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示范:

做决定技术的艺术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策展人:徐震


FOSUN FOUNDATION



由策展人徐震策划的展览“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已于2023年3月30日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


二十年间,互联网和技术的迭代不断推动着我们对于生活和身份认知的变革。本次展览“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探讨的是新一代艺术家如何面对科技对于个人情感、社会关系和身份的影响,并运用科技来达到艺术的目的。


作为一名艺术家兼策展人,徐震致力于发掘引人关注的话题。在开展之际,我们邀请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徐震,从展览主题、艺术形式与愿景出发,与我们分享关于展览的更多思考,希望带领观众一起探讨这个新时代的艺术与技术的可能性。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展览现场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于主题“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的理解


过去二十年是互联网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这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艺术家,我自己在艺术行业工作了20多年,从我的经验来看,这二十年里技术的进化和变革对我们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前的展览中,我们主要展示了94、95年出生的艺术家。这个展览的重点是探讨新一代艺术家如何利用新技术来应对生活的挑战,如何处理个人情感、社会关系和身份等方面的问题。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展览现场


为什么选择这个标题呢?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科技艺术或者科技与艺术的展览,但是这个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于我们将技术放到了后面,而把如何使用技术实现艺术目标,以及如何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个人诉求放到了前面。因此,在这个展览中,我们更多地关注艺术家的艺术的表达,探讨他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呈现的状态,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艺术多元的呈现不同的主题。展览不仅仅是把技术放在了后面,而是通过艺术的方式给人们一个多元的理解技术的感性入口。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展览现场


由于我本身是一位艺术家,我的专长在于捕捉到那些引人注目、有争议或值得探讨的话题。因此,在本次展览中,我们长期关注并选择了国内外的一些艺术家。


如今,在复星举办这样一场展览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首先这个议题是非常国际化的。国内外年轻人对于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以及在技术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认知是同步的。通过这个展览,我们可以关注这一波艺术家在这个角度上的创作。他们不会再像我年轻时一样,必须接受素描和色彩感受等方面的训练,走所谓的“艺术之路”。需要给这些年轻人更宽容和开放的视野,让他们带大家去看他们理解的世界,以及他们所希望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因此,我认为我的工作是提醒观众注意这个角度,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策展方向了。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展览现场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如何看待年轻艺术家用新媒体媒介创造当代艺术?


我认为这可能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特质,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技术不断迭代的时代,这些问题对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可能更敏感一些,因为我们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互联网进程。当然,年轻人也会有这种感受,但他们可能更自然地接触到这些技术,而且可能在未成年时就开始活在网络世界中或接触过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交流、情感表达,身份认同,社会角色等很多问题上是否需要真实的物理感,以及他们对于这种需求有多少,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隔三五年,大家对这些问题的判断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在同一世代的人面对诸如GPT等技术的出现时,他们如何应对这些巨变也是一个很大的现实。因此,我认为年轻人对这个问题的反应应该是走在社会最前沿的。


在我看来,中国的当代艺术文化多年来一直是以年轻人为主导的,这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特点。无视沉淀,只求新鲜。所以每一代年轻人都有最快的机会和话语权。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想了解最新、最有趣或最酷的事情,你可能需要找年轻人,尤其是在文化行业中,年轻人更是主导。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展览现场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关于技术于新媒体艺术以及未来艺术的形式的看法


这个其实应该去问艺术家。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我的感觉是应该大家无条件的去接受他而不用慌张。因为我们也是经历过很多次的技术的迭代走到今天,所以不用恐慌说技术是不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好的东西,包括这次人工智能GPT出现之后,最近我也参加过好几场关于这类东西的讨论,当然知识分子首先会去反映说这个东西有什么危害性啊,就警惕性很高,但实际上我认为还是应该先去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很多便捷性或者新鲜的一个视角或者带来一个新的世界。


