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2023年3月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师艺术作品展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二期大厅开幕,同济大学校领导、师生、校友与设计创意学院老领导、老教师、教职员工济济一堂,共同见证学院建院以来首个较大规模的教师艺术作品展开幕。

此次教师艺术作品展以“东看西看”为主题,由谭靖漪教授作为主策展人,黄英杰教授、陈牛老师共同参与策展,共征集到来自23位教职员工的书、画、摄影、装置等艺术作品91件。展期自2023年3月7日至2023年3月21日。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十四年前,设计创意学院横空出世,自此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系改弦易辙,以“驱动创新”的设计使命、定位和行动为世所称道。我常说:“艺术的价值在于唤醒,在于启蒙;设计的价值在于改变,在于达鹄”。虽然同济设计率先觉醒,从艺术走出,十余年来与创新为伍,探求更大的变革动力,但对学院而言,艺术始终是众多创新的心灵归处,这从学院“教师之家”硕大的朱漆裱画台就可见一斑。

同济设计之所以有今天的气象,和学院的传承、文化和社群息息相关。建筑与设计在同济同根而生,都一直有崇艺的传统。昔日建筑系教授冯纪忠、金经昌、陈从周、王秋野、朱膺诸先生,皆以翰墨文艺名动海内。薪火相传、耳闻目濡,设计创意学院自殷正声、吴国欣、朱钟炎、黄英杰、陈牛诸先生以降,艺术创作之风巍然,几有不遑多让之势。且在创作形式和价值取向上更注重实验性和当代性。

此次“东看西看”展览所展出的作品,既有传统艺术的遣兴之作,也有介于艺术与设计之间的精心构思,还有在设计世界不可得的自由畅想......作品形式有书法、绘画、摄影、雕塑、装置等,中西合璧、题材丰富、手法多样,不一而足。所共通的是,展览都是设计创意学院老中青三代教师的创作。这个展览也因此而别开生面,要知道,设计师同艺术家的创作,终究、也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感谢策展人谭靖漪教授,把自己的荣休展览做成了这么一件美事。在我看来,这位设计了学院标识系统的设计大家,是在用这种方式传达他对于学院最透彻的认知:一群有趣的灵魂!任何组织和机构,归根到底是人的集合。一个学院就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我常将之称为“道场”。不同的道、不同的场,构成了不同的道场。这个展览恰是学院鲜活气象背后“兼容并包”文化的知秋一叶。有了这个文化,学院之道才能不孤,学院之场方可昌盛!

是为序,与诸君共勉。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娄永琪 教授

2023年3月7日




#展览开幕式回顾


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教授,同济大学宣传部副部长邹晓磊,同济大学离退休工作办公室主任徐讴平、副主任倪佩琼,同济大学中意学院副院长徐云霞,设计创意学院党委书记陈燕、院长胡飞,设计创意学院殷正声、吴国欣、黄英杰、朱钟炎、周锐、陈牛等老领导、老教师,学院师生代表出席开幕式。设计创意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雪青主持开幕式。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邹晓磊代表校宣传部致辞,他对学院本次展览的开幕表示祝贺,并感谢多年来设计创意学院师生为同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做出的贡献和努力,他期待学院涌现更多师生的优秀作品,在同济大学不同校区或联合其它学院共同举办艺术展,同时,他也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师生加入到同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陈燕在展览致辞中向为学院做出杰出贡献的前辈们和此次展览的策展团队表示感谢,她说,近年来,在学校职能部门和兄弟学院的支持下,学院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氛围浓厚,为学院一流学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她感谢并相信各位同仁能够将新时代的同济文化浸润在各项工作中,将“兼容并包、领异标新、知行相资”的学院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策展人谭靖漪教授在发表感言中谈到,作为一名教师和设计师,他第一次担任策展人,征集到大量优秀作品,他感谢学院前辈们和行政团队对此次展览的大力支持。同时,他也坦言,作品数量仍然是“冰山一角”,多年来学院教职员工在教学和工作之余进行艺术实践已经成为传统,还有大量“宝藏”作品未能呈现,期待未来的展览,相信一定能看到更多教职员工的精彩作品。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范圣玺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祝贺展览开幕,作为参展者感谢策展团队和学院行政团队为展览付出的心血,并表示此次展览是学院建院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教师艺术作品展;作为参观者则能够感受到此次参展作品水平之高。他说,艺术氛围、艺术气质是设创学院的底色,他期待展览能够一届一届地办下去,将这种蔚然成风的艺术实践传统和文化氛围传承、发扬光大。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娄永琪教授作为展览重要推动者做开幕总结致辞,他感谢谭靖漪教授多年来为同济大学、设创学院的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感谢他将个人荣休作品展做成了一场集结了众多教职工优秀作品的展览。他说,“文化是建设出来的,有时也是容忍出来的,过去多年来设创学院形成的文化氛围是宽容的环境里自然而然生长起来的,这或许也是设创学院多元生态文化形成的秘诀,而这种多元生态文化的积淀已然成为推动这个学院不断向前向上发展的土壤和动力。”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展览开幕仪式的最后,设创学院工业设计本科团队负责人刘震元作为学生代表为谭靖漪教授送上鲜花,现场师生热烈鼓掌祝贺谭老师荣休。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展览开幕仪式结束后,学院老领导、老教师与部分教职员工、学生20余人共同移步“教工之家“,以展览之名,畅谈艺术、设计与教育。退休老教师们深情回忆往昔,生动讲述教学趣事,分享各自在当下对艺术创作与设计教育的思考,他们告别讲台多年仍潜心创作与研究,且始终心系设计教育的这份心境令在场的青年师生油然而生敬意。院党委书记陈燕、副书记张雪青表示,学院未来将面向师生、校友开展更为广泛的优秀作业、作品展,以展览为媒,丰富校园文化,联接师生、校友。



#展览现场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欢迎观展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策展人说:关于“东看西看”】

观看,不仅与艺术创作、艺术审美有关,同样也是设计研究与实践领域不可忽视的课题。此次以“东看西看”为名,就是希望向人们传达这样一个事实,以及艺术与设计在“看”的层面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至今仍有思考和被重视的意义。这些不同类型和形式的参展作品展现了作者观看事物的方式,是作者对观看事实的一种诠释和演绎。
东看西看,也是对参展观众的一种形象化和趣味化描述,因为观众是我们展览的主体,没有观众的参与互动就没有展览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期待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对话(关系的澄清或鸿沟的确认)能碰撞出一些火花。
以“东看西看”为名,其中还预埋着一个双关密语。因本次展览的艺术类型和风格跨越中西,从中国书画作品到当代艺术装置,是诸多艺术表现形式的视觉大拼盘,是东西方在观看与表达、理念和实践的一次有意义的实验。

东看西看,看这看那,谁会迷失?谁会看清未知的前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览信息】

时间:2023年3月7日—3月21日

地点: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一楼大厅

(备注:学院空间及活动目前仅面向同济大学师生及校友开放,敬请谅解!


编辑 / 榴莲

责编 / 雪青



「东看西看」展览开幕: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