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虚无是如此的强大且无处不在,认识到虚无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 鲍里斯·米蒂奇(Boris Mitić)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艺术家介绍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

Boris Mitić

鲍里斯·米蒂奇(b.1977,斯德哥尔摩)在斯德哥尔摩的贝尔格莱德生活和工作。他曾经是一名记者,现致力于为枯燥乏味或难以实现的电影主题寻找创造性解决方案。他参加国际象棋快棋赛,写讽刺专栏,拍摄精英主义电影,并在世界各地的学术和行业活动中进行演讲。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赞美虚无》(In Praise of Nothing是一部有关“虚无”的纪录片。在这部作品中,“虚无”被拟人为一个虚构角色,讲述着对世界的思索,表达着对现实的讽刺。


“虚无”厌倦了受人误解,于是离家出走以盼与我们交流,带我们游览世界各地的日常风物,见证成为永恒的平凡瞬间。


影片中的影像由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拍摄完成,调研过程更是涵盖了两万多页的文献资料,由卡巴莱大师Pascal Comelade和Tiger Lillies配乐;并由摇滚巨星 伊基·波普(Iggy Pop)贡献慵懒而又充满哲思的旁白。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

滑动查看更多

《赞美虚无》 ©Boris Mitić



《赞美虚无》的导演/编剧鲍里斯·米蒂奇(Boris Mitić)是一位头脑异常活跃的创作者,他善于从大量的阅读和调研中汲取灵感,并以此进行创作。鲍里斯·米蒂奇拍摄纪录片之前曾从事国际媒体工作,早年的记者经历给予了他敏锐捕捉信息的能力。在拍摄了一些聚焦于具体人群的纪录片后,米蒂奇开始转而关注“后意识形态”,包括2009年的《再见,你好吗?》和创作于2017年的《赞美虚无》。



米蒂奇说,“赞美虚无”(In Praise of Nothing)这个名字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因为虚无是我们生活中重要并且有用的组成部分,所以这个题目的第一层含义是“让我们赞美虚无吧”;另一方面,这个题目也可以被解读为“根本没什么值得赞美的”。


今天U2 by UCCA邀请了鲍里斯·米蒂奇,带我们走进《赞美虚无》创作幕后,聊聊这部作品的灵感、内容与创作历程。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点击观看

《赞美虚无》官方预告片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认识到“虚无”

会让我们更加珍惜

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为什么选择以“虚无”作为影片的讲述者?拟人化“虚无”这样一个抽象概念,对于影片的叙事有什么帮助?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


我其实就是想让“虚无”说话,因为它之前从没说过话。我不仅要让它说话,还要赋予它个性。我承认,拍摄关于“虚无”的电影是一个悖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拍摄让我更加“私有化”了“虚无”这个概念。


很明显这部电影并不是客观的描述,而是关于我对“虚无”的理解。当然,“虚无”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客观描述的。有一段时间,这部电影的题目是“我的虚无比你的更大点儿”(My Nothing is Bigger than Yours),但它没法很好地被翻译成其他语言。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说说现在的这个题目吧,在影片中,比起一个“英雄式”或“神式”的主角,“虚无”似乎更接近于一位老友,分享着自己的观察、见解和迷茫。为什么要赞美“虚无”?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


这个标题其实是对鹿特丹的伊拉斯谟(Erasmus of Rotterdam)在1509年写的《愚人颂》(In Praise of Folly)的直接解读,这是我这辈子最喜欢的讽刺性的书。在这本书中,主角是“愚人”,或者你想叫它“疯狂”也行,它环游世界,并嘲笑了社会上一切错误的事情。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愚人颂》(In Praise of Folly),伊拉斯谟,1511


《愚人颂》是由荷兰神学家、人文主义思想家伊拉斯谟在1509年撰写、1511年出版的拉丁文讽刺作品,描写了伊拉斯谟游历欧洲时,对各地宗教现象的所见所想,对罗马教廷君主制度的中世纪晚期世态予以批判。该书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同时促进了新教改革运动的发展。



500年后,在我的这部影片中,是“虚无”接替了这一角色。“赞美虚无”(In Praise of Nothing)这个名字也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因为虚无是我们生活中重要并且有用的组成部分,所以这个题目的第一层含义是“让我们赞美虚无吧”;另一方面,这个题目也可以被解读为“根本没什么值得赞美的”,“nothing” 这个词在题目里既是故事的主角,本身也有“根本没什么”的含义。


在这两种解读下,这个题目都是对更谦逊的人生观的一种呼吁。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怎么想到以“虚无”作为主角?作为一位活力饱满的创作者,想必你平时的行程表也是比较丰富的。你怎么理解生活中的“虚无”?你觉得虚无是否是生命之必然?