这种东西至于如何产生一些后果,那我认为这个是必然的,每次这样的变化都会产生新的技术和新的伦理,比如道德层面的如何去看待他如何去控制他,我觉得是对艺术家来说比较正常的一个过程。因为其实艺术创作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要去面对一些风险性的东西,不管是技术,还是主题,不管是所谓的展示环境或者所谓的社会现实,必须有一定风险,对于艺术家和艺术创作来说其实是一个先决条件。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展览现场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未来新媒体艺术家的发展趋势以及优势


其实我们面对的这些年轻艺术家,我是不会给他们定位为新媒体艺术家,我觉得可能是现在新一代的艺术家普遍用的新媒体媒介比较多。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去使用电脑,视频,投影或者虚拟世界的这些技术作为媒介,但其实他们不是新媒体艺术家,他们更像全媒体艺术家。因为你会发觉他们立体的、虚拟的、平面的,概念的作品都会涉及。所以这也是这一代艺术家跟上几代艺术家慢慢在产生一个很大的区别的地方,这代艺术家他的感知系统更多的来自于与国际同步的社交媒体上的一切。


反过来说,可能上几代艺术家的注意力更集中目的性更明确,你会发觉年轻就新一代的艺术家他们可能有点分散,看上去很多元,但他可能不会太多的去深入。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展览现场


因为现在太快,技术来的很快,导致艺术家也要很快的去跟上。那么就导致他的消化就没有这么慢,他也必须很快,所以他其实从艺术创作角度,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今天艺术创作或者文化创作的一个沉淀的周期。或者当一代艺术家创造出非常打动人或者刺激到人的一个作品的时候,他以后会不会成为经典,他如何去成为一个经典?他需要花多少时间?经历什么样的一个过程才能作为一种文化的内涵沉淀下来,那这个东西就跟以前是不一样了。因为他的这个效率太快了,所以我觉得这对于当代艺术家来说是他创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当然很多艺术家可能也就此就觉得这个太快,我们可能就选择一个自己相信的媒介吧。但今天艺术创作的一个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说如何去怀疑你自己的一些肯定的判断,打破你的一些常规的认知。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展览现场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新媒体艺术的呈现与其它当代艺术所呈现出的形态有什么不同?



其实这个问题对艺术创作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因为艺术家不会这么去区分,艺术家可能更多的是从自身兴趣或者需求出发,觉得我感兴趣什么就去做什么。但社会会去区分艺术家的种类,说你是一个概念类的,或是画家或者是新媒体的艺术家。但我通过接触,新一代的年轻人对这些标签性的东西不是太在意。他们艺术家的兴趣和专注力更多的放在了如何让这些技术、现实的东西为自己服务。


其实媒体艺术他并不是这样区分的,因为媒体艺术里面也有传统的媒体艺术,比如说早期的所谓的电子艺术节,现在我们都叫多媒体或者说沉浸式,他其实也在面临自身的传统和这些新技术带来的文化之间的这样的一个关系。


那我认为第一新的技术也会变成一个传统。我们只是说要去看他如何成为传统,第二就是新的工具带来的认知它其实是会改变很多我们对原来的固有的传统的判断,比如说原来我们可能学一个东西需要学3年,但由于新的工具的进化我们可能学一个月就能学完。那这个效率的变化会导致你对时间概念的认知产生很大的区别。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展览现场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如何看待当今一些新媒体艺术展览被“游乐化”或“网红化”的趋势现象?


这是大众媒介的视角,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于我们来说,网红可能代表着另外一种看展览的视角。有些展览我没有亲自去看,有时会从我的朋友圈或小红书上了解那些网红是如何看待这些展览的。你会经常发现有不同的亮点,角度非常不一样。我们会注意到,某些网红偏向某种特定的艺术风格,例如最近我们在画廊里展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艺术家的作品,但网红能够把他转化为一个非常具有消费视角的一个解读,吸引更多网红再来拍照,这个结果是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所谓的网红经济实际上代表了一个拥有强大消化和消费能力的观众群体。对于新一代艺术家来说,也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伙伴”。这也是与上一代艺术家开始产生差异的地方。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展览现场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在您眼中新时代艺术家与老艺术家之间是否存在隔阂?您又如何看待这种隔阂呢?


