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庸电影版《倚天屠龙记》
这次武侠史上的“梦幻联动”很大程度都归功于此片的导演。毕竟能用古龙风格来拍摄金庸影视的,也只有被称作“奇情武侠”的代表楚原了。
从1976年的《流星蝴蝶剑》开始,他便以一部又一部古龙改编的电影在邵氏电影声名鹊起,甚至在当时出现了「古龙原著,倪匡改编,狄龙主演,楚原导演」这样的卖座定律。这部《倚天屠龙记》也是他编剧与导演的第一部金庸电影。(编剧一栏他刻意化名:秦雨)
导演楚原在片场
通常在金庸影视的改编上,一般的商业导演总是着力于剧情上的起承转合,不敢过多加入自己的解读。但本片却在兼顾剧情的同时,出现了难得的作者表达。这在一部商业电影中是极为难得的。
导演楚原在片中用带有极强古龙风格的台词塑造角色,让主人公在诗意化的对白中呈现出与小说完全不同的质感。其重氛围,轻剧情逻辑的特点在此片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油画般的布景
而本片在氛围上的营造同样要归功于楚原“布景狂魔”般的功力与品味。彼时的邵氏在美术设计上可谓是亚洲知名,哪怕是当年的日本剧组都曾经借过邵氏的摄影棚进行拍摄工作。
尽管是人工布景,本片却极大程度还原了原著里蝴蝶谷的姹紫嫣红,其他场景例如光明顶、少林寺屠狮大会等大场面更是色彩瑰丽,如同油画一般,哪怕是20年后的TVB布景都未能如此考究。
光明顶的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虽说金庸与古龙在写作上各有千秋,但其影视化的作品却呈现出不同的境遇。
尽管我们都知道,金庸在电视领域的影响力要大得多。不过在邵氏电影兴盛的70年代里,却往往是由古龙小说改编的电影在票房与口碑上大获成功。而金庸的电影反而因情节过长导致电影节奏仓促,造成票房失利的结局。
不过相比于同时期其他金庸电影,本片偏偏在票房上成了例外,尤其在台湾票房更是达到了3400万元,成了那年华语片的票房冠军。能出现这个景象,很大程度是因为它是金庸小说解禁之后,在台湾上映的第一部金庸武侠电影。
本片最大的看点便在于它是多版《倚天屠龙记》中唯一一部按照连载版小说进行改编的影视作品。
熟悉金庸的肯定知道,金庸的小说最早都是在报纸上进行连载。在其后的几十年后,金庸先后对小说有过两次大的修订。第一次便是80年代的三联版,内地观众所熟知的TVB影视大多改编自这版;第二次则是本世纪初的新修版,内地近些年翻拍的作品则取材自它。同时,小说《倚天屠龙记》也是金庸在几次修订中改动幅度较大的一部。
于是这部诞生于70年代末的影片,罕见地呈现出了金庸在早期连载版里的桥段与元素。比如张无忌在蝴蝶谷治病,在掉下悬崖后吃下血蛙解去玄冥神掌的毒,以及女主角敏敏郡主还叫赵明,殷梨亭还叫殷梨亨等。
井莉饰演赵明(赵敏)
演员上,本片男女主角12岁的年龄差也应是所有版本之最。
作为楚原最喜欢的女演员,女主角赵明的扮演者井莉虽在扮相上略显老成,却很好地将赵敏的狡黠与敢爱敢恨诠释了出来。同时井莉的表演也能跟随着剧情的发展渐入佳境,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而男主角张无忌的扮演者尔冬升,时年不过21岁。相比于其他版本中,成年张无忌总是以苦大仇深与老成的状态示人,尔冬升这版难得将角色的少年之气呈现出来。最为惊喜的,莫过于初出茅庐的惠英红在剧中客串出演波斯三使。

尔冬升饰演张无忌
《倚天屠龙记》在现在的许多观众眼里该是一大爽文,尤其许多女性观众对男主角张无忌与多位女性角色的纠缠表示不满。但在这版电影当中,男女爱情的戏份以及张无忌多情的一面被削弱不少,其主线主要集中在张无忌与义父的亲情以及练功报仇之上。比起后来的影视作品,这版早期的电影应该更对如今观众的胃口。
尽管这个改动可以被视作是因篇幅而进行的删减,但人们却更相信另一个原因:影片拍摄期间,尔冬升与本片饰演周芷若的余安安是情侣关系,当时电影的一大宣传点也是这二人的情侣档出演。

余安安饰演周芷若
1978版的《倚天屠龙记》是时代、人物等各种因素共同造就出的一份惊喜。它恰好出现在三联版之前,能让人领略小说里最原汁原味的剧情;它恰好又是由最擅长拍摄古龙的导演楚原执导,让观众能在金庸武侠里体会古龙的意蕴;它恰好又是少年气十足的尔冬升主演,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不一样的张无忌。
也正是这么多的恰好,构成了它在武侠电影史上的独一无二。
影展排片及购票信息
上海电影博物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将于2023年3月10日~3月19日联合主办“光影江湖——金庸电影宇宙”大师影展。
购票方式:淘票票、猫眼APP,票价70元/张;百老汇APP票价65元/张
欢迎大家扫码添加电博君微信进群,我们会在群内发布和提醒会员相关信息,大家也可以群内聊电影、聊博物、聊好物!
扫描二维码添加电博君微信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