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策展人吴蔚看来,数字科技的发展,正在成为人类身体和自然环境的延伸,并不断成为艺术家创造性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华银行艺术画廊新展以“对影”为主题,邀请史金淞、杨泳梁两位当代艺术家,通过各自不同媒介的艺术表达,探讨在应用技术的场景下,如何给予自然生态与人文传统的观照。
史金淞:材料作为一种叙事
作品《未来诗学研究·竹谱》是一个基于数字技术和赛博美学,以“竹谱”的图像史为线索,向上溯源人文精神的诗学谱系,面对未来未知的诗学图像考据。 “我用的是一款淘汰版的打印机,经过改装后可以打印炭纤维。在打印过程中,会出现机器自带的一种粗糙度,这是人为做不到的,使得作品看起来会有一种质感。”
史金淞作品 “对影”展览现场,大华银行,2023
在“对影”的展览现场,艺术家用不同的竹谱词汇组合出如竹林般的幽深意境,也成为艺术家关于自我精神归属的诗学想象。“我比较喜欢‘大隐隐于市’,把它当作一种与现世的和解吧。我认为真正的和解是一种抵抗,就像古代园林,它不是一个娱乐的地方,而是知识分子把自己围起来,跟自己和解的同时,也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抵抗。它是自我消化生命的一种方式。”史金淞对崇真艺客说道。
史金淞作品 “对影”展览现场,大华银行,2023
杨泳梁:不朽之境
作为对中国山水画黄金时代的致敬,杨泳梁忠参照宋元绘画,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一个公众可走入的全景式中国山水——《不朽之境》。“古代山水画强调‘以林泉之心临之’的哲学思想,作品希望从身临其境的角度假想自己在山水中游历。如今的科技实现了让人们在山水间畅游的假想。”
杨泳梁作品 “对影”展览现场,大华银行,2023
《不朽之境》也是杨泳梁第一件基于虚拟现实的作品。对艺术家而言,创作很像⼀个私⼈庇护所,他希望像⼀个隐⼠回归乌托邦⼀样找到平静。“我试着构想⼀个新的地⽅,给⼈带来温暖和欢愉的地⽅、以及充满⾊彩的地⽅。这个系列献给变幻⽆常的世界,尤其是带着希望继续⽣活的⼈们。”
杨泳梁作品 “对影”展览现场,大华银行,2023
大华银行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叶杨诗明女士出席了开幕式并表示:“作为亚洲艺术的坚守者,大华银行一直关注当代水墨艺术的传承与推广,并积极推动这一东方艺术瑰宝的创新与发展。此次展览是我们一系列水墨艺术展的延续,也是即将在国内启动的‘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校园版的前序。它让水墨之美联接更多公众,也展示了传统人文与当代艺术碰撞下未来无限的可能性。相信对于新生代的艺术家们,也是一次极佳的思考契机。”
“对影”展览现场,大华银行,2023
【展览信息】
展览:“对影”艺术展
地点:大华银行艺术画廊 | 上海市浦东新区银城路116号128号1层
展期:2023.3.10 - 6.30
公众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或通过搜索UOBandArt 微信小程序,了解更多展览信息。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