其实一直有的。年轻人当然希望推翻老一代的固有价值体系,这也是当代艺术核心精神之一。创新是新一代始终要站在浪潮最前面的,但最终沉淀下来的却只有少数人。对处于中间年龄段的艺术家而言,这很正常,像一个自然规律。你主要工作是创新,但随着年龄增长,会从创新走向成熟,年轻艺术家可能不会感到这种成熟带来的重量,但老艺术家已经逐渐的去梳理和沉淀,在创新上的效率肯定会下降。所以,从整体角度看,这两个群体是连贯的,他们互相在看对方怎么成长。就想以前我们说十年一代人,现在可能两到三年一代人,差距已经很小了。这种代际快速转换的现象对艺术家成长的速度、认知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相对职业的年轻艺术家普遍很焦虑,比上一代人焦虑多了。


上一代人可能已经反应不过来了,最近我听他们看GPT研讨会,那里全都是五六十岁的教授,他们可能没有用过ChatGPT,因为它的注册方式很繁琐,教授们不可能自己去注册,他们肯定没有真正体验过人工智能或去跟AI对话,有些问题他们回答不了的。他们是靠自己的想象或去看别的文章怎么说。但年轻人不会这样,像我女儿,她可能会盯着新工具,只要能帮她解决问题。老一代知识分子可能会先批判,看这个东西对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但这完全是靠想象,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展览现场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作品作为重塑感知的策略,它们有的通过软件模型使真实世界变得更加荒诞、扁平,有的以模拟认知世界碎片化分裂的趋势,放大对未来幻想的假定,亦或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即兴空间,生成近乎特洛伊战争般的疯狂战场。


而作为观众,在其中迷路恰恰是推动展览真实运作的关键,把视线延伸得更宽,就像此刻面对电脑或手机屏幕,尽可能地铺平我们的眼球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并非一个试图将原本基于稳定物质载体发展的艺术推向数字艺术的展览,而是以扩大当代艺术的范围为目的,将其弹性空间嫁接到更加鲜活的网络想象之上——这本就是正在疏离所有人却又属于所有人的当下,它还打算到更远的其他地方去做“示范”。



展览信息

展期

2023.3.30-2023.5.14

地址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600号

票价

常规票 100元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刻购票





关于策展人


徐震


艺术家、策划人、没顶公司创始人。1977年出生,工作和生活于中国上海。

徐震 2004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艺术家”奖项,并作为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参加了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2001)主题展,徐震的创作非常广泛,包括装置、摄影、影像和行为等。

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双年展均有展出,包括威尼斯双年展(2001,2005)、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04)、国际摄影中心(2004)、日本森美术馆(2005)、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2006)、英国泰特利物浦美术馆(2007)、英国海沃德画廊(2012)、里昂双年展(2013)、纽约军械库展览(2014)、上海龙美术馆(2015)、卡塔尔Al Riwaq艺术中心(2016)、悉尼双年展(2016)、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2017)、沙迦双年展(2019)、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2019)、澳大利亚堪培拉国立美术馆(2020)等。


在艺术家身份之外,他同时还是策展人和没顶公司创始人。1998年,徐震作为联合发起人创办了上海第一家独立的非营利机构比翼中心。2006年,他与上海艺术家一起创办了网络艺术社区Art-Ba-Ba(www.art-ba-ba.com),至今还是中国最活跃的探讨、评论当代艺术的平台。2009年,徐震创立了当代艺术创作型公司没顶公司(MadeIn Company),以生产艺术创造力为核心,致力于探索当代文化的无限可能。2013年,没顶公司推出徐震®,专注于艺术品创作和新文化研发。2014年,成立没顶画廊,全方位推广艺术家,引领文化浪潮。2016年11月,首家“徐震专卖店”于上海开业,徐震®由此进入全新发展阶段。2019年, 成立没顶艺术教育。2022年10月, 没顶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 。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对话策展人徐震:技术浪潮下的艺术创作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