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项目“郑明河:暗游”近三个月的展期来到了最后一周,本周末的两天内我们都有不同女性创作者带来的公教活动将你引入郑明河的创作世界与日常启示!
2月4日(周六)【展览知多点·讲座】当我们无法直言其是——郑明河的“在旁言说”如何为女性创作赋能
2月5日(周日)【展览知多点·影评会】在旁言说:郑明河的影像世界与日常话语实践
郑明河本人曾在其著作中以“以镜反射”(mirror-writing box)为喻,从写作的女性写到讲故事的女性——由女性谈女性创作者,是一个镜子不断反射的过程。此次我们也刚好邀请到了两位女性创作者,一位是知名策展人和写作者,一位深耕学术并直接师承郑明河后在国内进行了影像创作实践。当她们再谈到郑明河,尤其是从“在旁言说”的角度,又会是怎样一个以镜反射的历程呢?

1989年,郑明河出版了著作《女人,本土,他者:书写后殖民与女性主义》,彼时,当代历史中一些动荡和变革尚未发生,比如冷战结束,东亚奇迹和身份本质主义的扩张。但她已经提出了对二元论的批判:“两种完全分离的、虚幻的身份设定,一是种族,二是女人(或更确切地讲,女性),再一次参与到欧美二元论证及其古老的分而治之策略之中。”
在此之前,郑明河在电影《重组》(1982)中,就已探索并表明了女性创作者可能的立场:“我不愿直言其是,而只是想在旁言说。”通过上海外滩美术馆本次展览“暗游”中影像、作品和文献,我们得以管窥“在旁言说(speak nearby)”这一方法,如何贯穿于郑明河多样而丰富的实践与书写当中。


上图:郑明河《女人,本土,他者:书写后殖民与女性主义》书籍封面
下图:“非黑/非红/非黄/非女”展览现场,时代艺术中心(柏林)2019。摄影:@graysc.de
关于讲座
在郑明河写作和影像的启发之下,本次讲座的讲者蔡影茜在2019年策划了展览“非黑/非红/非黄/非女”(时代艺术中心,柏林)。
她审视了自己作为读者、观众、创作者和女性的多重身份,重访了艺术家车学庆(1951-1982)、潘玉良(1895-1977)和郑明河(生于1952年)的作品及文献,由此打开一幅历史记忆和想象力交互的星图。她把这些亚洲女性的众声讲述编织进展览,通过将“在旁言说”用于自身的策展实践的经历,对“在旁言说”有了证明和回应。
本次讲座将从讲者阅读曾经的策展实践的展览人语开始,展现不同女性的文本与影像创作、郑明河电影中的独白等,讲者将和现场观众一同试图穿越文化、地缘和历史语境的差异,接近那些身处边缘和沉默之中的主体。
在自身策展实践的引用和阐释中,讲者将体现“在旁言说”如何为她以及其他女性创作者的创作进行赋权、为其策展实践和写作带来了启发,从而为现场观众带来灵感,可以从自身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在感兴趣的议题上同样找到这种“赋权”与“启发”。
关于主讲人

蔡影茜,现为广东时代美术馆学术副馆长及首席策展人。她策划了时代异托邦三部曲等系列群展,罗曼·欧达科、奥尔马·法斯特、周滔、林从欣等职业中期艺术家的在中国的首次机构个展,以及“大尾象:一小时、没空间、五回展”(2016)、“潘玉良:沉默的旅程”(2017)、“非黑/非红/非黄/非女”(柏林,2019)等研究性群展。
她的大量写作见于各类艺术媒体及出版物,也是泛策展系列和“一路向南”驻地研究网络的发起者,电子期刊On Our Times的主编及“生滚粥”主播,并于2019年获得亚洲文化协会的研究奖学金。
当前展览

📅 2022.11.12-2023.02.05
📍上海外滩美术馆,虎丘路20号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10:00-18:00(最后入馆时间17:30)
每周一闭馆
如您对参观访问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的企业微信客服“RAM小助手”。⬇️

🔍上下滑动查看放映安排
《夜途》(2004)

▴郑明河,《夜途》影像截图,2004年,彩色有声单频道录像,98分。艺术家惠允
放映时间:
10:30 12:40 14:30 16:20
《第四维度》(2001)

▴郑明河,《第四维度》影像截图,2001年,彩色有声单频道录像,87分。艺术家惠允
放映时间:
10:00 11:40 13:15 14:50 16:30
《生活是圆的》(1985)

▴郑明河,《生活是圆的》影像截图,1985年,彩色有声单频道录像,135分。艺术家惠允
放映时间:
10:15 13:00 15:40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