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2021年秋拍,我们首次将“中国新绘画”升级为夜场,获得了市场的热烈追捧和广大藏家的积极响应,38件作品,共斩获4242万元,仅一件作品遗憾流拍,成交率高达97.3%,再次毫无争议的成为这一板块的行业风向标。2022年秋拍,“中国新绘画”夜场稳中求进,数位艺术家刷新个人成交纪录及第二高价。
北京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部,推出其中最具代表性艺术家的个人系列专题,深入梳理每位艺术家不断演进的创作面貌和理念,持续推进中国当代艺术及收藏界对于新世代中青年艺术家的关注与认知,进一步夯实“中国新绘画”的板块内容。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艺术家闫冰(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提供)



1980年,闫冰出生在位于甘肃天水南部的一个偏僻小山村杏树湾。19岁那年,他背井离乡,远赴北京求学,历经三年终于考入他理想的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闫冰选择留在北京,开启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在北京的这些年,闫冰目睹了这个城市的飞速扩张,也感受到自己老家杏树湾的“流逝”,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使得他内心产生不安与不适。直到有一天,当他意识到曾经陪伴他度过少年时代的农具,麦场,农作物和泥土可以作为他艺术创作中的素材的时候,那种内心的不安感才渐渐淡去。

在闫冰的早期作品中,他利用从老家收集来的现成品,创作出了一批装置艺术品。闫冰并非是一种现成品的挪用或重现,而是予以作品一种形式的改造和美学的重组,“还原”一个已经遗失的生活场景。在尝试创作出了很多装置作品后,闫冰感觉到自己多年学习的艺术方法和自己关心的事有了结合,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感,慢慢开始转变了艺术表达方式,恢复了他架上绘画的创作旅程。然而,不管闫冰采用何种创作语言,与农村生活相关的物是他不变的主题。在他看来,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对它们足够熟悉,同时这些朴素具有时间感的物体能带给他意想不到的创作灵感。





泥土系列



闫冰的痕迹索性就是一撮土,这些土在他手里忽然变得如此具体,如此不可思议,如此有温度。静默在这个温度面前,我无言而且惭愧,我幻觉着我们全球村时代的社会,静默在闫冰的作品前,反省着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不该做什么。

——刘小东

1. 温度

2009年,闫冰的首个个展《闫冰:温度》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了一批运用原始材料制作而成的装置作品。整个展厅空间构建成了一个真实的家庭现场,他将泥土,麦壳和麻线等材料搅拌成混合物,再将这些混合物揉捏聚成一团,寄居在从西北农村收集来的老家具上。泥土作为核心的元素,串联起来了整组装置,不仅体现出闫冰对记忆与乡土的复杂情感,同时也负载着某种经验与观念。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展览现场


如果万物果真皆有灵性的话,那么一把铲子也有它的性格,一堆泥土也会有它的脾气。当世界的所有细节都被过分定义之后,我们是智慧了还是更无知了?当一切所见都成为概念而无趣时,我想重回懵懂。

——闫冰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2009年《粮食》泥土、麦壳 

2. 2009年《棉被》牛皮、木箱

3. 2009年《秘密》泥、木柜、综合材料

4. 2009年《风扇》泥土、风扇

5. 2009年 《炉子》泥土、炉子

6. 2009年《愤怒者》

7. 2009年《无题》黄泥、木头

8. 2010年《筑NO.3》泥土、综合材料

故乡的记忆为闫冰的创作提供了诸多的素材及逻辑驱动力,多年的乡村成长与生活经验不仅影响了他的世界观的形成,更直接干预了后来的创作。闫冰并没有停止他的涂抹,只是选择了一种与父辈既断裂又保持关联的新的劳动方式下继续工作。



