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摄影书】情人节特辑:艺术家们对爱情的表达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摄影书】情人节特辑:艺术家们对爱情的表达 崇真艺客

影像之于爱情是什么?它在爱情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且用他们的生活去诠释着。在情人节到来之际,来看看艺术家们如何采用摄影艺术的形式来呈现他们之间的真挚感情。


刘珂&晃晃《镜子

售价:428元

出版:禅摄影艺廊

规格:182x182x17mm

224页

语言:英文,中文,日文
这本书附带了一张海报(825x660mm),其中包含了2017年至2018年拍摄的所有730组照片。


“拍摄持续了两年,两年里的每一天我们互为镜子的观看,730天1460张照片永远留存在我们彼此的生命里,很难说清我们究竟拍下了什么,或许就像我们的关系难以定义,它像是我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据。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照片,发生的时间是准确的,而事件的记忆又是模糊的,唯有无数的瞬间填满了每个当下。生活的意义也许是由这些瞬间组成的,而我们彼此真诚的再一次敞开了自己,接纳了所有,生活也许没有改变,而我们自身在转着,一点一点唤醒存在在彼此生命里鲜活的能量,我们依然如十五年前初次相遇般纯直,就像两个未经世事的孩子,用单纯怯弱却又勇敢的方式一点点打开世界大门,新的冒险才刚刚开始,而我们拉着彼此的手,再一次步入其中。”

——刘珂&晃晃


《那不可言喻的,爱》

售价:320元

规格:282x256x20mm

132页

语言:英语

此画册为于亚特兰大高空美术馆 (High Museum of Art)举办的“What Is Left Unspoken.Love”“那不言而喻的,爱” (2022.3.25-2022.8.14)展览同名画册。


“爱”是内在本质,还是习惯养成?
“爱”与真理、自由、正义有着如何的关联?
“爱”--或许是人类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一种情感,在如今复杂挑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却又时而令人捉摸不定。

此展览展出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的超过 35 位国际艺术家的近 70 件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视频和媒体艺术。

情歌:摄影与亲密关系》

售价:490元

规格:280x197x25mm

224页

语言:法语

本书为欧洲摄影之家“ 情歌:摄影与亲密关系”展览同名画册。


展览“情歌”如同一张带有A/B面的音乐合辑,通过亲密爱人之间浪漫关系的棱镜重新审视自1950年代至今的摄影本质和历史。在这场探索中,图像能够展现出大量的亲密故事和多样的爱情模式:恋爱初期、婚姻和密月、家庭生活、分手与别离……种种作品似乎都启发着一种全新的视野--也许我们无法就“爱”作出准确的定义或达成一致的理解,但镜头下的客观场景和主观情感却揭示了“爱”所承载的,独一无二的赤诚与诗意。

“情歌”汇集了活跃于20 世纪和 21世纪的多位摄影师的14个系列,包括荒木经惟、南·戈丁、雷内·格罗布利、亨利·吉尔伯特、莎莉·曼、林志鹏、荣荣&映里等,带我们穿越各种关于爱的故事和场景,从初识相。恋到步入婚姻,从幸福的喜悦到分别的痛苦,再到爱人之间分享最后的日子。

荒木经惟《感伤之旅/堕乐园1971-2012

售价:320元

出版: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规格:222x310x19mm

230页
语言:中文,英文,日文

本书为“荒木经惟:感伤之旅/堕乐园1971-2012”展览而作,项目总监、特约策展人、策展人分别撰文共五篇文章:149幅黑白图片,1幅彩色图片:精选《感伤之旅》系列43幅,《冬之旅》系列57幅,《春之旅》系列10幅,《堕乐园》系列40幅。


“1971年,荒木携妻子青木阳子旅行结婚,途中拍下了《感伤之旅》,以“私写真”的姿态确立了他的个人摄影宣言。“《感伤之旅》是我的爱,也是我作为摄影。师的决心。我拍摄自己的新婚旅行,所以是真实的摄影”。可以说,荒木从这本自叙体摄影集开始踏上了艺术的旅程。其后的《春之旅》和《冬日之旅》又以忧伤和叹息拍摄了阳子的故去和爱猫奇洛的离世,以看似平淡的视角和手法昭示了荒木的另一面。2012年,作为对311地震的深思和哀叹,荒木以《堕乐园》为题,创作了一系列以花卉和玩偶为主题的作品,这是迄今为止荒木最新的作品。”

