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会长,詹建俊先生,于2023年1月11日18时在家中逝世,享年92岁。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深切缅怀詹建俊先生


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哀告詹建俊先生不幸逝世。


詹建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他以毕生的心力从事教育教学、培育人才,以大量的精湛作品传播于世,产生深远影响。他的离世是中国美术界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巨大损失,我们感到无比悲痛,谨代表中央美术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敬爱的詹建俊先生致以最深切的哀悼!由衷缅怀詹建俊先生为中国美术事业与美术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和崇高风范,寄托我们深切的哀思。


詹建俊先生自幼热爱艺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丰富全面的艺术学养。他1948年考入北平艺专,从此走上油画研究和创作的道路,195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即留校任教,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教学和美术教育事业贡献终生,凡七十年,是新中国油画艺术和美术教育发展真正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贡献者。1957年,他以油画训练班毕业创作《起家》一鸣惊人,展现出他坚实的艺术功力和诗意的创作情怀;1959年他创作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以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塑造英雄,讴歌正义,引起强烈的共鸣和巨大的反响,成为新中国革命历史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不朽经典;改革开放之初,他以解放思想的勇气和敏锐的文化目光思考中国油画的发展,深入生活,深入研究油画艺术的时代性和表现力,创作了《高原的歌》、《回望》、《帕米尔的冰山》、《清风》、《母亲》、《石林组画》、《舞》、《高原情》等一系列作品,创作激情喷涌而出,创作面貌充满崭新气象,极大地感染和影响了画坛,成为新时期中国油画蓄势而发的标志,为中国油画的新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引领;1984年他创作的油画《潮》以反映改革开放时代农村变化的主题和强烈的表现性语言一开生面,获得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他的大批油画肖像、风景作品饱含人性的光辉和象征性内涵,塑造了生命和自然永恒的美,充满浓郁的浪漫诗情。几十年来,詹建俊先生以高产的创作和鲜明的个性风格感召画坛,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风貌走在时代前列,充满了时代精神和人民情怀,体现出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崇高的艺术信念,赢得了美术界同仁的由衷敬重与爱戴。


詹建俊先生将毕生的心力贡献给了中央美术学院的事业发展,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上辛勤耕耘,在培育人才、推动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上目光宽远、高屋建瓴,以深厚的学术修养和一片赤诚之心关爱青年学子,呕心沥血培育后学。他长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主任,总是一切以教学为重,一切以学生为重,作青年学子从精神到技艺的良师益友,培养了大批优秀油画人才;他对全院的教学和学术工作十分关心,在教学建设、创作研究、服务社会、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亲历亲为,长期发挥指导作用,是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发展的顶梁之柱。在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百年之际,他和其他七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加强美育,得到习总书记的充分肯定。他以始终不渝的精神和真诚的艺术初心践行了总书记回信中提出的“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崇高信念。


作为当代美术界的名家大师,詹建俊先生始终着眼于美术发展的大局,既以在创作上开风气之先的胆略产生广泛影响,又已直接投身油画事业发展成为中国油画的领军人物。他推动成立中国油画学会并长期担任协会主席,组织了大量的学术性展览和研讨会,研究中国油画发展之路,把握中国油画发展的正确方向;他的许多精辟见解体现了守正创新的精神,他在培养和指导油画界的人才上硕果累累,为美术发展鞠躬尽瘁;他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荣获“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他深谙艺理的指教最能启迪来者,他儒雅温和的风度最让人感到亲切。在中央美术学院和美术界,同仁们和晚学都亲切地尊称他为“詹大”,这个“大”,是他人生抱负的远大、艺术胸怀的博大、人文修养的宏大、艺术手笔的阔大、创造精神的强大。他是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事业的真正的大导师、“大先生”。


詹建俊先生一生的创造与奉献树立起了当代中国油画与美术教育的一面旗帜,我们要全面梳理和深入研究他的艺术人生与创造成果,在艺术追思中铭记他的业绩。我们缅怀詹建俊先生,就是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以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坚持文化自信自强、毕生推动中国油画艺术发展的坚定信念;学习他胸怀宽广、站高望远、惠泽为怀的人生境界;学习他淡泊名利、不随时流、永葆纯粹的伟岸风骨;学习他甘为人梯、诲人不倦、忠诚于美术教育的崇高风范。我们要继承詹建俊先生的遗志,坚持奋斗,不断奋发,为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回望》英魂在,大《潮》立丰碑。詹建俊先生千古!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高   洪

2023年1月11日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冯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许江,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马锋辉,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对詹建俊先生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向詹建俊先生亲属表示诚挚慰问。



詹建俊先生千古


刚得知,詹先生也走了。


他和我父母同班,都是中央美院五三届的毕业生。他们叫他“詹大”,因为个子高,长得也帅。詹先生前几年得了肺炎,是因为一抬手,抻折了两根肋骨引发的。2021年雷波去看他,他还戴着透明面罩在吸氧。


詹先生没直接教过我,但在看我的画时他说的话却始终记在心里。“你怎么会在一笔中,不去找变化呢?”