2. 我的劳动

在2011年杨画廊举办的闫冰个展《我的劳动》中,闫冰延续着之前的装置作品创作。在这些作品中,他保留了且提示了一些传统农耕文明和劳作方式,并让生活场景意象化,重点揭示了材料的属性,让不同属性的材料结构出新的语境。在这些艺术实践中,闫冰重新审视他经历的生活和土地,这成为他往后艺术实践的主要弹力。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2011年《小路》黄泥、综合材料
2. 2011年《黑色树桩》树桩、黄泥
3. 2011年 《温暖的尖》黄泥、鸡毛、钢
4. 2011年《生物木箱》泥土、木箱
5. 2011年《内部》冰箱、黄泥


3. 泥土、镜子、铁
我们来自何处,感受到一切幸福与痛苦,生活的契机,我们又要归去哪里?
2012年,闫冰创作了一组装置作品《箱子》,厚厚的泥土覆盖在老式旧木箱上,仿佛永久封存在此。闫冰说,中国人是沉默的,但当你接触每一个人,打开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非常丰富的世界。这个世界,外观做的像《箱子》一样,是密封的。在2013的实践创作中,闫冰将三角形,长方形或者圆形的泥土混合物糊在了镜面上,这些图形是闫冰一种归纳世界的方式,他感受到的不同形态的事物,变成了最原始的启蒙,借用泥土这一母题直指一切形式的核心。随后,他开始探索材料之间的转换,在《新泥》这一系列装置中,黄土变成了绘画材料,一点点的小泥疙瘩并集起来成为画心,填满整个画框。密集并列的小泥疙瘩,处在同一个画框内,有颜色,有物质的痕迹,有外框,除了画面没有情节和故事,作品具有一切绘画的属性。黄土变成颜料,颜料也能转变成黄土,在闫冰看来本质都是一样的。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2012《箱子》泥土、木箱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13年《泥土与镜子》泥土、画框、镜子(从左到右:No.1、No.2、No.4、No.6)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2014《新泥No.12》泥土、画框

2. 2014《新泥No.13》泥土、画框



在我忍受疼痛的某一瞬间,我似乎感觉到有铁穿过身体,那一刻我想到了土地,于是有了这件作品,焦虑获得了某种释放。

——闫冰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展览现场

2. 2014年《疼痛的重量No.14》泥土、铁
3. 2014年《疼痛的重量No.22》泥土、铁 





铁匠铺

闫冰的绘画创作真正开始于《铁匠铺》系列。从2007年美院毕业之后,闫冰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碰过画画,他感觉自己当时并没有找到吻合自己感受的绘画方式。2011年的某一天,他和家人通话时得知,开了一辈子铁匠铺的五舅年岁已高,加上人们对传统铁器农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小,五舅打算关了自己的铁匠铺。闫冰想做点什么,但是最后也只是带了几片画布回去,在铁匠铺里安安静静的创作了几幅作品,他完全沉浸在铁匠铺里,没有了之前对绘画的纠结和欲望,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绘画冲动和自由。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2011年《铁匠铺No.1》布面油彩 98x90cm

2. 2011年《铁匠铺No.2》布面油彩 98x57cm

3. 2011年《铁匠铺No.5》布面油彩 36x68cm

4. 2011年《铁匠铺No.6》布面油彩 100x58cm

在《铁匠铺》系列中,闫冰一共创作了六幅作品。其中有两幅没有铺满背景绘画,其他四幅作品从门口到室内,从炉灶到墙上,都移步换景式的呈现了铁匠铺的全貌,这样细致描绘场景和众多物件同时在场的刻画在闫冰之后的创作中很少出现了。而那两幅背景空白的作品,更是闫冰在创作中的刻意为之,暗喻着他对于铁匠铺命运的思虑。在这里,铁匠铺代表着农耕文明,无人问津的铁具意味着农耕文明的衰落,而它们的命运正如两幅空白背景的作品,主体孤零零的存在,却无从着落。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1. 2011年《铁匠铺No.3》布面油彩 47x39cm

