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岸雄
人间漫游
2022武汉双年展平行展
剩余空间,武汉
2022.12.30–2023.2.28
2022年12月30日,2022武汉双年展平行展之一,邱岸雄个展“人间漫游”在剩余空间举办。
“人间漫游”之于“人间”二字——纳百川,通今古,博万物,闻宙宇。正如艺术家希望展览作品中所呈现的,意图超越现实语境与系统下,与神话和隔间楼宇虚实呼应,不断向宇宙溯源的奥秘。绘画《金枝》系列中描绘的动物植物不是现代知识系统中被当作科学客观认知的对象,而是万物有灵的世界里具有神性或者说灵性的生命,它们是世界的奇迹,互动动画装置《事物的变化》通过虚实互动重影,不断探索真实与虚拟技术的边界,观众漫游在展览中会感受到由艺术开启的超现实语境,一个万物有灵的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有着隐秘的关联,这些发生在屏幕上的超现实影子戏剧的背景是一个真实空间,观众可以步入其中的花园,当观众与影像叠加在一起时,则虚构与现实产生了交集互动。


“人间漫游”展览现场,2022武汉双年展平行展,剩余空间,武汉,2022,图片致谢剩余空间
黄锐、李怒、叶凌瀚、张伟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北京友谊商店,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北京
2022.12.30–2023.3.12
黄锐、李怒、叶凌瀚、张伟参加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以“共生”为主题,呈现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位艺术家的390多件作品,旨在思考后疫情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阐释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融合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展览现场,北京,2022
冯国东、颜磊、张培力
开启START
星美术馆开馆展 第一季
星美术馆,上海
2022.12.30–2023.5.21
冯国东、颜磊、张培力作品正在星美术馆开馆展“开启START” 展出。
“开启START”由星美术馆创办人、艺术研究学者,馆长何炬星先生领衔的策展团队精心布局,其成员多为跟随该馆筹备多年的研究专家。整场展览由85名(组)艺术家、88件作品组成,这些艺术家中最年长的生于1921年,最年轻的生于1988年。艺术家地籍分布包括中国、韩国、印度、美国、丹麦、巴西、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涵盖了国际当代艺术最具时代性和代表性的一批艺术家。作品的时代力量感和创作想象 力美学价值均将成为当代审美与文化表达的全新范式和未来经典。




“开启START”展览现场,星美术馆,上海,2022,图片致谢星美术馆
李怒、邱岸雄
今年烟花特别多
要空间,上海
2023.2.4–2.28
李怒、邱岸雄参加上海要空间2023年贺岁展“今年烟花特别多”。展览由独立策展人李泊岩策划,集中呈现艺术家对于“烟花”的拍摄以及表达。
李怒,《日落星辰是烟花》,2023
邱岸雄,《寻找烟火》(demo),2023
妇女· 艺术· 革命
Organhaus Gallery,重庆
2023.02.11–03.12
方璐作品《广州新语》正在Organhaus-KADIST群展“妇女· 艺术· 革命”展出。
“妇女· 艺术· 革命”是一个关于“女性”、“女性主义”及“女性主义艺术”的录像项目,展映的8部作品都来自KADIST的藏品及Library,参与艺术家分别生活工作在世界的不同国家城市,虽然作品的创作年份集中在2010—2018年,但是作品所涵盖和涉及的女性主义艺术和议题,则贯穿了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自兴起以来的各个细节。


方璐,《广州新语》,2016,单频录像,彩色,有声,27:38分,“妇女· 艺术· 革命”展览现场,Organhaus Gallery,重庆,2023,图片致谢Organhaus-KADIST
《广州新语》是一部关于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奇迹的作品。三个好朋友若含、莉莉、祖儿在广州一起渡过她们的暑期,她们一边好奇地用手机记录着她们的假期,一边“发现”着她们身上各自具备的特殊能力。影片讲述了这三个女孩用她们的神奇的超能力探索广州这座城市。
陈劭雄
残酷青春日记:Haudenschild藏中国摄影和影像
哈默美术馆,洛杉矶,美国
2023.2.15–5.14
陈劭雄作品《街景-摩托罗拉》正在洛杉矶哈默美术馆群展“残酷青春日记:Haudenschild藏中国摄影和影像”(Cruel Youth Diary: Chinese Photography and Video from the Haudenschild Collection)展出。
"残酷青春日记”中的作品均来自Haudenschild家族近期慷慨捐赠给哈默美术馆的收藏,关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之间的中国前卫摄影和影像。展览着眼于一代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回应了中国大陆当时正在经历的巨大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透过观念艺术、行为表演和装置,这些艺术家反思并批判21世纪前夕蓬勃发展中的中国的新兴视觉文化。

陈劭雄,《街景-摩托罗拉》,1999,彩色冲印,61 x 93 cm
在“街景”系列中,陈劭雄将照片中的人物等形象剪下来,摆成街景的样子,再将它们放在一个真实的街景前重新拍照。陈劭雄使用这种创作方式做了几年作品。这系列作品思考的是都市生活的深度,用这种剪切与扁平的形象使观众怀疑双层街景的真实性。这里同时还凸现了一个关于控制的问题:在插着人物的纸质街景作品背后,将人物安排在沥青路上的又是谁的作品呢?
叶凌瀚、张培力
你和我,保持凝视
昊美术馆,上海
2023.2.17–5.28
叶凌瀚作品《事物进行的方式》、张培力作品《现场报道:物证一号》正在昊美术馆群展“你和我,保持凝视”展出。
“你和我,保持凝视”是昊美术馆(上海)开馆五周年举办的特别展览,精选馆藏作品中20多位国内外艺术家的30余件装置和影像作品。和以往以线性时间为脉络,对馆藏作品进行标签的方式不同,本次展览以“同时代的人是紧紧保持对自己时代的凝视”为线索,以“你和我”为名,在展厅中,“你和我”即与空间对话的直接核心,填补了主体与场景的缺席;对世纪悲剧的发生做出反思,于当代事件和过去参考之间取得联系;从社会学的角度定义时间,将“当下”作为过去与未来的划分点;从社会装置出发,从文化的层面瓦解和反转语言;再认识物质肉体之外的文化表征,对抗碎片化的数字世界;并在数字世界中,转变为无法注销的有机生命形式。你和我仍需保持凝视,以感知时代的光芒及其黑暗。

叶凌瀚,《事物进行的方式》(静帧),2015,高清录像,15分
叶凌瀚作品《事物进行的方式》⽤了⼗个看似不相关的镜头,从他⽇常所遭遇的、许多不同的陌⽣瞬间演绎⽽来。叶凌瀚说,“我相信每个⼈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某⼀刻你周遭熟悉的⼀个场景或事物,但在那⼀个瞬间,对它产⽣了强烈的陌⽣感,你完全被现实世界抽离开了。”

张培力,《现场报道:物证一号》,2009,小客车、针孔摄像机、实况录像,尺寸可变,昊美术馆,上海,2023,图片致谢昊美术馆
在张培力作品《现场报道:物证一号》中,观众在观看汽车残骸的同时,也能在大屏幕上看到车子周围――包括他们自己――的景象。这辆烧焦的车既是过往事件的证据,也是在场的现场物证。此作品是艺术家十年来对互动影像装置的实验的产物,探讨媒体暴力、商品崇拜、屏幕文化、认知障碍和事件现场感之间的关系。
SPURS 正在展出

黄锐:无言之门
2023年2月18日至3月26日
Gallery I & II|SPURS Gallery,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二号院798艺术区D-06



长按二维码关注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SPURS Gallery官方网站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