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缪斯:现代艺术的女性丰姿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从古至今,艺术的发展中有不少举足轻重的女性存在,她们或是艺术家,或是画中人物的原型,或是艺术家的缪斯,在艺术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她们炫亮的印记。苏富比现代艺术春拍欣呈一系列现代艺术精品,由谢景兰与张荔英两位女性艺术家领衔,为大家介绍现代艺术中璀璨的缪斯。

谢景兰《无题》
油画画布,一九九〇至一九九二年作,194.5 x 113.5 公分
估价:2,800,000
– 4,500,000 港元
自1940年代旅法深造并结识一众现代前卫文化的艺术家、音乐家及舞蹈家,谢景兰的艺术创作便与音乐、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九九〇年法国欧亚文化协会与巴黎卡登艺术空间联合为谢景兰举办大型个展,谢景兰于此次展览以其画制作成音乐短片,并用其自创的电子音乐作为伴奏; 一九九二年谢景兰应邀参与巴黎及美国立亚洲博物馆举办的亚洲主题诗画展,发表一系列诗篇作品,《无题》便是诞生于此诗乐交融的年代。此抽象画作构图用色成熟圆满,短促颤抖的笔触则如电子音乐的律动,传达出奔放强烈的韵律感; 紫色以及淡黄色的主调用色则是谢景兰八〇年代以来罕有的用色,别具代表性。

谢景兰肖像。图片来源:Lalanarchive.org
油画画布,约一九六五至一九六八年作,61.5 x 50.5 公分估价:4,000,000 – 6,000,000 港元
张荔英一直被誉为是南洋画派唯一的女性艺术先驱,她以女儿之身,在二十世纪以男性主导的艺坛中开拓出一片立足之地,是为数不多的独立女性现代艺术家之一。张荔英曾于巴黎、纽约和上海接受艺术教育,在四十多岁时移居东南亚,并于一九五三年定居新加坡。她在南洋美术学院(NAFA)任教逾二十年,直至一九八〇年退休,为南洋,以至于亚洲,现代艺术做出至关重要的贡献。
生于中国浙江的张荔英在《舞狮》以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的舞狮传统为主体,用明艳的颜色描绘标志性的舞狮面具,以画作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舞狮》是艺术家此类题材作品中唯一已知完成的油画作品,十分难得可贵。其独特、精细的笔触风格,以及充满活力的鲜艳色调,都是张荔英移居东南亚后标志性的创作风格。
张荔英与其作品
图片来源:
esplanade.com
估价:12,000,000 – 20,000,000 港元自八〇年代后,中国具象油画开始发展古典题材,陈逸飞笔下的古典仕女即是经典代表。《扇》诞生于一九六六年,展示出陈逸飞高超的写实技巧,更融入匠心独运的创意,营造出浪漫朦胧的意境,让观众仿佛徘徊于现实与梦幻之间。自东汉开始,执扇与女性的涵养有着密切的关联,透过此贴身对象,侧面写出女性柔情。执扇的古典仕女是陈逸飞艺术创作的缪斯,其创作生涯创作过不少此题材作品,《扇》尺幅高达两米,是此题材中尺寸最大尺幅作品。

《扇》曾在一九九六至一九九七年展出于上海美术馆与北京中国美术馆联办,上图红框中即是《扇》,左侧《山地风》现藏于上海龙美术馆。

油画画布,一九八六年作,76 x 101.3 公分估价:3,500,000 – 5,500,000 港元
这纯粹是擦肩而过的印象。结伴出行的姑娘看去经常是亲切有趣的,西藏的牧羊女上街喜欢一个拽一个的袖子,这就更有意思了。她们脸上未见世面的羞怯神色有一种本来的、单纯的魅力。他们都穿着简单缝制的羊皮袄,不像出嫁后的牧女有各种佩戴披挂,结果反而显得和她们的脸一样更本来、更单纯。这种面容在内地是不容易见到的,她们使我想起古代人脸上那种近乎原始,而又端庄、淳朴的美。
陈丹青《美术研究》1981年第1期
陈丹青于一九八〇年前往西藏,以西藏风土人情为主题创作《西藏组画》系列作品。艺术家在西藏偶见三位前往拉萨的藏族女子,为此景画下素描草图并于一九八〇年创作《进城之一》,更写下当时的创作心境。《藏族村寨》诞生于1986年,此时艺术家已离开西藏数年,以《进城之一》的构图再次进行创作,可见牧羊女淳朴,单纯的魅力对艺术家造成的深刻印象。
《进城之一》素描草图,一九八〇年

