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群「中行庐」收藏书画

一九二八年,张群摄于东京
张群(1889-1990),字岳军,人尊称岳公,四川华阳人。少年即立志救国,投笔从戎,一九〇八年,负笈日本,入振武学校,结识蒋介石,具同窗之谊,旋即相偕入同盟会。归国参加武昌起义,亲与光复上海之役,胜利后与蒋介石同任职都督府,期间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结义金兰。二次革命事败后,辗转日本、南洋,一九一五年护国战争期间回国,继任职于浙江督军署、广州军政府,复掌河南省警务处。
一九二六年,蒋介石誓师北伐,张群成为其幕僚,出谋献策。一九二九年,出任上海特别市市长,之后,又擢湖北省政府主席、外交部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抗战期间,历任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主任、四川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西南军政长官等,长期身居要职,极得蒋介石信赖,亲身参与诸多近代史重要事件。一九四九年,政局转移,从香港渡台。
一九四三年张群获颁一等云麾勋章后留影
一九四六年,陪同蒋介石于成都阅兵
张群一生从政,为蒋介石幕僚长达六十余年。退食之暇,留心艺术。二十年代末,已雅爱收藏,尤好石涛、八大书画,并因此与张大千结缘,收获毕生挚交。其收藏不乏石涛〈写竹通景十二条屏〉、八大山人〈东坡朝云图〉等剧迹,一九七八年,将包括上述二幅等在内的重要明清作品捐赠台北故宫博物院。
张群与张大千 (杨凡摄)
一九六八年,张群于松山机场迎接张大千伉俪
参观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并展阅所收藏中国文物
本辑十件作品,多出于二、三十年代,又以三〇、三二年最伙,除溥佐一帧,余者皆具张群上款及年款,画家集中于上海、北京两地,与其行迹直接相关。一九三〇年于上海市长任,适中原大战,他北上斡旋,促成张学良通电拥护中央,并派东北边防军进入北平城内接防。
一九三二年八月四日〈时报〉报导
一九三二年,出任北平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协助张学良策划北方军政大计,兼任北平市整理指导文化委员会副委员长,因与北方文化艺术界往来,屡获写赠。故三〇年作品,无拘南北,三二年,则集中在北京。他既身居要位,又嗜艺术,诸家自倾力为之,各擅胜场,其中不乏为重要时节所作,如贺天健恭祝张氏伉俪银婚纪念之〈相敬如宾〉,张善子佛诞节写〈丰干伏虎〉。张群晋七秩寿辰,张大千以〈行书〈张岳军先生印治石涛通景屏风〉序〉鸿篇,介寿称觞,乃研究二人关系之重要一手资料。本辑所集,皆秘藏逾一甲子迄近一世纪,今首现身,或可藉以管窥「中行庐」收藏之片鳞半爪。
款识:
民国庚午、壬申之际,予居上海,华阳张岳军兄适为市长,相见甚欢。二人同嗜石涛、八大书画,每有所得,辄相夸示。岳军得石涛写〈杜诗册〉,楷书〈道德经〉及八大写〈东坡朝云〉轴,颇以自矜。予得石涛写〈陶诗册〉、真书〈千字大人颂〉、〈宝掌和尚画像〉,八大画〈山水人物册〉,意欲胜之。盖石涛、八大并以山水、花卉著称,人物独少见。予此二册、一卷、一轴以为绝无仅有者也。尔时好事争奇,以此为笑乐,最后岳军得石涛所绘通景屏风十二幅,先师李文洁公题为「天下第一大涤子者,生平所见实以此为最」,予乃折服。岁月易得,今忽忽已二十余年矣。二十余年国家多故,予散迹四方,西出玉门、南居身毒,近复投荒南美,环历全球数次,就所见所得二公书画,并未有逾此者。岳军则奠镇西陲,总揽中枢。近更历艰辛,支持宝岛,朝夕勤劳,与国同休戚。退食之暇,留心文物,亦未得更有精于此十二幅者。