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第四届花家地双年展 | 我们歌唱新世纪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第四届花家地双年展 | 我们歌唱新世纪 崇真艺客



让我们歌唱的2000年代

千禧年以来的抒情和旧事


文:段少锋‍‍‍‍


2022年,又是难忘的一年,《不见不散》的片尾葛优说:“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当2022年快过去的时候,我只想说:“2022年快过去了,我一点都不会怀念。”2022年是一段难忘却不值得怀念的时光,但我们却在这样的一个年份充满了怀旧的情愫,从流行文化层面来看,王心凌再一次翻红了,崔健和罗大佑、刘德华、周华健、周杰伦在视频号举办了演唱会,并且刷屏了,《龙猫》、《千与千寻》、《大话西游》重映了,到了2022年底,《灌篮高手》的剧场版电影也要上映了,空气中弥漫着旧时光的味道。“怀旧”是一个让我很警惕的词语,几年前我还热衷于拍纪录片,和几个朋友拍场纪录片,其中就有一个线索是拍我的老师,诗人西川,当我向西川老师提问的问题涉及到记忆的时候,西川老师说他自己不是一个愿意怀旧的人,他说一个一直向前走的人是不会怀旧的,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每当我想要变得怀旧时我总会想到他的这些话。这两年来无论是大众流行文化,还是小众文化,我们好像变得越来越怀旧了,甚至于听摇滚乐都变成了一种怀旧,如果这样,就让我们大声歌唱我们经历的2000年代吧。读库的老六写过一本《闪开,让我们歌唱八十年代》,这本书是我了解八十年代年轻人生活的一个参照,与此同时还有任曙林的《八十年代中学生》,旧时光中的局促不安和捉襟见肘都变成了某种浪漫,人的记忆有一种美化的功能,仿佛是天然的情感滤镜。在我看来过去的事确定的,当未来变得不确定,记忆变成了某种值得信赖的东西。也许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怀旧。知识精英们会怀念午夜巴黎的时代,毕加索、莫迪里阿尼、海明威组成的流动的盛宴,他们还会怀念和理想化盛唐的强大和宋代的辉煌,他们甚至会掀起八十年代文化热。‍‍‍‍‍‍‍‍‍‍‍‍‍‍‍‍‍‍‍‍‍‍‍‍‍‍‍‍‍‍


2022年的怀旧显然和以往都不一样,这种怀旧不像是80后在2010年代的集体怀旧,2022年的怀旧变成了一种普遍体验。在念旧的媒介中流行文化无疑是大俗大雅的,邵氏电影、周星驰电影、TVB电视剧、冯巩的电影等等无疑都是很嗨的媒介,这其中华语流行音乐无疑又是最普遍和最快捷的方式。华语流行音乐从八十年代之后经历了黄土高原热,迪斯科热之后在2000年之后进入到全盛时期,无论是内地的话语音乐还是港台流行音乐进入到全盛时期,2004年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顶峰,如果你们还不知道流行歌曾经是什么高度,我建议你们去听2004年发行的流行音乐专辑。2004年是公认的华语流行音乐的爆发年份,我曾经在孔夫子旧书网买了2004年全年的《当代歌坛》进行记忆考古,发现2004年几乎每个月都有影响至今的歌曲产生。‍‍‍‍‍‍‍‍‍‍‍‍‍‍‍‍‍‍


所以,即然没有办法确定未来,就让我们歌唱经历的华语流行音乐的金曲时代吧!


说回花家地双年展,2016年春天我和卢征远在花家地的居民楼发起第一届花家地双年展距今过去了近七年,七年的时间确实不算短,因为2020年至今的周折,这七年显得如此漫长。我们一直希望花家地双年展保持着低成本但是足够有情意和实验性的方式做下去,我们也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做了前面的三届,第一届在花家地单元房做了一个200多位艺术家参与的隐入生活的迷藏双年展;第二届我和七十余位身边的艺术家做了一次接力的想象,我们一起以对话的方式想象我们的2046年——那时或许我们已经大多退休;第三届在2020年底紧张的疫情中在偏锋画廊做了一次主题为“不存在”的假展览,这个展览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就像是我们经历的消失的2020年。2022年的十一月底,又到了一年的年底,我们想起来花家地双年展还要继续做点什么,我们在2018年想象了未来,那么在2022年,这样一个集体怀旧的年代,我们适合向后看了,向后看或许是一个不同的角度,这个时候华语流行音乐进入到了我的想法中,这些流行音乐对我们每个人来讲超越了音乐本身的意义,它们像是打开谋段记忆之锁的钥匙,不同的歌承载着不同的记忆,就像是一段磁带,像是一段数字的编码,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或许会想起某个夏天的街头,想起那时我们的青春,抑或想起一个年代的故事与抒情。‍‍‍‍‍


