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刘建文:璀璨公园》

文:李安琪


在香港艺术家刘建文的个展「璀璨公园」(Splendid Park)中,花卉无疑是最夺目的主角。色彩绚烂的画布上,花儿被花蕊中央的明眸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这些或调皮逗趣、或羞涩纯真的眼神积极地调动着观者的情绪。主角之外,画布上层出不穷的「密码」——看似混乱的英文单词、白底黑字的价格标签、吐着舌头的简笔画、还有藏匿在花卉之下的人物——无不是艺术家故意为我们留下的线索。寻着线索追本溯源,在我们眼前展开的,是一位当代艺术家、亦是潮玩设计师的精彩前半生。作为上世纪末诞生的「Gardener 花园人」系列人偶的缔造者,刘建文为香港成功塑造了属于本土的街头潮流人物群像。过去的二十年间,他也没有停止对记录大众文化的理想追逐,拿起画笔与工具,在当代艺术领域里为自己开辟新的机遇。



刘建文:璀璨公园

Michael Lau: SPLENDID PARK


即日起至3月5日


香港K11 MUSEA

6楼Kunsthalle,K11 Art & Cultural Centre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艺术家刘建文 © 刘建文


从香港小子到潮玩教父


刘建文于1970年出生于香港上水的务农大家庭,自小就显现出对绘画的兴趣与天赋。高中毕业后,为一间画廊修复油画成为了刘建文的第一份工作。一心求艺的刘建文一直保持绘画创作,并且利用个人时间在大一艺术设计学院进修插画和设计。1993年,毕业不久的刘建文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个人展览「Michael Lau Exhibition I」。31幅油画作品里,艺术家并不掩盖现实带给他的压抑与迷茫。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刘建⽂,hOmE,1993年作 © 刘建⽂


「在失落中寻找一丝的希望,在期待着什么似的」,刘建文在展览图录中写道。彼时刘建文的笔触细腻、写实,比如在「hOmE」中,他以拼贴的手法刻画出在逼仄、被纸箱挤压的环境中,一个略显无奈的中年男人形象。这种对香港城市空间的观察还出现在「lIfE sENteNCe」中,刘建文沿袭了「九龙皇帝」曾灶财的街头即兴书法风格,并将紧闭双眼的红脸人物融入画面,似乎在以一种政治波普的口吻回应对社会的不满。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刘建⽂,lIfE sENteNCe,1993年作 © 刘建⽂


而在「sLiEnT」中,人物夸张的双耳在喧闹的花海中膨胀,光影对比富有戏剧张力,已初见刘建文对漫画创作的兴趣。三年后,刘建文再次推出个展「Michael Lau Exhibition II - Water Garden 水乐园」,笔触也变得大胆、洒脱起来。「水」作为主题贯穿整个展览,水体色彩艳丽,荡漾着虚幻、迷离的波澜。人物则被勾勒出水中精细的服饰褶皱和充满力量的肌肉线条,像是鱼水之欢,却为相互抵抗。也正如览标题所暗示的那般,艺术事业并未有所前进的刘建文仿佛在水中浮沉挣扎,已然丢失了方向。现实的困境也让刘建文开始思考要如何衡量艺术追求和商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刘建⽂,sLiEnT,1993年作 © 刘建⽂


90年代的香港生机勃勃,街头文化的风也正从美国和日本席卷这座亚洲都市,为身在其中的刘建文带来了转机。彼时20多岁的刘建文和身边的同龄人们一样热爱嘻哈音乐、潮流服饰、涂鸦、纹身、滑板,他还格外钟情收集玩具,是12寸「G.I. Joe 特种部队」人偶的狂热粉丝。1997年,已成为广告公司绘图员的刘建文为香港摇滚乐队Anodize设计了专辑封面,给成员们打造了一组12寸的可动人偶,立刻在音乐圈打响了名声,也为他日后的人偶帝国奠定了蓝图。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刘建文为香港摇滚乐队Anodize设计的专辑封面,1997 © 刘建文


