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展讯 | 李慕华 隔断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展讯 | 李慕华 隔断 崇真艺客




展讯 | 李慕华 隔断 崇真艺客

展览时间:2023年3月11日-2023年4月12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8:00

电话:010-5975699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

恒通商务园B36-B座一层Hi艺术中心

官网:www.line-gallery.com








玉兰堂欣然宣布,将于2023年3月11日推出艺术家李慕华个展《隔断》,邀请独立策展人王将担纲策划,并撰写特别评论。展览将呈现艺术家的20余件新近之作,大部份为布面绘画,也有少数探讨“材料-空间”关系的作品。
李慕华本科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后赴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造型艺术学院自由艺术系学习,师从著名后极简主义艺术家 Leni Hoffmann,获得硕士学位与大师生称号。



展讯 | 李慕华 隔断 崇真艺客
李慕华,无题2022122,2022
布面丙烯,199×297cm


他的作品涉及了图形、工具、材料、空间、心理等诸多层面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滚子”一直是他主要使用的绘制工具。他以这种特别的方式进行创作,缘于其早有的版画经验,既满足了他对“印痕”与“复数性”的迷恋, 也实现了他对传统用笔作画方式的反叛。以滚子作画,尤其是创作那些于现实空间中蔓延的图形,使其绘画的运动过程具有了行为性。从这个层面上看,李慕华对滚子的运用,已经上升为一种绝对形式意志(form will)。而工具的特点与限制,也反过来塑造了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创作思路。因此,工具与风格,在他的创作中互相影响、互相依存。


李慕华一直把创作的核心观念描述为——主体对思想中无限蔓延的图像进行截取,并把被截取的内容物化为不同形态的作品。而“矩形”这个绘画上的概念,成为了其创作行动的重要分叉点。以此,我们可以辨别和体认他在两条创作线索上的实践成果。即,其一为打破矩形,实现绘画对现实空间的介入;其二为持守矩形,探索个人化的绘画语言。



展讯 | 李慕华 隔断 崇真艺客

李慕华,⽆题20220827,2022

布⾯丙烯,119x90cm



一方面,他绘制了不少以 PVC 塑料膜为基底的作品。它们不再依托于传统的矩形框架,而被自由地支撑、弯曲、折叠,以此成为某种绘画与雕塑的混杂物。它们占领空间,显露出咄咄逼人的蔓延姿态。不难看出,“空间-观众”的关系,是此类创作的关切点,其继承了极简主义的剧场性(theatricality),也突破了绘画的固有定义。


另一方面,李慕华不断地推进架上绘画的探索,面对平白规则的画布,他试图建构起内中形式语言的独特性与自洽性。他的创作有着一条潜在的衍生逻辑——在一些失序的画面中,他找到偶然性的印痕,它们会在新作中被单独放大或大量复制,从而成为新的“主角”。正如他在谈论本次展览时所言:“一些圆锥式的印痕,来自先前的画面局部。经过充分试验,它们被频繁地运用到最近的创作中。同时,为了拓展工具的使用方式,我用纸板制作出各种形状的模具,就像街头涂鸦所用的遮挡板一样。通过自由地使用这些模具,可以印制出截然不同的图形效果。那些层次相异的印痕,让形状有了很多‘变体’,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表现力。” 除此以外,他在建构画面时,往往刻意地追求某种残缺感。正因此,某些画面看起来就像一个个无限蔓延的图像之局部,令人情不自禁地去想象那些矩形之外未被展露的空间。



展讯 | 李慕华 隔断 崇真艺客

李慕华,⽆题20230128,2023

布面丙烯,190x160cm



从艺术上的核心观念,从作品的类型、系列、画面,去体会李慕华的创作系统,就能发现不同层面的分离性。作为展览标题的“隔断”,正是这种分离性的象征。它涉及了不少复杂而耐人寻味的隐喻。同时,我们可以从存在论和认知论角度去进行概括性理解。从存在论角度看,“隔断”暗示了事物之间的分离,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于现实中的事物并非单独存在,而是被包含在一个广阔而复杂的网络中。因此“隔断”代表了这个世界中的事物被分割成不同的领域和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存在方式。展览通过呈现不同类型和系列的作品,表达了这种分离的存在。从认识论角度看,“隔断”可以理解为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受到了某种形式的限制或阻碍。在认识论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知障碍,一种是外在的障碍,如语言、文化、艺术标准的差异;另一种是内在的障碍,如先入为主的偏见和错误的认知方式。于此,“隔断”指出了观众在跟艺术作品对话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阻碍。归根结底,展览特意提出“隔断”,是为了理解隔断,理解隔断的目的,必然是为了超越隔断。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 4 月 12 日,玉兰堂欢迎您前来观展。








展讯 | 李慕华 隔断 崇真艺客

关于艺术家


李慕华,1988 ⽣于辽宁,2013 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2021 硕士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国⽴造型学院自由艺术系,获大师生称号,现常年往返于德国与中国间生活与创作。他将其创作的核心观念描述为主体对思想中无限蔓延的图像进行截取,并把被截取的内容物化为不同形态的作品。在两条创作线索上推进实践:其一为打破矩形,实现绘画对现实空间的介入;其二为持守矩形,探索个人性的绘画语言。在创作中,他将滚子作为主要的绘制工具,并将印痕与重复性视为其创作中的关键要素,以此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面貌。其近期个展包括:隔段(玉兰堂 北京 2023)、截取(玉兰堂 上海 2022)、WeicherKern (管风琴工厂 卡尔斯鲁厄 德国2020)、附着物(在3画廊 北京 2019)、N+M双个展(卡尔斯鲁厄国立造型学院 德国 2017)等。



展讯 | 李慕华 隔断 崇真艺客

关于策展人


王将,生于杭州,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与德国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是中国新一代活跃的独立策展人与艺评人。从 2016 年至 2022 年,已策划 70 余场机构展览与独立项目,梳理了众多不同代际和类型的艺术实践,其跨度从无名画会的缘起到新世代的潮流。其理论研究兴趣围绕在艺术社会学、神话学与视觉文化。在常规策划工作之外,他是一位拓展策展语法边界的冒险者,并建立出一种新范型。从 2016 年至 2018 年,创办陌上实验空间(北京),从 2019 年至 2022 年,担任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的特邀策展人,2022 年兼任清影艺术空间(杭州/纽约)艺术总监。被Hi艺术杂志评选为2020年度策展人,担纲《2021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特邀编委。




正在展出

展讯 | 李慕华 隔断 崇真艺客


北京


2023.2.18-3.222

展讯 | 李慕华 隔断 崇真艺客

即将展出

展讯 | 李慕华 隔断 崇真艺客


北京


2023.3.11-4.12

展讯 | 李慕华 隔断 崇真艺客

深圳


2023.3.11-4.4

展讯 | 李慕华 隔断 崇真艺客
展讯 | 李慕华 隔断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