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将盲人或低视力群体与世界各地视力正常的志愿者和公司联系起来的免费移动应用程序 Be My Eyes 正在借助 GPT-4 新的图像输入技术,图片来源:OpenAI
ChatGPT 的热度尚未冷却,3 月 15 日凌晨,OpenAI 紧跟着发布了新的里程碑——新人工智能语言模型 GPT-4。如果把大家比较熟悉的“AI 聊天机器人”ChatGPT 比作一台汽车,GPT-4 就相当于“引擎”,GPT-4 这一大型多模态模型升级成可以接受图像和文本输入,提供文本输出。除了具有图像识别功能,与其“前辈”GPT-3(发布于 2020 年)、GPT-3.5(发布于 2022 年,为 ChatGPT 所使用)对比,GPT-4 的推理能力增强,处理单词的能力显著提高,回答问题准确性也更高(比 GPT-3.5 高出 40%)。OpenAI 表示,GPT-4 参加了包括美国律师资格考试 Uniform Bar Exam、法学院入学考试 LSAT、“美国高考”SAT 数学部分等多种基准考试测试,成绩超过 88%的应试者。而就在 GPT-4 发布的次日,美国版权局(USCO)发布公告表示,由 AI 自动生成的 AIGC 内容将不受版权法保护。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科技迭代创造的新机遇与风险挑战几乎在同一时间席卷而来。
#01
AI 艺术创作将不受版权保护了吗?

▲ GPT-4 网站主视觉,图片来源:Ruby Chen
美国版权局这份针对 AI 作品版权的法规说明足有三页,其认定使用 DALL-E、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ChatGPT 甚至新发布的 GPT-4 等 AI 工具生成的作品,如果人类仅使用文本描述或提示创建,创作过程完全由机器人代替人类操作,将不受版权保护。
在这项法规公布以前,就有很多创作者在社交平台表示,既然无法阻止 AI 学习人类的作品,那么不认可 AI 的创作是“作品”,也是一种阻止办法,目前来看美国版权局的规定正是这种建议的表现。
法规中也特别强调,使用 Photoshop 等类似工具进行创作的图片作品是受保护的,因为这一创作过程由人类主导,工具仅仅只承担了“工具”的身份,这种对比很明显地揭示了 AI 创作的核心与困境。
就此来看,即使 GPT-4 在核心上有了较大升级,由于它只能输出文本,想要进行完整的视觉艺术创作,依然要将其与其它工具进行组合,这样的创作过程还是一种由 AI 主导的过程,生成的作品在美国将不受版权法保护。
AI 艺术创作风头正劲,这样的法规公开后自然引起了多方争论,接下来,还会有多次会议针对不同媒介的 AI 内容创作的版权讨论。美国版权局目前表示,申请版权保护的创作者应该明确指出自己的作品中哪些部分由 AI 完成,哪些是人类自己的创作,如果 AI 完成的部分超过一定量,将无法获得版权保护。

▲ 克里斯蒂娜·卡什塔诺娃(Kristina Kashtanova)抱着她的漫画《黎明的曙光(Zarya of The Dawn)》,图片来源:Kristina Kashtanova
可以看到,即使严厉的法规公布后,对于 AI 艺术创作版权保护仍然是有就事论事的商量余地的。在具体的案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裁决。去年 9 月,图书作者克里斯蒂娜·卡什塔诺娃(Kristina Kashtanova)为她的漫画新作《黎明的曙光(Zarya of The Dawn)》成功注册了版权。但在最近,美国版权局告知克里斯蒂娜·卡什塔诺娃将撤回对书中使用 AI 工具 Midjourney 生成的图片部分的版权保护,而其他部分如布局、文字等仍受版权保护。



▲ 《黎明的曙光》部分内容,图片来源:Kristina Kashtanova
美国版权局表示,起初他们并不知道克里斯蒂娜·卡什塔诺娃使用了 AI 工具创作,直到最近从社交媒体的评论中才得知。他们重新审查后认为 AI 工具输出的结果是作者无法预知的,从版权角度而言不能看作是克里斯蒂娜·卡什塔诺娃的作品,美国版权局也呼吁使用了 AI 工具进行创作的作者在申请版权时不要隐瞒,否则也会经历这么波折的过程。

▲ 克里斯蒂娜·卡什塔诺娃表示她用 Photoshop 修改了 AI 生成人物的嘴部细节,图片来源:Kristina Kashtanova

▲ 克里斯蒂娜·卡什塔诺娃的其他 AI 作品,图片来源:Kristina Kashtanova
收到美国版权局的裁决后,克里斯蒂娜·卡什塔诺娃进行了辩解,她表示自己也曾用 Photoshop 对 AI 工具生成的作品进行细节修改,不是完全照搬,但这种说法并没有说服美国版权局。如今克里斯蒂娜·卡什塔诺娃仍在为自己争取包括 AI 生成作品在内的整本漫画书的版权保护,她保持高频率地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着自己的 AI 作品,GPT-4 诞生后她同样第一时间试用。不过在社交媒体上,大部分人认为美国版权局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是合理的。

▲ 左图为 Getty Images 的原图,右图为 Stable Diffusion 生成的类似的图,带有变形的 Getty Images 水印,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lawsuit
此前,商业图库 Getty Images 也对开发 AI 绘画工具 Stable Diffusion 的公司 Stable AI 提起诉讼,Getty Images 表示 Stable Diffusion 生成的图片甚至会直接带有 Getty Images 的水印,Stable AI 一直在用受版权保护的图库图片训练 AI 绘画工具。

