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景鸿

金景鸿1983生于河南郑州,2006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金景鸿的作品以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为线索,将景物在时空中相互转化,用一种碎片化的形式展现出来。真实在金景鸿的作品中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主题。究竟是眼前的一草一木真实可信,还是经过雕琢修葺的花园更可信,亦或是被往昔之情重重覆盖的眼前之景更让人觉得真实。金景鸿给出了一种解释方式,在他看来,把人与自然的共生状态分解的过程最为真实。他把这些分解的碎片完整的呈现出来,它们在其中层层渗透,相互影响,以奇特的布局,交融的色彩展示出来。
Q:策展人:高江波
A:艺术家:金景鸿
Q:你的作品尺寸都非常大,或者非常小?可以讲讲你的工作方式嘛?
A:我的作品分为布面,纸本,综合材料三种媒介。它们每年在我的工作计划中也是同时进行的。对尺寸大小的选择我没有控制的那么精确。因为同一个主题系列我也会尝试放大或缩小。前些年我对以上三种媒介会有意识地在构成关系、视觉形式等不同层面做有区别力的创作实践。今年我会尝试把三者组合的方式。

《七棵树》 180×150cm 布面丙烯 2019
Q:在你平时的创作中最关心的是什么?
A:素材的反复处理。工作步骤流程的具体设定。执行工作步骤过程中感受和整理可控部分和失控部分的匹配关系。
A:回收清除了艺术工作和生活中的无效物理垃圾和虚拟信息垃圾。

《路边的树》200×300cm 布面丙烯 2018
A:目前新的一个小分支项目是实验3D绘制风景模型,和制作3D路书。WRC系列在2019年的西岸个人项目中做了第一版(风景旗和路书系列)。后续还要继续推进。

《湖心岛》 150×200cm 布面丙烯 2019
A:窗户在我的感受中引申出来的一些分割,边界。也包含了时空的错位,虚拟运动路径和假定性。也结合自己的舞台美术设计专业,对于戏剧假定性的探索尝试;景片模型制作和剧场空间中材料转换的经验;设计流程中切换各种软件、窗口、工具栏、图层、滤镜等等而形成视觉经验。也如同窗户的概念,碎片化的截取,重组着自己的视觉和感受。又或是通过“窗户”进行现实和虚拟之间的解码。
A:感谢策展人高江波的邀请。我们很早就认识了,他对我的创作也有一个持续的了解。这次展览的主题也很契合我的作品。就合作了这次的展览。

《路书B》70.5×30×4.5cm 综合材料 2019
A:抱歉这个问题在我这里挺模糊的。我的真实的感受是现在各样的艺术在我的日常中属于存储在眼睛,手机,电脑里的虚拟视觉信息。不稳定,也非必要。它实实在在的能满足我精神和身体的需要,但又勾起视觉的欲望。一觉醒来,还可以继续去工作室完成今天的工作计划。感恩。




WINDOW GAZING:
SAY HI TO JOUISSANCE
窗凝:原乐何在
展期 Date:
2023.1.1-2023.3.12
地址 Venue: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