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前瞻(一)| 新写意主义——第三届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纵笔华章——
《第三届新写意主义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及学术论坛
文 / 陈孝信
展览缘起及宗旨
刘骁纯是国内的一位重量级批评家、理论家、策展人。他的不幸离世,是艺术界、学术界的一个重大损失。“新写意主义”展是刘骁纯先生生前与王林先生共同策划的最后一个重要展览。也可以说,是他毕生事业的最终落脚点。同时也成了他个人的未竟之志业。有幸成为“新写意主义”展的第三任策展人兼学术主持,我的首要任务是:整理出他关于“新写意主义”思路的精神遗产,以便更好地借助本次展览活动,体现并弘扬他的思想,同时推进他的未竟之志业。通过认真阅读、体会他生前写下的多个文本,我从中重点摘录出了他的一个观点:——“纵笔大写意”:写意分为了“小写意”与“大写意”,刘骁纯更在意的是“大写意”其理由如下:“明徐渭代表了一个重大转折。他的意义绝不是从山水转向花鸟,而是从写意转向了大写意。此后出现了朱耷、虚谷、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一批大师,开创了有清一代的大写意高峰。” 而“大写意”,刘骁纯又别出心裁地将其分为了“恭笔大写意”(如齐白石)与“纵笔大写意”(如黄宾虹)两个倾向。很显然,他更在意的是“纵笔大写意”,其理由如下:
“大写意有‘恭笔’、‘纵笔’两大倾向:‘恭笔’可以齐白石为例;‘纵笔’可以晚期黄宾虹为例。‘恭笔’的特点是对某类题材事先千锤百炼以驾轻就熟,画时自由随意却又精准恰切妙笔生辉才华横溢,成稿后百里挑一。‘纵笔’的特点是凭毕生修养、人格和才能,画时不计成败将错就错左失右补上败下收,在大乱中求得大治,造型若有若无,笔墨直指心性。”“黄宾虹之后,石鲁的野怪乱黑辩护诗将纵笔大写意又提了出来,影响所及,当今陕西成为纵笔大写意集中地,北京、江浙、岭南均无此现象。”“中国以笔墨为轴心的写意画将创造出纵笔大写意的最后高峰,希望或许就在陕西。”此外,刘骁纯从确立“新写意主义”展览框架之初,就已明确指出:“不限于水墨、油画、雕塑,甚至扩展到各个领域。写意在到处发芽、生根,长出很多新东西,有强劲的发展趋势,因此提出‘新写意主义’正是时候。”因此,“跨界”是必须的。只有“跨界”,才可能有“跨文化”的国际性视野,也才可能与国际艺坛展开正常的合作与交流。关于“新写意主义”的前景:“纵笔大写意狂放野逸的不断升级,最终将走向抽象,真正完成笔墨直指心性。与此同步,不离物象的写意画走向终结,迎来书画同体的笔墨抽象。这就是写意画从建构到解构,从自我觉醒到自我认同,从本质追踪到本质失踪,从确认自身到解体自身的历史过程。”——这是刘骁纯的“形态学”主张。再从艺术发展的前景来讲:“近年来,很多批评家都在想怎么打出中国牌,要找一个跟自身传统关系密切的点,然后把它伸展出来,重新解释。理论家要跟进,不断推出一批当今在写意领域有新想法、新成就的艺术家,逐渐形成气候,形成大势。”以上所引述的内容,正是刘骁纯先生留给“新写意主义”展的一笔重要的思想和精神遗产,也是本次展览的主要学理依据与宗旨。需要补充的个人意见——我一直坚持“超写意”的学术主张,认为这是水墨乃至整个中国当代艺术问题的发展思路。但它与“写意主义”、“新写意主义”并不相冲突,而是前、后承续、相互包容的。刘骁纯在他的生前,就向我个人表示:“您的‘超写意’是很有创意的,又有案例。我一直很赞同。”正所谓是志同道合。所以,我在策划本届“新写意主义”展时,难免也会考虑放入个别的“超写意”案例,还有一些是“新写意主义”与“超写意”很难去明确区分的案例。总之,我想让这次展览既有回顾性、总结性,也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前瞻性。在本届展览的论坛上,我希望能就三届展览,提炼出几位大家级别的艺术家,对他们的已有成就和贡献作出相对应的学术评估,同时,逐一检验“写意主义”、“新写意主义”、乃至“超写意”几个学术主张的得与失,并对下一步的学术推进贡献一份宝贵意见。
是所幸焉。
2021.12.3