2. 2011年《铁匠铺No.4》布面油彩 39.5x22cm




农事诗

2012年闫冰创作了一系列绘画风格一致,但题材多样的绘画作品。在这期间,他感觉绘画重新回到了他的手上,即兴画出他脑海中对于农村生活的记忆。在闫冰看来,这些作品的面貌和内容肯定不是单一的,但是回头看,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在创作中,他把描绘的对象几乎置于一个阴晴不定的背景里,所有的形物都处在一个普遍却又不确定的时间点里,既是对记忆的回应,同时也是对现实的隐喻。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2012年《西瓜红》布面油彩 80×100cm
北京保利22年春拍 Lot1081 成交价:RMB 759,000   


2. 2012年《天色》布面油彩 80x125cm
3. 2012年《天空之下》布面油彩 40x80cm
4. 2012年《牛角》布面油彩 40x40cm
5. 2012年《马背》布面油彩 160x120cm        


6. 2012年《白骡子》布面油彩 110×80cm
北京保利22年秋拍 Lot1113 成交价:RMB 920,000


7. 2013年《藏刀》布面油彩100x80cm   




土豆



土豆系列从 2012 年一直画到现在,它对我所激发的想象和我赋予它的结构这两者之间还在不断的寻找平衡,所以这个系列还会持续下去。

——闫冰

土豆是闫冰反复绘画的题材之一,迄止至今,已经持续了七八年之久。尽管一直重复这个母题,但是闫冰在不同阶段对土豆的认知感受是不一样的。在早期的创作中,土豆一直以静物的形式出现,有好几个土豆在一起的画面中,闫冰对每一个土豆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每一个土豆重要且平等,不分主次。在漆黑的台面上,阴晴变化的背景中,土豆被赋予了神圣的品质和气质,完全有别于传统的静物绘画。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2012年《四个土豆》布面油彩 80x100cm


后来,闫冰将切开的土豆加入到画面中,切成一半的土豆独立成画,或者好几块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里。这种被切开来的土豆不仅仅是一种特定的形式,更多代表着一种农村人事的象征。闫冰根据老家的风俗,每年三月村里开春时,村民们聚在一起祭祀,杀羊分肉。每家每户都会平等的分到一小块肉,闫冰记得自己每次都很虔诚的把肉端回家。所以在这里,分土豆就是分肉的比喻,祭祀是人与上天的约定,神圣不可轻视。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2012年《分土豆NO.1》布面油彩 120x180cm


2. 2013年《分土豆NO.2》布面油彩 120x180cm


3. 2013年《分土豆No.5》布面油彩 80x220cm


4. 2013年《分土豆No.6》 布面油彩 40×40cm

北京保利22年秋拍 Lot1112 成交价:RMB 460,000


5. 2014年《分土豆No.8》布面油彩 100x130cm


6. 2014年《分土豆No.9》布面油彩 60x80cm


土豆从最开始的俯视或者平视的静物出场方式再到之后,某一刻,桌子的边沿突然跌宕起伏,大山一样的阴影出现在画面里。而那些土豆,在仰视的视角里,宛如巨大的圆石或者山岳一样矗立在天地之间。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2016年《一个土豆》布面油彩 100x100cm
2. 2016年《白布遮盖的土豆》布面油彩 60x80cm
3. 2017年《两个土豆》布面油彩 100x130cm
4. 2017年《三个土豆》布面油彩 150x200cm




牛皮

和土豆一样,牛皮也是闫冰创作中颇为重要的母题之一,可以说这两个系列是他绘画部分里两条并行的线。在闫冰的创作中,他把对于牛这个动物的感受压成平面,通过反复叠加刻画出牛皮可触摸的质感。早期的牛皮作品比较写实,渐渐的闫冰不再根据牛皮的样子进行绘画,而是自由构成画面,几乎很难以将作品和现实中的牛皮对应起来。他从以前的写实中抽离出来,刻画这些带有抽象意味的画面对他来说却是对早已物是人非的故乡的一种怀念。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2011年《五头牛No.2》布面油彩 160x280cm