一笔中的变化,何以重要?表达细节,让作品耐看。除此之外,还有更深的内容:能量的相互作用。这可以让眼界超越物欲,而进入到事物的本质。


矛盾在每个人身上都有,是财富。詹先生手抖,画面神彩飞扬中带着诚恳。看他画画,瞄准很长时间,一笔果断上去,形色兼备,成为他独特的风格,形成他的人生认知。他是化劣势为优势。这种身体力行的教育,比形象的帅,还要帅。是人生的帅。


詹先生千古!


马路

2023年1月11日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戴泽《詹建俊像》  纸本素描 27.5x19.7 1955年



詹建俊先生年表

1931年1月12日,出生于沈阳市,满族;祖籍辽宁省盖平县,自幼随父移居北京。

1942年,读小学及初中,课余入北平“雪庐画社”学习传统工笔人物画。

1948年,考入徐悲鸿主办的“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在学习期间,首次油画创作获学校举办的创作竞赛奖章。

1950年,为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学生,受教于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等先生。

1953年, 自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毕业创作年画《好庄稼》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以单幅画出版和发行。

毕业后留校为彩墨系研究生。受教于蒋兆和、叶浅予等先生。学习期间随叶浅予、邓白等先生率领的敦煌艺术考察团至敦煌临摹壁画。并赴甘南藏族自治州进行写生,作品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观摩展览。

1955年,考入文化部主办的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

1957年,自油画训练班毕业,所作毕业创作油画《起家》被选送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美术竞赛,获铜质奖章。开始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油画系教师。

1958年,“大跃进”期间,随油画系至石景山地区办学、授课。每周至钢铁厂劳动。随全校到十三陵水库劳动。

1959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完成创作油画《狼牙山五壮士》。作品由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并出版独幅精装画页,被列为建国以来有代表性的优秀美术作品。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60年,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及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1961年,受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邀请创作历史画《毛主席在农民运动讲习所》。赴新疆喀什、和田等地写生,作品在中央美术学院及中国美术家协会举行观摩展览。

1962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1963年,与舞蹈家王樯结婚。

1964年,派赴河北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停止正常工作。

1970年,派赴河北磁县农村参加劳动。

1974年,随全校至山西大寨村进行农村办学,为当地服务。

1975年,借调至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创作历史画《好得很》。

1976年,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深入生活。

1977年,赴四川阿坝地区长征路上及云南大理、瑞丽进行考察写生,写生作品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举行观摩展览。

1978年,赴黑龙江农垦区及长江三峡沿岸旅行写生。

1979年,创作油画《高原的歌》,在北京市美术展览获一等奖,在第五届全国美术展览获二等奖,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并于1981年被选送法国春季沙龙展览。创作《回望》、《鹰之乡》参加油画研究会作品展,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任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并在中国美术家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

1980年,油画《琼嶂》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亚洲现代美术展。油画《薄暮》获北京市优秀美术作品甲级奖。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恢复画室制,任第三画室主任。

1981年,第二次赴新疆写生,创作油画《帕米尔的冰山》在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上获佳作奖,同时获北京市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荣誉奖。创作油画《石林组画——星、霞、雾、湖、秋》,发行纪念邮票5枚。作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成员赴西非尼日利亚、塞拉利昂、马里三国访问,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并顺访法国巴黎。一些非洲题材作品《黑非鼓手》《舞》《远方》《母亲》等参加在美术馆举办的“中国访外美术家作品展”。

1982年,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美艺术教育会议”,为中国代表团团员。

1983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1984年,创作油画《潮》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质奖章,并获北京市美术作品荣誉奖及得到北京市政府表彰大会的表彰,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创作《潭》《瀑》《虹》,参加日本“现代中国洋画家展”。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詹建俊画集》。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詹建俊画集》。

1985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由中央电视台拍摄专题片《詹建俊和他的艺术》,参加“亚广联”亚洲艺术家专题节目。应邀赴日本参加中日友好协会举办的“现代美术作品展”开幕活动。参加“黄山油画艺术研讨会”。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该委员会由中国美协聘请全国油画界中有影响力的70位著名专家组成。

1986年,组织并主持“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作品《礁》参加日本“现代中国美术家展”。

1987年,作品《黑非鼓手》、《岩》等参加美国纽约“中国当代油画展”。组织并主持“首届中国油画展”,创作《遥远的地方》参加展出。作品《回望》赴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展出。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88年,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团长,赴伊拉克参加巴格达第二届造型艺术展览会。作品参加“中国首届人体艺术大展”。

