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平面开始“流动”,媒介因素也愈发重要,设计要如何拓宽自身的边界?由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CT-LOFT)主办的流动的平面——2022 OCT-LOFT创意节,正是聚焦于此。作为国内首个以动态平面设计为主题的展览,“流动的平面”现已向公众开放,展期持续至2023年1月,呈现来自全球10个国家的25位顶尖设计师、工作室的100多件动态平面设计作品。


本次创意节,我们联合Design360°、today design,特邀部分参展设计师及工作室进行讲座直播分享。“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第1周,我们邀请荷兰顶尖品牌设计工作室ThonikStudio Dumbar,带大家走进荷兰前沿动态设计。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说起荷兰,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风车、梵高、郁金香,还是蒙德里安的方块?历史上,荷兰曾诞生过影响现代设计的风格派运动,也曾深受现代主义设计洗礼。极简、实验和一丝古怪的幽默感,是荷兰设计的代名词。当平面设计进入动态时代,荷兰设计师又将带来怎样的设计创新?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托马斯·威德肖温(Thomas Widdershoven)是阿姆斯特丹的跨学科设计工作室Thonik的联合创始人兼创意总监。


本次讲座,他为观众展示了Thonik在亚洲的设计实践,包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香港M+博物馆、编织的故事(南京)、“数字之维”展览(深圳)、2015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城市原点”等。通过这些案例,Thonik表达了自身面向世界的设计方法和态度,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中文与外语编排的平衡。


2022 OCT-LOFT创意节“流动的平面”系列讲座直播|
Vol1. Thonik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荷兰人性格直爽,所以荷兰的设计也推崇直接、清晰的沟通。”这是托马斯对荷兰设计的一句话总结。这种简明直白的设计风格,一方面来自荷兰风格派强烈的几何感,另一方面则来自荷兰现代主义大师维姆·克劳威尔(Wim Crouwel)等人的影响。


克劳威尔被称为”网格先生“(Mr. Grid),擅长用网格创造清晰、有秩序感的视觉形象。除了对网格的执着,他还是一位狂热的技术爱好者,在2019年去世前,多次表露尝试动态设计的愿望。于是,在荷兰设计周的品牌识别设计中,Thonik决定完成他的遗愿,将他在1963年设计的海报动态化。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Edgar Fernhout 展览海报 by Wim Crouwel


1963年的海报以字体设计为特色。克劳威尔基于网格,将艺术家Edgar Fernhout的名字转化为几何形字母。


在再设计的过程中,Thonik继承了克劳威尔的方法,以网格和几何形为基本元素,同时加大了圆角的弧度,让字型看起来更像荷兰国花郁金香。当字母运动起来,隐藏的网格将随之出现,成为连接动态技术与传统风格的桥梁。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荷兰设计周动态品牌视觉 by Thonik工作室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Thonik自称环球旅行者 1996年的一次旅行中,他们偶然参观了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土著部落,随即被当地的木雕艺术深深吸引。这些曾经启发过夏加尔、毕加索和马蒂斯的雕塑,让Thonik意识到他们需要“拥抱世界”,在不同文化中汲取创作的养分和灵感。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香港M+博物馆彩色视觉识别 by Thonik工作室


2013年,Thonik开始把设计业务扩宽到中国市场,第一个设计便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视觉识别系统延展。PSA的LOGO造型取自中文“当”字,以烟囱象征着展馆的外观。带着荷兰设计师独有的幽默感,Thonik将LOGO解构为5个黑色条形,再通过动态实现多种组合可能性。


在主视觉海报的设计中,Thonik则收起了幽默,在版面设计上下功夫。为了实现中西文编排的视觉平衡,他们重点研究了中西文字体的关系,甚至还为此拜访了包括央美在内的多所高校和机构。经过严谨的调研和细致的度量,Thonik最终实现了中英文在层级、字高上的统一,如同两种文明的平等对话。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动态视觉及延展海报 by Thonik工作室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在托马斯看来,动态设计之所以迷人,很大原因是因为它掌握了流行媒介:在曾经的电视时代,动态设计只是电视屏幕和户外广告的一部分;而在今天,几乎所有传播都在小小的屏幕上进行,因此,动态设计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实验性作品 by Thonik工作室


