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吉奇
“花园蛋”座椅,1968年,东德
塑料,布艺坐垫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数月内相继成立。“二战”后最初几年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战争所造成的破坏如何恢复,主要任务是从德意志民族整体中分化出两种身份,并各自建立起正常运转的社会经济。在这些努力中,设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迪特·拉姆斯
T1000型号收音机(多信道接收机),1963年
博朗公司生产,西德
塑料,皮革,纺织品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汉斯·尼克·罗里希特
TC100型堆叠餐具,毕业设计作品,1958/1959年
托马斯 / 卢臣泰公司生产,西德
工业瓷
乌尔姆博物馆/乌尔姆设计学院档案馆收藏
边界线两侧的设计师们并非没有先例可参考,诸如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或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都是从过去传承下来的、使他们能有所建树的共同设计理念。尽管东西德有着不同的经济制度和文化倾向,但对民众需求的反应是相似的,都注重大规模生产、先进的产品文化以及现代化住宅。展厅内精挑细选的展品恰是这45年特殊时期内东西德双方实际联系的最好体现。

威廉·华根菲尔德
茶壶,1931年设计,1950年生产
国营耶拿肖特玻璃厂生产,东德
无色硼硅酸盐玻璃
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收藏

约瑟夫·伯姆
鸡蛋杯,1972年(2000年后改版),东德
聚苯乙烯
经过40余年的持续努力,东西德终于在1990年迎来再统一。对许多德国人而言,这一变化意味着自由、繁荣与自决;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标志着身份、文化遗产及物质文化归属性质的变异,由此也造就了德国设计两种不同的视角。本展览试图将所有这一切置于同一专业叙事中呈现,以扩展“德国设计”的当下内涵。
部分展品清单(向下滑动清单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1945–1960 重建与新生
汉斯·布洛克哈格,欧文·安德拉,德累斯顿造型艺术学院
儿童秋千推车,1950年
西格弗里德·伦茨公司生产,东德
山毛榉木,山毛榉胶合板饰面,金属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1945年,“二战”结束伊始的德国尽是断壁残垣、人民身心受创,但也象征着新希望的开始。食品、住房和必需品等一切生活资源都极度短缺,数百万流离失所的居民在寻求住房,需要克服的挑战可谓巨大。
迪特·拉姆斯,汉斯·古格洛特
SK6电唱机,又称“白雪公主之棺”,1956/1960年
博朗公司生产,西德
金属,塑料,木材,有机玻璃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埃里希·门泽尔
50642号椅,1949年
海勒劳德意志制造工坊生产,东德
实木,多层胶合木板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占领国的利益分化导致了1949年联邦德国及民主德国的建立。受益于美国巨额外资造就的持续低通胀和工业快速增长,联邦德国经历了一场经济奇迹;相比之下,稍晚成立的民主德国的经济,则因毁灭性的工业损失和对苏赔偿的沉重负担限制了投资发展的可能。
赫伯特·赫奇
HF1电视机,1958年
博朗公司生产,西德
木材、表面着漆,塑料,玻璃,钢管支架、表面着漆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战后东西德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但都在第一时间积极建立(重建)了各类设计机构,包括委员会、院校和企业。一些企业还在东西德两边都设立了总部。在许多方面,德国战前共同的现代主义设计遗产将两德设计师精神紧密相连,致力于为人民提供有用的、设计优良的日用品。
部分展品清单(向下滑动清单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1961–1972 两种愿景
卡尔-海因茨·阿德勒,弗里德里希·克拉赫特
位于动物园附近的煤渣砌块墙,东柏林,1976年,东德
弗里德里希·克拉赫特收藏,卡林·克拉赫特提供
1961年,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构筑物)之一——柏林墙的始建,标志着德国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达到顶峰。它分隔了家庭、亲友和商贸往来,并在之后的几十年加剧了德国的分化,这种分化在柏林墙两侧不同的设计方法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
克劳斯·库尼斯
浇水壶,1959年,东德
国营齐陶玻璃首饰商店生产
聚苯乙烯
东德设计仓库、理查德·安格收藏
玛格丽特·雅尼,埃里希·穆勒
“欧洲”系列玻璃容器,1964年
国营施韦普尼茨玻璃厂生产,东德
烟熏黄玉色压制玻璃
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收藏
图片:卢臣泰公司,德国设计委员会历史照片档案馆
集中式设计机构塑造了东德的设计特点,预制住宅社区的做法终被采纳以解决住房短缺问题,且全国大规模工业化实践与社会设计思想相配合。在西德,许多设计师参与到跨国公司的大型委托项目中,且设计成为企业文化以及“德国制造”出口品牌的代名词。
恩斯特·莫克尔
