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NG JIAN XING
王健行
阴哪吒传奇
综合材料
190x190cm
2021
将涂鸦融入中国传统水墨画,传统水墨之磅礴与现代涂鸦之张力,可构成互为依托之视觉盛宴,同时也为中国画迈向现代、迈向世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王健行
王健行 | WANG JIAN XING
1987年出生于新疆吐鲁番
201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获装备保障指挥学士学位
曾供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现居住北京,独立艺术家、说唱音乐人
如何理解这次的展览主题“临时逻辑”?
人间偶窥,到底临时。艺术家有意识的创作过程,即是艺术作品之生成过程。而艺术家之自我意识,亦属于逻辑思维。它既不同于在繁多规定下进行推理的哲学思考,也不同于在严密的程序下进行研究的科学探索。在很大程度上,艺术是特定文化语境之产物。而艺术家于这种特定文化语境下的自我意识,正是“临时逻辑”。“临时逻辑”往往转瞬即逝,不可复刻。
但“临时逻辑”亦是“逻辑”。既是“逻辑”,其根本,便不能超乎宇宙森严法则。思考与逻辑之主体是人类的自我意识,意即精神世界。艺术之逻辑不仅仅是单一艺术家与单一群体所得所思,而是多位艺术家或群体于艺术创作之中,有所思考和主张的一种逻辑思维。因而临时逻辑并非玄之又玄,即使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仍有规律可循,仍是“逻辑”的一种。故云:“临时逻辑”世之常情。

在个体创作中您如何体现出自身的“创作逻辑”的?可否结合个人创作与我们分享下?
“逻辑”临时宛如禅机,吾参之不懈。形诸笔墨于吾画卷,成吾章法数则:
1、以笔墨喷薄人类美好未来之预期。此次展览作品,并非是空洞的色彩陈列,其背后所蕴含的,乃是我自身对于未来美好生活之向往与憧憬。
2、以丹青勾勒造化变幻之绝妙。此次采取相比较下流行的荧光色和亮色,乃是我欲给予自己轻松心境之色,亦是对传统之坚守与信任。此次画面语言创新是吾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感受与再理解,所勾勒出的绝妙变化,亦是让画面由沉重转为轻松的绝佳尝试。
3、以“临时逻辑”求禅机成就永恒之艺术。在此次参展作品的创作中,吾始终坚持以“临时逻辑”观照吾心,以达到古人与自然宇宙和谐统一之精神状态,直至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探索“临时逻辑”于命运涟漪处所留下的美学波纹。
4、志于求道,常以人类文明进程为参照。因而余以为,此次所展画作中最根本之价值所在,即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意义。即以生命价值为基础,以宽容人道的社会原则为观照,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体人格尊严之尊重。
5、修炼人间,将共识之思维逻辑,图画于天地玄黄之卷轴。
6、立足中国当下,化思考为语境表达。随社会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愈发丰富,群众情感寄托愈发浓烈。面对新时代发展,在此次参展作品的创作中,吾力图使画作更贴近当下美好生活,表现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7、神思千年,继往圣开新篇。贯通中国源远流长之儒释道传统文化。道家所云:“执其白,守其黑。”道出了中国古典美学之基本原则,即白能生黑,黑能生白之理。儒家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提到“道、德、仁”乃是艺术家应当遵守之创作基石。佛家所追求的“禅”与中国画所看中的空灵意趣不谋而合。故而我此次将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创作之源泉。