而从更深刻的角度来说,动态也是我们所有人共同面对的现实生活:“确定性不存在了,一切都在流动,所有人都在流动。”在Thonik工作室的想象中,动态设计未来还将与AI技术、元宇宙结合,创造更大的可能。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WAS俱乐部动态海报 by Thonik工作室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莉莎·恩贝伊斯(Liza Enebeis)是登贝设计(Studio Dumbar/DEPT®)的合伙人兼创意总监。莉莎认为,动态可以为品牌注入生命。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个性,由logo、色彩、字体、摄影等组成,动态则是这套设计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元素单独或组合的动态可以真正地体现品牌的定义,反过来也影响观众对整个品牌的认知。


在本次讲座中,莉莎带领观众观察当下的媒体环境:品牌不再只停留在静态形式中,而是转移到了纯粹的数字领域,打开了无数可能。通过将动态带入品牌基因,设计师可以创造更有意义的视觉识别系统,在个性表达和沟通交互两个层面不断发展。


2022 OCT-LOFT创意节“流动的平面”系列讲座直播|

Vol 2.Studio Dumbar/DEPT®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如果所有户外广告屏停播广告一天会怎么样?10月6日,荷兰的5000块广告牌被同时征用,24小时循环播放超过800件动态设计作品:这就是Studio Dumbar主办的DEMO动态设计节。


这个大胆的想法始于2017年某场专业性海报展。参展间隙,莉莎偶然想到:既然设计在变得数字化,为什么不用数字化的形式来展示设计?与其办一个“正经”的设计展,不如让动态设计走向大众。于是,DEMO将设计搬出画廊,也搬出设计师的专业圈子,放在人人都能路过的公共空间,顺便提醒设计师和品牌方:广告牌可以有更有趣的使用方式。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2019年DEMO动态设计节主视觉及延展 by Studio Dumbar


2019年,第一届DEMO征用了阿姆斯特丹车站的84块广告屏。而今年,DEMO几乎覆盖了荷兰全境,吸引了全球54个国家的设计师参展。在荷兰各个繁华的交通枢纽,当动态作品取代广告在屏幕上亮起时,行人不再匆匆赶路,而是驻足观看,整个城市的视觉印象和流动状态,也在这一刻随之改变。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2022DEMO动态设计节 by Studio Dumbar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早在2011年莉莎成为创意总监前,Studio Dumbar已经作为品牌设计工作室“出道”数十年,服务过荷兰铁路等重要客户,之后又陆续与谷歌、飞利浦、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品牌合作。但令人惊讶的是,时至今日,Studio Dumbar既没有标准化的设计方法,也没有统一的设计风格;新人大多刚从大学毕业,却被给予几乎100%的自主权。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Adidas Futurenatural 品牌设计 by Studio Dumbar


这种荷兰式的工作风格,一度让在英国长大的莉莎无所适从。多年前,她刚加入Studio Dumbar的时候,还只是一名实习生,展示作品时,每个人都会直言不讳地指出她的不足,这让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毕竟在英国,所有意见都会被裹上一层更婉转、更“礼貌”的措辞。


正是这种鼓励每个人敢于表达的荷兰式氛围,成就了Studio Dumbar设计的多样性。“当一个人刚毕业时,对一个设计需求,也许要花20倍的时间才能找到答案,但这个答案可能会非常令人兴奋,因为一切都是新的、可能的。”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2022D&AD大奖庆典动态设计 by Studio Dumbar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从动态设计的角度来说,Studio Dumbar虽然没有统一的设计风格,却有打造品牌识别的一套宗旨:纯粹,简洁,有力(Pure, Simple, Powerful)。莉莎表示,当你从战略或创意上洞察到品牌的精髓,就是做到了 “纯粹”;然后再用尽可能简洁的设计,将概念变为现实。在纯粹和简洁的基础上,你可以输出一套有力的视觉识别系统。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阿姆斯特丹独立交响乐团品牌视觉及海报 by Studio Dumbar


在莉莎看来,阿姆斯特丹独立交响乐团的品牌识别系统是最具有Studio Dumbar动态DNA的项目之一。常规的设计可能会以古典乐为出发点,Studio Dumbar却直接抓住了乐团的核心:“永远以创新精神演奏古典音乐”,在此基础上,以 “形变”(metamophosis)作为设计策略的主题。在视觉呈现上,使用编程代码将音乐转换为动态图形,形成音画的极致同频,在契合主题的同时,也反映了音乐转瞬即逝的本质。