1998年,刘建文受到香港潮流文化杂志「东Touch」的邀请,开始创作周刊连载漫画,为当代的潮流年轻人构建一处属于他们自己的乌托邦。漫画里的角色原型大多来自刘建文的身边好友和街头个性人物,而以「Gardener 花园人」为角色命名,则是刘建文在延用「水乐园」时期的概念,打造出一个想象中的滑板公园,是自由又有生活态度的漫画世界。借着参加同年香港玩具展的契机,刘建文亲手操刀,把十个「花园人」角色制作成12寸人偶,在展会上吸睛无数。少量手工制作的人偶在展会后开始发售,立刻被抢购一空。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水乐园」展览画册,1996年 © 刘建文


步入千禧年之际,刘建文在1999年回到了香港艺术中心,迎来了他的第三次个展「Michael Lau Exhibition III - Gardener - Crazy Smiles」,展出他亲手制作的99个「花园人」人偶。之后的时间里,6寸搪胶「花园人」开始量产,刘建文也携「花园人」与各大国际品牌展开签约、合作。而再回到当代艺术时,那个曾经初出茅庐的香港小子已经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潮玩教父」。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从左至右)「花园人」001、033、113、080、109,1999至2016年 © 刘建文


回归绘画


刘建文的艺术事业似乎有点歪打正着的意味,本想在纯艺领域中为自己找到一席之位的他,却通过潮玩获得了社会认可。他也并不介意将自己的绘画语言与过去20年间塑造的个人标签紧密结合在一起,让自己的画布上充满代表潮流文化的视觉「密码」。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刘建文,集思廣益,2022年作,亞洲私人收藏 © 刘建⽂


花卉是「璀璨公园」中最重要的主题。虽然刘建文表示,从未对花朵感兴趣的他是因为疫情居家过程中和花朵的长时间相处让他开始注意并欣赏花朵带给人的治愈力,花卉主题也一直流行于潮流文化中,也曾在刘建文的早期作品中出现。比如艺术家曾为第33号「花园人」《滑雪板上之B/W》设计了一块扶桑花图案的滑雪板。不过,刘建文更关心的是当代社会的人类心理健康,这也是他为什么反复强调自己的作品要「令人开心」,也是创作无论是过去的「花园人」还是如今的花卉主题绘画的初心。比如在「花卉系列」作品《集思广益》(2022)中,刘建文以四朵花成束的构图,活泼地描绘出仿佛一家四口团结在一起、相互扶持的景象。花朵的独眼造型可以追溯到「花园人」中涂鸦组合的成员形象,只不过在画布上,炯炯大眼更可以显现花朵与众不同的性格与姿态。画面右侧以多种字体书写的内容是作品的英文标题《Gathered Thoughts》,还原的正是经常出现在玩具包装盒上的价格标签。除此之外,刘建文还将自己藏入了画面——橙色花朵下、露出一只眼的多边形人物便是艺术家的自画像化身,由1号「花园人」《Maxx》,即刘建文的人格形象演变而来。此刻,平面世界的Michael从花瓣缝隙中偷偷望着我们,仿佛艺术家正小心翼翼地感知周遭世界的变化。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刘建文,花样惊喜,2022年作 © 刘建⽂


而在「花卉系列」的《花样惊喜》(2022)中,刘建文则解构了达芬奇的壁画作品《最后的晚餐》(c. 1495–1498),用花朵形象继续演绎个人标签和潮玩文化。在保留原作人物神态的基础上,刘建文将他常用的吐舌头标志加入画面,顽皮地把花朵们塑造成事不关己或是无可奈何的模样。盛放花朵的容器是棒球帽、滑板鞋、或者带着logo的T恤,时刻提示着它们来自街头。价格标签亦重复出现在画面中,不仅点出了作品标题,还被放大成窗户的形状,为画面制造景深效果。在画布的左下角和右上侧,刘建文则以儿童画手法绘制两张便利贴图案,更添一份天真童趣。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刘建文,Hope,2009年作 © 刘建⽂


