钝。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左:葫芦形网纹单耳彩陶壶,锯齿较宽
右:平行锯齿带纹彩陶罐,锯齿细密
马家窑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


葫芦是人类最初使用的天然容器,菱形网格和三角锯齿是常见的几何图案。它们在陶器圆形表面上相结合,构成均匀而有规律的二方连续图案,循环往复,无始无终,流露出自然质朴的和谐之美。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葫芦形网纹彩陶壶(俯视图)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常将他们眼中的世界抽象化、艺术化,或在几何图案中发现规律,或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并将其描绘在日常使用的陶器上面。在这种红与黑、虚与实、繁与简、抽象与具象的艺术表现里,隐藏着先民神秘的精神世界。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彩陶头像
马家窑文化
瑞典东方博物馆藏

历史赋予彩陶的意义不止于此。它在承载着中华文明古老历史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近百年文化自信重建的过程。

1921年,一位叫安特生(J. G. Andersson)的瑞典学者,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厚厚的灰土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大量精美的彩陶。经过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后的第一次科学考古发掘,他提出了“仰韶文化”的命名,又称之为“彩陶文化”。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1921年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查看地层
图片来自瑞典东方博物馆


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下,这一发现让当时的人们看到了中国最远古的文化,进而开始了中国文化起源的探讨。彩陶则成为寻找中国文化与西方史前文化之间联系的关键。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瑞典东方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彩陶


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与中亚的安诺(Anau)文化和特里波列(Tripolje)文化彩陶纹饰相近,据此推测中国彩陶并非起源于本土,它的技术与文化传统应当来自遥远的西方。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仰韶文化与安诺文化彩陶纹饰对比
图片来自BMFEA (1943), Vol. 15, Fig. 136

为了验证中国彩陶西来说,他继续沿黄河西行,在甘肃、青海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在这里,安特生发现了比中原数量更多的彩陶。这些看起来既与仰韶文化有渊源,又彰显着地域特色的彩陶,似乎支持了他的观点。中国文化西来说在西方成为主流。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1924年安特生在甘肃临洮县辛店遗址发掘的陶片
瑞典东方博物馆藏


在近代民族存亡之刻,如何建立文化自信,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首要任务。自安特生提出中国彩陶西来说后,李济、尹达、裴文中、贾兰坡等中国学者就提出多方质疑。而要研究清楚这一问题,如何认识甘青地区彩陶的年代和文化性质,就成为问题的关键。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李济在殷墟发现一块仰韶文化彩陶片


1945年,考古学家夏鼐通过在甘肃的一系列发掘,澄清了安特生在层位认识上的错误,并将过去认为的甘肃仰韶文化命名为“马家窑文化”。此后,随着新中国考古工作的开展,学界对彩陶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以彩陶为代表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起源于本土,逐渐成为共识。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宽带纹三足彩陶钵和彩绘符号陶片(大地湾一期文化)

上世纪70年代起发掘的甘肃大地湾遗址中,发现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彩陶。这些距今约8000年的彩陶,与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两河流域哈苏纳(Hassuna)文化年代大致相当


如今,彩陶研究已经回归学术本身。这些内涵丰富的中国史前彩陶文化,在时间上前后相承,在空间上互动交流,共同构建起了欧亚大陆东部完整的彩陶文化谱系。



开馆时间

本馆实行限流预约参观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

逢周一闭馆

根据清华大学对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自2022年11月20日起,观众进入博物馆参观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北京健康宝0天、1天、2天)

根据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要求,自2022年10月13日起,观众进入博物馆时,在测温、扫码等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须查验行程卡,对行程卡显示有7日内京外旅居史者,谢绝入馆参观。出行前请您提前查验,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参观门票

清华师生:持校园卡可免普通门票和特展门票

社会观众:需购买20元普通门票或60元特展门票(含普展)

双特展联票100元

三特展联票120元

(优惠政策详见官网)

https://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cgfw/wsgp/

因会员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我馆暂停会员业务的办理(现有会员可在有效期内继续正常使用会员卡),恢复办理时间将另行通知。


网上订票

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关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号

点击公众号底部菜单【参观指南-参观订票】


地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

(高德地图或百度地图导航至“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校内师生请从清华艺博“校内师生参观通道”入馆

校外观众请从清华艺博东侧“艺博专用通道”进校入馆

校外车辆禁止入校,提倡绿色出行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温馨提示
自驾车辆请停放在校外停车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东门)附近停车场有:北京农商银行、凯时广场、同方大厦、学研大厦、同方科技广场等。

地铁路线
13号线  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出站
15号线  清华东路西口,C(西南)出口出站

公交路线
五道口站 508、307、331、375、630、86
西王庄小区站 450、355、438、392、466
大石桥南站 549

艺博官网
https://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

数字展厅
https://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cpsj/zlxx/szzt/

艺博网店
https://shop402247198.taobao.com/


供稿/龙云
图文编辑/张涵旭(实习生)
审校/倪葭
审定/李哲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艺博微信二维码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艺博微博二维码

清华藏珍·云欣赏 |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崇真艺客
艺博网店二维码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