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互证——徐悲鸿研究文献的甄选与校订
Mutual Verification of Picture and Text: Screening and Editing on the research documents of Xu Beihong
嘉 宾
邵晓峰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
徐悲鸿先生在探索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建构中国现代美术学科基础、培育美术人才等各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徐悲鸿的艺术创作及理论话语,是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的重要史料,泰康空间特邀徐悲鸿研究专家、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邵晓峰教授,为艺术学人们带来一场徐悲鸿研究文献的专题讲座。

邵晓峰主编《徐悲鸿全集·著述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年版。
邵晓峰教授主编的《徐悲鸿全集·著述卷》是全方位发掘、遴选、校勘徐悲鸿文字文献材料的专著。对于徐悲鸿艺术理论、文化思想的归纳,是邵晓峰教授带领团队收集、释文、整理、校勘徐悲鸿著述的宗旨所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王震先生主编的《徐悲鸿艺术文集》《徐悲鸿文集》基础上,新增《美术演讲》《艺术上的写实主义》等文章50余篇、诗词30余首。总文字近70万字,全部进行校对(包括对其中大量法文、英文的校对)、梳理、分类,按内容分为“中国艺术”“外国艺术”“艺术纵横”“艺术家评论”“展演评论”“时事评论”“自传”“游记”“小说”“诗词”十大类。

邵晓峰著《徐悲鸿图传》,北京:团结出版社,2021年版。
邵晓峰教授撰写的《徐悲鸿图传》,是已面世的徐悲鸿研究著作中对徐悲鸿的图像文献材料收集最丰富的专著。书中收录徐悲鸿各时期相关图像260幅与代表性作品80幅,分为“英才长成”“留学生涯”“踌躇满志”“任重道远”“壮心不已”五章,首次以描述、分析、诠释的图像学视角系统展现一代大师自强不息、爱国明志、珍惜人才、壮心不已的艺术人生。“一图胜万言”是图像学研究的积极意义所在,《徐悲鸿图传》融史料性、学术性与可读性、趣味性为一体,探索特色学术著作新模式。


此次讲座,邵晓峰教授将结合《徐悲鸿全集·著述卷》《徐悲鸿图传》的编撰工作,例举大量读者不易见到的文图案例,通过徐悲鸿研究文献的甄选与校订,来揭示在图像学研究中图文互证的独特魅力。


左侧:徐悲鸿《抗建宣传壁画序言》,1944年1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右侧:1930年4月2日徐悲鸿致舒新城信,中华书局藏。

邵晓峰,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教授。在美国耶鲁大学、中国国家画院、香港集古斋等举办个人作品展17场,出版个人作品集9部。作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基金等单位收藏。发表论文180篇,出版11部专著,其中7部被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