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严善錞《富春》|山水间的情感对话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严善錞《富春》|山水间的情感对话 崇真艺客
严善錞《富春》|山水间的情感对话 崇真艺客

富春 #21, 2019  

布面亚克力, 综合材料 

69 x 47 5/8 in (175 x 121 cm) 


前波画廊诚挚地宣布将于2023年3月9日推出艺术家严善錞的个展《富春》。严善錞1957年出生于杭州,作为文革后大学院校重新开放后的第一批学生,并于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研习版画创作。


严善錞:富春

展出时间

2023年3月9日 - 2023年4月28日

参观需要预约

周一至周五 上午 9:00 - 下午 5:00

展览地址

55 East 11th Street, 5th Floor, New York, NY



严善錞《富春》|山水间的情感对话 崇真艺客

孟夏 #4, 2018 

亚克力、综合材料、画布 

67 3/4 x 44 in (172 x 112 cm) 



严善錞《富春》|山水间的情感对话 崇真艺客

册页 · 富春 #14, 2018 

布面亚克力, 综合材料 

每件图像: 21 1/4 x 31 in, 纸张: 24 3/8 x 33 3/4 in 


严善錞的艺术生涯非同寻常,从1993年他在深圳画院任教开始,他便将所有的时间和心血倾注在学术追求上,直到2005年才重拾画笔回到绘画创作中。而自2010年起,他将大部分的时间都倾注在了描绘杭州西湖的蚀刻版画和绘画之中。本次展览的重点是他的《富春》系列,富春是杭州附近的一个地区,几代重要的中国传统水墨画家都留下过这一主题的作品。本次展览中将呈现册页形式的小尺寸佳作,和大型画布绘画。虽然在规模和影响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呈现,但是以相同的主题为灵感的作品之间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严善錞《富春》|山水间的情感对话 崇真艺客

富春 #15, 2019 

布面亚克力, 综合材料 

42 1/2 x 33 7/8 in (108 x 86 cm) 


严善錞十二年前便开始了《富春》系列的创作。而直到2016年他才摸索出一套有别于其长期项目《西湖》系列的独特技法。他表示


 “《西湖》系列基本上是自己的童年经验的一种美术史的转换,它的感觉来源还是一种视觉的记忆。《富春》 则更多的是一种观念的产物。富春江一带的山水,自古就有不少文人的歌詠。但它在艺术史上的名声,应该是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建立起来的。这不仅是因为这幅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也是由于它背后的曲折故事,以及后代的画家们对它的不断模仿和阐释。” 

—严善錞
严善錞《富春》|山水间的情感对话 崇真艺客


黄公望(1269–1354)的《富春山居图》是现存的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最享誉盛名的杰作之一


受过应用透视、体积、光影等西方绘画技法训练,严善錞惊奇地发现黄公望作品中描绘的场景与富春河沿岸的风景实际相距甚远,而这种差异源自于一种艺术家对焦点和透视关系的绝妙融合。严善錞正是被《富春山居图》中这一极具个人态度与情感色彩的表现方式深深吸引,并将其内化到自己的创作当中。 


严善錞《富春》|山水间的情感对话 崇真艺客

宝石山拟古(一)• 渐江A+B, 2017 

铜板版画, 共2件 

每件图像 24 x 44.5 cm, 纸张 35 x 51 cm 

严善錞《富春》|山水间的情感对话 崇真艺客

宝石山拟古(一)•倪瓒A+B, 2017 

铜板版画, 共2件 

每件图像 24 x 44.5 cm, 纸张 35 x 51 cm 


富春江蜿蜒于汉口以南,两旁是低矮的山丘,美景如画,绿意盎然。严善錞前往富春地区写生时,那片土地引起了他直观而深刻的共鸣,这让他回忆起在文革期间旭熙耕作的日子。


“我面对的不是’山水’和’风景’,而是实实在在的大地与河流。没有美学的遐想,没有古人的诗意,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本色地存在着。”
—严善錞


严善錞《富春》|山水间的情感对话 崇真艺客

宝石山拟古(一)•石涛A+B, 2017 

铜板版画, 共2件

每件图像 24 x 44.5 cm, 纸张 35 x 51 cm 


严善錞《富春》|山水间的情感对话 崇真艺客

册页 · 富春 #10, 2018 

布面亚克力, 综合材料 

每件图像: 21 1/4 x 31 in, 纸张: 24 3/8 x 33 3/4 in. 


为了捕捉这种情感和描绘实际风景,严善錞在西湖系列作品所掌握的技术基础上,进行了20年的探索和创作。于是,严善錞在过去二十年创作《西湖》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绘画技法,以恰到好处地捕捉创作者最微妙细小的情感回响。在此之前,《西湖》系列创作中严善錞总是给画面蒙上一层薄纱,将几乎消逝的神秘过往呈现在观者面前。《富春》在制作上与西湖的那种含蓄矇眬不同,材料用得比较厚,几乎是直接在表达对象的质感,而不是比附。 


严善錞《富春》|山水间的情感对话 崇真艺客

宝石山拟古(一)•董源A+B, 2017

铜板版画, 共2件,

每件图像 24 x 44.5 cm, 纸张 35 x 51 cm


此外,本次展览中其蚀刻版画作品《宝石山》所展现的风景灵感来自西湖北岸的美景,也让人回味无穷。他运用硫磺和橄榄油的混合物来蚀刻版画,达到了微妙绝伦的效果。严善錞精通水墨画和中国古典诗词,这些诗词的目的不是不在于描绘,而是透过细致的观察来唤起人们的共鸣。他能够轻松自如地驾驭所掌握的学识,但其绘画和版画却以其自谦和含蓄而令人难以忘怀。这些作品展现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保持了谦逊的姿态,不卑不亢,不言自明。 


严善錞《富春》|山水间的情感对话 崇真艺客

宝石山拟古(一)•董其昌A+B, 2017

铜板版画, 共2件

每件图像 24 x 44.5 cm, 纸张 35 x 51 cm


严善錞《富春》|山水间的情感对话 崇真艺客
严善錞《富春》|山水间的情感对话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