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
书单
阅读
五楼读书
READING LIST
“ 拜德雅Paideia ”
人文社科类独立出版品牌

关于拜德雅图书工作室

肇始于2013年,成立于2015年,独立于2017年,专注经典与前沿人文图书出版,迄今已出品百余种,包括“导读系列”、“人文丛书”、“人文档案”、“卡戎文丛”、“视觉文化丛书”、“文学•异托邦”、“巴塔耶文集”、“赫柏文丛”等丛书和诸多单本书,广涉哲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
“拜德雅”这样描述自己:
“拜德雅”(Paideia,παιδεία),古希腊学园中所传授的用于培育城邦公民的教学内容。它所涉及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诸多方面的总和,那些使人具有人之心智、人之德性、人之美感的全部领域的汇集。其诞生之初,便是德雅兼蓄之学。
拜德雅是一个在“大文科”框架下建构的图书体系,其中既包括那些作为人类思想精华的经典作品,也包括那些试图冲破人文学既有之藩篱,去探寻我们生命形式之无限可能的前沿著作。拜德雅没有宗教,它唯一的信仰乃是“思的虔诚”。
小五最近把一批拜德雅
最近出版的新书带到了巴黎,
现在就带大家近距离地了解一下~
Reading
五楼11月书单推荐
拜德雅图书工作室
1
《兰波评传:
履风的通灵人与盗火者》
作者:伊夫·博纳富瓦
译者:杜卿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时间:2021年4月

作者介绍
伊夫·博纳富瓦
(Yves Bonnefoy,1923—2016)

法国当代举足轻重的世界级诗人,也是著名的评论家和翻译家。他早年的创作颇受超现实主义影响,但很快与之拉开距离,拒绝“图像”和“概念”,力倡“在场”,回到有限性的真实世界之中。兰波则是他诗人生涯十分关键的思考坐标。
书籍介绍
本书不仅是见解独到、风格别具的兰波传记,更是属于兰波的精神现象学。全书共分八章,细致剖白兰波作为诗人的生涯,深情呈现兰波精神活动的轨迹。辅以延伸说明的三篇附录、简洁清晰的生平线索、丰富详尽的参考文献和精彩纷呈的译后手记,并配有大量照片、画作和手稿插图。
正如作者伊夫·博纳富瓦在开篇所提示的那样,“为了理解兰波,让我们阅读兰波吧——将他的声音从混杂的诸多声音中分离出来。不用去远方、不用去别处寻找兰波亲口对我们说的话。鲜有作家像他一样如此热忱地认识自我、定义自我——想要通过认识自我来改变自身,成为另一个人。因此,让我们严肃地对待这最为严肃的追求。我建议我们去找回一种声音——识破它的意愿,重现它的腔调,尤其是这些激荡,这无从模仿的纯洁,这些胜利,这些破碎。”
如果没有这本在对兰波精神的描摹方面如此准确且卓越的书,我们对兰波的阅读将大为失色。
2
《潘帕斯人》
作者:于勒·苏佩维埃尔
译者:顾秋艳 张可馨
校对:肖慧宁
出版社:广西人民
出版时间:2022年5月

作者介绍
于勒·苏佩维埃尔
(Jules Supervielle,1884—1960)

法国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生前出版的主要作品包括十九部诗集与诗文选、十三部小说与故事集、六部剧作。1949年,获“评论家奖”;1955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1960年,获“诗人王子”称号。其作品深受里尔克、纪德、瓦莱里、拉尔博、米肖、艾田蒲、布朗肖、科克托、雅各泰等名家的推崇,也深刻地影响了戴望舒等中国诗人。
书籍介绍
本书收录苏佩维埃尔的两部小说:《潘帕斯人》和《偷孩子的人》。
在《潘帕斯人》中,主人公瓜纳米鲁是潘帕斯草原上的一位农场主,他拥有幅员辽阔的田产、数量惊人的畜产,还有三十个私生子,且打造了一座宫殿般的私家园林。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想要建造一座火山。火山落成,他的这一行动却不能为当地人所理解。因此,他决定将火山从南美运往欧洲的中心巴黎。
在《偷孩子的人》中,主人公比加是旅居巴黎的一位南美失势军官,他没有孩子,但渴望养育孩子,于是他去“偷”。他从伦敦和巴黎“偷”来好几个孩子,以为这样就可以组建起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家庭”。但很快,孩子们之间关系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这个“家庭”也面临崩解。因此,他决定带着风雨飘摇的“家庭”重返南美。
3
《异识》
作者: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译者:周慧译
出版社:上海文艺
出版时间:2022年3月

