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秩序与边界
杜鹏飞

以简约、严谨、精湛著称的德国设计在世界设计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向为中国公众所熟悉并认可。德国设计重技术、重功能、重品质,强调系统性、逻辑性和秩序感,强调设计的社会目的,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早在20世纪初,受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德国设计便以其极目前瞻的美学理念与足履实地的设计精神声名鹊起。1907年,由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和企业家共同发起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在慕尼黑成立,其实践目标直指标准化、规范化、组织化的“优质设计”,主张通过教育提升和完善设计,为功能主义设计、现代工业设计以及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奠基蓄力。1919年创立的包豪斯学校,在其短短十余年的设计教育实践中所建构的现代设计理论与设计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1953年诞生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则从真正意义上构建了“系统设计”,成就了科学化思维与日用化设计的完美融合。

在本次展览所聚焦的1945年至1990年间,德国设计的成长轨迹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脉络紧密交织。众所周知,“二战”后的德国一度解体为“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两个部分,由于文化的同源性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现实差异性,同样承继着包豪斯学术传统的东西德现代设计,演化出两条错综羁绊的发展路径,同源异轨、殊方同致。本次展览以“交织的轨迹”为题,300余件展品涵盖了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首饰设计和染织工艺等诸多门类甚至设计学科所能涉猎的几乎全部领域,旨在通过特定历史时期造就并留存至今的东西德设计实物,客观呈现德国设计的阶段性发展成果,并揭示在不同文化视角与艺术观念之下催生的东西德设计谱系。展陈分区以角色转变、重建与进步、差异与共享、危机与反思为学术脉络,首先从设计师的身份属性切入,展开探讨功能主义设计的前路,继而延伸至德国设计之于民族认同与社会复兴的意义。60年代初期,时代造就了设计叙事的转折,消费主义与先锋理念的侵袭催生着设计观念的重大分歧,并戛然式微于70年代的能源危机,自此行至90年代,设计的价值与设计师的身份属性再次面临全新的定义。通过展览不难看到,“德国设计”的崛起之路与“德国制造”的华丽转身,凝聚着理性主义打底的时代必然,也反映着设计师与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纪念中德建交5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维斯滕罗特基金会,特别策划并最终举办“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大展。展览得到了德国联邦外交部、德国驻华大使馆的积极支持,以及国家文旅部和教育部的积极帮助,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得以精彩亮相。本次展览是国际博物馆专业领域的多方资源共享与多元文化整合的一大盛事,亦为中德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互鉴增添了新的范例。我们希望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为观众呈现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路径,为中国的设计理论、设计实践与设计教育提供参照,进一步将专业教育实践融入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充分发挥设计史研究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



第一单元
总述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彼得·吉奇

“花园蛋”座椅,1968年,东德

塑料,布艺坐垫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数月内相继成立。“二战”后最初几年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战争所造成的破坏如何恢复,主要任务是从德意志民族整体中分化出两种身份,并各自建立起正常运转的社会经济。在这些努力中,设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迪特·拉姆斯

T1000型号收音机(多信道接收机),1963年

博朗公司生产,西德

塑料,皮革,纺织品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汉斯·尼克·罗里希特

TC100型堆叠餐具,毕业设计作品,1958/1959年

托马斯 / 卢臣泰公司生产,西德

工业瓷

乌尔姆博物馆/乌尔姆设计学院档案馆收藏


边界线两侧的设计师们并非没有先例可参考,诸如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或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都是从过去传承下来的、使他们能有所建树的共同设计理念。尽管东西德有着不同的经济制度和文化倾向,但对民众需求的反应是相似的,都注重大规模生产、先进的产品文化以及现代化住宅。展厅内精挑细选的展品恰是这45年特殊时期内东西德双方实际联系的最好体现。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威廉·华根菲尔德

茶壶,1931年设计,1950年生产

国营耶拿肖特玻璃厂生产,东德

无色硼硅酸盐玻璃

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收藏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约瑟夫·伯姆

鸡蛋杯,1972年(2000年后改版),东德

聚苯乙烯


经过40余年的持续努力,东西德终于在1990年迎来再统一。对许多德国人而言,这一变化意味着自由、繁荣与自决;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标志着身份、文化遗产及物质文化归属性质的变异,由此也造就了德国设计两种不同的视角。本展览试图将所有这一切置于同一专业叙事中呈现,以扩展“德国设计”的当下内涵。


