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4月2日 •香港
苏富比|人间异珍:奇 ‧ 趣
来源:
Stevenson Burke(1879-1962年)收藏
纽约苏富比1980年5月8日,编号77,并见于封面
纽约佳士得1999年3月22日,编号162
纽约苏富比1980年5月8日(封面)
盛唐遗珍:菩提萨埵
王杰安
莲花座菩萨立像,柔腴美绝,浑然天成,乃盛唐经典之作,足证当时中国雕塑艺术发展臻熟,已达巅峰。立像姿态自然如生,淋漓展现菩萨雍华宝相,相较北齐、隋代造像之汉化风格,更得印度笈多王朝之审美影响,写实动人,隐现希腊化时期造像传统之遗风。
此类石灰岩应出自山西,石质硬度适合用于圆雕及细部描写,尤其出色表现人物细微面容细节、身躯量感、肌骨曲线等,一如本像,佛身衣饰帛带柔绕腰际、层叠披挂,丝帛自然垂坠贴身,隐露其下丰美身姿。不似犍陀罗与其他早期造像文化,多以坐姿描写,盛唐造像以三折身著称,意指项颈、腰臀处均作轻微转折,动感婀娜, 腹腰线条柔雅,踝胫微抬,足趾深扎,自然精准,细腻纯美,石材冷硬犹见造像之源源生命力,栩栩如生。
大唐时见僧侣赴北天竺国佛教发源地行旅朝圣,其中最著名者要属玄奘取经,僧人带回许多佛蹟遗物、工艺品等,其代表之笈多艺术风格,亦逐渐影响唐代石雕之风格发展。
图一
印度笈多王朝 砂岩雕男性神祉残像
纽约苏富比2008年9月19日,编号269
Nasli 及 Alice Heeramaneck 旧藏一尊大型笈多男性神祉残像,造于五、六世纪印度,风格与本像相类,最近一次于2008年9月19日纽约苏富比售出,编号269(图一),造像作“tribhanga”,意类三折身,于项颈、腰间、膝部均作转折,整体线条微呈“S”形,与本品相似,可见笈多风格对于唐代石雕之影响。惟笈多男神像之纱罗鬆结,更显随意不拘,本件菩萨像衣著较之端雅庄重。
图二
唐 天龙山砂岩雕菩萨立像
© 苏黎世雷特伯格博物馆
莲花座菩萨像之艺术风格,近类多处中国名石窟造像,其中又以天龙山石窟最为接近,如 Eduard von der Heydt 捐赠苏黎世雷特伯格博物馆一件砂岩菩萨像,录于《Museum Rietberg》,苏黎世,2002年,页62、63(图二),其于石窟中旧照,刊于外村太治郎1922年出版之《天龙山石窟》,同载第十四窟西牆另一件菩萨像。砂岩菩萨像肌骨体态描写逼真,衣袍璎珞富丽且流动自然,与本像相类,而后者姿态更富王者尊风。本菩萨像以石灰岩作,异于天龙山造像之砂岩,然观其造像风格,明确为山西造像传统精萃之杰作。
天龙山石窟旧照中,可见一尊菩萨像例,载于喜仁龙(Osvald Sirén),《Chinese Sculpture: From the Fifth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纽约,1925年,图版495;比较现藏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之相似例,原出十七号窟,刊于孙迪编,《天龙山石窟》,北京,2004年,页148,图版176。克里夫兰美术馆可见一佛像残件,参见《海外遗珍佛像(二)》,台北,1990年,图版123。拍卖市场曾售出之像,如日本出光美术馆旧藏菩萨像残件,其尺寸硕大,但头为后换,最初由山中定次郎借展于《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伦敦,皇家艺术学院,1935-1936年,编号234,后载于《中国工艺:出光美术馆藏品图录》,东京,1989年,彩图340,再售于纽约佳士得2003年3月26日,编号148,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孙迪编著《天龙山石窟》中也有收录此尊菩萨像残件,旧照显示菩萨像原属二十一号窟北壁,前述出处,页178,图版210,当时头首已佚,其后补上头首,见图版213。