您此次参展作品的内在主旨是什么?希望借此生成怎样的个人表达?
古今中外,凡上等画作皆以其所包含之人文意义而得以流传千古。鉴于此,此次参展作品之内在主旨亦充满人文关怀。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1、对于“丧文化”之反思
近几年,“丧文化”在青年人中呈现一定的流行趋势。何为“丧文化”?网络解释大致含义是指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且带有颓废、迷茫、悲观、绝望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简而言之,“丧文化”指的是缺乏理想,漫无目的,情绪低迷,欲望低下,对于一成不变的工作缺乏兴趣,找不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无聊,懒散,迷失自我,意志品质薄弱,缺乏责任和协作精神等等心态与生活方式之总和。
各人所面对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以及所遭遇的挫折,使得以躺平、内卷为代表之丧文化逐步大行其道。而究其根本,则是源于我们对自己尚未有清晰之认知,被相对不完整的自我认知所蒙蔽,以至于产生无数忧虑。基于此,本系列作品意在探讨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之价值观,以及青少年自身应如何拒绝丧文化。
2、对于青少年之建议
本系列画作其外在表现形式是一致的,皆是以接近原始绘画的方式,去掉一些固有形式,使得此次所展画作直观、简单、明快。至此,本系列作品之内在主旨已完全显露,即作为容易被情绪所支配的青少年一代,应适当舍弃一些条条框框,保持自身天真烂漫之本心。不给人生设限,方能在如花朵般烂漫的年纪,年轻优秀且活力四射。

您如何考虑采用传统水墨呈现涂鸦式的画面语言?
选用水墨涂鸦画乃吾之坚持,其原因如下:
1、黑白之间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妙。
中国之艺术创作向来追求“味外之旨”。在水墨画中,对意境之追求更别有深意。意境乃水墨画与其他画种之本质区别之一。唐代张璪提出了著名的“师造化”之理论,既非简单的描摹自然,也非忽略客观真相,而是将二者相互渗透,达到情与景汇的艺术效果。在水墨画中,意境是核心的美学追求,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都讲求将无形的思想感情融入有形的物象中,达到以情入景、借景抒情的境界。
中国文化传统早已扎根于万千炎黄子孙之血脉至深处,其审美趣味及美学历史,乃是开启民族审美意识关键之所在。吾对于传统水墨涂鸦画之坚持,源于多年收藏经验,长期沉浸其中。研究越深入。愈可体悟到传统水墨精妙与传神之所在。
2、涂鸦艺术丰富城市视觉空间
大多情况下,一件好或者坏的艺术作品里面,所包含的内容越多,其给人的感觉越繁杂乱。尽管作品中各种信息磁场多有差异,但痛苦与悲怆、平凡与美丽、伟大与龌龊,更多时候这种繁杂乱就无形契合了涂鸦精神。涂鸦文化诞生之初,即是为了权利和自由而生。乃至现在,涂鸦文化也在发挥着它不可磨灭之功用。
对于涂鸦艺术而言,商业可能仅仅是为其增加视觉展示新形式。涂鸦艺术从起初残破的街头走向高雅的艺术圈,并未失去真正含义。其内部无形无序且真实情感的宣泄,通过各种有形载体而实现。在都市生活中融进如此绚烂多彩的艺术,成为城市形象建设的绝佳视觉享受及美的体验,就算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被城市公众消化及接受的视觉文化。
3、融入世界方能引领世界
与世界接轨,此乃中国画家所应奋力之方向所在。唯有与世界接轨,方能更好地引领世界潮流,但这必须要用艺术作品和艺术影响力去证明。将涂鸦融入中国传统水墨画,传统水墨之磅礴与现代涂鸦之张力,可构成互为依托之视觉盛宴,同时也为中国画迈向现代、迈向世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您的作品中既有传统元素、也融合了包括动漫、NFT在内的当代语言,您如何在画面中实现不同意象的和谐与共生?
传统元素与当代语言并不冲突,余以为:二者必将在包容并蓄的过程中最终走向和谐统一。聚焦于此次展出作品,之所以元素繁杂而又不显凌乱,其深层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1、遵循艺术内在标准。
伟大的作品,启迪人心,震荡灵魂,不需要去做任何的解释,更多的解读都是附加值。只因其画面本身已经具备足够多的回应,它立在这里就足以有很强的力量感,人和人的思维交换,直接就能得到一种很好的精神感受,因此艺术是有其内在标准的。只要掌握好艺术内在标准之尺度,则世间一切技法皆可入画。
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绘画作品最终还是要回归大众,中国文化需要艺术的方式去更好地宣传和推介,通过数字二创使之散发崭新的活力,新生文化诸如web3元宇宙、潮流艺术与继承发扬传统艺术并不冲突,这些内容可以组合在一起互相赋能。只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最终便可达到和谐一致但和而不同的理想状态。