此二十余年中,每一相见,仍剧谈所闻所见,然世变太多,欢情渐薄,霜鬓见侵。予今年六十,岳军亦晋七十,予二人浸寻老矣。台北友人谋所以寿岳军者,岳军以值时艰,且太夫人尚居成都,未能迎养,不欲称寿,而欲以其宝藏,平时不轻示人之石涛十二幅,影印赠诸友好,嘱予序其原起。予以岳军之不自私秘,可谓翫物而不溺于物者。岳军之功业自有史评,固不必与文人艺士争搜尺幅寸缣之短长,文章书画自当寿同金石,不宜秘诸笥箱。自寿寿人,公诸天下,即此可见仁人治世之用心,且物聚于所好,有所聚,必当有所散。予数十年之收藏,海内外友人谬许以为精富,然兵火劫余,柴米见易,今居荒邨,更于何有。三年前曾印仅存者数册,其用意正与岳军同。今数册所载亦多散失,暇时偶复展视,未尝不念石涛、八大,每视石涛、八大未尝不念岳军。今友人之得岳军此册者,交深金石,永以为好。不较诸听腴词、饮苦醪者为高耶。予前年有诗句云:「总觉明时宜可待,近知短发不胜梳。」意者岳军佑夷艰难,将建高牙、拥大纛,恢复九有,还我河山。予将携幼挈箧,挂帆东指,茶酒追陪,鼓掌剧谈,亦如在上海时。更将广搜石涛、八大,另印寿册,以为之寿。
中华民国四十七年,岁次戊戌七月,张爰大千父。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下里巴人」、「东西南北之人」、「大风堂」。
一九七三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张群捐赠书画,图中见张群与时任院长蒋复璁观赏石涛通景十二屏
一九五八年,张群晋七秩寿诞,欲以宝藏廿载、不轻示人之石涛剧迹〈写竹通景屏风十二幅〉影印,分诸友好,嘱大千「序其原起」,本幅即张大千应求所书序文。
石涛十二幅,被李瑞清誉为「天下第一大涤子者」,争奇好胜如大千,亦未再遇出其右者,今归台北故宫博物院。而本幅除当年附于石涛影印本画册,未曾公诸于世,仅文字内容收录于〈张大千先生诗文集〉下(台北,故宫博物院,一九九三年六月),页28-31,屡为海内外学者引用,乃研究二张交往之关键资料。序文以石涛贯串,回忆二人相识相知经过,几近半世沧桑,折射出一代文化人的命运浮沉,乃至波澜壮阔的近代历史。文风豪迈,谐趣有之,无奈有之,愈至后,情绪愈激昂,荡气回肠。时光倏忽,而今斯人并逝,再读此文,仍深感慨憾动容。
张大千书法受李瑞清、曾熙二师影响,重金石、碑学传统,勤力于〈石门铭〉、〈瘗鹤铭〉、〈石门颂〉及三代吉金文字,参融黄山谷之结构取势,并博取历代诸家之长,形成独特的书风。其书法作品以条幅、对联、横匾居多,如此以长篇叙事文形式而出,则稀见也!全文近八百五十字,呈现于近四呎整幅之上,写来气势如虹,偶出笔误,稍作挖补,复一气呵成。通篇章法平正流畅,点划见开合倚侧,苍劲朴厚中,充溢潇洒风神,显示大千精力、体力、目力之极佳状态,且以叙抒情,内容真挚,当属其叙事文书法之代表作!
一九六八年,张群于台北历史博物馆观赏张大千为贺其八十寿辰而作之〈长江万里图〉
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四日〈诚报〉报导
三十年代初,张大千与张群在上海因对石涛、八大的共同志趣结缘,开启逾越半世纪的深厚情谊。大千好交游、人脉广,然环历全球,挚友仍以张群居首。张群在政界身居要职,公务繁重,但在大千生命中不少紧急危难之际,百忙中仍抽身支持,照顾有加,可谓患难相扶、同心同德。留台期间,几乎每日相见,切磋艺事,以为心灵慰藉。大千贻赠,多不胜数,举凡寿诞或四时节令,皆有作品致意,见诸著录者,无不精美,如〈长江万里图卷〉、〈四天下〉、〈山高水长〉等。他对岳公尊称曰「宗长」,以「亲如手足,结义金兰」八字形容二人情谊,恰如其分!一九八三年,大千因病撒手人寰,张群以九十五岁高龄,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其打点张罗治丧事宜,并致挽联曰:「半世纪知交莫逆,忧患共尝、艺文共赏,仓皇成永诀,空余涕泪对梅丘!」半生情谊,生死乃见,尽在不言中!