   鲍里斯·米蒂奇


其实在我开始制作这部电影之前,我从来没有特别思考过“虚无”这个东西,应该很多人也都没想过吧。但是这样太可惜了,因为虚无是一个如此好用的滤镜,可以让人对事物有更好的评价,也是一个很棒的催化剂,可以引发一些非常有趣的思考。


我认为生活中虚无是无法避免的,从好的方面来讲,“虚无”是如此的强大且无处不在,认识到“虚无”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你希望观众如何去欣赏这部影片?你希望给观众传递什么样的信息或者创造什么样的观影体验?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


我更希望在观看影片时,观众以我的方式把“虚无”令人恼火的讽刺当作一个游戏,而在影片结束后,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消化“虚无”。


我知道这部影片无论在感性还是理性上都很难懂,但是你可以反复去看呀。我还以歌词的形式出版了电影的脚本,这样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节奏对影片的每一句话进行阅读理解。其实我还是挺惊讶影片放映时那种哀悼之中的抚慰感的,就好像是一种集体的情感抒发体验。这就是为什么我把影片海报上的摘要改成了“一部基本不可能感觉良好的纪录片”。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赞美虚无》影片海报 ©Boris Mitić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纪录片的创作

是一段奇妙的集体旅程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这部作品由62位摄影师共同拍摄,这么多创作者在这么多的文化背景中拍摄,想必每位摄影师对于“虚无”都有自己个人的理解。作为编剧和导演,你和这些创作者的合作方式是怎样的?


   鲍里斯·米蒂奇


我知道我是写“虚无”独白的人,但我不想自己拍摄“虚无”,所以一开始,我邀请了来自世界7个地方的7位顶级摄影师。实际上我是把他们唬过来的,我同时告诉他们我邀请的其他几位参加拍摄的人是谁,让他们以为其他人都已经接受拍摄了,然后他们就真的都接受了。但是很快他们就感到困惑,甚至有点恐惧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创作自由与背负的责任。所以我决定邀请一些不那么有名的摄影师,他们彼此之间非常不同,但都愿意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


我表弟编写了一个匿名的在线头脑风暴平台。我们就通过这个平台一起工作,这样大家可以看到彼此拍摄的片段,还可以进行评论。但大家都不知道哪个片段是谁拍的,也不知道哪句话是谁评论的。我还花了大量时间与这些摄影师们单独沟通:每个人都经历了五个阶段的贡献,从拥有完全的自由,到收到直接明确的指令。


这是一次奇妙的集体活动,是从一个振奋人心的激发点开始,通过对现代技术的简单改编完成的一次创作。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赞美虚无》的拍摄者名单

©Boris Mitić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你和团队8年间在70多个国家进行了拍摄,见证了各种各样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这对你们来讲想必是一次非常难忘的创作旅程。可以分享一下旅程中的故事吗?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


从拍摄这部影片的想法在我的脑袋瓜里诞生,到它变得如此全球化,这整个过程有一点像是翻转过来的真实世界的“虚无之旅”真的是一段非常神奇的旅程。


我会对着世界地图和自己说:“嘿,不然选这个地方吧?在那儿找个摄影师。”然后当我收到摄影片段时,我就像是打开礼物的小孩子一样兴奋,即使是不太好的片段我也很开心,因为这清楚地告诉我们不应该做什么。我最担心的反而是好的片段会太短。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赞美虚无》静帧 ©Boris Mitić



我自己也在大约30个国家进行了拍摄,多年来,我大脑的一部分一直在我看到的不同风光、体验到的不同文化中寻找并记录“虚无”的可能性。但有些时候,那些最明显的“虚无”事物拍出来有点过于直白了,尤其是加上旁白和音乐之后。谢天谢地我没有删掉那些“次等”片段,事实上它们比那些看上去超级好看的片段在整部影片里的效果更好。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