袋鼠椅(Z型椅),1971年
豪恩公司生产,西德
聚氨酯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维利·弗莱克豪斯
苏尔坎普系列图书,苏尔坎普出版社,1963年起,西德
苏尔坎普出版社提供
尽管如此,东西德双方在20世纪60年代都经历了一场设计热潮,生产出各式各样色彩明快的、面向未来的产品(通常是塑料材质),反映了流行文化和太空竞赛时代的影响。
部分展品清单(向下滑动清单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1973–1990 危机,抗议与求生
雷娜特·米勒
带项圈的海豹玩具,1971年,东德
粗麻布,皮革,羽毛填充物
米勒玩具设计工作室收藏
1973年爆发的国际石油危机使世人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问题。与此同时,十年前的社会辩论重新出现,尖锐的批评声不绝于耳。此时东西德的设计师都在寻找替代策略应对资源的过剩或短缺。可持续性和亲身参与成为新的焦点,并由此启发衍生出了“DIY”或所谓“开放原则”的理念。
克劳迪娅·斯柯达
“水果”服装系列针织衫,约1978年,西德
模特:艾琳·斯托布,别名希瓦女士
摄影:卢西亚诺·卡斯泰利,图片:克劳迪娅·斯柯达
迪特里希·卢布斯,迪特·拉姆斯
ET33系列4993号小型计算器,1977年
博朗公司生产,西德
塑料,电子元件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收藏
由于这种价值观的转变,从时装、珠宝到家具领域的各种怪异的(通常也是一次性的)设计对象被创造出来,以回应个性化需求,克服“过时的功能主义”。在东德,工业设计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渐衰落,许多设计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或设计团体,抑或离开这个国家去寻求发展。而西德则在工业设计方面保持着引领地位,诸如青蛙设计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地在产品设计领域之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这种变化加之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师职业被重新定义并延续至今。
部分展品清单(向下滑动清单查看更多)
展览时间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4号展厅
总 策 划
杜鹏飞 马特奥·克里斯 托马斯·A·盖斯勒
策 展 人
艾莉卡·平纳(维特拉设计博物馆)
克拉拉·涅姆奇诺娃(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
学术主持
杭 间
项目统筹
王晨雅 王 瑛 海科·霍夫曼 科拉·哈里斯
策展助理
安娜-梅亚·霍夫曼 法恩·库格勒 伊莎贝拉·肖尔
展品协调
苏珊娜·格拉纳
视觉设计
王 鹏 王美懿
展陈设计
康斯坦丁·格西奇设计公司
海因策尔曼与阿亚迪事务所(OHA)
陈兴鲁 王 宁 龙 云 邱少华
付金安 王 涵 孙艺玮
罗曼内·梅尔 伊莎贝尔·赛尔贝特
玛格达勒娜·科扎 萨拉·阿贝勒
宣传推广
李 哲 刘垚梦 周辛欣 肖 非
公共教育
张 明 周 莹 王玟惠
行政事务
马艳艳 多米尼克·雅恩
国际事务
王 瑛
赞助事务
张 晓 李 杨 夏以方
文本翻译
徐 恺 刘 朔 贺 潇
德国驻华大使馆:
大使傅融博士 班溪梦 褚 叶 柯 琳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欧 彬 解开缙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
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
协办单位
维斯滕罗特基金会
支持单位
德国联邦外交部
德国驻华大使馆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开馆时间
本馆实行限流预约参观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
逢周一闭馆
入馆观众需体温检测,在馆参观需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参观门票
清华师生:持校园卡可免普通门票和特展门票
社会观众:需购买20元普通门票或60元特展门票(含普展)
(优惠政策详见官网)
https://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cgfw/wsgp/
因会员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我馆暂停会员业务的办理(现有会员可在有效期内继续正常使用会员卡),恢复办理时间将另行通知。
网上订票
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号
点击公众号底部菜单【参观指南-参观订票】
地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
(高德地图或百度地图导航至“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校内师生请从清华艺博“校内师生参观通道”入馆
校外观众请从清华艺博东侧“艺博专用通道”进校入馆

◆
内容统筹/王晨雅 垚梦
图文编辑/周辛欣
海报设计/王鹏
审校/王晨雅
审核/杜鹏飞 李哲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艺博微信二维码
艺博微博二维码
艺博网店二维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