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钢品成为建筑亮点?万事达江苏制造基地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2020 年初万事达迈出了跨省建厂的历史性第一步,经过综合评估,最终确定在江苏镇江建立标杆工厂。山东万事达集团,始创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经过 40 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从事建筑钢品、冷轧钢卷制造和涂镀钢板贸易等业务的大型集团化企业。这座新工厂作为万事达近年来最大的投资项目,不仅承载着万事达集团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工厂的重任,对于推进建筑钢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建设也具有开创性意义。
© 万事达项目占地 150 亩,基于人性化空间的经验,建筑师提出了将办公楼和厂房两栋楼合二为一的功能整合布局,即:将两个建筑单体融二为一,内部空间既分又合。不但解决了两个建筑物之间人员动线过长的弊端,提高了空间使用效率,并且通过体量重组在办公入口增加了必要的聚集广场。作为一座标杆工厂,整体的外立面设计可以说是万事达建筑围护产品的超大型样板空间。除屋面系统外,建筑外墙采用了万事达夹芯板和单板两大系统。在设计时,建筑师因地制宜,结合江南水乡镇江的地域特质,将水波概念与万事达钢品紧密结合。依托万事达优质的材料品质以及产线加工能力,建筑表皮的最终成果十分令人惊艳。
© 万事达项目东立面采用了暗喻水波的变化模式作为母题,高 15 米的建筑立面绵延近 300 米,约 750 枚波长 300 毫米、高度约 12 米的连续弧形折弯单元板构成了一个颇为壮观的超尺度空间。“涟漪“在南北方向形成波动,随着光线的移动展现出生动的明暗变换,最终以一种极度轻盈的视觉效果呈现出一个极大体量的工业建筑外立面,简约却不简单。

© 万事达
© 万事达
© 万事达西立面:莫兰迪色渐变
项目西立面旨在表达万事达建筑制品的构型与色彩能力,选择了蓝紫基调的渐变色组合。将晴空的蓝色与夕阳西下的紫色合为一体,在许多时候都能跟天色形成一定程度的呼应,突出融于自然的表达。在功能设计的层面,倾斜着舒展开来的外立面在侧边留出玻璃窗的空间,为室内引入自然光线。
© 万事达
© 万事达
© 万事达南立面:弧形玻璃幕墙
项目南立面展现出一个内凹的弧形波动,以此形成一个环形的入口广场,进而完成外部城市界面与办公楼之间的视觉过度。弧形的玻璃幕墙,也隐喻了水这个精神要素的形象存在,玻璃颜色倾向于蓝绿色系,在透光度上有所把控的同时,玻璃材质对天色的反射也加深了其与自然的互动。
© 万事达
© 万事达
© 万事达办公楼与厂房之间形成了类似于“长廊“的狭长空间,其中厂房的南墙墙面采用万事达系列产品中的三维艺纹板,将一副传统山水长卷通过线纹像素方式,配合顶光形成的明暗素描,隐约展现出抽象的水墨效果,契合地处江南的文化特征,实现现代技术与古典文化的交融。
© 万事达办公楼内部展厅
办公楼内由多个模块组成,其中展厅作为进入大楼最直观的表达,在设计方面也有诸多巧思。大量的弧形元素与项目的整体气质相相呼应,木制格栅元素的加入,与钢制产品的硬朗形成碰撞。向内深入后,两层挑高带来更加开阔、舒畅的感觉。玻璃幕墙为展厅引入了大量的自然光线,但内在的灯光设计也同样值得一提。墙面的灯光设计如同一幅幅展开的书卷,柔和但又力量十足,配合阶梯状的吊顶,给人大气、充盈之感。
© 万事达
© 万事达随着工业化 4.0 时代的到来,工业建筑设计领域对建造标准和工艺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意识的增强,也让我们看到了大量优秀的工业建筑设计。而钢产品的建设效率、性价比、功能性、加上可回收的绿色本质,其效能在一众材料之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在未来,工业建筑设计更将是人、自然、社会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万事达也将怀抱美好的建筑愿景,持续突破、创新,用优质的建筑围护产品,让工业项目也能够成为建筑设计领域亮眼的存在。
© 万事达
手绘草图
手绘草图
手绘草图
手绘草图
平面图
平面图
剖面图
编辑:邵珠琦
*本文内容来自万事达
标题及版式由 ArchDaily 整理



点亮“在看”和“点赞”,
将创意灵感放在第一位👇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