滑动查看更多

《赞美虚无》 ©Boris Mitić



说到有意思的事情呢,真的是数不清。其中最能说明我们的影片涵盖的领土范围之广的是这么一件事儿:有一天,我同时指导了两组摄影师,一组是在北极圈以北的摩尔曼斯克(Murmansk)暴风雪中拍摄的摄影导演,另一组是一对远在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之一的蓬塔阿雷纳斯(Punta Arenas)的水下摄影师。那一刻我真的感觉自己就是世界中心,哈哈哈哈!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赞美虚无》 

左上:塔阿雷纳斯(Punta Arenas),智利

其它:摩尔曼斯克(Murmansk),俄罗斯 ©Boris Mitić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我们能够体会到“虚无”的观点充满哲学灵感,触及了各领域丰富的知识内容。可以讲讲这部影片的研究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吗?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


这部影片的参考文献数目是呈指数增长的,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会被浏览5次以上。通过“虚无”的全新解读来重新阐释每一件事是非常有趣的。五年多的时间里,我在拍摄和收集影像画面的同时,也会把所有有关脚本的想法和灵感都写下来。


多亏了有Deadline(截止日期)这个东西,我需要把桌子还有脑子给清理出来,才能真正开始写脚本。我其实也被自己吓了一跳,因为我居然一气呵成地把脚本写出来了,还是以一种我有生以来从来没有试过的写作方式,像是普希金、西拉诺·德·贝热拉克或者是苏斯博士的韵律诗。我从来没想过会用这种方式来制作这部影片。然而一旦找到并使用了这种奇特、简单却又有效的方式将所有事物组合在一起,一切都会变的很神奇。当然,如果没有大量的思考,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从艺术到科学,从哲学到流行文化,这部影片的确充满了对“虚无”的提述,影片里的每一句台词我都可以写上半页纸的注释。但我觉得,观众并不需要完全理解它们,只理解其中一部分就足够和影片产生连接感了,这才是更重要的。每个人分辨和理解的内容都是不同的,而这正是观众对这部影片的解读如此广泛多样的原因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影片的一大亮点是伊基·波普(Iggy Pop)慵懒、富有磁性的旁白。为什么选择与伊基·波普(Iggy Pop)合作?你认为这位摇滚巨星的嗓音为“虚无”注入了怎样的灵魂?为整个影片贡献了怎样的帮助?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


我一直想用一个特别的声音来做影片的旁白,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定下来。我觉得我可以让我中意的任何人来做这个旁白,即使是明星我也有信心请到他们为“虚无”贡献出自己的声音,至少他们应该会考虑一下。


直到有一天,我的兄弟给我发了一段伊基·波普用法语演唱一首雅克·布雷尔歌曲的视频剪辑。我心想,哇,伊基怎么老了也这么有味道?还是那么有魅力和活力,还多了些智慧和坚韧……就是他了!我影片的叙述者,我还找什么呢?伊基·波普具备了我这些年能想到的“虚无”的一切性格特征。而且他在我个人音乐方面的成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以我使出了一些吉普赛人的魔术技巧,加上一点点运气,最终使他接受了我的邀请。因此,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虚无”的纪录片了,而是一部由伊基·波普讲述的、关于“虚无”的纪录片!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伊基·波普在为《赞美虚无》录制旁白 ©Boris Mitić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除了拍摄,你也很活跃于授课和讲座的工作。你希望看到年轻的创作者们带来怎样的作品?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


我教书是为了整理思路。有人付钱让你和热情的国际观众分享你的结论怎么说都是好事儿。我总是谦虚地对待我拥有的教学权利。我相信,所有的影片制作都应该是原创的,而不是模仿,所有的影片讲座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我所有的讲座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为什么我通常更欣赏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创作者:我宁愿看一部以新方法拍摄的烂片,也不愿看一部以典型方式拍摄的好片。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讲述自己对纪录片行业的观察

©Boris Mitić












延伸阅读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所有人都是傻瓜,但这没什么因为这就是现实》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青春影像20年,互联网老了“编号223”却依然在路上》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陶辉:能刺激我创作的都是人,形形色色的人》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鲍里斯·米蒂奇:与62位摄影师在70个国家完成一部生命旅行纪录片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