估价:1,200,000 – 2,000,000 港元同样以西藏人物为创作主题的中国具象艺术家还有艾轩。艾轩笔下的藏民与他们所处环境的密切关系; 《秋天仍是这个样子》中的藏族女孩身处广阔草原,寒风中凌乱的长发,以及厚重的棉袄都表现出大自然的严峻,但女孩清澈的双眸中则反映出坚毅不屈的精神,直触观众的心灵。艾轩画笔下坚韧的藏族女子,折射出艾轩对精神的探索与觉悟。《秋天仍是这个样子》曾在一九九七年展出于《乡土情怀——王沂东、艾轩油画选》展览,由苏斋珍藏逾二十年,如今首登拍场,机会难得。
本季现代艺术日间拍卖诚献一幅吴冠中速写作品《晋西风光》,与《秋天仍是这个样子》一同出自苏斋珍藏。吴冠中的创作构思常发生于大自然中,他在速写本上现场写生,捕捉灵感,《晋西风光》即是纪录其珍贵创作历程的作品。

估价:500,000 – 1,000,000 港元
香黛尔与我形影不离,她优雅的一举一动、一颞一笑,都能让我从中看到一个可能的形象。她若颔首垂眸,我眼前便仿佛出现了圣母玛利亚。
安德烈・布拉吉利
安德烈・布拉吉利的妻子香黛尔是他大半生艺术发展中永恒的缪斯; 在画香黛尔时,艺术家总是无可避免地诠释了他对美与女性形象的理解。布拉吉利时常用画笔捕捉日常生活中的香黛尔; 《海边的花束》中香黛尔衣着蓝色长裙,与精美绽放的花束站立于湛蓝的大海前,描绘一幅岁月静好的美好景象。

水墨、水粉纸本,一九二〇/三〇年代作,48 x 30.5 公分《黄洋装粉长袜女士》诞生于1920、30年代,是常玉最精彩的水彩作品之一。画中女子一头金发,衣着法国当时流行装束,按形象推断,极有可能是常玉当时的妻子马素。此时正值咆哮的二十年代,欧美社会、文化、艺术都在经历激激盪的变动,亦孕育了新一代的西方女性:飞来波女郎(Flapper girls); 她们穿着短裙,留一头短发,听着爵士乐,勇于表达对社会旧俗与约束的不满。此作中女子衣着俏皮黄色短裙洋装,粉红色丝袜,背对观众全神贯注读着手中的书,正是此时新时代巴黎独立女性的写照。

水墨、水粉绢本,一九三八至一九四〇年作,55 x 46 公分估价:3,500,000 – 5,500,000 港元
水墨、水粉绢本,一九四二年作,35.5 x 28.4 公分越南现代大师黎谱与枚中栨曾一同在河内美术学院学习,并相继于三〇年代定居巴黎,在欧洲艺术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虽移居法国,越南的人和生活却一直是这两位艺术家的重要创作主题,尤其以对越南女子的描绘精细传神。本季现代艺术日间拍卖诚献一系列越南艺术大师的绢本人物肖像,黎谱《两位仕女》中两位女子衣着传统服饰,站立于秀丽的越南风光之中,而枚中栨《女子肖像》中的女子温婉文静,尽显艺术家高超造诣。这两位艺术家笔下的越南女子,体现出他们对家乡生活的怀念。香港苏富比2023年春季拍卖会详情即将公布,敬请期待!
台北 | 3月18 – 19日
台中 | 3月22 – 23日
*敬请到蘇富比官网预约

点击下图阅读相关文章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