《飨宴——关于爱 1996-2000》

售价:398 元

规格:257mm x 346mm

页数:168页

总策划:荣荣&映里

艺术指导:田中义久

设计协助:谷川佳子

2020年底,一本以“爱”为观点的摄影集《飨宴—关于爱 1996-2000》终于集结成册,此摄影集收录了艺术家映里于1996-2000年创作的四个系列:《自拍像》《最》《灰色地带》《1999东京》。

上世纪90年代末,荣荣居住在北京东村,通过摄影的方式创作了《东村》(1993-1998)、《废墟》(1996-1998)和《婚纱》(1997-2000),均为当时兴起的中国实验摄影的代表作品。

映里和荣荣相识于1999年11月,当时荣荣到东京参展。展览现场,映里在荣荣的《婚纱》作品前驻足良久,之后在荣荣手心写了几个简单的汉字:“金”、“黄泉”……

他们约好第二天早上在新宿地铁口碰面,映里给荣荣看了她刚完成的《1999•东京》系列。彼时映里辞去了朝日新闻社肖像摄影师的工作,开始个人创作。她把镜头转向悬浮扭曲的人体、光怪陆离的东京夜晚,和一位女性在封闭斗室中的感情宣泄。她追寻着摄影的真理,爱的真理……

荣荣和映里 《BEYOND》
售价:280元
策展人:巫鸿
出版:Walsh Gallery
规格:298x216x8mm
59页
本书包含“In Fujisan, Japan2001”,“We are here, Beijing 2002”两个系列作品。
两年前,他们第一次见面时,映里对荣荣说,“如果你再来,我带你去富士山”。当彼此还无法顺畅交流,相机凝固了时间,创造了无声的语言,带来了新的奇迹。《富士山》系列作品中超越影像本身的纯粹与永恒的是,当他们洞悉彼此内心深处无可救药的孤独与绝望后决定相拥、携手共同开启后一段的生命旅程。

荣荣和映里 《六里屯》

售价:760元
规格:198x300x45mm
出版:前波画廊&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80页

语言:中文,英文

2000年,荣荣和映里搬到北京六里屯的小院生活。映里说:“和荣荣在一起之后,我整个人好像都变得更健康了。买菜啊,吃饭啊,很有生活感。我突然改变了,原来生活的细节里有那么多的美。”三年之后,这里面临着拆迁的命运。在小院被拆毁的那天,荣荣和映里买来了一大束百合。两人穿着黑色大衣,手捧百合,坐在小院的院墙上,为小院的毁灭举办葬礼。


本书为2006年10月于美国纽约前波画廊举办的“荣荣和映里:六里屯”展览而作,由三影堂艺术中心和前波画廊出版合作。《六里屯》可说是《荣荣的东村》的续编,东村解散之后,荣荣于1995年搬入离东村不远的六里屯,眼光和生活在变化,北京在扩张,一个用眼睛说话的日本女孩踏入小院,这是映里。从此她和荣荣,以及六里屯,在无声对话中找到意义。两年后,拆迁的巨轮碾过六里屯。当小院化为瓦砾,荣荣和映里手持白色鲜花,为小村的毁灭举行葬礼。


—— 巫鸿

荣荣和映里《蜕》

售价:570 元
设计:何浩、荣荣和映里
出版:Timezone 8
规格:291x291x36mm
285页

《蜕》2003年9月我在北京798厂策划的一次特定场地展览。一方面,它展出了荣荣和映里在过去十年间创作的十二个摄影系列作品,可以看成是这两位艺术家的一个回顾展。但同时我也希望把这次展出办成一个“实验性展览”,提出有关当代艺术展览的语言、场地、观众以及功能的问题。在我的概念中这两个目的实际上不可分割,项目的主要目的因此主要是在展览的作品和场地之间营造出一种共生的关系:荣荣和映里的大部分照片表现他们与城市及自然环境间密切的互动关系,而展出的场地——一间废弃的工厂厂房——则讲述了一个有关北京和中国的故事。把这两个叙事结合进入一个紧密联系的视觉展示中,这个展览强化了作品的内在信息,并创造出一个观众可以与之互动的艺术空间。