您未来的创作会聚焦什么问题或方向?
吾之创作方向,将聚焦于环境及生存状态。人类乃是最具生命价值之动物群体,正是由于人类生命的存在与价值之延续,才使得人类社会及物质世界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贫困走向富裕。尽管作为人类个体之生命十分脆弱和短暂,但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却是每一个生命个体为人类群体奉献价值之体现。人类生存状态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并且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因而我接下来的创作将会聚焦环境与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到二者之间最和谐完满之状态。
WORKS



WORKS






正在展出

临时逻辑 • 叁 - 样本系列群展
Temporary logic Ⅲ - Sample Series Group Exhibition
出品人:王海英
Producer : Wang Haiying
策展人:李裕君
Curator : Li Yujun
策展执行:郭金满、张恩泽
Assistant Curators : Guo Jinman, Zhang Enze
展期:2022年9月13日—12月31日
Exhibition Duration : Sep. 13, 2022 - Nov. 6

出品人

王海英
海河美术馆理事长、大库艺术中心总经理
798第零空间创始人、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副馆长
策展人
李裕君
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及媒体策划人
中国当代美术评论与策展青年联盟委员
海河美术馆执行馆长、798第零空间主理人
出生于甘肃兰州,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18-2019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批评专题高级研修班进修。自2006年起至今主要从事艺术策展、媒体策划、当代艺术个案研究、艺术评论及艺术机构运营等相关工作。曾担任北京不同艺见艺术中心执行馆长、《美术关注》副主编、《Ai艺术》主编、《当代艺术播报联合体》首席主播、99艺术网副主编、《绝对艺术》编辑、策划总监等。2022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新时期中国当代美术评论人才培养”。
主要讲座及课题: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当代艺术策展与个案研究》《策展与营销》、沈阳M56美术馆《“后疫情时代”青年艺术家创作生态发展论坛》、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工坊《当代雕塑的创作意味与传播》、青岛世贸中心《沙龙:跨界合作中的艺术与国际教育的源力与阻力》、艺术厦门论坛《共建城市艺术生态系统》等。 曾策划近百余位艺术家个案研究展,在《美术研究》、《四川文化艺术研究》、《绝对艺术》、《美术关注》等刊物发表评论及专题文章30余篇。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天津。
策展执行
郭金满
硕士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
张恩泽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

票务信息
识别以上二维码,即可购票
或现场购票
成人60元/人、学生40元/人
(一人一票)
观展提醒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30停止购票入场),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咨询电话:022-58151532
实名制登记及健康码:入馆前需自行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并登记入馆;(如14 天内曾有重点疫区旅行或居住史将谢绝参观。)
测量体温:入馆前,您需接受体温测量,如有发热(≥37.3℃)、咳嗽等异常现象,将谢绝参观;
自我防护:入馆观众须全程佩戴口罩,不可摘下;并且在排队和观展时请与他人保持1.5 米以上距离;
防止人员密集:每日参观人数限定400人次,瞬时人数不超过50人;
限流措施:建议您参观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以免造成封闭场所人员聚集;
注意事项:请勿在馆内喧哗、打闹、触摸展品,严禁在展厅内使用闪光灯,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进入展厅内,严禁携带宠物进入展厅,严禁在展厅内饮食,衣冠不整者谢绝入馆。


HHAM · 展览
HHAM · 公教
HHAM · 公告
HHAM · 艺访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