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策展人:范迪安、吴为山、马锋辉
展览总监:傅中望
分策展人:盛葳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单位: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武汉美术馆、合美术馆
展览地点:武汉美术馆(汉口馆)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28日——2023年5月31日
参展艺术家(按姓名首字母排序):阿娜伊斯·唐德、安迪·莱提宁、安东尼奥·纳瓦罗、奥列格·米哈 伊洛夫、芭芭拉·梅德森 、陈焰、后天计划(陈荣新、洪荣满、张云峰、孔德林)、胡泉纯+央美雕塑系五工、黄锐、黄于纲、焦兴涛+羊蹬艺术合作社、康剑飞、李琳琳、李牧、刘建华、刘商英、彭显锋、切莉尔·霍茨博格、任前、隋建国、苏珊·安克、汤南南、谭大利、唐影、吴观真、武小川+关中艺术合作社、王景春、徐冰、徐累、许江、许毅博、彦风、杨心广、袁晓舫、章燕紫、曾健勇

正在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展出的“2022武汉双年展”“绿色生态”专题,为观众呈现了环保主题、生态艺术、生物艺术、绿色科技、艺术乡建等各种不同的当代艺术方式。艺术家以绿色生态作为全球议题,通过艺术感受自然文化和哲学传统,展望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与美好生活,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接下来,我们为大家介绍参展“绿色生态”专题的36位艺术家及作品,按照“金/创造”“木/生长”“水/滋养”“火/赋能”“土/孕育”版块分期呈现。现在一起来看看“火/赋能”版块的5位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吧!

火/赋能 Introduction
01
切莉尔·霍茨博格
1961年生于美国
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版画系
获艺术硕士学位
艺术家介绍:
1990至2012年任教于美国库茨敦大学版画系
2007年成为教授
2007至2018年担任库茨敦大学艺术与艺术史系主任

参展作品介绍

△骚动 | 切莉尔·霍茨博格 | 版画
70cm×71cm | 2019

△内布拉斯加州 | 切莉尔·霍茨博格 | 版画
70cm×71cm | 2019
对生态系统的迷恋经常成为我作品中共同的主题。我所谓的生态系统是指任何具有复杂的内部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它们自己成长,不受我的思维影响。
我在摩洛哥见到的鹳鸟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而我在深圳居住时面对的整个中国文化也是如此。我在俄勒冈州住的地方附近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好几次跑去那里观察鸟类之间的互动。在怀俄明州的大角山我也有过两次驻留的经历,在那里我受到了来自附近克劳保留地的印第安人的影响。
02
刘建华
1962年生于江西吉安市
1989年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现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艺术家介绍:
1989年至2004年,在昆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
2004年至今,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
代表展览有:
2021年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美术馆The Way We Eat展览
2020年芝加哥大学美术馆
2019年OCAT深圳馆个展
2019年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
2018年意大利那不勒斯Made in Cloister基金会个展
2017年第五十七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艺术万岁”
2006年第六届上海双年展
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参展作品介绍

△火焰(局部) | 刘建华 | 装置
2016-2018
《火焰》是从传统的文化视觉中,与宗教、哲学中的表述密切关联,与现实、风俗、情绪都有关,但又有距离。这些无法生根的火焰,似流动的火云,飘向何处,燃烧何处,不得而知,但肯定会永久,在你我的心里……
03
苏珊·安克
1946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
美国视觉艺术家和理论家
艺术家介绍:
致力于研究艺术和生物科学的关系已长达25年有余,被誉为生物艺术的先驱,拥有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的艺术学士学位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艺术硕士学位(1976年)。
自2005年起,任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系主任,目前仍在该系的生物艺术实验室研究传统媒体和实验媒体的结合。
作品曾展出于:
大田双年展(韩国)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中国上海)
帕里什艺术博物馆(纽约南安普顿)
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德国)
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
保罗·盖蒂博物馆(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京都国立现代美术馆(日本)

参展作品介绍

△粒子的来世(局部)| 苏珊·安克 | 装置
尺寸可变 | 2019
五个展窗中的各种培养皿,汇集了自然界的标本和工业化的产物,二者形成对比。
它们以中国哲学的五行理论为基础,按颜色分为五组,象征着生命的基本元素:金、水、木、火、土。这些展柜在象征意义上互相关联,每个玻璃窗内都有各种颜色的展品——红、黄、绿、橙、紫、蓝、黑、白——但比例不同,象征自然失衡和全球破坏。
我们需要哲学指导伦理价值,但同时也迫切需要修复自然生态。这套展品试图解决自然世界和人类破坏之间的不和谐现状。它是一首颂诗,歌唱着生命粒子迫切需要平衡来挽救环境灾难:气候变化、毒性反应和可能的灭绝。
04
徐冰
1955年生于重庆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艺术家介绍:
2018年荣获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艺术创作奖”
2004年获得首届“Artes 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
1999年获得美国创造性人才最高奖“天才奖”
作品展出于中国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威尼斯双年展等艺术机构,并被广泛收藏。
代表展览有:
2022年浦东美术馆《徐冰的语言(大型个展)》
2021年红砖美术馆《徐冰:艺术卡门线(艺术火箭展)》
2018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徐冰:思想与方法(大型回顾展)》
2015年《全世界的未来——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
2013年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

参展作品介绍

△徐冰天书号(视频截图) | 徐冰 | 影像
27′5″ | 2019-2021
2019年底,“万户创世”的于文德来到徐冰工作室,说可以发射一枚艺术火箭,整个项目就此展开。随后疫情暴发,所有的工作都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挑战……2021年2月1日,这枚承载了艺术与太空科技梦想的火箭终于成功发射,就在一级箭与主体箭分离前的0.3秒,一切都被改写。
一子级箭体回落后躺在戈壁上等待处理,随后发现的直径28米的巨坑和周围方圆几公里的“星点”,则引起了更多的疑问和思考。没有航天人取得的成就,也就不存在当代太空艺术得以施展的空间,艺术与太空科技开始了共同探索之路。
05
曾健勇
1971年生于广东澄海
1994年毕业于华侨大学艺术系中国画专业
199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助教进修班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代表展览有:
2022年壹美美术馆“临江绿道”曾健勇个展
2022年浙江美术馆“大地史诗——中国大运河主题艺术展”
2021年宝龙美术馆“寻远纪”曾健勇个展
2021年广东美术馆“GDMoA年度艺术家学术提名展”
2021年宝龙美术馆“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
2021年中国园林博物馆“窗,中国园林的眼睛”
2020年浙江美术馆“山海新经”中华神话元典当代艺术展

参展作品介绍

△诸野·界 | 曾健勇 | 水墨装置
246cm×610cm | 2019
古代中国人相信自然界充满着灵气,并居住着各路神明,所以山上有山神庙,水边有龙王庙。
《诸野·界》正是反映古代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这种信仰。作品以巨幅山水画为背景,地面铺设碎石子,中间有一座小小的建筑,里面烛光闪烁。
隐约还可以听到风声、水声、鸟鸣声……有如孔子所言:“礼失而求诸野”,观众似乎要走出现实生活的边界,来接收自然界的各种信息,并希望有所启迪。
To be continued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