—— 巫鸿

《从六里屯到三影堂:荣荣和映里新作展》

售价:50元

设计:何浩

此书为同名展览“从六里屯到三影堂——荣荣和映里新作展”图录。

这个展览的名称有两层含义,一层涉及中国的城市变化,另一层与荣荣、映里的个人生活有关。首先它把这个展览和北京东郊的两个特定地点联系起来:六里屯——荣荣和映里在那个传统小村里生活到它在2003年毁灭的一刻;三影堂——五年后这两个艺术家在草场地村创建了这座崭新的当代摄影艺术中心。在更广的意义上,这两个地点的命运反映了北京的持续毁坏和建设,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在这些年里的迅速变化。


但是“从六里屯到三影堂”还有着更深更私密的一层意味:随着三影堂的建立,荣荣和映里的家庭也在不断成长。如今他们已是三个孩子的父母,新地点和新生命的诞生因此交织在一起。


—— 巫鸿


荣荣和映里《妻有物语》
售价:800元
规格:257x355mm
80页
艺术总监:町口 觉
*图中牛皮纸封套荣荣题字“妻有物语”完全随机
《妻有物语》限量典藏版
售价:24000元(11-20/50ed.)
10幅黑白作品
1本《妻有物語》及别册
特制书盒
343×253mm
自古以来,越後妻有周边地区是日本屈指可数的豪雪地带。到了冬季,雪是地气的结晶,覆盖了全部的风景。从北越雪谱的遥远的江户时代开始,人们在残酷的大自然法则中艰辛地与自然共存至今。2012年,因参加“越後妻有大地艺术祭”的契机,从重新审视自然和人类之间关系的必然性出发,我们开始了这个系列的拍摄。

这个系列的摄影从2012年初拍到2014年历时约两年,摄影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是受到拍摄过程中我们移居日本的影响。拍摄之初,我们将拍摄目的设定头用影像展现从“妻有”这个地名的由来及传说出发的世界观。在那里,在无所谓去向的银色迷宫中彷徨,我们设定了一对身处妻有严酷的自然环境之中情绪极端的男女的故事,进行拍摄。然而,随着拍摄的进行,我们触及到一个无所谓未来、淹没在古老的美感之中的世界--无需我们编造故事和怀疑。方向迷失了,拍摄仍继续着,不得不完成拍摄的时候,我们回归到创作的根源上“不断表明我们自身当下的生存态度就是我们应当追求的东西”。八海山消融的雪水清丽,蒙其救赎,融雪的清流与形成我们创作根本的“生命之环”合二为一的时候,如融雪的怒涛一般滚滚而来的水声中,我们的身体仿佛被荡涤一清。

——荣荣&映里

此外,我们还将推出2020年三影堂与法国之光合作的限量版和开放版纪念葡萄酒供大家选择!
2020,“荣荣&映里” 以艺术家组合身份共同创作已有20年,他们的摄影作品在与中国的社会经济转型相联系的同时,也展现了一个私密的世界。他们过去一系列广受好评的作品,如《富士山》(Mt.Fuji)、《自然中》(in Nature)、《六里屯》(Liulitun)和《妻有物语》(Tsumari Story)等均聚焦于展示自然中的人体之美,以及在他们共同的生活和环境中,特别是身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新的开始的价值所在。

在荣荣和映里合作20年之际,三影堂特别推出与法国之光合作的限量版和开放版纪念葡萄酒,以两位艺术家代表作之一《无题No.25,2008年》为灵感,这是他们在北京三影堂在2007年建成后推出的首个作品系列。在这张作品中,荣荣&映里坐在北京草场地的工作室,面朝窗外的光,两人将自己的头发一缕一缕地结在一起,连结在一起的不止是两位艺术家的共同创作,还有三影堂与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成长。


情人节全场包邮,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摄影书】情人节特辑:艺术家们对爱情的表达 崇真艺客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摄影书】情人节特辑:艺术家们对爱情的表达 崇真艺客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摄影书】情人节特辑:艺术家们对爱情的表达 崇真艺客


【摄影书】情人节特辑:艺术家们对爱情的表达 崇真艺客

三影堂厦门即将展出


【摄影书】情人节特辑:艺术家们对爱情的表达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