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展览现场|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那些奇特的...」@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展览现场|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那些奇特的...」@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崇真艺客



展览现场|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那些奇特的...」@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崇真艺客

罗比·德·安托诺
《我们一同在那里》2022
布面油画
140 x 200 cm



阿尔敏·莱希荣幸宣布欧洲、英国、美国和上海印度尼西亚艺术家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
艺术家于画廊的第二次个展「那些奇特的...已于2023年3月8日在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开幕,并将展至4月8日


「那些奇特的...」
罗比·德·安托诺
@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展期:2023年3月8日至4月8日
20 Rue de l’Abbaye
Brussels, 1050
周二至周六:早11点至晚7点




展览现场|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那些奇特的...」@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崇真艺客

展览现场|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那些奇特的...」@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崇真艺客

· - 布鲁塞尔
「那些奇特的...」
2023年3月8日 — 4月8日

YANG ASING ITU(那些奇特的...)」展出了27幅艺术家罗比的全新绘画以及画纸上作品,并首次公开呈现描绘怪诞人形生物的新系列(均创作于2023年)绘画。新作品的创作灵感始于罗比观看《哥斯拉》和《奥特曼》等日本科幻电影中出现的经典怪兽形象。尽管这些科幻电影,通常都围绕怪物袭击大城市的场景,罗比却以此出发,结合自己记忆和想象力,幻化出不会让人感到可怖危险的奇特生物。它们在平静背景中唤起了治愈祥和的氛围——毫无威胁,且散发着近乎禅意的宁静感。柔和水光之色中,闪烁着宝石般的晶莹色调。罗比笔下的生物们看起来像是有着头部,并双手叉腰,双脚稳扎于地面上。每个生物都拥有垂直对称构造,并位于作品构图的中央前景,而背景则会出现一条平稳地平线。


展览现场|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那些奇特的...」@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崇真艺客


展览现场|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那些奇特的...」@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崇真艺客

· - 布鲁塞尔
「那些奇特的...」
2023年3月8日 — 4月8日


与罗比先前标志性的大眼娃人像(展中依然有亮相一幅三人组《阿萨》、《比纳》与《埃莉》)不同,艺术家这次创作的新生物没有眼睛。它们散发出一种虽盲却深藏若虚的氛围,蕴藏了超越实际感知更为全面的事物,是作为神秘智慧的容器。这些“怪兽”画中包含了既不可思议,又自然有机的意象,代表了理想和物质主义的共存。包含《Piteron》、《Chimetra》、《Luto》和《Gargantuma》在内的多幅作品皆描绘了两个漂浮的球体:一个光亮、一个黑暗,象征着月亮的光明和黑暗面,或阴阳平衡。又或者,罗比的怪兽们也有着植物的形态:《Rijoron》以茉莉花为原型,《Orchibara》的原型为兰花,《Nephentus》则以热带食虫植物猪笼草(Kantong Semar)为灵感创作。


展览现场|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那些奇特的...」@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崇真艺客

罗比·德·安托诺
《Luto》2023
布面油画
110 x 80 cm


展览现场|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那些奇特的...」@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崇真艺客

罗比·德·安托诺
《Orchibara》2023
布面油画
110 x 80 cm


每幅画中的生物都是半植物、半怪兽以及半人。其中几个人形生物,如同被划开一般,其近似人体内部的奇妙构造被展示出来。《Ortigan》被水平划开,仿佛要进行尸检,一个球状的鸡蛋从腹股沟升起,象征着分娩。对于罗比来说,植物形态经常与人形外阴有着共同的视觉语言和双关寓意,艺术家将其生产的象征。《Kotekaro》画中的生物,身体中间出现了一个孩童的鼻子和嘴巴,这是该系列中唯一明确的人类形象,但其眼睛被出现的形似花瓣或外阴的物体所覆盖。观看这些人形生物时,观众可能会同时感到共鸣却也奇异,熟悉但又陌生,两种对立情绪并存但毫无违和。观众不会感到不适,而是被邀请以坦诚的好奇心,在空间中一同于这些人形生物身上找寻可辨识与无法辨识的事物,就像可能会被恐龙迷住并感到雀跃的孩子一样。在《我们一同在那里》(We Are There Together)中,罗比将其他画中出现过的角色一同聚集起来,塑造了和睦融洽的集体形象。



展览现场|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那些奇特的...」@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崇真艺客

罗比·德·安托诺
《Ortigan》2023
布面油画
110 x 80 cm


展览现场|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那些奇特的...」@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崇真艺客

罗比·德·安托诺
《Kotekaro》2023
布面油画
55 x 80 cm



这些绘画旨在体现让人感到疗愈的效果:协调平衡。这种引发观众移情的行为——主观地对物体的想象投射——便是此次展出作品所期待挑起的,启动一场疗愈的过程。艺术家并没有去压抑内心令人不安的陌生感,而是邀请观者试着去拒绝逃避面对外来和陌生的本能,直面抗衡人类先天内在阻碍交流的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并通过与奇异他者的相遇,与陌生感达成和解。

—— Geoffrey Mak,作家、自由记者


展览现场|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那些奇特的...」@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崇真艺客罗比·德·安托诺肖像,2023年 / © 罗比·德·安托诺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 摄影:Moza Alatta



印度尼西亚艺术家罗比·德·安托诺出生于1990年,目前工作生活于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区。其艺术灵感根植于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与马克·莱登(Mark Ryden)的流行超现实主义(Pop surrealism)。运用文艺复兴的经典绘画风格,安托诺同时借鉴了英雄主义、流行文化符号和荒诞黑色幽默于画布中上演了充满冲突矛盾的人类经验。安东诺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在印尼以及世界各地均举办过个展并参与群展。






罗比·德·安托诺 @ AR


展览现场|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那些奇特的...」@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崇真艺客

  





阿尔敏·莱希(巴黎 | 布鲁塞尔 | 伦敦 | 纽约 | 上海)于1997年创立,现代理70多位国际上重要的著名和新晋艺术家,并致力于探索现代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同时,阿尔敏·莱希也是阿尔敏与伯纳德·毕加索基金会(FABA)的两位创始人之一。


展览现场|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那些奇特的...」@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崇真艺客


展览现场|罗比·德·安托诺(Roby Dwi Antono)「那些奇特的...」@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崇真艺客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阿尔敏·莱希官方网站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