▲ Glaze 的开发者们,图片来源:Taylor Glascoc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使用 Glaze,图片来源:Taylor Glascoc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与图库公司同样焦虑的还有视觉艺术家们,目前,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新的软件——Glaze,它会提取一幅作品中最有风格性的特征,进行“隐形”,这种更改不会对图像外观产生太大影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迷惑”AI 的抓取,从而阻止 AI 绘画工具学习和模仿图像中的艺术风格。
不过,开发 Glaze 的研究人员也指出该软件不是对抗 AI 模仿的永久解决方案。事实上,现在已经有插件能轻松破解 Glaze 所做的努力。Glaze 的开发者们说:“最重要的是,Glaze 不是万能药,只是以保护艺术家为中心而抵抗 AI 模仿的第一步。未来我们希望法律、监管这样的长期性努力能站稳脚跟,在这种基础上,Glaze 和后续项目同步为艺术家提供一些保护。”
总的来看,目前大众对 AI 艺术创作的版权问题越来越敏感,很多直接利益关系者开始诉诸法律,GPT-4 的诞生无疑将会带来更多的 AI 艺术创作成果,关于版权的争议只会有增无减。
#02
AI 艺术创作机遇多于挑战
不过,尽管争议愈演愈烈,我们也无需因噎废食,每一项新技术诞生之初都会迎来各种争议,就比如关于互联网弊端的争议到今天已经屡见不鲜,人人都知道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但人类已经无法将互联网从生活中割舍出去。
GPT-4 的出现意味着 AI 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发展,关于 AI 艺术创作版权的机遇也许就在 GPT-4 的优势之中。

▲ GPT-4 的图像输入功能,图片来源:OpenAI
GPT-4 与其“前辈”相比,具有了图像识别功能,比如当你拍下冰箱内部的照片输入给 GPT-4,就可以向它提问“这些食材能做几顿什么饭?”GPT-4 会分析图片上的元素,并给出合理的建议。目前,OpenAI 还没有向公众公开这项功能,但前文提到的丹麦移动应用程序 Be My Eyes 已经接入了这项技术,视力障碍人士拍下所见到的内容,AI 或许就能答疑解惑。
我们可以想象,GPT-4 对图片产生的说明、分类和分析能力,也许将来也可以用在版权识别方面,越“聪明”的 AI 会越懂得如何不去触碰法律的边界线。
与此同时,GPT-4 提高了准确性,增加了更多专业领域的知识。《纽约时报》举例了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的医学副教授兼心脏病专家阿尼尔·盖希(Anil Gehi)的经历,他向 GPT-4 讲述一位病人的病史,并征求建议,GPT-4 给出了专业而完美的答案。
与充满变化的艺术创作相比,艺术作品版权保护其实是答案更固定的内容,同样也是专业领域。显而易见,GPT-4 正在医学、法学这样的专业领域上进一步深入,对于艺术作品版权保护领域,也值得期待未来的发展。

▲ OpenAI 首席技术官(CTO)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图片来源:Mira Murati
如 OpenAI 的首席技术官(CTO)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所说,“技术塑造我们,我们也塑造技术”,艺术创作版权领域既需要人类加大力度监管、约束,也离不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摒弃早期盲目的胡乱抓取行为。GPT-4 的诞生是一个里程碑,它让我们看到 AI 科技在不断闪光,在明朗的光线中,AI 艺术创作在版权保护上面临的潜在机会终究会多于挑战。
END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
诚挚感谢您的捐赠支持!
请和我们携手努力,促进文化公益福祉
让更多人自由平等地分享文化艺术,构建多元化的人文公民社会
我们热忱地发现并支持原创性、开放性、个性化的艺术与思考,关注由行动构成的民间现实与未来。BCAF在全球20个国家开展了800余场富有活力的人文项目,涵盖文化创新、艺术公益、国际交流、智库研究领域,支持了1400位创作者,资助金额累计超过4500万人民币。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屡获嘉奖的独立公募性艺术基金会,BCAF享有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3A级社会组织评定。欢迎您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支持艺术介入社会议题,将捐赠资产用于兼具社会影响力和专业美誉度的慈善事业中。
我们值得更好的时代,期待与⼤家达成建设性的合作。
【合作接洽】
胡斐,BCAF秘书长 |hufei@bcaf.org.cn
1/文化公益创投、慈善信托
以文化公益创投、影响力投资、家族慈善信托的创新方式深入“儿童艺术美育”、“可持续设计”、“生态艺术旅行”、“⻘年人才创投”、“艺术疗愈精神健康”等社会议题,推动社会公平。2022年,BCAF成立了专注于“乡村儿童美育”的慈善信托,并创立了中国第一个专注于“可持续设计”领域的文化公益创投。欢迎您考虑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与BCAF携手前行。
2/专项基金
从2019年起,BCAF与捐赠方陆续成立了“可持续设计”、“中国新民艺”、“乡村儿童美育”、“人才资助”、“艺术电影基金”、“国际文化合作”、“国际艺术驻留”等专项基金。我们欢迎志同道合的捐赠方,双方洽谈感兴趣的合作方向,联合成立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专项基金。
【公益捐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对BCAF进行捐赠的机构或个人均享有公益性捐赠的税前扣除资格,诚挚感谢您的信任与支持!

通过微信支付扫码捐赠BCAF系列项目,并备注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邮箱、手机号码或微信号)。我们将联系您邮寄BCAF捐赠证书、公益捐赠收据。
“BCAF艺同生长 | 乡村儿童美育”

通过扫码(微信支付、支付宝),支持BCAF在全国各地乡村学校开展的“艺同生长|乡村儿童美育”系列(艺术、音乐、电影、街舞、诗歌、家乡美学绘本等等),让所有的孩子生⻓出独立而自信的美。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