2. 2011年《五头牛No.5》布面油彩 160x280cm

3. 2012年《白天到黑夜》布面油彩 120x180cm

4. 2013年《牛皮No.5》布面油彩 80x100cm

5. 2013年《牛皮No.9》布面油彩 130x180cm

6. 2013年《牛皮No.10》布面油彩100x200cm

7. 2013年《牛皮No.12》布面油彩 100x200cm

8. 2014年《大牛皮》布面油彩 300x510cm

这件2015年创作的《深褐色的影子》是牛皮系列的延伸之作,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皮革或者土墙壁的质地,通过自身的经验加以结构,凝练出某种永恒的气质,直接诉说闫冰内心的感受。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2015年《深褐色的影子》布面油彩 150x400cm



2015年,闫冰延续了之前的装置创作,以铁和麦子两种材料作为母题,以手工打制的各种形态的铁器为容器,外形来源于农具的形态,再在铁器的某处切开一个小口,灌入麦子,直到灌满铁器,再把小口焊缝密闭。麦子被永久的密封在铁器中,观众并不知道这些外形简洁奇怪的铁器是一个容器,也不知道里面封存着麦子,封密小口的焊接疤痕变成一个造成迷惑的引子,让观众无限想象容器里的秘密。尽管铁和麦子的属性完全不同,但闫冰却把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让它们产生一种奇妙的联系。在这一展览中,同时也展出了闫冰以铁器形状为创作灵感的几幅绘画作品。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展览现场


当完成这组作品时,我发现我很难有效地解释它,它的指向庞大又虚无,有悲悯的底色,而最接近这个词的,只有‘爱’了。

——闫冰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2015年《爱No.2》(局部)铁、麦子
2. 2015年《爱No.4》铁、麦子
3. 2015年《爱 No.13》铁、麦子
4. 2015年《爱No.9》铁、麦子
5. 2015年《繁华》布面油彩 50x70cm
6. 2015年《爱No.2》铁、麦子 20根180x110cm的圆柱+67x220x62cm的箱子
7. 2015年《日食》布面油彩 100x100cm



艺术实践计划

2016年,闫冰分别在甘肃农村的石节子村和四川岷江支流的羌族村寨“黑虎羌寨”举办了艺术实践活动。在石节子村,他以当地村里的农民生活资料为对象创作了一批绘画作品,比如馒头,杏树,绿苗等,这些作品呈现出日常庄重化的意味。闫冰回忆到,这些老乡自己也没想到这些日常的东西也能化成了画,看到的时候他们很意外,比如一个老乡的脸盆被画进去了之后,他就默默地盯着看了好久。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石节子村展览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2016年《堆起来的开花馒头》布面油彩 50x70cm          


2. 2016年《土坡上开花馒头》布面油彩 50x70cm


3. 2016年《切开的红苹果》布面油彩 100x130cm


4. 2016年《绿苗》布面油彩 30x40cm     

5. 2016年《两朵黑云》布面油彩 40x50cm    

在黑虎羌寨村的时候,闫冰以羌族人的厨房为绘画对象,他描绘了他们日常使用的炉灶,碗筷,炉火等,一切以生活的基础为激发点。绘画中的什物贫乏的令人心酸,但就是这些普通之物,在烟熏火燎之中,维系着一家人,伴随度过几十年的光阴。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2016年《黑虎No.1》布面油彩 80x60cm
2. 2016年《黑虎No.6》布面油彩 40x50cm
3. 2016年《黑虎No.11》布面油彩 40x50cm
4. 2016年《黑虎No.7》布面油彩 90x120cm
18年的时候,闫冰通过一次写生过程中,他以行为影像的方式记录下自己一边砍伐白桦树一边为其写生的过程。而这段影像恰恰将写生画面中对事物的“裁剪与干预”转化为写生背后“对事物的改写与揭示”,并以一种暴力的、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闫冰在作品中加入了一个砍伐的动作,甚至说是“杀死了一棵树”,这也隐含了绘画者行为对现实的主动介入。“写生”是艺术家创作中的一种观念,是一种在场的观察和思考方式,这种直接有力的艺术语言使得闫冰创作形式的多样性统一于其中。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2018年《白桦》布面油彩80×60cm×3