部分展品清单(向下滑动清单查看更多)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行人红绿灯,20世纪60年代起使用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行人红绿灯设计图纸,1961年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公民身份证,1953年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公民身份证,1953年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公民身份证,1967年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公民身份证,1980年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徽(1950年1月20日起使用),1926年设计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徽(1955年9月26日至1990年10月3日期间使用)
1955年2月25日,在德意志联邦议院对《巴黎协定》进行第二次宣读,主席团成员坐在路德维希·吉斯1953年设计的联邦德国国徽前
1950年11月8日,第一次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会议召开,主席团成员坐在当时的民主德国国徽前
T1000型号收音机(多信道接收机),1963年
“超级明星”便携式收音机,1971/1972年
茶壶,1931年设计,1950年生产
茶壶,1952年
5100号茶壶,1963年设计,1967年生产
玛格丽特·雅尼在德累斯顿造型艺术学院玛丽安·勃兰特课程中设计的可堆叠餐具,1950-1952年
TC100型堆叠餐具,毕业设计作品,1958/1959年
“经济”系列酒店餐具,包括“米托帕”小水壶(中欧班列餐具),1970年
西姆森S51号摩托车,1967年设计
《德国后帝国主义时期的商标、标志和徽标》中的4个设计案例,柏林AKW广告公司,2015年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设计奖”奖章,1980年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使用的碗,20世纪60-80年代


第二单元

1945–1960  重建与新生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汉斯·布洛克哈格,欧文·安德拉,德累斯顿造型艺术学院

儿童秋千推车,1950年

西格弗里德·伦茨公司生产,东德

山毛榉木,山毛榉胶合板饰面,金属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1945年,“二战”结束伊始的德国尽是断壁残垣、人民身心受创,但也象征着新希望的开始。食品、住房和必需品等一切生活资源都极度短缺,数百万流离失所的居民在寻求住房,需要克服的挑战可谓巨大。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迪特·拉姆斯,汉斯·古格洛特

SK6电唱机,又称“白雪公主之棺”,1956/1960年

博朗公司生产,西德

金属,塑料,木材,有机玻璃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埃里希·门泽尔

50642号椅,1949年

海勒劳德意志制造工坊生产,东德

实木,多层胶合木板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占领国的利益分化导致了1949年联邦德国及民主德国的建立。受益于美国巨额外资造就的持续低通胀和工业快速增长,联邦德国经历了一场经济奇迹;相比之下,稍晚成立的民主德国的经济,则因毁灭性的工业损失和对苏赔偿的沉重负担限制了投资发展的可能。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赫伯特·赫奇

HF1电视机,1958年

博朗公司生产,西德

木材、表面着漆,塑料,玻璃,钢管支架、表面着漆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战后东西德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但都在第一时间积极建立(重建)了各类设计机构,包括委员会、院校和企业。一些企业还在东西德两边都设立了总部。在许多方面,德国战前共同的现代主义设计遗产将两德设计师精神紧密相连,致力于为人民提供有用的、设计优良的日用品。


部分展品清单(向下滑动清单查看更多)


《重建使人快乐》,1946年
《为了德国文化的进步,反对艺术和文学的形式主义斗争》,1951年
带有VEB(国有企业)标志的可重复使用的玻璃瓶,约1949年
带把手的幼儿园儿童杯,1951年设计
餐盒套装,1959年
出口者2号便携式晶体管收音机,1956年
车门把手,1957年
长条台座门把手,1956年生产
儿童读物《色彩缤纷的玩具村》,1947年
编织装饰面料,20世纪50-60年代
玩具课堂,1949年
《家庭文化》杂志第3期与4期,1957年
《我们正在建设更美好的生活》展览图录,1952年
《柏林国际建筑展》官方展览图录,1957年
《让生活更好、更美观!空间与家具》展览图录,1954年
VB 101 w椅子 / 有机玻璃椅,1952/1953年
“摇摆的马”摇椅,1954年,2007年改版
53693号扶手椅,1957年
TP 1型便携式晶体管收音机及播放器,1959年
厨房时钟,1956年
SCH 1号落地灯,又称“柏林平底锅”,1960
HF1电视机,1958年


第三单元

1961–1972  两种愿景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卡尔-海因茨·阿德勒,弗里德里希·克拉赫特