作者介绍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Jean-François Lyotard,1924—1998)

法国哲学家,因在博士论文《话语,图形》中试图以莫里斯•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批评解构主义,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批判拉康的理论而被冠以后结构主义者之名,后又因《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的发表而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开创者。他根据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连续与变化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现象进行哲学上的反思和批评。他的主要著作还有《非人:漫谈时间》《力比多经济》等。
书籍介绍
本书是利奥塔历时九年(1974—1983)完成的他自认为极具复杂性和哲学性的文本。在这个时期,利奥塔同时写作了《后现代状况》和《正义游戏》,本书延续和发展了这两个早一点的文本中对语言游戏的讨论,产生了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短语哲学,并且比它们更为深入地思考了当代知识、伦理、艺术和政治的问题。
本书涉猎广泛,包含了对大屠杀、现代性、伦理、历史和政治的分析,所有这些主题都与他的异识观点联系在一起。他强调了某些组成短语的方式被主流的话语类型禁声或排挤。本书为利奥塔后期的作品提供了理论根基,在人文学科中具有巨大的影响。这是任何严肃对待利奥塔作品的批评家无法绕过的一个中心文本。
4
《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辞典》
作者:迪伦·埃文斯
译者:李新雨译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作者介绍
迪伦•埃文斯
(Dylan Evans)

作者迪伦•埃文斯(Dylan Evans)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伦敦与巴黎受训成为一名拉康派精神分析家。他写作本书时,正在布法罗市的纽约州立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译者李新雨是拉康派精神分析家,精神分析行知学派(EPS)成员及主要发起人之一。译有《导读拉康》《导读弗洛伊德》等。
书籍介绍
雅克•拉康可以说是自弗洛伊德以来最具独创性与影响力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他的思想不仅彻底变革了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而且还在电影研究、文学批评、女性主义理论与哲学等不同领域中继续发挥着主要的影响。拉康的作品以其复杂性与特异性的风格而闻名,对于受其影响的各个学科而言,本书的阅读价值都是无可估量的。
本书针对超过200个拉康的术语提供了详细的定义,既关注拉康如何使用那些常见的精神分析术语,又聚焦他自己的术语学如何经由其教学的不同阶段而发展起来。本书还详尽论述了拉康思想在历史上与制度上的背景,每一个主要概念皆被追溯至其在弗洛伊德、索绪尔、黑格尔等人著作中的起源。
本书强调了拉康思想的临床基础,对于那些处于训练和实践中的精神分析家而言,本书是一本极具实用性的工具书;对于其他学科的读者而言,本书亦是一本理想的阅读指南,是理解拉康思想的上佳起点。
5
《什么是哲学?》
作者:吉奥乔·阿甘本
译者:蓝江译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时间:2019年8月

作者介绍
吉奥乔•阿甘本
(Giorgio Agamben,1942— )

