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款彩屏风」
“款彩”是漆艺的一种,又称“刻灰”、“大雕填”等,在欧洲也被称为“科罗曼多”工艺。一般在已上灰髹漆的木板上,以“阴刻”的方式可出纹样的轮廓,轮廓保留下来,轮廓以内的区域剔去漆层,填入红、白、蓝、绿、黄等各色颜料。外观如木刻印版,各色陷进,周身断纹自然密集。
清 乾隆《郭子仪祝寿漆屏》(局部)
由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收藏
此屏风共计12扇,高118.3厘米,每扇宽21.5厘米,材质为杨木

款彩屏风外销型图像
自17世纪直至19世纪,中国的款彩屏风都持续不断地出口至欧洲,目前所见的款彩漆屏风,多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中,国内馆藏较少。然而款彩屏风却极少出现外销型的图像。
《荷兰朝贡》款彩屏风(局部)
丹麦哥本哈根国家博物馆藏

丹麦哥本哈根国家博物馆所藏的《荷兰朝贡》款彩屏风是非常罕见的外销图像案例,从现有的资料判断,其结合了中国传统的“职贡图”和“八蛮献宝”等图式。但在人物的造型及构图方面则具有典型的日本南蛮风格,据图像比较,可以确定其部分来源为日本的《四十二国人物图说》。在工艺方面,《荷兰朝贡》则采用了典型的科罗曼多技法,即中国的款彩工艺。
明仇英《职贡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清 乾隆 粉彩八蛮献宝图碗(对)
观复博物馆藏

显然,《荷兰朝贡》款彩屏风非常有可能由中日两国的工匠合作绘制图像,并最终在中国制作完成的。因此,《荷兰朝贡》的图像制造和传播体现了中日两国在外销艺术方面的合作与竞争。
同时,结合历史上荷兰曾三次派遣使团访问中国的背景,该图像也展现了这一时期中国朝贡贸易体系与全球化时代所形成的碰撞和冲突。
本期学术讲座,震旦博物馆邀请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金晖老师,老师将结合不同的《荷兰朝贡》款彩屏风,带领大家了解漆艺之一“款彩”工艺,细品屏风中的人物造型及构图风格,回看这些外销屏风背后所体现的外销艺术贸易的历史背景。
主讲人

金晖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现为上海美术学院传统工艺研究所执行副主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
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为传统工艺和物质文化、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等,主要聚焦于漆文化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清华大学非物质文化保护基金、江西省哲社、上海市高水平建设等项目。
在创作实践上,作品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展览30余次并获得奖项和被收藏,作品先后在西班牙中国文化中心、英国剑桥大学、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韩国世宗会馆等机构展出,并被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
活动介绍

主题:AM 学术讲座 | 天朝、蛮夷与图像制造—“荷兰朝贡”款彩屏风研究
时间:2023年3月18日(周六)10:00-12:00
地点:震旦博物馆1F多功能厅
主讲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金晖
活动流程:
9:30-10:00 活动签到(钢铁侠处)
10:00-12:00 讲座分享
参与方式:活动公益免费,限额90人,需提前预约报名,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报名。
线上直播:关注“震旦博物馆”视频号预约并观看直播。
更多活动信息
欢迎加入震旦博物馆活动交流群

扫码立即加入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