位于动物园附近的煤渣砌块墙,东柏林,1976年,东德

弗里德里希·克拉赫特收藏,卡林·克拉赫特提供


1961年,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构筑物)之一——柏林墙的始建,标志着德国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达到顶峰。它分隔了家庭、亲友和商贸往来,并在之后的几十年加剧了德国的分化,这种分化在柏林墙两侧不同的设计方法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克劳斯·库尼斯

浇水壶,1959年,东德

国营齐陶玻璃首饰商店生产

聚苯乙烯

东德设计仓库、理查德·安格收藏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玛格丽特·雅尼,埃里希·穆勒

“欧洲”系列玻璃容器,1964年

国营施韦普尼茨玻璃厂生产,东德

烟熏黄玉色压制玻璃

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收藏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菲利普·罗森塔尔(德国设计委员会)向路德维希·艾哈德(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和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展示博芬格椅,该椅子获得了1966 年罗森塔尔工作室奖,西德

图片:卢臣泰公司,德国设计委员会历史照片档案馆


集中式设计机构塑造了东德的设计特点,预制住宅社区的做法终被采纳以解决住房短缺问题,且全国大规模工业化实践与社会设计思想相配合。在西德,许多设计师参与到跨国公司的大型委托项目中,且设计成为企业文化以及“德国制造”出口品牌的代名词。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恩斯特·莫克尔

袋鼠椅(Z型椅),1971年

豪恩公司生产,西德

聚氨酯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维利·弗莱克豪斯

苏尔坎普系列图书,苏尔坎普出版社,1963年起,西德

苏尔坎普出版社提供


尽管如此,东西德双方在20世纪60年代都经历了一场设计热潮,生产出各式各样色彩明快的、面向未来的产品(通常是塑料材质),反映了流行文化和太空竞赛时代的影响。


部分展品清单(向下滑动清单查看更多)


茶壶,约1965年
莫斯科餐厅内景,1964年1月12日
“欧洲”系列玻璃容器,1964年
圆柱形花瓶,1962年
《明镜周刊》,1962年12月12日
430号橱柜系列中的底柜,1964/1965年
“对比”落地灯可调光基本款,1961年
保时捷901/911轿跑汽车模型(按比例还原),2013年
汉莎航空“形式2280”飞机系列餐具,1971-1976年
大众甲壳虫1300汽车广告,“有了大众才明白得到了什么”,1969年
德国联邦议院(位于伯恩的西德议会大楼)电话桌,1968年
凌美2000型四色钢笔,1966年
1972年慕尼黑第2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海报,1970年
1972年慕尼黑第2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视觉设计指南和标准手册
浇水壶,1959年
流行青年电台DT64的广告海报,海报标语为“听!听!DT64”,20世纪70年代
翡翠绿色勃肯凉鞋,1963年
606型通用搁架系统,1960年
MDW壁柜单元,1967年
《形式:国际评论》杂志封面设计,1964-1971年
《形式+目的:工业设计杂志》封面设计,1966-1970年


第四单元

1973–1990  危机,抗议与求生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雷娜特·米勒

带项圈的海豹玩具,1971年,东德

粗麻布,皮革,羽毛填充物

米勒玩具设计工作室收藏


1973年爆发的国际石油危机使世人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问题。与此同时,十年前的社会辩论重新出现,尖锐的批评声不绝于耳。此时东西德的设计师都在寻找替代策略应对资源的过剩或短缺。可持续性和亲身参与成为新的焦点,并由此启发衍生出了“DIY”或所谓“开放原则”的理念。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克劳迪娅·斯柯达

“水果”服装系列针织衫,约1978年,西德

模特:艾琳·斯托布,别名希瓦女士

摄影:卢西亚诺·卡斯泰利,图片:克劳迪娅·斯柯达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迪特里希·卢布斯,迪特·拉姆斯

ET33系列4993号小型计算器,1977年

博朗公司生产,西德

塑料,电子元件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由于这种价值观的转变,从时装、珠宝到家具领域的各种怪异的(通常也是一次性的)设计对象被创造出来,以回应个性化需求,克服“过时的功能主义”。在东德,工业设计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渐衰落,许多设计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或设计团体,抑或离开这个国家去寻求发展。而西德则在工业设计方面保持着引领地位,诸如青蛙设计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地在产品设计领域之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这种变化加之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师职业被重新定义并延续至今。