这个系列每年由Studio Dumbar的不同设计师创作,以展现不同的个人风格。尽管已经与乐团合作多年,乐团也总是满心期待,忍不住追问:“谁是下一位设计师?”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阿姆斯特丹独立交响乐团海报 by Studio Dumbar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创立“ the PIN project创意品项”,以国际视野立⾜于在地语境,致⼒于推动中外⽂化交流,他策划的重要展览包括:“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现在的未来不是将来”——2017 OCT-LOFT创意节、“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2022年11月9日-2023年1月5日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每周二至周日 10:00-17:30(逢周一闭馆)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A BLACK COVER DESIGN

埃里希·布雷希布勒 Erich Brechbühl

another design

丹尼尔·马尔利夫 Daniël Maarleveld

德克·科伊 Dirk Koy

登贝设计 Studio Dumbar/DEPT®

DIA工作室 DIA studio

非白工作室 Transwhite Studio

菲克森独立设计工作室 Studio Feixen

冈崎智弘Tomohiro Okazaki

基尔·D·穆斯切尔诺斯 Kiel D Mutschelknaus

康纳·坎贝尔 Connor Campbell

立入禁止 STUDIO NA.EO

卢卡斯·萨诺托 Lucas Zanotto

罗布和罗宾 Rob en Robin

Ordinary People

塞西莉亚·埃利希 Cecilia Erlich

沈圭河 Kyuha Shim

宋艺焕 Yehwan Song

条件反射 ReflexDesign

托尼克 Thonik

西蒙·弗朗索瓦 Simon François

泽维尔·蒙尼 Xavier Monney

扎克·莱伯曼 Zach Lieberman

詹妮弗·斯特林 Jennifer Sterling


*以上排名按中文首字拼音顺序进行

*Artists are listed in alphabetical order by first Chinese word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

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Committee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OCT-LOFT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创意品项

the PIN projects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Design360°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TODAY DESIGN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Shenzhen Graphic Design Association 

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 Pro Helvetia Shanghai, Swiss Arts Council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 British Council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刘钢、罗伊·特霍斯特

Liu Gang / Roy Terhorst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托尼克、创意品项

Thonik / the PIN projects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刘子玥
Liu Z.Y.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展览无需预约,免费参观。

展期后续可能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进行调整,详情请关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微信公众号,留意最新的活动信息发布。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温馨提示:

因疫情防控需要,展览期间,观众入馆参观需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或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当日(24小时内)核酸采样凭证(记录),配合测温,人员信息登记,扫描场所码,出示绿色健康码、行程码,并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避免人员聚集。在展场人数达到50人后,展厅将实行“进一出一”动态管理。


以上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及时调整,请观众朋友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文明观展,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参观展览,请导航至: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CT-LOFT)位于深圳华侨城原东部工业区内,园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分南北两区。园区于2004年正式启动改造,2006年正式挂牌,2011年实现了南、北区整体开园,目前园区入驻机构达300余家。园区秉承“创意设计、当代艺术、先锋音乐”三大主要文化特色,定期举办各类型文化艺术活动,打造了包括OCT-LOFT公共艺术展、T街创意市集、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OCT-LOFT创意节等知名活动品牌。作为南中国最具特色的创意文化园,园区致力于构建创新发展的产业体系,打造以文化和创意产业为核心的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旅游跨界融合发展的国际化生态圈。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创意品项(北京品品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立2013年,致力于品牌设计、艺术策展与活动策划。自创立以来,品项以全球化的传播视角,与众多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及文化机构合作,策划了涉及当代艺术、设计及建筑等多方面的艺术文化项目,均获得高度认可。


作为一家专业的艺术文化策划管理与推广机构,品项提供包括项目沟通与协调、展览策划、运输监控、活动执行以及项目推广等多方位业务,旨在通过开展国际化的艺术文化项目,推动国内外艺术文化交流传播,将不同的艺术文化呈现给各地的观众。


作为一家新兴的设计公司,品项的成员来自各个不同的创意领域,将平面、动画、插画、产品、策展、编辑等不同的创意思维融入设计中,让设计更具策划逻辑、叙事作用与传播效果,不断拓展品牌设计的边界。



“流动的平面”系列直播讲座回顾|Thonik × Studio Dumbar / DEPT®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