刘建文对挪用艺术的兴趣由来已久,这和潮流文化中对经典致敬的方式不谋而合。「花园人」时期,刘建文就已创作多个有文化参照的形象,比如第113号《SCULTURA.M.DAVID.MMXIII》将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c.1502-1504)塑造成四肢混乱、且拖着滑板的人体玩偶。而当刘建文开始将立体的形象带回到平面空间后,他创作了油画「HOPE」(2009),将同名的第109号「花园人」演绎成奥巴马于2008年参选美国总统时的著名海报形象,还不忘将原海报中的竞选胸针图案替换成调皮的微笑图示,冷幽默更显浓墨重彩。在「Prodig」(2007)中,同名的第006号「花园人」以大头肖像出现,笔触大胆粗旷,黑色的描边更显插画式的视觉风格。在画面底部,刘建文用英文写下人物姓名,亦是绘画标题。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刘建文,是,我们做到了! 2020年作,亚洲私人收藏 © 刘建⽂


「璀璨公园」中,「肖像系列」延续了这种风格,以更精细丰富的笔触和属于刘建文的绘画「密码」转译了6位艺术大家的传世形象。在另一「大师系列」作品《是,我们做到了!》(2020)里,刘建文结合了自己在疫情期间生活在香港的见闻,把哄抢卫生纸、钻石公主号邮轮等社会事件融入画面,借由毕加索原作《格尔尼卡》(1937)讨论民不聊生的无奈,也反讽人类的自食其果。


坐看云起时


刘建文在首次个展的图册中曾经写道,「期望冲破艺术与商业的界限」。毫无疑问,20年后的今天,他做到了。如今的刘建文已过天命之年,他坦诚自己的心境一直在变化,在更加接受自己的同时,创作过程也愈发变得自如起来,令他近三年的绘画作品呈现出格外丰盈的肌理和质感。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刘建文,坐看云起时,2022年作 © 刘建⽂


「大师系列」的最新作品《坐看云起时》(2022)致敬的是法兰西斯‧培根的油画《三习作:卢西安‧弗洛伊德》(1969)。在原作突出空间张力和人物混沌感的基础上,刘建文使用了多种传统绘画手法和街头艺术的创作技巧,为花朵人营造出一种超然的处世态度。花瓣和眼睛的斑驳效果由笔刷、刮刀、喷枪等多种工具绘制,而被拟人化成腿部的叶片则是用海绵蘸取颜料晕染而成,呼应着背景底部Michael形象的眼部和轮廓边缘细节,恍似玩具在被把玩过程中留下的印记,也是刘建文以海绵比拟日常生活中人们接收海量信息的状态。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刘建文,包装与两个人偶,2019年作 © 刘建⽂


刘建文在2015年的「WWW系列」中首次使用海绵作画,并延续至后来的铜制雕塑系列《十样锦 THINKING》(2019),和正在「璀璨公园」中展示的合成树脂雕塑《Package with Two Figures》(2019)以及同名绘画等作品。用于勾勒几何空间的线条则与其他作品中描绘花卉根茎或是吐舌头标志的手法同出一辙,皆以绵密的笔触还原玩具布偶的刺绣工艺。随机撒向画布的星星点点的彩色颜料更反映出刘建文对「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身体力行的实践,画面的动感跃然纸上。这令刘建文的绘画作品有着强烈的观赏性,在看似简单的结构和色块之内,是悉心编排的视觉叙事和对多种绘画手段的精准把控。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刘建文,包装与两个人偶, 2019年作,亚洲私人收藏 © 刘建⽂


