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彼得·约瑟夫“轩窗”展览现场,里森上海,2023.02.10-04.15 © Estate of Peter Joseph。图片:Courtesy Lisson Gallery,摄影:Photography by Alessandro Wang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

“云朵、一切……仿佛一份天赐的礼物。然后,你就不需要意义了。或者更确切的说,你知道如何使用这份意义。”

——彼得·约瑟夫


观看彼得·约瑟夫(Peter Joseph)的画,如同观看一扇窗子的风景一样。用流通、疏朗的方式,叫风景轻松地和窗框一同跑进你的眼睛里去;注视一朵云的边界,空隙里舒缓或者急促的气息;凝神聚气时可以看得到波浪涌动的光线,向远处宽泛地看却不一定。工作室里木头桌面上方一扇透亮的玻璃窗,望着窗便是望风景,望向对面的山谷和云和草地,褐色的屋砖在阳光照射下显出一点新鲜橙红色。一面窗是多变的,透明、反光、倒映,时有轻微模糊的灰尘遮掩。风景自然不是静置的,我们与窗与风景的关系也是——远眺、凝望、窥视,窗立于人造与自然相融之处,也是目光落下其中的画框,再就是显出身体的倒影,补全一些自我认识的片段。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彼得·约瑟夫,《赭和红》(Ochre over Red),2006,帆棉布面丙烯,169 x 129.5 cm © Estate of Peter Joseph。图片:Courtesy Lisson Gallery

