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艺术家简介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陈一致,1993年生,现工作生活于广州。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的青年艺术家。2016年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2019年硕士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导师:范勃教授。现于英国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荣获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创作奖,2019年罗中立奖学金获得者,2020年获第11届新星星艺术奖优秀提名奖,SAP艺术大奖新锐艺术家,青年艺术100艺术家称号,作品参加国内外多个当代艺术展。创作涉及绘画、影像、装置、行为艺术等。作品常常打破视觉观看的常规,引发观者进入作品建立的秩序——观看中反转片的微观绘画叙事逻辑与宏观上形式构成生发彼此的碰撞,以及在此过程中带来的观看的被动性与主动性,都将成为作者试图要建构的秩序,呈现出作品的丰富性与层次性。



经历

教育经历

2009-2012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

2012-2016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学士学位

2016-2019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硕士学位

2021-至今 博士在读


个展

双个展“我们都是赛博格”,GCAC广东当代艺术中心

驻地双个展“没有太多的意义,只有太多的时间”,华侨城盒子美术馆

双人展“为何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展厅

个展“乐园”,圈子艺术中心

双个展“稚”,留白艺术空间

个展“纯净花园”,第二工作室展廊


群展

作品《“系统人”——互联网情境中人的日常行为机制研究》参加在路上:2021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

作品《黑匣子》参加艺术盲盒计划-巡展北京站展览,白盒子空间,北京

作品《系统人——互联网情境中人的日常行为机制研究》,参加“未来4景”展览,由和艺术基金资助,未来社,广州

作品《日常/折叠》参加“文明的形式:中国新艺术切片研究展—2021成都双年展平行展”,成都

作品《日常/折叠》参加“百年海上:外滩空间艺术季”,上海

作品《不存在的房间》参加后浪艺术节艺术家个展单元,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

作品《我们都是赛博格》参加在地艺术节,广州LPS在地艺术公园

作品《Water Knows》参加“鸡兔同笼”展览,上海美博美术馆

作品《被模糊的模糊梦境》参加2020油罐玩家艺术节屏幕间单元,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作品《失向与找寻》参加“不确定:珠三角当代后疫情展”,澳门牛房仓库

作品《失向与找寻》参加C+艺术节,广州设计周

作品《不存在的房间》参加“SAP艺术大奖”和“艺术启示录”展览,深圳IADC设计博物馆

作品《失向与找寻》参加 “青年艺术100”展览,北京嘉德艺术中心

作品《日常/折叠》参加“一起打保龄”展览,由和艺术基金资助,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小组作品《未来》参加首届沙面国际公共艺术节“在一起”,广州

作品《不存在的房间》参加罗中立奖学金作品展

作品《看不见的房间》参加“东方来信”2019 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

作品《标签》参加巴黎十区Espace130艺术空间展

作品《乐园》参加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整体-无限”展览

作品《实在界——雾》参加中国重点美院油画联盟作品展

作品《纯净花园》参加“艺苑新锐”国家奖学金作品展

作品《实在界——水》参加广州大艺博名师推荐专区展览

作品《乐园》参加千里之行八大美院优秀毕业生展览

作品《乐园》参加深圳盒子艺术空间举办的“镜像”展览


奖项

2020

第11届新星星艺术奖优秀提名奖

C+艺术节最佳大奖

2019

广州美术学院2019年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罗中立奖学金

SAP艺术大奖新锐艺术家

第10届新星星Top100艺术家

2019

广州美术学院2019年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罗中立奖学金

SAP艺术大奖新锐艺术家

第10届新星星Top100艺术家

2017

油画系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2016

毕业作品《乐园1》《乐园2》被广州美术学院收藏

李自健毕业创作奖三等奖

李自健创新奖一等奖

衣恋奖学金

优秀毕业生奖

2015

获国家奖学金

作品《人类梦园》获广东省第九届大中专书画大赛专业组一等奖

作品《男青年》留校

作品《女躶体》参加感恩作品展并被收藏

获油画系三好学生一等奖学金


公共收藏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

《挽歌》收藏于华侨城顺德盒子美术馆

《实在界——雾》收藏于广东紫泥堂当代艺术中心

天泰美术馆

岭南艺术研究院

广东当代艺术空间GCAC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推荐委员——姜俊

推荐评语:

陈一致的作品讨论了人和空间,城市变迁的议题。作品《日常/折叠》以一种主体视角展示了一个年轻人的生活轨迹——互联网与日常生活的空间和时间互相折叠、交错。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与现实中不断交替切换着生活,作品映射出当代社会中都市年轻人繁忙、多轨、廉价的日常,以及其背后所隐隐的焦虑和迷茫。他们被捆绑在数据加速中无法自拔。
 
《失向与找寻》则通过三屏影像探讨了广州老城区在激进城市化中的变迁,整个采访充满了浓重的怀旧色彩。城市的激烈更新,导致了童年记忆的遗失,以及一种浮萍感所激发的乡愁。其中每个被访者在这种现代化的超级速度中都多少不安和失向着。



姜俊简介

姜俊,博士。艺术史家、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凤凰艺术专栏作家,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和杭州。自从2015年开始在中国美术学院,以及其他美术学院,如上海美术学院、明斯特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从2019年6月到2021年7月他作为讲师和研究员职教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数字媒体专业。他是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研究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IIDC)会员。2019年被邀请作为Hyundai Blue Prize 2019的初评评委。2020年上海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和科学艺术委员会创始委员。2020年广东美术馆7号空间提名委员兼策展人。2020四川美术学院“1+X——造型艺术学院学术提名展”评委。2021明天雕塑奖初审评委,2021中央美术学院未来艺术家奖初审评委。2021年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公共艺术部分策展。2022 年广州艺术三年展策展人。


展览和获奖

2004年崇丽艺术奖,杭州

中国中国美术学院版画学术年会,群展,北京,中国


2006年获得Uggacchanta狮子团不莱梅国际大学一等奖,群展,不莱梅,德国


2006-2007年参加交叉口艺术项目2006-2007, 群展, 双人展,蒂尔堡,荷兰


2008年《身份》获得北海艺术奖三等奖,群展,施皮克罗格,德国


2009年dst画廊, 群展,明斯特,德国;C.A.R埃森鲁尔区当代艺术, 埃森,德国


2010年dst画廊, 群展,明斯特,德国;同年入选北威州大展,艺术宫,群展,杜塞尔多夫,德国;同年参加绘画大展, 麦克斯美术馆,群展,维滕, 德国


2011年入选北威州大展2011,艺术宫,群展,杜塞尔多夫,德国

《我们的世界》双人展,汉姆城画廊,哈姆城市画廊,Hamm,德国

《山水》个展,DST画廊,明斯特,德国


2012年入选北威州大展2012,艺术宫,群展,杜塞尔多夫,德国    


2013《T-M-K》,个展,明斯特艺术学院,德国;《改-变》, 群展, 汉堡,德国;《白立方》,个展,Art Lab,上海


2014《crystal distopia》(晶体敌托邦),个展,Thomas Rehbein画廊,科隆,德国;《die Überwachung》(监视)Chalet Suisse,柏林;《王国的表面》,群展,上海


2015《China 8》,群展,Recklinghausen 艺术大厅,德国


影像作品

作品名称:日常/折叠 Folding/Daily
作品材质:影像
作品尺寸:13’59’’, 1920x1080px, 尺寸可变
创作年份:2021年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展览现场
作品简介

如果说《北京折叠》里是设定了三个互相折叠的世界,隐喻现实生活中上流、中产和底层三个阶层之间的割裂,那么在《日常/折叠》中,互联网空间和时间与日常生活空间和时间的割裂、折叠、相互交错,不安的人群却无法改变现实,也无法停止在互联网与现实中不断的交替寻觅,以此获得某种对现实的心理补偿。作品映射出当代社会中人们在互联网时代中的日常与其所感受到的焦虑。

If in Beijing Folded three mutually collapsing worlds are set up as a metaphor for the cut between the upper class, 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lower class in real life, in Everyday/Folded, the Internet space and time and the space and time of everyday life are cut, collapsed and intertwined, while the restless people cannot change reality, nor can they stop constantly alternating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reality in search of a way to obtain The work is a psych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reality. The work reflects the daily life of peopl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the anxiety they feel in the Internet era.


作品名称:“系统人”——互联网情境中人的日常行为机制研究
作品材质:影像、玻璃贴画
作品尺寸:6’59’’, 1920x1080px、1670x274cm
创作年份:2022年

△点击观看影像作品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展览场
作品简介

正如每个人的指纹与身份识别都有所不同,系统记录下的我们也因浏览习惯与内容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我”,我们的日常行为在系统世界里塑造了另一个独特的看不见的“我”“ī”。作者试图将这个存在于电流信息中的“我” “ī”记录下来,作品由影像和玻璃贴画两部分组成。影像部分结合虚拟与现实视角中的未来社进行在地性创作。玻璃贴画部分结合未来社观众提供的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截图进行在地性创作,探讨系统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Just as each person's fingerprint and identity are different, the system records that we form different "I" because of different browsing habits and content, and our daily behavior shapes another unique invisible "I" "Ī" in the system world. The artist attempts to record this "I" and "Ī"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The work consists of two parts: video and glass stickers. The image part combines the virtual and realistic perspectives of the future society to create local works. The glass sticker part combines the screenshots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software provided by the audience of Future Society to create locally, and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system on our lives.


