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拜德雅图书工作室2023年的第3种新书:《日常生活的现象学》(黄旺 著)。
黄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象学、解释学、当代法国哲学。他也是“拜德雅·人文档案”之《伽达默尔传:理解的善良意志》一书的译者之一。
本书属于“拜德雅·赫柏文丛”。该系列持续关注青年学人和原创学术,目前已推出三种,本书之外,还有《从格罗托夫斯基到全息影像:现场艺术中的肉身化和非肉身化》(石可)、《生命政治:现代国家治理术》(张凯)。
本书已印制完毕,现上架拜德雅微店进行预售。欢迎大家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前往微店预订。预计3月10日前发货。感恩大家的支持。
今天先向大家推送新书简介,接下来几天为大家推送书摘。
借由现象学的力量
摆脱生活的盲目性
更自觉地展开行动
编辑推荐
刷着朋友圈和短视频,你是否在某一瞬间会突然自问这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又是否想过,可能它们的意义恰恰在于它们的无意义?
你曾受够了一份工作、厌倦了一个城市,于是想要换另一份工作、搬到另一个城市,却又担心无论换到哪里,仍会不断遭遇厌倦?
也许那些终日渴望“生活在别处”的人,到头来会发现所有的“别处”其实都很乏味,而这乏味的根源竟是他们自身?
本书以现象学的目光打量你我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激动与无聊。作者力图借助现象学独特的反思来打破习以为常的现成性遮蔽,向读者“第一次”揭示现象,并以日常语言道出其所见所思。
正如作者所言,本书诞生于两种不同动机的诡异结合:它是向哲学和现象学的门外汉发起的对话;但它要做的不是“科普”,而是“原本意义上的研究工作”。本书邀请读者进行“现象学式的”观看,并希望读者最终也可以自己来“现象学”一番,以此摆脱生活的盲目性,更自觉地展开行动,同时品尝现象学的乐趣。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三个部分。
“内篇:直接的自然”关涉一系列经典的现象学主题,包括物、死亡、时间、直观、记忆、遗忘、自我等。在这一部分,作者在对大量现象学经典文本研读的基础上,借助前辈之眼,站在当下情境中,亲自重访现象学传统中的经典问题,同时赋予其新的理解和意味。
“外篇:中介的精神”谈及的论题更加多样,与作为常人的你我在流俗生活中所遭遇的事件紧密相关。这一部分谈到了旅行、阅读和写作的意义、节日和传统、教育和洗脑等话题,即便对无现象学背景的读者而言,也会引发其兴趣和共鸣。
“断章”由一系列自发而有趣的格言式洞见组成,体现出作者转引自胡塞尔所说的“不要大钞票,而要小零钱”的现象学式生活态度。
目 录
事物是什么:元素、用具、记忆载体
诞生与死亡
生命与游戏
时间的经验
直观、直觉与同情
爱、理解与宽恕
速度与遗忘
遗忘与幸福
疯癫与陌生经验
自我的谜团
自我:孤独与友谊
思与生命
观察、想象与记忆
闲暇
灵感的造访
事件、故事和意义
语言:内与外
语言:可说与不可说
对话与倾听
旅行、阅读和写作的意义
家:不安与自得
节日与仪式
痛苦、哀悼和葬礼
倾听语词的秘密:词源学
教育和洗脑
常识与逻辑
传记的意义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