第四届花家地双年展我们决定邀请艺术家朋友们一起来围绕自己记忆深刻的一首歌来展开,与此同时这次的创作媒介变成了文字和图像,第四届花家地双年展像是一个有声音的诗集,每个艺术家选择自己在新世纪以来最熟悉喜欢的一首话语流行音乐,从歌词或者旋律中寻找到自己的题眼,然后进行诗歌的创作。在焦灼的状态中谈论诗歌本身是艰难的,但艺术不就是这样吗?所以第四届双年展是从歌到诗的演变,从集体记忆到个人记忆的链接,最终一首诗结合艺术家提供的与诗歌相关的图像形成这本书“双年展诗集”。‍‍‍‍‍‍‍‍‍‍‍‍‍‍‍‍‍‍‍‍‍‍‍‍‍‍‍‍‍‍‍‍‍‍‍‍‍‍


在进入到十二月中旬之后,第四届花家地双年展的艺术家们将逐一带来他们选择的歌曲,自己写作的诗歌,还有一张与此记忆相关的图像,这些都将成为我们经历的2022这个时代的记录。2022年11月到12月,我们经历了时代的变换,也许此刻站在2022年底尾巴上,或许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复杂的。我也再一次感谢这些朋友真诚的参与,感谢你们能够参与第四届花家地双年展,参与一次集体的时光旅行。‍‍‍‍‍‍‍‍‍


以下为本次双年展艺术家以及所选择华语流行音乐曲目:


2046:黄舒骏《雁渡寒潭》

陈家业:孙燕姿《相信》

陈轩荣:群星《北京欢迎你》

陈作:宋冬野《郭源潮》

迟世林:伍佰《白鸽》

党婧予:邓紫棋《摩天动物园》

邓婷:自然卷《坐在巷口的那对男女》

丁宁:左小祖咒《羞辱主义》

高文谦:朴树《New Boy》

高振鹏:吴青峰《起风了》

葛宇路:田震《好大一棵树》

郭亚冠:舌头乐队《妈妈一起飞吧,妈妈一起摇滚吧》

韩修智:周云蓬《九月》

华成:老王乐队《我还年轻,我还年轻》

黄立言:窦唯《高级动物》

黄仕尊:子曰乐队《乖乖的》

侯炜国:老狼《青春散场》

金瀚:张智霖《天梯》

康好贤:周杰伦 《以父之名》

康靖:约瑟翰·庞麦郎《排队》

雷徕:阿肆《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

李琳琳:电影《大佛普拉斯》原声音乐《面会菜》

李宁欣:谢天笑《笼中鸟》

李锐:许巍《蓝莲花》

李赢:汪峰《存在》

刘冠南:木马乐队《没有错过的时间》

刘孟远:水木年华《一生有你》

刘攀:电影《大佛普拉斯》原声音乐《面会菜》

刘耀华:汪峰《我爱你中国》

柳溪:梁静茹《勇气》

吕连涛:痛仰乐队《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

马漓澧:王菲《彼岸花》

申展:朴树《平凡之路》

宋紫薇:罗大佑《亚细亚的孤儿》

孙一钿:周杰伦《七里香》

唐钰涵:潮池蓝《浴室童子》

王恩来:罗大佑《恋曲1990》

王莲仪:窦唯《上帝保佑》

王霄:周杰伦《夜的第七章》

吴天:电影《2046》原声音乐《Main Theme》

徐小鼎:李宗盛《凡人歌》

许毅博:周杰伦《稻香》

薛若哲:苏阳《水冰草》

叶秋森:李昕融《听我说谢谢你》

张银亮:刘若英《知道不知道》

张钊瀛:连诗雅《旧街角》

郑子豪:蔡依林《日不落》

周池:GALA乐队《雪白透亮》


关于第四届花家地双年展:

每位受邀请艺术家根据新世纪2000年以来自己喜欢的一首华语流行音乐进行创作,截取其中自己最喜欢的歌词进行延展,以诗歌的方式写作自己新世纪二十年某一年的记忆或者体会,我们希望以这样的方式纪念逝去的时光,新世纪的二十年是百味杂陈的二十年,每一个艺术家的句子组成这个复杂的,不可言说的新世纪二十年回望。

线上方式:花家地双年展和新青年艺术沙龙公众号发布。
出版方式:2023年如若筹集到经费,尽可能以独立出版的方式进行本次诗歌集的出版发行。


第四届花家地双年展 | 我们歌唱新世纪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