刘建文为每一件作品都准备了详尽的草图,也是在这样细致的构思时间里,他会结合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向年轻人转达古人智慧的感召,以大众熟悉的谚语或诗句为作品制定主题并命名。比如《一种相思》(2022)、《两处闲愁》(2022)、《才下眉头》(2022)和《却上心头》(2022)引用宋朝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描绘相思之情的复杂心理状态;《三礼花》(2022)对应著论语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礼仪教导;而《坐看云起时》则是艺术家代入唐代诗人王维在中年后亦官亦隐的生活状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画面中自得其乐的氛围更是符合当下刘建文在疫情期间醉心于绘画的真实心境。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璀璨公园」展览现场 © 刘建⽂


「璀璨公园」是一次刘建文对自己创作生涯的适时回顾,也是他继「花园人」(1999)及「花园里」(2022)之后,艺术创作的一次新起点。对于刘建文来说,虽然他从未觉得自己离开过当代艺术,但是作为一个坚持将潮玩文化融入个人创作的艺术家,他也不得不面对被当代艺术边缘化的现状。这也是刘建文把「璀璨公园」区内的一处设计成破损栅栏的原因,仿佛是为自己留出的一处入口,这样便能偷偷潜入眼前的艺术花园——而这个缺口也许也是一个打破当今世界对背景、流派、族群等刻板界线的通道,让人与人之间共通的情感得以经由不同的方式呈现与交流。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刘建⽂,百花齐放, 2022 年作 © 刘建⽂


在新作《Blossom is Awesome》(《百花齐放》,2022),刘建文也保留了这份来自他真实的害羞与犹疑,让花儿藏在栅栏背后,好奇地观察观众们的反应。而被问及是否有想过抛弃过去的个人符号,以全新身份开启纯艺创作,刘建文表示,「个人的历史和背景总会如影随形,所以尊重自己的本源是非常重要的。」刘建文的笃定也令他近年的作品在主旨、视觉风格、以及创作手法上趋于连贯,观者也可以在他不同时期的创作中到找相互呼应的元素。刘建文也并不怯于显露他乐观和自洽的性格,这也解释了为何他的绘画可以以轻松幽默的画面反映当代生活和忠于自我的精神面向。而我们也可以相信,刘建文将很快会推出新作,也会在持续创作的饱满状态下,在当代艺术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关于李安琪


李安琪为当代艺术研究者、写作者及策展人。她曾任香港独立艺术空间Para Site教育及公共项目策展人,并曾任职于多家美国非盈利艺术机构,包括哈佛艺术博物馆(Harvard Art Museums)、哈默美术馆(Hammer Museum)、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及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Chinese Culture Center of San Francisco)。她的写作发表于艺术论坛、ArtAsiaPacific、艺术新闻中文版、典藏、Ocula、端传媒、卷宗等期刊。她于旧金山艺术学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取得学士学位,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取得硕士学位。李安琪现为香港大学的博士生,研究当代艺术的机构化与文化政策之间的关系。李安琪目前工作生活于香港。


正在展出:


- 香港空间 -


艺术专栏 | 「刘建文:璀璨公园」展览专文 崇真艺客


关于厉蔚阁亚洲


厉蔚阁亚洲由多明尼克·李维、布赖特·格文、阿玛莉亚·达扬、珍妮·格林伯格·罗哈廷及魏蔚联合创立。作为立足国际的联合性艺术企业,厉蔚阁致力于以专业知识及视野为瞬息万变的艺术领域注入活力,并为代理与合作的艺术家及艺术资产实现开创性项目,进一步发展其艺术遗产。厉蔚阁秉持以艺术为先的理念,聚焦洽购一二级市场顶级作品、为客户提供专业购藏建议、强化机构网络及呈献精心策划的展览项目与学术文献出版。


厉蔚阁亚洲的五位创始人将各自在 20 及 21 世纪艺术领域的专长、其作为团队领导者及艺术风向标的个人魅力,以及各自掌管知名艺术画廊、拍卖行的经验融汇到一起,不论在实践还是理念上都坚持本土性与全球性并重。厉蔚阁在纽约、伦敦、巴黎亦设有空间并深耕当地市场。除此之外,厉蔚阁于世界各地设有卫星团队、呈献快闪展陈。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