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和导览 | 超验的启点?——张宁个展部分作品解读
导览:陈阿姨、陈雨馨
张宁的水彩是一种很独特的存在,它既有中国传统水墨绘画的即时性,也有着来自西方哲学的那种自我反叛、自我革新意识,他的画不仅留存了艺术家创作时最为凝练的思考、最为宁静平和的状态,同时在意涵上,也蕴藏了很强的哲学性和当代性。
——贾廷峰
2023年2月26日张宁个展在798太和艺术空间开幕,展厅内共展示了张宁在近五年间创作作品二十余幅,深浅不一的蓝构成了展厅中的主要色调,展览标题“超验的启点?”则点明了艺术家在画面以外的叩问。
本次展览是太和艺术空间2023年的第一场展览,也是张宁在太和艺术空间的首次个展,诚然是一种“启点”,但若是回望双方的合作,早在2021年的艺术北京,太和艺术空间便已向张宁伸出了橄榄枝,太和艺术空间创始人贾廷峰坦言,与张宁相识已久,对其创作状态和作品的观察也持续了数年,决定在新年伊始为其举办展览自然也由他全新的作品面貌所决定,在他眼中,张宁是一个“永不安于舒适区,不断突围、不断创新,并且始终在提出新的命题、解决新的疑问、到达新的顶峰,永远怀抱质疑的精神,全力以赴去探索、去创作”的艺术家。
“超验的启点”由太和艺术空间的馆长果果担纲策展人,在开幕访谈中她坦言:“‘光’其实是很有神性、哲学性的一个主题。张宁老师这批作品就在这方面,做出了非常了不得的创新”诚如斯言,展览所呈现的作品无论在张宁个人创作历程中、还是在水彩画这一大类的创新意义中都有着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呈现。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颠覆已有的绘画范式、跳脱自己早已了然于胸的绘画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张宁毕业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研习水彩绘画数十年,在2014年的全国美展中,张宁的《老船》便受到了高度的青睐,《老船》以高超的写实技法,通过水彩这一以轻薄为主要特性的媒介,描绘出了厚重、结实,充满了冲击力的作品,张宁画中的老船造型立体,沉稳有体量感,船身细节描绘极其深入,在水彩颜料原有的透明与水的流动中增强了色彩的微妙和肌理的丰富。而在创作的下一步《海之子》中,张宁将这一绘画特色深化地更为极致,在这一阶段,张宁将描绘对象从充满时间痕迹的老船转向了难度更大的人体,六个动态人物选取了与真人等大的比例,对画面的整体把控和对细节的细腻刻画将张宁深厚的写实功力一展无余。
老船 153×114cm
海之子 170×115cm
很多人会好奇,对张宁怀抱类似疑问“既已有如此强大的写实绘画能力,又为何要进行抽象创作呢?”确实,跳出舒适区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并非易事,更遑论以创作为生命的职业艺术家,但在张宁的创作历程里,2015年之后,沉迷研读哲学著述的他,逐渐发觉太过具体的物像,对他更为自由、更为深刻、更为内发自省的创作事实上造成了束缚与阻碍,就如他在展览前言中所说的,近年来他创作态度发生的转变——“观念先行,摆脱肉眼的客观再现对观念和精神的束缚,从而进一步反思什么是艺术和艺术的当代性转换”——这一转变在张宁画面中体现得十分直接,从克尔凯郭尔到伽达默尔再到康德与哈耶克,从写实到抽象的画面转化在张宁的创作中有着十分直观的体现,哲学给予了张宁这一变化极为丰富的养料与坚实有力的能量。
雪霁 纸本水彩 150×100cm 2019
Clear after the snow Watercolor on paper 150×100cm 2019
传统哲学家在深入自身研究的时候,往往会将落点集中于神学或是美学,而若将美学复原至其英文词源本身“aesthetic”则又可被译为“感性学”。如果说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世间人、事、物基本普遍的运行规律的话,“aesthetic”主要讨论的则是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即“感知”,也许美学所对应的并非只有艺术,但可以说艺术是美学表达的绝佳载体与深入探索的最有效路径,所以这大概或许也是张宁沉醉其中的原因之一。
纷繁复杂的世界充斥着浅薄的表象,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观察极易陷入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纷杂与迷茫,有时一个事物、一个画面、一个视觉效果越是绚烂夺目、越是引人入胜,可能其所遮蔽的本质就越是败絮其中。而对艺术家来说,沉溺于对现实的复制与对细节刻画的深究,对于找寻真理与真相并无意义,海德格尔也曾认为,世界上唯有诗人与艺术家,能够通过诗歌的语言与绘画的笔触,进行一种“去蔽”,拓展一条“经由密林”的有效路径,从而达到一种认知上的“澄澈之地”。对张宁来说,细腻沉稳又不失大气与体量感的写生是他已然到达的一座顶峰,当一位艺术家在一方面做到极致,再进一步往往就会需要更大的能量、魄力与勇气,而张宁便是完成了这重要一步、“纵身一跃”的艺术家。
融 纸本水彩 150×100cm
Melting Watercolor on paper 150×100cm
在太和艺术空间“超验的启点”展览中呈现的张宁近期画作,其中已不见丝毫的具体物像,他通过构图、线条、色彩、肌理,以几何状的块面为主要画面形式,传递着阳光、山川、河流、湖泊带给他的感受,这是来自大自然的感召——那些密林枝叶投射而下的掠动光影、那些阳光通过数米清澈湖水映照的湖底水草、以及极北之地如永夜般黑暗中浮动的五彩极光一一跃然纸上,它们并非大画幅相机攥取的吉光片羽,而是艺术家所绘“心相”,即使只是顷刻须臾之间,但确如佛说“一刹那九百生灭”,在张宁的画中这种万物勃发的生机与画面直观的平静宁和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与圆融的美感。
净语-5 纸本水彩 150×100cm 2021
Pure words - 5 Watercolor on paper 150×100cm 2021
哲学之外,张宁也是一位对于户外和自然有着深切感受的人,攀登野山、感知圣湖是张宁闲暇时刻的放松活动,在“超验的启点?”中,十分引人瞩目的便有“巴松措写生”,清透的水彩在画面中重叠、组合,以水为承载的色彩在画面中流动,艺术家攥取那些稍纵即逝的动人时刻,经由画笔凝固于纸上。无论是山川、河流、湖泊还是光,那些具体的“物像”承托着文化嬗变中的“意象”,最终以其“抽象”之态落于笔尖。在张宁的画面中可以看到高原圣洁的光束照射圣湖“巴松措”,也可以看到微风拂过绿意盎然的泸沽湖,艺术家的个体存在已然相融于画面,引领观众进入一种近乎“冥想”的平和之态。
张宁自幼生长在滨海之城青岛,作为艺术家,他在观念与创作上也充满了海洋带来的博大与开阔,不停地追寻不停地寻找,永远处在路上的张宁以一种持续性的创造力为观者带来惊喜。
巴松措写生No.5 纸本水彩 75×53cm 2020
Bason Lake sketching No.5 Watercolor on paper 75×53cm 2020
启示-9 纸本水彩 150×100cm 2020
Enlightenment - 9 Watercolor on paper 150×100cm 2020
上下滑动可见
太和艺术空间 ︳TAIHE ART GALLERY
官方微信 ︳taiheart
官方微博 ︳@太和艺术空间
官方小红书 | TAIHE太和艺术空间
小程序 ︳太和艺术空间
邮箱 | taiheyishu@163.com
www.taiheart.com
垂询电话:+86 -13261081813
周二至周日 10:00 - 18:00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B10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