图三
唐 石雕菩萨立像
图片鸣谢:埃斯卡纳齐古董行,伦敦
著录所见盛唐菩萨造像,与本品最为接近者,亦是拍卖市场上唯一曾出现之类例,出自 Patino 家族旧藏,1986年12月3日售于纽约苏富比,编号280,为埃斯卡纳齐购得,现藏金贝尔美术馆,沃思堡。刊载于朱塞佩.埃斯卡纳齐,薛好佩整理,《中国艺术品经眼录:埃斯卡纳齐的回忆》,伦敦,2012年,图版119(图三)。此像与本品之“tribhanga”姿态相同,雕工细腻展现肌骨特徵、轻罗拂体、衣褶层叠,丰美之貌,如出一辙,唯一明显相异处为 Patino 旧藏菩萨像之璎珞更显繁丽。二者皆由灰石雕刻,不似天龙山砂岩质软易脆,然艺术风格近似天龙山石雕,可推测其造于同一时期,或同出自山西其他地区之佛窟。
本尊莲花座菩萨立像之造形、风格、题材,近类西安大明宫出土汉白玉菩萨残像,现藏碑林博物馆,录于《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隋唐雕塑》,卷4,北京,1988年,图版53。此石材异于本像,然其艺术风格甚为类似,均现笈多风格影响,躯体线条之描写,纱帛衣褶相叠之貌,皆与本像相同。本尊雕风,与国都长安者近,若非与出土唐例雕于同一作坊,雕者应与国都雕匠往来极为密切。
莲花座菩萨像原属 Stevenson Burke 珍藏(1879-1962年),Burke 为银行家及运动员,出身克里夫兰工业望族,曾担任克里夫兰美术馆顾问。其艺术收藏丰硕,包括柯洛之名画《Orpheus Leading Eurydice from the Underworld》,现藏休士顿美术馆,1963年11月6日曾售于 Parke-Bernet 画廊。Burke 收藏中亚洲艺术虽仅佔一小部分,也曾捐赠数件高古青铜器予克里夫兰美术馆。二十世纪早期,如此精妙之盛唐造像如凤毛麟角,世界各大博物馆无不倾力相求,仍存私人收藏者,寥寥无几。
是时对于盛唐造像仰慕之情,可由阿比.阿尔德里奇.洛克菲勒夫人之言为证,夫人述及珍藏唐代汉白玉菩萨残像,其风格类同西安碑林雕塑及本像,“毋庸置疑,此为存世最美之中国造像”。
大维德爵士对于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大展所展出雕塑残像之评语,似与本品甚为相符,其雕塑传统同属一脉:“中国雕刻匠人之钜作,优雅至极,动态横生,取材古希腊及远东印度之艺术遗风。罗纱贴身源自希腊雕塑,躯体转折之姿借镜印度艺术,然雕像之精神,灵动如生,独为中国匠人之巧心高技才得”。
资料来源:苏富比官网
| 特别推荐 |
▼

▼
本平台收集甄选了近
2T
高清版古代书画资料
会在本平台陆续刊发一些
并在每篇后提供当篇的免费下载链接
您也可以
一次性将这些资料打包收入囊中
▼
本平台收集整理了
百余部
晚清民国时的摄影图片及相关资料
会在本平台陆续刊发一些
并在每篇后提供当篇的免费下载链接
您也可以
一次性将这些资料打包收入囊中
▼
《达古斋古证录》
1930年出版、内容共计700余页
以图文形式将著者所经眼的各类珍玩分门别类列名
揭示了许多古物造假方法和鉴定经验
是二十世纪初古玩考证的最为重要的参考书之一
此书出版年代久远,印刷数量有限
如今在古书市场售价便宜的也在四五千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研究
南山供秀平台特翻拍整理了此书全部内容
—————————— ——————————
转发分享是对本平台的最大支持与鼓励!
【南山供秀】
感谢有您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