王炎林
1940-2010,曾工作和生活于西安。195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196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
曾任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省文史馆馆员、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等,曾举办个展“狂狷艺旅·王炎林当代水墨作品展”、参加 21 世纪中国艺术家年度邀请展、宋庄·“墨缘 100”第二届名家邀请展、“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见所未见”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中国新水墨作品展 1978-2018”、“水墨进行时 2000-2019”等群展,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日本村上美术馆、韩国美术馆等重要机构收藏。


王炎林 ■
红云中睡去的孩子

王炎林 ■
海啸有什么不好?!

1935 年生于西安,陕西长安人,国家一级美术师。1960 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陕西国画院画家、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山非山梦非梦之一 180×97cm 2022年 纸本水墨
雪原之七 232x124cm 2022年 纸本水墨
石敢当之五 246.5×123.5cm 2021年 纸本水墨

崔振宽 ■
荷塘之四 180×96.5cm 2021年 纸本焦墨

周长江
1950 年生于上海,1978 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曾任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副院长、艺委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终身教授、院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特聘画家,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上海文化艺术基金会评审组专家,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上海油画雕塑创作中心副理事长。
周长江 ■
闲游芥子园 180X400cm 2014年 布面油画
周长江 ■
闲游芥子园二十 200X650cm 2020年 布面油画

周长江 ■
互补迹象68 170X560cm 2015年 布面油画

互补迹象61 90X320cm 2014年 布面油画
隋建国
1956 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1984 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生活和工作在北京。

云中花园-手迹3# 700x300x600cm 2019年

隋建国 ■
长桌 1435件手稿 2008-2018年

隋建国 ■
盲人肖像 单体高5米 铸青铜
2014年于纽约中央公园弗里德曼广场

艺术家、诗人、艺术理论家。1947 年生于南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潘天寿研究会副会长,1995 -1997 年任日本文部省外国人教师、国立奈良教育大学客座教授,20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水墨顾问。

人物三 35.4×45.3cm 2001年 纸本水墨人物二 35.4×45.3cm 2001年 纸本水墨
邱振中 ■
渡 45×68cm 2000年 纸本水墨

邱振中 ■
人物一 35.4×45.3cm 2001年 纸本水墨
1991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表现艺术中心主任。
南方—2015—1 250X500cm 2015年 布面油画鹰2016-6 160cmx120cm 2016年 布面油画2014Sky-2290cmx350cmoil painting on canvas2014Sky-1290cmx350cmoil painting on canvas

李孝萱
1959 年生于天津,1982 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5 年任教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居天津,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研究生导师。

李孝萱 ■
因而洁癖 1124x270.5cmx5 2018年 纸本水墨

因而洁癖 124x270.5cmx5 2018年 纸本水墨

震叠 124x270cm×5 2018年 纸本水墨
李孝萱 ■
宣骄 124x270cm×5 2018年 纸本水墨

洪耀
1939 年 10 月出生于重庆朝天门码头吊脚楼。祖籍安徽歙县,长于武汉。1954 年就读中南美专附中,期间两幅作品获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肯定。1962 年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1977 年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第一幅弹线作品《五角星》问世。



洪耀 ■
水墨弹线 100×140cm 1988年

洪耀 ■
水墨弹线 100×130cm 1988年
往期精彩链接
展览预告丨新写意主义——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