1989年,被文化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聘请为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油画选委员会主任和总评奖委员会委员。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第五次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0年,应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邀请至德国进行三个月学者访问。创作《秋声》参加“全国风景画大展”。

1991年,赴法国、西班牙参观访问。参加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意大利进行艺术交流访问。获“91中国油画年展”荣誉奖。被聘为文化部艺术(美术)专业人员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创作《长虹》参加“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展”。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应邀赴香港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开幕活动并作专题讲座。组织并主持召开“第二届全国油画艺术研讨会”。应邀赴新疆参加“新疆油画理论研讨会”。

1993年,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创作《枯树中的一片绿》《倒下的树》等四幅以大树为题材的作品,参加“具象油画展”。主持“第二届中国油画年展”的筹办、评选、评奖工作。

1994年,组织并主持“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创作油画《升腾的云》参加展出。

1995年,任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及总评奖委员会油画组组长。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现代中国油画展”,并作介绍中国油画发展报告。中国油画学会成立,任学会主席。

1996年,领导组织“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创作油画《大风》参加展出。被选为第六届全国文学艺术代表大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台湾《中国巨匠美术周刊》出版詹建俊专册。

1997年,领导组织“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作品《凌妮》、《马大爷》参加展出。应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邀请为“祖国大陆文化人士参访团”团员赴台湾访问。领导组织“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

1998年,作品《狼牙山五壮士》参加在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的“中国五千年艺术展”。任文化部主办的“98中国国际美术年”艺术委员会委员。领导组织“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应邀赴加拿大进行旅行写生并展出,同期至美国参观访问。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主席。作为中国文联代表团成员赴希腊,塞浦路斯进行文化交流访问。

1999年,作品《红枫》参加“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任“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展区评选委员会主任及总评选委员。

2000年,应台湾山艺术基金会邀请赴台湾访问。任“20世纪中国油画展”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作品《狼牙山五壮士》、《高原的歌》、《飞雪》参展。应邀至芬兰参加瓦萨市“第十届文化论坛”及“中国风景展”。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家一同赴埃及、南非参观访问。

2001年,召开“中国油画学会工作会议,”全国各地油画界代表及中宣部、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有关领导出席会议。詹建俊在会上作了《中国油画的处境的选择》的宗旨发言,该发言随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美术》等报刊发表。应邀至台湾出席“沙耆七十年作品回顾展”开幕式及研讨会。赴俄罗斯为筹办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画来中国展出挑选作品。任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三代中国油画家研究——詹建俊”画册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艺术大家个人词典系列——詹建俊词典”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2年,“中国油画与新世纪”学术研讨会召开,詹建俊在会上作了“走中国油画的创新之路”的主旨发言。陪同全国政协李瑞环主席访问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乌克兰、英国。应邀至韩国参加“东方的颜色展”交流活动。

2003年,任“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划委员及油画评选组组长。

2004年,参加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全球化与中华文化2004文化高峰论坛”。任“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展区评审委员会主任及总评审委员会委员。赴德国、法国、意大利参观访问。获中国文联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基金理事会“造型艺术成就奖”。

2005年,为设于巴黎的“欧洲人文、艺术、科学院”客座院士。任“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组织委员会、艺术委员会主任,并在“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研讨会”上作《自觉建构中国油画学派》的发言。任由中央宣传部及文化部领导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艺术委员会委员。

2006年,任“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及油画评选组组长。任“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组织委员会、艺术委员会主任。组织并参加“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讨会”与“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油画专业研讨会。赴印尼参加“李国基艺术中心”开馆仪式。赴日本东京、大阪、京都、箱根、奈良参观访问。

2007年,“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创作油画《雪域高原》参展。“詹建俊艺术展”于5月23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各时期个人作品167幅,政协领导贾庆林,李瑞环先后前来参观展览。同时举行“詹建俊艺术展学术研讨会”。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画册《詹建俊》。

2008年,创作《天界》参加“寻源问道——油画研究展”。创作《光明行》参加“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获中央美术学院“学术研究精品成果奖”。

2009年,新年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代表中央来家看望,致以节日问候。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黄河大合唱》完成,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收藏。参加国家大剧院展出的“二十世纪绘画名家邀请展”。赴韩国参加“中韩书画名家联展”。作品《雪域高原》、《旭日》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雪域高原——中国绘画作品精粹”在意大利展出。

2010年,国家大剧院主办“守望激情——詹建俊60-80年代油画写生展”。聘任为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所长。聘任为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院长。中国油画学会改选领导成员,被推举为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主席。

2011年,在中国文联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受任为荣誉委员。创作《云天行》参加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油画作品展”。

2012年,获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颁发的“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作品《飞雪》参加奥运会期间在英国伦敦奥林匹克中心举办的“2012中国油画展”。