意大利哲学家,当代最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代表作为“神圣人”系列。拜德雅已出阿甘本著作:《语言的圣礼:誓言考古学》(“神圣人”Ⅱ,3)、《宁芙》、《奇遇》、《普尔奇内拉或献给孩童的嬉游曲》、《品味》、《什么是哲学?》。
书籍介绍
在《幼年与历史》的序言中,阿甘本提到,他一直有一本未完成的著作,甚至他到那时为止的所有著作,都只能算是他这本未完成著作的序言。而在某种意义上,《什么是哲学?》就是阿甘本口中的那本著作。本书由以下五篇文章组成:
(1)《语音实验》。本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对德里达《论文字学》的一种回应。在阿甘本看来,我们不能将字母等同于与它对应的发音体系;相反,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原初的语音,一种不能被还原为文字的语音。
(2)《论需要的概念》。不同于伦理学对“需要”的阐释,本文将“需要”视作一个本体论范畴,而非道德范畴。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必要性、可能性、现实等范畴提出了新的理解。
(3)《论可说之物与观念》。本文从柏拉图的《书简七》出发,借用斯多葛学派的“可说之物”,重新阐释了柏拉图的“观念”。正如阿甘本所说:“哲学不再通过观念在语言中追问自身,也就失去了它与可感世界之间的必然关联。”
(4)《论写序》。本文同样受到了《书简七》的启发,在对柏拉图作品的重读中,阿甘本向我们展示了哲学的序言性、间接性、非教条特征。毫无疑问,这也是阿甘本自身哲学所具有的特征。
(5)《至上的音乐。音乐与政治》。乍看起来,这篇讨论音乐的附录在本书中显得有些另类。其实不然。通过阿甘本对音乐史的独特解读,我们得到了一种全新的音乐概念。而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恰恰可以将这视为本书标题所提问题的答案。
6
《社会学的问题》
作者:皮埃尔·布迪厄
译者:曹金羽
出版社:上海文艺
出版时间:2022年2月

作者介绍
皮埃尔·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1930—2002)

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和文化理论批评家,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68年起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社会学部主任,1982年起任法兰西学院社会学教授。布迪厄开创性地提出了场域、习性、资本等分析范畴,对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主要代表作有《区隔:判断力的社会批判》《实践感》《实践理论大纲》《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世界的苦难:布尔迪厄的社会调查》等。
书籍介绍
“……在认识社会世界的规律这件事情上的所有进步,都会提高人们对必然性的认识程度……从而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就此而言,作为读者,更普遍地说,作为社会大众的一员,了解社会学,了解社会学家如何认识和分析我们自身,便是一项自我解放的事业。
本书是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一本文集,收录了21篇访谈、讲座文稿和会议论文。在本书中,布迪厄不仅用自己的社会学方法和基本概念(场域、惯习、资本、投资等)分析了流行文化的各个领域(体育、文学、时尚、音乐等),还在这些趣味盎然的分析中穿插了他对社会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的哲学反思。
布迪厄力图将自身所学公之于众,展示社会学家的思考和分析历程,带领读者走进社会科学的“后厨”,并且告诫我们:不要认同一种思想,而要成为一种思想方法的主人。
READING
阅读·让美好归心
可并不仅仅是这些书哦!
今后,五楼将为大家带来
更多的拜德雅曾经出版的好书
与最近出版的新书,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到店选购!
▻▻▻
WULOLIFE.COM
还愁在巴黎
买不到中文书吗❓
快上五楼来❗️
不知道去哪玩吗❓
小五告诉你❗️
📌
五楼 X 专题分享会
作家“普鲁斯特”专题分享

主题:从追忆到《追忆》: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出版背后的故事
主讲人:
于格
(巴黎七大现代文学系博士生)
时间:11/23 周三 20:00
地点:43 boulevard haussmann 75009
票价:免费
官网购票:👇

📌
五楼 X 读书分享会
“书”菜计划

主题:关于环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主讲人:
1. 施闻如/ Wendy
✨Wendy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目前正在攻读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和耶鲁大学(Yale)的管理学学位,是多个非盈利组织和网络的成员。
✨目前是ESG风险分析平台FINGREEN AI的CIO,并且熟悉全球绿色创新和可持续创业的生态系统,相信通过ESG投资构建一个更好的金融世界
2. 欧阳惠子
✨毕业于巴黎政治大学,曾任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职位为LVMH/路威酩轩集团可持续项目发展经理
✨她会从任职当今世界最大跨国奢侈品企业的行内角度出发,与您分享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可持续发展的领域知识
时间:11/26 周六 14:00-17:00
地点:43 boulevard haussmann 75009
票价:免费
官网购票:👇

📌
五楼 X 爱壹帆iyf.tv
从爱壹帆的小伙伴来
关注五楼公众号
新人购书九折优惠❗️
还有更多福利等着你~
私信小五领取新人大礼包噢🎁
❤️
五楼生活还会定期推出各种线下活动
请大家敬请期待噢~
📣
五楼生活平台
还可承办各类艺术文化活动
(展览,新书发布会,
读书会,手工工坊等)
不要犹豫私信小五咨询!!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