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展览 | 层起的表面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展览 | 层起的表面  Vanguard Gallery 崇真艺客


展览 | 层起的表面  Vanguard Gallery 崇真艺客


Vanguard画廊将于 3 月 18 日呈现群展“层起的表面”,展出童义欣、利奥·阿诺德、余晓及汪晓芙等四位艺术家一系列不囿于二维平面的绘画性创作。四位艺术家虽身处各异的社会背景及职业阶段,但都尝试通过自身实践来延展当代语境下平面创作的边界。展览将持续至5月14日。


展览 | 层起的表面  Vanguard Gallery 崇真艺客

童义欣

Yi Xin Tong

童义欣的创作方式像是一位现代的漫游者、游走于城市的拾荒人,收集日常生活的碎片而转化为诗。此次展出的作品《兽性朋克—骨头》(2019)是浓缩的生态圈的寓言性拼贴和拥挤的表征,其中形象万千的人类遗迹、科学历史、神话和自然景观编织出时间坐标混乱的虚构空间。这一织锦作品可视为在二维空间内的装置,是对知识的获取、分类、提取和利用的抽象思考的实验。

展览 | 层起的表面  Vanguard Gallery 崇真艺客

兽性朋克-骨头


提花挂毯,镀锌⾦金金属管,钢环螺栓|160 x 284 cm|2019

关于艺术家 >

童义欣创作物件、影像和声音来了解自己,探索人类文化与自然的动态关系,以幽默的方式对社会关于价值、体面和理性的信念进行干预。童义欣的创作方式像是一位现代的漫游者、游走于城市的拾荒人,收集日常生活的碎片而转化为诗。他着迷于带点英雄式的冒险、浪漫与荒谬感的事物,作品常看似随心所欲,也不追求形式的精致,却是悉心布局的结果,在寻常表面下潜藏了层层诗的语言。


童义欣1988年生于庐山,2005年至2007 年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2012 年获得温哥华西蒙菲沙大学艺术荣誉学士、2014 年纽约大学艺术硕士学位。2021年获首届蔡冠深基金会当代艺术奖。现工作生活于纽约。他的近期个人项目(含双个展)包括:“石化海”,Vanguard画廊,上海,中国(2022);“环保恋爱——苏珊娜·赫斯基、童义欣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22);“世界河流图”,Vanguard 画廊,上海,中国(2020);“邀请展—涟漪起源”,諝空间,南昌,中国(2019);“潇湘·渔隐”,南海艺术中心,加州,美国(2018)。同时他的作品还参加了以下群展:“层起的表面”,Vanguard画廊,上海,中国(2023年);“暮色的地图”,锦江饭店,上海,中国(2023年); “年年”,江苏德基美术馆,南京,中国(2023年);首届2022北京艺术双年展,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中国 (2022);“多物种之云”,美凯龙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22);“溢流地”,UCCA 沙丘, 河北,中国(2022) “野兽、奇美拉及近亲”,赫塞尔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2022);“珊瑚岛上的死光—科幻及其考古学”,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中国(2021);“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2021”,华美术馆,深圳,中国(2021);“溢流地”,Para Site艺术空间,香港,中国(2021);“Durational影集”,Vanguard画廊,上海,中国(2021);“一个人在荒岛听”,民生美术馆,北京,中国(2021);“从跳棋到复杂系统”,时代美术馆,成都,中国(2021);“紧急中的沉思”,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20)。


展览 | 层起的表面  Vanguard Gallery 崇真艺客

利奥·阿诺德

Leo Arnold

利奥·阿诺德经常反观自身及他的创作,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一个破碎的自我形象或描绘周遭的环境。在绘画过程中,阿诺德经常反复回到同一幅作品上,将长时间内所感受到的各类私人情绪层层转移到画布上。艺术家从现实角度出发,以开放的态度回应绘画本身。这些不被预先设定的绘画给观众提供了探索发现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可预见的时刻,意外以及差错都已成为他作品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反复审视、增删修改,甚至任由他的作品自行发展,阿诺德选择与焦虑、遗憾及不确定性等看似消极的情绪达成和解。

展览 | 层起的表面  Vanguard Gallery 崇真艺客

* 版权归艺术家及Annet Gelink画廊所有

残留物

布面油画|

60 x 50 cm |2022

关于艺术家 >

利奥·阿诺德(1993年, 英国伦敦) 的作品呈现了他对周边环境浪漫而情绪化的回应。他不断的探索他周围的环境,并且在同一主题上创作不同的作品。好奇心,直觉以及机会主义是阿诺德艺术实践的引擎。艺术家从现实角度出发,以开放的态度回应绘画本身。这些不被预先设定的绘画给观众提供了探索发现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可预见的时刻,意外以及差错都已成为他作品必不可少的部分。


阿诺德工作和生活在阿姆斯特丹和伦敦。他曾就读于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并在阿姆斯特丹的De Ateliers做驻留项目。2019年阿诺德获得荷兰皇家自由绘画奖以及2020年Buning Brongers奖项。他最近的个展/双个展包括:“居住者”,Annet Gelink画廊,阿姆斯特丹,荷兰(2022年);“艺术柜”,Stua空间,马德里,西班牙(2017年);“潘多利诺”,新格拉斯哥协会,格拉斯哥,英国(2017年)。近期,他还参加了以下群展:“层起的表面”,Vanguard画廊,上海,中国(2023年);“与八爪鱼共舞”,Annet Gelink画廊,阿姆斯特丹,荷兰(2021);“Buning Brongers奖”,Arti et Amicitiae,阿姆斯特丹,荷兰(2020);"后代",De Ateliers,阿姆斯特丹,荷兰(2020)。