部分展品清单(向下滑动清单查看更多)


东柏林共和宫大堂吧及楼梯,1996年
共和宫标识系统,1974年
钢管椅,约1975年
1976年12月4日德绍包豪斯学院大楼重新开放时的宣传海报
第一代大众高尔夫汽车广告,1974年
西姆森机动脚踏车设计草图,1986年
《Domus》设计杂志第606期,1980年5月
手工艺家居指南《在老建筑公寓里做点什么》,《好建议》杂志特刊,1976年
《实践:手工艺自助指南》,第12版
“超级庆典”玻璃杯,1980年
可堆叠玻璃杯,1973年
RG 28机械工具,1979年
滑梯山脉与儿童世界游乐场,20世纪70年代
绿色鳄鱼玩具,1974年
“消费者的休息”椅,1983年
拉伸置物架,1984年
“哔哔哔哔”台灯,1982年
植物灯,1984年
“新德国舒适”,1985年
针织连衣裙,1980年
外套,1981年
双联戒指,1986年
带有侧卧像的胸针,1982年
“德国客厅”摄影系列,1980年
“乐达”椅,1983年
苹果麦金托什SE电脑,1989年
机器人1715型号个人电脑,1985-1989年
“东德设计”展览海报,1988年




— 特 展 
交织的轨迹
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展览时间

2023年1月10日–2023年4月16日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4号展厅

总 策 划

杜鹏飞 马特奥·克里斯 托马斯·A·盖斯勒

 展 人

艾莉卡·平纳(维特拉设计博物馆) 

克拉拉·涅姆奇诺娃(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

学术主持

杭 间

项目统筹

王晨雅 王 瑛 海科·霍夫曼 科拉·哈里斯

策展助理

安娜-梅亚·霍夫曼 法恩·库格勒 伊莎贝拉·肖尔

展品协调

苏珊娜·格拉纳

视觉设计

王 鹏 王美懿

展陈设计

康斯坦丁·格西奇设计公司

海因策尔曼与阿亚迪事务所(OHA)

展览执行

陈兴鲁 王 宁 龙 云 邱少华

付金安 王 涵 孙艺玮

罗曼内·梅尔 伊莎贝尔·赛尔贝特

玛格达勒娜·科扎 萨拉·阿贝勒

宣传推广

李 哲 刘垚梦 周辛欣 肖 非

公共教育

张 明 周 莹 王玟惠

行政事务

马艳艳 多米尼克·雅恩

国际事务

王 瑛

赞助事务

张 晓 李 杨 夏以方

文本翻译

徐 恺 刘 朔 贺 潇

特别鸣谢

德国驻华大使馆:

大使傅融博士 班溪梦 褚 叶 柯 琳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欧 彬 解开缙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

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

协办单位

维斯滕罗特基金会

支持单位

德国联邦外交部

德国驻华大使馆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开馆时间

本馆实行限流预约参观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

逢周一闭馆

入馆观众需体温检测,在馆参观需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参观门票

清华师生:持校园卡可免普通门票和特展门票

社会观众:需购买20元普通门票或60元特展门票(含普展)

(优惠政策详见官网)

https://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cgfw/wsgp/

因会员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我馆暂停会员业务的办理(现有会员可在有效期内继续正常使用会员卡),恢复办理时间将另行通知。


网上订票

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关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号

点击公众号底部菜单【参观指南-参观订票】


地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

(高德地图或百度地图导航至“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校内师生请从清华艺博“校内师生参观通道”入馆

校外观众请从清华艺博东侧“艺博专用通道”进校入馆

校外车辆禁止入校,提倡绿色出行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温馨提示
自驾车辆请停放在校外停车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东门)附近停车场有:北京农商银行、凯时广场、同方大厦、学研大厦、同方科技广场等。

地铁路线
13号线  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出站
15号线  清华东路西口,C(西南)出口出站

公交路线
五道口站 508、307、331、375、630、86
西王庄小区站 450、355、438、392、466
大石桥南站 549


艺博官网
https://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

数字展厅
https://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cpsj/zlxx/szzt/

艺博网店
https://shop402247198.taobao.com/


内容统筹/王晨雅 垚梦

图文编辑/周辛欣

海报设计/王鹏

审校/王晨雅

审核/杜鹏飞 李哲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艺博微信二维码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艺博微博二维码


特展 |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崇真艺客

艺博网店二维码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