款识:英雄眉宇老头陀,慧业通灵劫不磨。静制毒龙思入定,功高伏虎自降魔。传来衣钵同登岸,拜服蒲团胜渡河。低首芙蓉驯暖足,佛真无量广包罗。
庚午四月初八日,似岳军先生,虎痴张善子写于大风堂中。
钤印:「善孖长寿」、「张泽」、「无量寿」。
展览:台北,国父纪念馆,〈张善子先生诞辰百年纪念画展〉,一九八二年一月十六日至二月十四日
著录:〈张善子、张大千昆仲合作山君群相画集〉(台北,中国美术出版社,一九七三年七月),图版3
〈张善子先生百龄纪念画集〉(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二月),图版2
〈张善子国画选〉第二集(四川美术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一月),页25
〈虎痴张善子画选〉(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九〇年),图版53
二十年代末,张善子因睹官场腐败,愤然辞官,隐寓沪上。本幅写于一九三〇年,张群时任上海市长,他与张善子俱为早期同盟会会员,又同属川籍,在日本期间应已相识,在沪上复有交往。四月初八日乃佛诞节,写伏虎罗汉,既为其所长,且应时对景。题诗充满禅机,或隐喻对履身仕途之人的祝福与颂扬。
丰干,亦作封干,唐时僧人,善作诗,居天台山国清寺,昼以舂米供僧,夜则吟咏自娱。尝口唱道歌,骑虎入松门,遂为众崇重。后世多作伏虎,表现丰干形象。
签书:贺 天健画〈相敬如宾图〉。丙子冬初,修直题。
岳军吾兄部长暨马夫人银婚纪念。「民国二十五年」(1936)冬,许修直敬贺。
款识:相敬如宾。昔冀缺夫妇相敬如宾,古今传为美谭。岳军先生银婚纪念,二十五年冬,贺天健写颂。
钤印:〈贺〉「贺天健鈢」。
〈许〉「许修直」(钤于签条)、「许氏修直」。
贺天健写人物较少,传世作品所见,集中于三十年代,内容广泛,不乏人物典故。本幅写于一九三六年,表现春秋晋国冀缺夫妇故事,寓夫妻和睦美满。刻画细谨,色彩明丽,属成熟时期佳作。
一九三六年,张群与夫人银婚纪念合影
张群与夫人马育英于一九一一年结缡,一九三六年适值二十五周年银婚纪念,许修直倩贺天健写「相敬如宾」恭贺,时张群掌外交部,故尊称其「部长」。
许修直(1881-1954),字西溪,江苏无锡人,富藏砚台,号百砚室主。从政,曾任内政部常务次长,奉赠本幅时刚离任。
溥儒 空谷佳人
签书:溥心畬〈空谷佳人〉。中行庐藏
款识: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心畬写。
壬申秋八月,题奉岳军先生,西山逸士溥儒。
钤印:「省心斋」、「溥儒之印」、「长毋相忘」、「石烟萝月之庐」。
签书:马伯逸画马小条。壬申秋,北平所得,中行庐藏
款识:壬申秋七月画,应岳军先生大雅之属,湛如马晋。
钤印:「马晋之印」、「伯逸」。
款识:庸道人溥佐写。
钤印:「溥佐印信长寿」、「庸斋居士」。
胡佩衡 苍松流水
设色纸本 立轴 一九三〇年作
张群署签
130 x 40.2 公分
估价:元 80,000 - 160,000 港
签书:胡冷厂画青绿山水条。中行庐藏
款识:空谷寥寥物外心,谈忘闲对白云深。苍松不雨波涛起,此是高山流水音。
庚午秋暮,拟松雪设色法,岳军先生雅鉴,冷庵胡佩衡。
钤印:〈胡〉「冷庵」、「胡佩衡」。
〈张〉「中行庐主」(钤于签条)。
签书:萧谦中工笔浅绛山水条。中行庐藏
款识:岳军先生雅鉴,丁丑夏,龙山萧愻写。
钤印:「龙山萧愻」、「龙山壬申五十岁」。
签书:陈半丁花卉小条。壬申秋,北平所得,中行庐藏
款识:壬申六月,为岳军仁兄有道之正。弟陈年。
钤印:「半丁老人」、「陈年之印」。
签书:姚茫父先生画条
款识:人语晚生秋,荒湾野渡头。沙痕初落雁,天色趁归牛。林木余空霭,江山豁远眸。霜红能写醉,更引酒边愁。
戊辰三月,莲花盫诗画,岳军仁兄雅正,茫茫父残臂作。
钤印:〈姚〉「姚华」。
〈张〉「中行庐主」(钤于签条)。
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
拍卖预展
台北 | 3月18 – 19日
台中 | 3月22 – 23日
香港 | 4月1 – 6日
*敬请到苏富比官网预约
阅读相关文章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