作品名称:失向与找寻 Oriented and Seeking
作品材质:影像
作品尺寸:22’44’’三屏影像,尺寸可变
创作年份:2021年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展览现场
作品简介

“ ‘那里曾经是怎样的?’我已经忘了我的城市是怎样的了,借由他们的描述,去找回记忆中的广州。很可怕的是,当一片新的楼建起来,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就忘记了原来的面貌了。需要与他人共同记忆,借他人之口,找到灵魂寄托的彼岸,寻找缺失的土壤。”作品从这一感性发问入手,运用三屏影像联播的方式,将实在界、想象界、象征界交织起来,用声音、文本、图像进行互文,进入一种寻找的视角,试图抓住一些在现代化进程中逝去的影子。左右两屏中被定格的时间、场景、人、事物,以及描绘的精神交流场域,以回溯式的胶片放映形式,呈现出一些碎片化的图像信息。中屏里快速流动的现代化景观与怡然的本地生活,形成对冲。当这些去意义的图像与场景中人物精神的场域叠加,并伴随着那些被分解出来的时间和空间的听觉图像时,存在与不存在、间隙间的时间与不确定的场景,产生出时间、空间及自我之间的交叉投射。当观者伫立于作品前那一刻起,便已落入这个实在而不存在时空的漩涡当中,我们的命运便已紧紧联系在一起……

"'what was there like before?' I have forgotten what my city is like, through their description, to find the memory of Guangzhou. The terrible thing is that when a new building is built,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we forget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We need to share memory with others, borrow the mouth of others, fi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sustenance of the soul, and find the missing soil. " Starting with this perceptual question, the work uses the way of three-screen video broadcast to interweave the real world, the imaginary world and the symbolic boundary, intertextualize with sound, text and image, and enter a perspective of search. trying to catch some shadows that have passed awa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e fixed time, scene, people, things, and the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field depicted in the left and right screens present some fragmented image information in the form of retrospective film projection. The fast-moving modern landscape in the middle screen is a hedge against the local life of Yiran. When these demeaningful images are superimposed with the field of the spirit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scene, and accompanied by the auditory images of time and space that have been decomposed, there is and does not exist, the gap between time and uncertain scenes, resulting in a cross projection of time, space and self. When the viewer stands in front of the work, he has fallen into this real but non-existent whirlpool of time and space, and our destinies have been closely linked.


作品名称:寻 Tracing
作品材质:装置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创作年份:2021年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作品简介

作品呈现的地图碎片是广州的地图,地图连接着电路暗示着我们现在都是通过互联网认识我们的城市,很少有切身实地去用身体感知我们的城市。作品中的地图碎片是我的影像作品《失向与找寻》和《日常/折叠》中循迹的地点。

The map fragments presented in the work are maps of Guangzhou, which are connected by circuits suggesting that we now know our city through the internet, and rarely physically perceive our city. The map fragments in this work are the locations that I follow in my video works 'Lost and Found' and 'Everyday/Fold'.




油画作品
《我们都是赛博格》系列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我们都是赛博格——太空旅者 
We’re all cyborg —Passengers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20
40 x 60 cm
1.31 x 1.96 in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我们都是赛博格——神经漫游者
We’re all cyborg —Neuromancer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20
50 x 50 cm
1.64 x 1.64 in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我们都是赛博格——银河系漫游指南
We’re all cyborg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20
40 x 60 cm
1.31 x 1.96 in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我们都是赛博格——绿地城市
We’re all cyborg
Green Field of the City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20
100 x 100 cm
3.28 x 3.28 in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我们都是赛博格——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We’re all cyborg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20
100 x 100 cm
3.28 x 3.28 in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我们都是赛博格——真实或幻影
We’re all cyborg —Shadows or Real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20
40 x 60 cm
1.31 x 1.96 in 

编辑 Shine 

审核 宋振熙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战略合作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ABI学术委员会“青推”系列001 | 陈一致 视频资讯 ABI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