展览 | 层起的表面  Vanguard Gallery 崇真艺客

余晓

Yu Xiao

余晓的绘画创作基于“腹地”这一新概念,“腹地“用以代指画作背面、底部或画框等被隐藏的、未见的、被忽视的,但必不可缺的软肋。余晓揭露和展示它们到醒⽬的位置,并以此质疑绘画传统的定义。余晓的作品暴露了绘画的内部结构,揭示了其创作中使用的材料和技术,并强调了绘画表⾯的身体性。经过描画、绘制、撕扯、滚动、折叠及后续的数字激光切割和印刷等系列操作后,她的作品既像混杂了各类形态与几何图案的抽象绘画,又形似雕塑。余晓借鉴美学及解构的方法,并结合新技术,拓宽了绘画实践和观看的可能性。

展览 | 层起的表面  Vanguard Gallery 崇真艺客

单子 4号

画框,布面丙烯|

7 x 70 x 70cm|2022

关于艺术家 >

余晓,当代艺术家,艺术教育者。出⽣于中国杭州,⽬前⼯作⽣活于伦敦,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与⼈⽂专业艺术实践类在读博⼠。她⼀直从事绘画、装置、⾏为等创作,举办过四次个展;应邀参加在中国、英国、意⼤利、波兰、美国等诸多重要群展,如英国皇家美术学院RA夏季展,迈阿密巴塞尔'Metaforms'(元形式)公共项⽬展,何⾹凝美术馆‘别处/此在’等;作品在艺术巴塞尔Art Basel, 以及国内的西岸WestBund、ART 021等国际艺术博览会展出,并被机构和私⼈收藏。


余晓的作品中,强调了艺术创作中所涉及的劳动,并⽤作品来质疑艺术的商业化。作品暴露了绘画的内部结构,揭⽰了其创作中使⽤的材料和技术,并强调了绘画表⾯的⾝体性。同时,对消费⽂化导致浪费增加和环境恶化的提出批评,回收使⽤作品创作过程中的物品,突出了经常被丢弃的东西的潜在美和价值。通过颠覆传统的绘画的实践和提出新的绘画观看⽅式,去回应传统的等级制度和习俗,以及阶级、种族和性别问题。


她的近期个展包括:“看不见的绘画”,现在画廊,草场地,北京,中国(2018年);“绘画的可能”,现在画廊,草场地,北京,中国(2016年);“绘画的细小差别”,现在画廊,草场地,北京,中国(2013年);“方位”,WSA美术馆,华沙,波兰(2011年)。同时还参加了以下群展:“层起的表面”,Vanguard画廊,上海,中国(2023年);“集合或逃离”,CMAC艺术与媒体中心,旧金山,美国(2023年);“不羁的邂逅”,萨瑟克派克美术馆,伦敦,英国(2022年);“全球速递”,Daechumoo公共美术馆,江陵,韩国(2021年);“纵横四海”,ArtBox艺盒子,798艺术区,北京,中国(2020年);“联系等待”,BACA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20年)。

展览 | 层起的表面  Vanguard Gallery 崇真艺客

汪晓芙

Wang Xiaofu

汪晓芙的绘画创造了⼀个接近抽象的环境,在那⾥,可识别的元素成为引领深⼊梦境的线索。观者在形式本身和它们的欺骗性声明之间徘徊,仿佛意义和外观是彼此陌生的。通过绘画,她描述和观照事物的存在、她的认知以及存在与认知的边界,并探索它们的相互重叠、折叠、溶解与遮盖。在近期的作品中,她关注“森林”和“剧场”,并围绕着这两个主题进⾏结构和叙事上的研究。面对汪晓芙的绘画,观者仿佛目睹了生命形式和环境在时间上的逐渐模糊与变形。


展览 | 层起的表面  Vanguard Gallery 崇真艺客

蝴蝶和湖泊

亚麻布面丙烯|

122x153 cm|2021

关于艺术家 >

汪晓芙出生于 1991 年,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她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 (BFA) 和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Le.Roy Hoffberger 绘画学院(MFA)。她曾获得位于纽约的全奖艺术机构Shandaken paint school 2018-2019的fellowship,并被推举为2018年Rema Hort Man新锐艺术家Grant纽约地区的候选人。她去过的艺术家驻地有Art Farm Nebraska (内布拉斯加,2022/2018),Sass-Fee Summer Institute of Art(柏林,2019),Elsewhere Studio Residency (科罗拉多,2018)。她的艺术实践的主要媒介是绘画。同时,她也是一名写作者,正在为《Ocula艺术之眼》撰写艺术报道。


她近期的个展/个人项目包括:“公园”,武汉新润康精神康复医院, 武汉, 中国(2019年);“Pensée Clubs”(线上),Also 画廊,美国(2018年);“沙沙” , Lazarus FLIV Hallway 画廊,巴尔的摩,马里兰州,美国(2016年)。同时还参加了以下群展:“层起的表面”,Vanguard画廊,上海,中国(2023年);“花卉学 / Floriography”,The Yard: Greenpoint,布鲁克林,美国(2022年);“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天府美术馆,成都,中国(2021年);“饥饿艺术家”,宴会 Élysée, 上海,中国(2021年);“游击战 第五期”,栏杆外艺术家驻地,上海,中国(2021年);“未来祭中祭”,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中国(2021年);“未答之问”,上午艺术空间,上海,中国(2021年);“在各处 THere”,工作室画廊,上海,中国(2020年)。

“层起的表面”旨在通过一系列风格各异、形式多元的新创作,探索当代语境下平面创作的新形式。四位艺术家借助各类媒介与多重维度,赋予他们的创作以传统技法所不曾有的张力。

展览 | 层起的表面  Vanguard Gallery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