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隙响” 现场
「隙响」
肖旭个展
2023年1月19日至2023年3月5日
方由,香港中环荷李活道10号大馆3座105-107室
在时间的缝隙中,总有一些值得铭记的瞬间。无论是灵光闪现的刹那,还是无可奈何的悲伤时刻,它们总在人生中的不经意间发出“回响”。艺术家肖旭于香港画廊方由举办的全新个展“隙响”所展现的就是这样一幅图景,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来自个体的认知与感怀。艺术家近期于北京创作的七件新作,来自特殊时期一些生活插曲,面对现实中身处的环境,肖旭对“时间”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借由“光的流动”,以及融历史和未来于当下的方式,勾勒出某一时间节点的另一种可能。
受疫情期间强制隔离的限制,公园这一城市公共空间成为艺术家少有的得以自由探索的重要去处。可追溯至宋代,当时被称为“郡圃”的衙署园林因定期对公众开放而具备了早期的公共性,而这种寄托着官员情怀与抱负的区域曾在肖旭成长的巴渝地区极为兴盛。斗转星移,艺术家多次漫步于北京的公园的经历,让他重新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心理感悟和启发,更让在此期间的观察、感悟、思考与想象伴随着现实世界的律动而起伏。

▲ 《月下》,2022年,纸本水墨, 84 x 60 cm

▲ 《春之舞》,2022年,纸本水墨, 68 x 103 cm
在《春之舞》、《公园狂欢曲》等作品里,具象的儿童城堡、摩天轮、旋转木马等游乐场设施被肖旭如实地纳入到画面中,春日里随风起舞的肥皂泡弥漫其间,通过光折射出异样的时空,他以柔和的圆弧线为边界,在封闭的空间内形成无限循环的效果。不可能存在于此的梅花鹿更添加一份似真似幻的戏剧性,让人难辨现实与虚幻。人物在画面中的缺席,与《踏光》中的处理方式相似,看似热闹的场景却瞬间吊诡起来。在直视湖面上反射出的光亮时,艺术家的目光却无法始终对焦:“那一刻,我感觉到时间静止了,我的意识似乎穿过了金色的光,进入到一个平行的时间空间中”。凝聚于当下,一种历史的生成与消失、实现与未实现之间的张力结构——弥赛亚时间(本雅明)在此显现。
以水墨为媒介,肖旭的创作从郭熙、龚贤等名家画作中汲取养分,却并未拘泥于古典的窠臼,他常将绘画空间视为剧场舞台,倾尽想象造就奇幻之境,如《月下》中超乎寻常体积的月亮应和着清代文人龚自珍《秋心》三首中的末句“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调度于前景的山水、走兽在静默间形成无声的张力。《秘语》则作为“我荷”系列的延续,连接起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文本与南唐赵幹《江行初雪图》中描摹的意境,以拟人的方式借“荷”喻人,勾画出疫情下的群像。

▲ “隙响” 现场
肖旭的绘画中满含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他的灵感来源也总是在对历史、绘画的重新认识和提炼中凝结。《神的假期》以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的作品《阿尔让特伊的塞纳河岸》(Le déjeuner sur l’herbe)(1863)为蓝本,波云诡谲的云与随风刮起的杂物牵引着观众的视线自上而下,青草、杂草、野花和其他春天的植物聚集在白色画面的边缘,白色翅膀与散落的神之光环应和作品的主题,也与艺术家从无奈到自我疗愈的心境相符,或许错乱的一切都是一个玩笑——神放假了。

▲ 《重生》,2022年,布面油画, 60 x 40 cm
回看本次展览中的起点,记录艺术家在疫情之初借《重生》记录对失序和颠覆的恐惧,现实的不可控让他回想起多年前观看雷尼•马格列特(René Magritte)超现实主义作品的体验,借用前辈绘画中的人物形象,肖旭安排其在画面的中心走向未知的风暴,徘徊在现实和虚拟之间,将其转化为对抗未知的催化剂。而在“隙响”的其他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已在直面现实中找到了自己的路。

▲ 《踏光》,2022年,纸本水墨, 54 x 40 cm

▲ 《秘语》,2022年,纸本水墨, 63 x 45 cm
正如方由首席执行官和联合创始人梁徐锦熹博士所说:“肖旭是一位对中国传统工艺充满敬畏之心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在主题和内容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当我们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时,『隙响』便是最具话题性的展览。这是一个立足于自我认识和人性基础之上,进而探索黑暗和阴影世界的展览。” 方由邀请观众加入艺术家的时间旅程,进入一个充满神秘、幻想和共鸣,让过去、现在和未来交互的世界。

▲ “隙响” 现场
关于肖旭
肖旭1983年出生于重庆,他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分别于2007年获得学士学位、2010年获得硕士学位。他现在生活和工作在北京。
肖旭的创作在对中国水墨画传统的探索和解构中,深入到历史和文化的维度,创造出一个模糊历史与当下、真实与虚构的诗意秘境。来自文学、艺术史、电影和戏剧的灵光点染于画面之上,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方式和戏剧的空间美学将观者层层引入黑暗的色彩世界,在这个艺术家所构建的谜一般的幽暗而静谧的时空中,仿佛又充斥着隐性和危机四伏的张力,映射出个体在当下社会的复杂遭际、体验与思辨。
“隙响”是萧旭继2018年“潺沄”之后与方由合作的首次个展。他举办的其它个展包括在台北当代艺术馆举办的“瀛洲排演”,他也定期参与方由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

2006年,方由成立于香港,并迅速成为推动创新和开放表达的促进者。我们的艺术家不仅具备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哲学思维,还富于持久的探索精神。艺术家通过阐释和重新检视已有的思想框架,力求以非同寻常的视角观察周遭世界。方由相信跨界的力量,既尊重古老的传统,又怀有对最当代、最新颖的艺术媒介的热情。我们长期培养亚洲创意人才,饱受赞誉,并逐渐发展壮大,代理艺术家来自亚洲、欧洲和美国。我们不断拓宽视野,与世界各地的机构建立联盟和伙伴关系,将我们的艺术家推广至全球各地。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