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游学 | 云南大石窟(12/30-1/4)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简称云或滇,因为她的盛世容颜,世人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彩云之南。当美丽的彩虹出现在云端之上,人间的云南更显得美轮美奂。苍山洱海“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在大理诸多风景名胜之中,以风、花、雪、月四景最为著名和引人入胜。金庸先生曾说:“我没来过大理时写大理,大概前世是大理人。”老先生的《天龙八部》在华语地区可以说也是家喻户晓,而且也让我们大家了解到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名叫“大理国”的政权。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这个王朝呢?它和中原王朝究竟是什么关系?说到大理国就离不开一个名字——“南诏”,这个名字来自唐朝的分封。在唐朝天宝战争中,大将军段俭魏大败唐军,为南诏国立下赫赫战功,被南诏国王蒙阁罗凤擢授为清平官,传六世至段思平。
随着金庸武侠小说、以及《三国演义》、《天龙八部》等影视剧的传播,更多目光开始投向这片多民族聚居地上的灿烂文化,也慢慢掀起云南历史上“古国”的面纱。
云南旅行者的梦想天堂,去过云南的人,都会惊奇地发现,这里正是很多人苦苦寻觅的“诗和远方”。
著名云南文化行走人。扎根云南,专注云南,观山观水,赏花赏月,对中国传统建筑、石窟寺、滇越铁路等有深入研究,行迹遍布云南,尤重乡土文化史迹的研究工作,为云南文化的“活地图”。大理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白族占有大理人口的一半以上。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也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白族风情多姿多彩,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独树一帜,风俗习惯也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凡是到过大理的人都听过“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这句话,这是大理最具代表性的四个地方的景致,因此,“风花雪月”这四个字也就成了大理的写照。巍宝山简称巍山,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城东南面11千米处,面积19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569米。该山南依太极顶、西邻阳瓜江、东连五道河、北与大理点苍山遥望,峰峦起伏,绵延数十里,前人认为山中有宝气放出,因而得名。巍山可分为前山和后山两个景区,景点有30多处,有洗心间、银粟泉、七星井等新景观,这些景观往往与神话故事相关联,形成巍山一大特色。等觉寺,位于巍山县南诏镇报国街东侧,始建于南诏,是巍山建筑年代最早的佛教寺院,是明清两朝僧纲司(佛教管理机构)驻地。明永乐年间扩建。主殿太阳宫规模宏伟,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设廊,正面及两侧檐下施斗拱,后檐以垂柱,花板装饰,整个建筑用料粗大,庄重古朴,有宋代建筑风格,是明初建筑的代表。双塔始建于明成化元年,为九级方形密檐式实心砖塔,后惨遭人为破坏,东塔余二级,西塔余六级。清咸同年间兵燹,等觉寺大部被毁,仅存太阳宫等处。等觉寺建筑布局严谨,集塔、寺为一体,充分显示了古代匠师的高超技艺,是研究明代早期木构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文物价值极高。佛图寺在下关北郊三公里斜阳峰下蛇骨塔旁,蛇骨塔建塔年代约为南诏(劝丰祜时期),塔的造型古朴,具有典型唐代佛塔风格。四面砖壁的佛龛内存放有佛像,塔顶有青铜葫芦形宝鼎,整个建筑物与大理千寻塔相似,为唐代南诏国时期的建筑。唐代南诏国都城遗迹,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附近,西负苍山,东临洱海,扼下关与大理的咽喉,地势险要.据唐樊绰《蛮书》记载,此城原为“洱河蛮”所居。唐开元二十五年(737),蒙舍诏首领皮逻阁逐败河蛮,徙居此城,成为南诏政权建立后的第一座都城。元代以后废弃。据文献载,蛮语坡陀曰和。此城筑于山坡上,故名太和。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调查、测量。太和城原为“河蛮”所居,公元737年,南诏王皮罗阁驱逐“河蛮”,占领了太和城,并迁都于此。直到公元779年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太和城建于山坡之上,背靠苍山,面朝洱海,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南诏德化碑位于太和城遗址内,有一仿唐建筑风格的石亭,碑立于亭内。碑高4.02米、宽2.27米、厚0.60米,两面刻字,正文3800多字,碑阴1300多字,共计5100多字。碑立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为南诏清平官(相当于宰相)郑回撰文,唐流寓使杜光庭书丹。碑文内容,为南诏群臣歌颂南诏王阁罗凤的功绩,着重叙述南诏与唐友好以至失和的情节,表明南诏对唐的友好愿望。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南336米处有桃溪向东流过。北76米处有梅溪,东靠滇藏公路。它是大理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古刹,南诏丰佑年间曾有殿宇千间,大理国时期是皇家的寺院。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舍曾说:“不到一里,便是洱海。不到五六里便是高山。山水之间有这样的一个镇市,真是世外桃源啊”,他说的洱海便是海舌公园、他说的高山便是苍山、他说的镇市便是大理喜洲古镇。喜洲古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的北部,背靠苍山,东濒洱海,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白族历史文化名镇,也是老舍先生笔下的“东方剑桥”。云南省剑川县有一处石窟被中外史学界誉为“南方的敦煌”。它就是位于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石宝山南部文峰的石钟山石窟。因其极高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石钟山石窟被国务院于1961年3月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钟山因有一紫红丹岩(丹霞地貌)形状如倒扣石钟而得名。石钟山上有三区石窟群:石钟寺区八窟、狮子关区三窟、沙登箐区六窟,共造像139尊。这些石像,均雕刻在红砂石上。石窟的开凿年代上讫南诏(唐),下至大理国(宋),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最早的石窟。这些造像,以南诏国的发展历史为主要内容,构造了一幅生动的南诏历史画卷。兴教寺,位于剑川县沙溪镇寺登村四方街,坐西朝东。由东向西,中轴线上依次为奎阁(戏台)、山门、观音殿、中殿(天王殿)、大殿(万佛殿)。奎阁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山门、观音殿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中殿、大殿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沙溪”地名古已有之。石钟山石窟有天启十一年(850,唐大中四年)题记,书“沙追附尚邑”。沙追、沙溪、沙退,为不同时期方言之汉字音译,“附尚邑”当是如北魏隋唐中原佛教之村镇组织“邑义”。既有邑义,或在村镇内建佛堂。南诏时小佛堂与明初兴教寺是否有渊源,窃以为不宜臆测。活动时间:2022.12.31—2023.1.4(5天)游学费用:8380元/人(前10名有优惠,仅余3个名额),单房差1150元/人1.【交通】全程空调大巴,配备麦克风,沿途专业讲师讲解;2.【住宿】星级酒店双人标准间,如需单房,请补单房差;3.【门票】全程所列景区门票,学生及老人半价,1.2米以下及军人免费;4.【餐饮】全程9顿正餐5顿早餐,全程矿泉水充足供应;8.因组织活动需预先支出费用,所以活动8天前取消,退费时收取百分之一的银行手续费;一周内取消,退费一半;活动当日取消,退费20%;10.返程安排:1月4日云南丽江机场返程时间为17:00左右,高铁票建议买该段时间之后的返程票;飞机票建议购买18:30之后的返程票。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