约瑟夫的工作室坐落在英国格洛斯特郡(Gloucestershire)的科茨沃尔德(Cotswolds)山坡上, “Cotswolds”意为“羊群聚集的山丘”,也是欧洲最美的三大田园风光地之一。开始于2006年的系列作品“轩窗”(The Window Paintings)便是在这间由约瑟夫自己设计搭建的屋子里完成的。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彼得·约瑟夫的工作室,2017 © Estate of Peter Joseph。图片: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isson Gallery
工作室的位置和布局公开了艺术家创作的准则,就像建筑师需要依据专案蓝图在现实空间中落实愿景。层层堆叠着的,大致剪裁过、或轻或重地刷上了丙烯颜色的布料是前期色彩研究的工具,约瑟夫利用这些碎片去拼贴、寻找色彩之间多样的关系。桌前环着窗,随时看得见山谷中不断变化的景观,屋顶上开了两处天窗,落雨时听得见雨点拍打,容得下午后的一个停顿。在特定天气和风景情绪中形成的光线里,与之韵律相符的两种颜色“宛如魔法一般”地浮现、相遇,组成色调,找到形状,这是决定了这张草图必须被诠释、演绎到另一种媒介——画布上的时刻。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彼得·约瑟夫,《浅灰配深灰》(Dove Grey with Dark Grey),2008,帆棉布面丙烯,116.8 x 96.5 x 2.5 cm © Estate of Peter Joseph。图片:Courtesy Lisson Gallery,摄影:Photo by Mark Waldhauser
在“轩窗”系列之前,约瑟夫“边框”系列(The Border Paintings)的创作持续了三十五年之久。“轩窗”并没有推翻从前的累积,而是保留了后者简洁的传达形式和基本的双色组合。在新的构图方式下——垂直或水平方向的中心线将画面一分为二,颜料不再像从前那样精准地填满整张画布,而留有空隙。尽管形式上的变化三言两语可以说明,实际的改动却包含了许多:平面上保留的情感、思考和画家的追求,相应的,观者面对画布的感觉都有了变化。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彼得·约瑟夫“轩窗”展览现场,里森上海,2023.02.10-04.15 © Estate of Peter Joseph。图片:Courtesy Lisson Gallery,摄影:Photography by Alessandro Wang
这一次,他在色块中留出了不规则的空隙,展示了画笔进行到后半疏松开来的笔触和因叠加层次的不同而显露出的深浅分别,在这些地方,可以看到帆布料原本的色彩和纹理,更多热情饱满的、即兴程度更高的运笔路径,颜色结束时,腕部带动出一道有弧度的线条。值得一提的是,画面没有因为感观主义与自由而失去任何严肃的意图或明确的意识。对约瑟夫来说,每幅画都是一个反思的场所,载录人的目的和潜力。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彼得·约瑟夫,《蓝配深灰》(Blue with Dark Grey),2008,帆棉布面丙烯,117 x 96.5 cm © Estate of Peter Joseph。图片:Courtesy Lisson Gallery,摄影:Photo by Mark Waldhauser
“边框”的创作受一次意外美学顿悟的启发:70年代初的一个晚上,约瑟夫在电影院观看路易斯·布努埃尔(Luis Buñuel)电影的时候遇上了放映机故障。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影院昏暗的空间中只有一片被银幕边缘包围着的银白色微光。坐在椅子上抬眼望着这片幕布,他突然感到“那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色调或颜色”(出自彼得·约瑟夫与知名策展人小汉斯 [Hans Ulrich Orist] 的对谈),绘画或许可以剔除一切其余的想法,只留下一个边框和包裹其间的颜色。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彼得·约瑟夫展览现场图,里森伦敦,1978.09.19-11.22 © Estate of Peter Joseph。图片:Courtesy Lisson Gallery
此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心一意地追求用深浅两色的套嵌去刻画光与氛围。每一次在有关于约瑟夫的文字中读到这段经历的时候,眼前都会浮现一片幕布为边界的幽微空间,似乎要把处在睡梦与现实之间的我们,吸进另一个闪着胶片划痕和噪点的声音的地方。你知道那是一堵墙。漆黑的物理空间中,渺渺的银幕背部并没有任何流通的空间。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彼得·约瑟夫“轩窗”展览现场,里森上海,2023.02.10-04.15 © Estate of Peter Joseph。图片:Courtesy Lisson Gallery,摄影:Photography by Alessandro Wang
而窗是一种更灵敏的载体。窗和幕布一样,在竖直的平面上框住一段注视的时间。但又如此不同,“边框”散发出的情感包含着更像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的崇高与宁静,同时创造一个类似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作品的、由双眼至精神被吸入的幻觉式绘画空间。窗是立于内与外之间一个几近消失的薄薄空间,目光穿过的边界暗示一个可以被身体进入的空间和自由的可能。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彼得·约瑟夫,《深红配丁香紫和蓝》(Deep Red with Lilac and blue),2008,帆棉布面丙烯,116.8 x 96.5 x 3.5 cm © Estate of Peter Joseph。图片:Courtesy Lisson Gallery,摄影:Photo by George Darrell
靠近“轩窗”,就像靠近那扇窗户一样,靠近一张记录自然骤狂抑或无限细微的变化的,运动着的画布。正如评论家梅尔·古丁(Mel Gooding)所说:“土地、海洋、云和天空充满活力,又如同一个躯体在逆光下的黑暗剪影。不规则的留白部分也是对自然现象的提示——白色的浪峰、云朵的碎片、水面的光线、海洋和大气的波动。”因为没有形状,不受透视原则的束缚或引力的影响,画中没有任何部分是真的在运动着的,却给人带来一种动力想象,像舞者宽松的裙摆律动,飞翔的欲望。难以捕捉的空气、风还有云不断在打破重组着形状,这恰恰与人的内部总在变化的情感体验和梦境想象是一致的。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彼得·约瑟夫“轩窗”展览现场,里森上海,2023.02.10-04.15 © Estate of Peter Joseph。图片:Courtesy Lisson Gallery,摄影:Photography by Alessandro Wang
对光线和空气的追求令仅有颜色构成的“轩窗”展现出感性与自由。看向光,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了,一个孩子也能做到。却也没有比这更难的了,没有人能重现它。它是用感觉来理解的,而不是用理性来解析的。光透“窗”而来,空气透过呼吸与人共存。当呼吸顺着人的情绪和体征变化,风成为一种具象的语言,急促、缓慢,或者屏住呼吸。正是因为呼吸是身体里的风,身体才有无限的变化。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彼得·约瑟夫“轩窗”展览现场,里森上海,2023.02.10-04.15 © Estate of Peter Joseph。图片:Courtesy Lisson Gallery,摄影:Photography by Alessandro Wang
“这些画的主题是我的生活”,罗斯科的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彼得·约瑟夫。六十年代初,约瑟夫因罹患脑瘤而放下在广告设计业的工作,转而专心创作艺术,追求反映另一种现实的图像,一种能够忠实于自我意识的图像。1959年泰特美术馆进行的重要展览“新美国绘画”(The New American Painting)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设计师,他熟悉抽象冷静的秩序,而美国人的画作让他认为有必要放弃形式的创新,以表达情绪和情感的希望。其中,罗斯科绘画里兼具抵抗与包容性的感知场域,以及随之而来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正是约瑟夫想要在自己作品中看到的东西。除此之外,生活的外部条件,例如从伦敦搬到科茨沃尔德,城市里幕布的荧光被山间的自然光替代,也是其绘画出现改变的原因之一。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彼得·约瑟夫“轩窗”展览现场,里森上海,2023.02.10-04.15 © Estate of Peter Joseph。图片:Courtesy Lisson Gallery,摄影:Photography by Alessandro Wang
剔除内容,保留意义,从而放大情感。里森画的创始人尼古拉斯·劳格斯戴尔(Nicholas Logsdail)在《弗里兹》(Frieze)刊物中追忆约瑟夫时,精炼出了他作品的品质。作为里森画廊代理时间最久的艺术家,约瑟夫与劳格斯戴尔拥有逾五十年的友谊及合作关系,直至艺术家在2020年去世。今年二月在上海里森空间开幕的“轩窗”是彼得·约瑟夫在中国的首次个展,空间中展出的八幅作品虽然一目了然地同属一个系列,却各自不可替代,如同每朵云、每一次光线与画布的合作,每种感知与情绪独立拥有的存在之合理性。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彼得·约瑟夫“轩窗”展览现场,里森上海,2023.02.10-04.15 © Estate of Peter Joseph。图片:Courtesy Lisson Gallery,摄影:Photography by Alessandro Wang
直至生命的最后,九十岁的约瑟夫仍在画布上抒发着安静的、深沉的情感。“这些画很脆弱,它们是我情感的抒发,试图以某种意义而存在。我只想真诚地活着,或许我能够创作出一些其他人需要、想要或是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作品……”(彼得·约瑟夫,2018)也许只能是幻觉,一种永无止境的西西弗斯式的壮举。它是我们所看到的瞬息,还是的确具有某种现实性的核心?一幅画,两种颜色。如同黑塞所说的,“他的职责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彼得·约瑟夫,《砖红配深赭》(Brick Red with Dark Ochre),2010,帆棉布面丙烯,137.2 x 114.3 cm © Estate of Peter Joseph。图片:Courtesy Lisson Gallery,摄影:Photo by Mark Waldhauser
一页窗中之景收场,就让我们从扶手椅上一跃而起,展开双臂走进草地里。科茨沃尔德地区今日多云转晴,夜间部分多云,有雾。最低温度负一度,最高温六度,东北风三至四级。注意保暖,森林禁止野外用火。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

文丨李欣阳


相关阅读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




彼得·约瑟夫:一扇窗的风景 | artnet资讯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