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
让我来问你一个问题:
你今天……过得好吗?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后浪新潮演出季
单人喜剧
《每一件美妙的小事》
昨晚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如期而至,温暖首演♥
👆跟着《漫步人生路》的节奏
走进剧场
《每一件美妙的小事》改编自英国编剧邓肯·马克米兰和乔尼·多纳霍的作品,中文版演出由青年编剧陈天然操刀改编,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国家二级导演谢帅执导,以受抑郁症困扰的主人公为第一视角,细致演绎了主人公与患抑郁症的母亲及身边人的故事,真实再现了抑郁症患者的生活状况。

这是《每一件美妙的小事》第三次来到国家大剧院,本轮演出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国家二级演员贺坪呈现,这也是该版本第一次与北京观众见面。

👉地铁站偶遇“小事”

它👆好像一个黄桃罐头哦!
我们邀请你走进剧场,
听贺坪讲讲“我”的故事。

候场·花絮

“我”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许许多多的80、90后都和“我”有类似的童年回忆。我们听过差不多的歌,读过差不多的武侠小说,看过差不多的动画,玩过差不多的游戏。

但“我”有一本特别的笔记本。或许同龄人们在这个年纪时,正在写日记,甚至还有人尝试写小说,而“我”却写了一张清单,上面记录的全是我生活中的美妙的小事。这“每一件美妙的小事”起始于一罐黄桃罐头带给“我”的治愈,它本该是一份献给得了抑郁症的妈妈的礼物。
“我”本来没想写那么多的,但只要有一件美妙的事情发生,其它美好的事情都会接踵而至。

后来,这张清单断断续续地,经历了中止,又迎来了重启。它并不单纯是生命中美妙小事的堆叠,更像是“我”人生的见证者、一个无声但忠诚的朋友。
它伴随着我度过了对妈妈从不解到理解的过程,也书写着“我”对快乐和痛苦的感知,记录着“我”的挣扎与求生。

曾有观众在看完《每一件美妙的小事》写下评论,认为它“不晦暗,不猎奇,不污名”。因为《每一件美妙的小事》以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抑郁症的命题,没有严肃的说教,只有自然的述说和真诚的分享。

在这个话题面前,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答案,但仍然可以通过戏剧的力量提供一个视角——主人公经历过挣扎的痛苦,经历过未知的恐惧,经历过坚持的孤独,但找到了想要自愈的欲望与实现自愈的勇气。我们希望引起更多人对抑郁症的正视,不污名化心理疾病,理解抑郁症患者,关爱自己和身边人的心理健康。

2023年国家大剧院·小剧场首演剧照
摄影:高尚
首演场观众精彩评论

主人公最后对观众说,要快乐





不要让那些美妙截至在826978

演技很有感染力!


因为真实又真诚,所以被它打动了


今天发生的一件美妙的小事是
我看了一场如此好的剧



“我”在国家大剧院等你
INFO
演出信息

购票请长按👆海报识别二维码
【故事梗概】
我是个普通人,拥有看似平凡的家庭、简单的工作,也从来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事。我有一张清单,上面列举了每一件美好的小事。我记录下它们,因为我需要它们,这个故事将从我的童年开始说起,关于我和我身边的那些抑郁症的故事……
演出时间:2023年3月8-11日 19:30 / 3月11日 14:30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演出票价:160/220/280元
【演职人员】
演出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话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出品人:张惠庆 | 总监制:田水 | 艺术总监:喻荣军 | 联合监制:何念 | 制作人:刘立 | 原著:邓肯·马克米兰 Duncan Macmillan [英国]、乔尼·多纳霍 Jonny Donahoe [英国] | 中文版编剧:陈天然 | 导演:谢帅 | 副导演:翟博文 | 舞美设计:侯霄屹 | 灯光设计:陈璐 | 服化设计:徐丛婷 | 宣传照服化设计:朱晓星 | 音效设计:钱杰 | 技术设计:许金佳 | 道具设计:邵振东|舞台监督:薛晨 | 舞美制作监理:赵明|灯光设计助理:徐蝶 | 音效操作:王轶轩 | 道具操作:刘毅 | 剧务:王梦尧 | 灯光:张阿才 | 装置:郑刚 | 演员经理:俞晓 | 宣传经理:童可人 | 舞美经理:滕梓辰 | 海报及宣传照拍摄设计/上海场演出剧照摄影:智芝在格物 | 北京场演出剧照摄影:高尚 | 特别鸣谢:李海浪、贺林
主演:贺坪
*建议12岁以上观众观看。
*演出信息及演员阵容以剧场当日公示为准。
*剧中有一定展现抑郁症患者生活的情节,如您观演后产生应激反应,请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更多巡演信息|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原创悬疑剧《深渊》2023年全国巡演
话剧《原野》2023年全国巡演
悬疑惊悚喜剧《死亡陷阱》2023年全国巡演
音乐剧《I LOVE YOU...》2023年全国巡演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