摄影50×75cm 录像时长4分37秒


北京保利21年春拍Lot3221 成交价:RMB 805,000




蘑菇

继土豆和牛皮系列之后,闫冰开启了新的主题创作——蘑菇系列。闫冰画蘑菇的契机很突然,刚开始的时候他从来没想过要画它,但有一天当他走在市场上,突然发现旁边菜摊上一丛蘑菇看了他一眼。这种体验真的是如有神启一样,就在那一瞬间最重要的工作已经完成了,现实物和他心里的感受结合成了一个新的形象。在蘑菇系列中,一簇或者一丛蘑菇被端庄的摆放在高案出,它们被刻画得沉重又轻盈,呈现出一种庄重和飘逸兼具的状态,同时也散发出一种强烈的仪式感和肖像意味。蘑菇在画中早已超脱了本来的属性。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2018年《蘑菇No.2》 布面油彩 130x180cm
北京保利21年秋拍Lot2852 成交价:RMB 1,840,000

2. 2018年《蘑菇No.3》布面油彩 100x80cm

3. 2018年《蘑菇No.4》布面油彩 100x130cm

4. 2018年《蘑菇No.5》布面油彩 80x100cm

5. 2018年《蘑菇No.7》布面油彩 120x150cm

6. 2018年《蘑菇No.12》布面油彩 150x130cm

7. 2019年《蘑菇No.15》布面油彩 150x220cm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2022年《散落的蘑菇》布面油彩 180x460cm




杏花

杏花系列是闫冰比较少见的花卉题材作品,从2016年回到石节子村开始,他在不同时间分别刻画了形态不一的杏花。从花苞到开花绽放,杏花这一与泥土有着天然关系的什物被视为泥土的衍生。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2016年《五朵杏花》布面油彩 70x50cm


2. 2016年《两朵杏花》布面油彩 30x40cm


3. 2019年《杏花No.2》布面油彩 100x80cm


4. 2019年《杏花No.5》布面油彩 100x80cm


5. 2019年《杏花No.8》布面油彩 100x80cm  




长途西行

2021年的春天,闫冰一个人回到甘肃老家,进行了一场为期五十天的长途旅行。一个人走着路,天晴了,下雨了,刮风了,天黑了,下雨了,刮风了,天亮了,狭窄了,开阔了,天色一直在变化,这个外部的变化同时也应对了他心里的一种变化。在这次旅行中,闫冰从一条河流开始,从东往西,他一路追溯着自己早年的土地记忆,同时也感知着自己内心的蜕变与释然。这一系列作品以荒原与田野为主要题材,相较于之前凝重深厚的气息,新的作品更加轻盈辽阔,他试图寻找有关于生命的尊严和意志。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2021年《白梨花》布面油彩150x130cm

2. 2021年《忧伤之城》布面油彩 200x340cm 


3. 2021年《寻菜者》布面油彩 200x340cm

4. 2021年《风中的野菜No.5》布面油彩 180x270cm

5. 2021年《行走的云》布面油彩66x91cm

6. 2021年《空城》布面油彩130x180cm



我在故地走入了新的精神世界,新的感受和领悟带我逆向穿过了原有的认知,犹如从一片云影里走了出来。突然,一切清晰了起来。

——闫冰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2021年《白花》布面油彩 50x40cm


2. 2021年《鸟》布面油彩 50x70cm


3. 2021年《荒地》布面油彩 60x270cm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网络拍卖竞投指南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云征集联系方式


北京保利拍卖丨中国新绘画专题——第十期·闫冰 视频资讯 现当代艺术部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