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和我,保持凝视
展期:2023年02月17日-2023年05月28日
艺术家:aaajiao、Carsten Nicolai、Darren Almond、*LLND、Oreet Ashery、Tobias Rehberger、Lee Bul、Lee Yongbaek、Markus Lüpertz、胡昀、李燎、厉槟源、林科、林天苗、刘韡、陆垒、施勇、童文敏、杨诘苍、叶凌瀚、于吉、张培力、周文斗、周啸虎
策展人:徐天仪
地址:昊美术馆(上海)一楼,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
主办:昊美术馆
昊美术馆(上海)当前展览“你和我,保持凝视”是开馆五周年举办的特别展览,精选馆藏作品中包括Carsten Nicolai、Lee Bul、Markus Lüpertz、Tobias Rehberger、林天苗、刘韡、张培力在内的24位国内外艺术家的36件装置和影像作品。
和以往以线性时间为脉络,对馆藏作品进行标签的方式不同,本次展览以“同时代的人是紧紧保持对自己时代的凝视”为线索,以“你和我”为名,在展厅中,“你和我”即与空间对话的直接核心,填补了主体与场景的缺席。
本期内容将介绍参展艺术家aaajiao,以及他本次展出的作品《枯山水》。
01
关于艺术家


aaajiao
aaajiao,1984年出生于西安,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柏林两地。
aaajiao,是艺术家徐文恺的化名,也是他虚构的网络分身。aaajiao的创作结合了浓重的反乌托邦意识、对文人精神的反思。他的很多作品都致力于探索新的科技和媒体影响之下的文化现象和政治策略,从社交媒体写作、数据处理,到网络和移动媒介下的新美学景观。作为今天全球新一代媒体艺术的代表人物,aaajiao将今天中国特殊的社交媒体文化、科技运用带入了国际艺术的话语和讨论。
aaajiao的作品频繁展出于全球的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例如:“1989年到今天:网络时代的艺术”(美国波士顿当代艺术中心 ICA Boston,2018);“非真实”(瑞士巴塞尔电子艺术之家(HeK),2017);“身体·媒体II”(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7);“上海种子”(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2017);“带我走(我是你的)”(美国纽约犹太人美术馆,2016)等。他近期个展包括 “深渊模拟器”(里沃利城堡当代美术馆,德国都林,2020),“电子遗留物”(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英国,2016;OCAT西安馆,西安,2016)等。2014年,他不仅获得了第三届三亚艺术季暨华宇青年评审大奖,亦入围首届 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
02
参展作品


《枯山水》,2014,海绵、金属结构,尺寸可变,图片©昊美术馆
“枯山水”原指由细沙碎石铺地,再加上一些叠放有致的石组所构成的缩微式园林景观,没有水景,其中的“水”通常由砂石表现,而“山”通常用石块表现,创造一种宁静,而此刻的宁静,蕴含一种“趋势”,即一下刻的运动,这种“势”,是力量 :一种生长的力量, 也是运动中静止的瞬间,以静制动。

《枯山水》,2014,海绵、金属结构,尺寸可变,图片©昊美术馆
《枯山水》源自aaajiao在创作中一直思考、探讨的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它将其比作“现实中的虚拟物”。
传统的“枯山水”是用人造园林景观营造出充满水的动感韵味,背后折射出东方禅宗的哲理;而aaajiao希望透过这件作品,用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以一个相对“静止”的装置形态来“以静制动”,让观众通过感官去体验到作品本身所蕴含的生长的力量。当观众走进这件作品中 ,能感受那种看似坚硬、实则柔软的质感,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
03
更多作品

在aaajiao近年来的创作中,始终以技术作为工具与风格,关注科技、媒介与人发展的新型生态关系,在真实与虚拟的模糊界限之中建立其美学图景。
aaajiao从2002年注册便作为他的网络用户名使用至今。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关注并思考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规模越发庞大的互联网数字世界对人类社会结构以及对穿梭在虚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我们造成的影响。而面对数字科技和网络媒介,作为社会个体的我们被赋予了全新的身份和属性——用户。
2013年,他利用MIDI控制器控制图形的变化,将信息变成可视化的存在,创作了作品《Meta》,借此预言信息在未来的呈现方式。但是,我们能发现那些不断变化的信息除了视觉刺激的形式之外,其实没有任何含义。




《Meta》,视频,12’30'',2013-2014,图片来自艺术家工作室
本次展览“你和我,保持凝视”展出的作品《枯山水》里黑色圆润的触角和《不规则》 中的“形”,似乎与《Meta》异曲同工,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aaajiao仍通过主观控制的方式,在动态结构中截取瞬间的信息予以呈现。然而,这些视觉化的物件却是被刻意选择的,凭借的依据是人们对那些物件的熟悉程度。


《不规则》,装置,海绵,72 * 66.5* 67.7cm/件,2015,图片来自艺术家工作室
aaajiao推测,当我们在捕捉信息的时候见过很多类似元素的形体,由信息在脑海中留下“似曾相识”之感。20世纪3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在对“身体技术”(body technique)的研究中揭示出很多看似本能的行为,实际上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通过模仿或教育习得的。在数字化的世界里,这种影响显得更加隐蔽而深刻。当我们接受信息的时候,也在不知不觉之间被它重构,包括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对自身的记忆,甚至是审美都在无意间接受“训练”和“重塑”。



《图腾》,雕塑,树脂、海绵、金属结构 ,尺寸可变,2015,图片来自艺术家工作室
信息不仅在被我们观看,重塑从我们,同时,信息将来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作品《图腾》正是aaajiao想象的人类的未来族群,他们在外貌上趋于一致,只有当你走到他们身后,脖颈后的独特文身才是他们的身份标识,而标识的图案来自他们背后墙面上的《信息碎片》。曾轻被认为是“个人”的东西现在都被重构了,被暂时性的技术安排,为个人打造不同的身份。
-
昊美术馆当前展览“你和我,保持凝视”将持续展至2023年5月28日,欢迎大家前来观展。
购票通道
🗞 参考资料:
HOW VISION | aaajiao: “我”是一个ID
https://mp.weixin.qq.com/s/BILB9naqXAo9VxhptZ2xBQ
【M21回顾】当枯山水遇见3D打印:见证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https://mp.weixin.qq.com/s/Hyc0JvQ8hb8WVY_VvE5j3w
🔗展览补充阅读:
-
图片致谢艺术家
编辑 / chaney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