2013年,“俊骨风流——詹建俊艺术文献展”在北京保利艺术馆举办。作品《潮》参展“新境——中国当代艺术展”在西班牙马德里孔德社克中心。作品《云天行》参加文化部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2014年,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中国教科文组织筹委会主办的“感知中国——中国当代油画展”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的开幕活动,及由中法两国专家共同参加的《中国油画:肖像、历史、文化与社会》研讨会。部分代表作品的创作画稿参加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在场·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5年,作品《听涛·绿风》《听涛·白雪》《听涛·红霞》参加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中国写意——中国美术馆邀请展”赴俄罗斯参加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俄罗斯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特列恰科夫画廊新馆举行的开幕活动。创作油画《芳草》、《秋情》,赴香港参加《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美术作品展》。部分创作及写生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向人民汇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代十五位美术家作品展,并获中国美协颁发的荣誉证书。

2016年,赴法国参加由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筹办的《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法国展)》,及中国油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该展是中国引进油画百年来首次从艺术成就的角度举办的大型赴法展览,受到国外专业人士及观众的赞扬。受邀参加“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被聘为荣誉委员。作品《潮》参加“中国写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在墨西哥城圣伊德方索学院博物馆展出。

2017年,新年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代表中央来家看望,致以节日问候。聘任为文化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顾问。

2018年,出席《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意大利展)》在意大利罗马维多利亚诺宫举办的展览开幕式及研讨会。获中央美术学院授予的“中央美术学院杰出教授”称号。被聘为由中央宣传部、文化旅游部、财政部及文联主办的“庆祝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创作指导委员会委员。被文化部和旅游部聘为“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艺术委员会顾问。

2019年,赴美国西雅图、洛杉矶进行专业参观访问。

2020年,新冠病毒世界性大流行,创作油画《远方的祝福》表达对世界各地在疫情下人们的关怀。

2021年,作品《远方的祝福》参加“艺无界·心相通”庆祝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油画、雕塑、陶艺国际作品展。

个人患病较重,开始在家长期修养。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44年,十三岁时的詹建俊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52年,中央美术学院学生排球队合影(后排起第三人为詹建俊)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时照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54年,在敦煌临摹壁画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54年,在甘南藏族地区深入生活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57年,在油画训练班学习期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57年,詹建俊在创作《起家》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57年,朱德同志参观油画训练班毕业展览后与美院领导及师生合影(后排中间立者为詹建俊)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61年,在新疆写生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79年,与学生在一起(中间穿深色衣者为詹建俊)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85年在东北写生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85年黄山会议与会者合影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87年在首届中国油画展开幕式上致开幕词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87年,詹建俊在创作中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95年中国油画学会成立大会上发言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98年在加拿大班夫风景区进行野外写生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99年,中央美术学院举办《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艺术家如何自处》学术对话(照片左起:隋建国、范迪安、孙为民、萧勤、文楼、熊秉明、靳尚谊、詹建俊、钱绍武、袁运生、晋华)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1999年率团访问芬兰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在首届油画学会展上的合影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詹建俊先生代表作品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起家》 140×348cm  布面油彩  1957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狼牙山五壮士》 185cm×203cm 布面油彩 1959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新疆少女》  77.5×57cm 布面油画 1961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老大娘》27cmx33cm 纸本、炭精笔 1975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柴木错》  78×53cm 纸本油画 1977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小泽波》77.5x53.5cm 纸本油画  1977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 静寂的石林湖 》54×78cm 布面油画  1978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高原的歌》 174cm×200cm  布面油画 1979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回望》155cm×128cm 布面油画 1979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帕米尔的冰山》 140x158cm  布面油画 1979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舞》  100×110cm  布面油画 1982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 摇篮曲 》80×100cm  布面油画 1983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潮》 布面油彩  196 cm×177cm 19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礁——夜色》90x114cm 布面油画 1985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凌妮》  117x91cm  布面油画 1985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飞雪》100×72cm 布面油画  1988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 秋天的树》 90.5×116cm  布面油画 1988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红枫》195x125cm  布面油画 1998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雪山松》195×125cm  布面油画 1998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旭日》 180×150cm 布画油画 2003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 秋风》70.2x116.5cm  布面油画 2003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巴金像》 90cmx105cm 纸本、炭精笔 2003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雪域高原》 180×150cm 布画油画 2006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天界》 180x150cm 布面油画  2008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无声的歌》180x150cm 布面油画  2010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 听涛——红霞》180x30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天地行》150×18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秋情》125x195cm  布面油画 2014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 风雪行》180x30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石和藤》 130cmx162cm 布面油画 2017年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 风沙行》180x30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主编 / 何一沙

责编  / 吴靖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 预约参观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  微信公众平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  官方微博账号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  抖音官方账号

Cafam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  快手官方账号

CAFAMuseum

纪念丨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崇真艺客

< 官方网站

www.cafamuseum.org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