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味往日“食”光,重温乐圣情怀

welcome
to NCPA
CAFE

用激昂的交响扼住命运的咽喉
不卑不亢
用六十颗咖啡豆冲泡每杯咖啡
不多不少
“乐圣”贝多芬
从作曲到美食都不将就
以其不凡的气概
成就18世纪的时代之光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

点图放大

17世纪曾在土耳其经商多年的维也纳人柯奇斯基(蓝衣者)带回了咖啡豆,在维也纳开了第一家咖啡馆“蓝瓶子咖啡”,并开创性地在咖啡里融入了牛奶。记录了早期咖啡馆的模样。


贝多芬还是甜品爱好者,1827年,在贝多芬生命中的最后一年,病榻上的他致信一位贵族朋友约翰·帕斯嘉拉第男爵:“比如今天,我想吃点桃子果泥或樱桃果泥,不加柠檬,只是很简单的,一份餐后甜品和一点香槟。”

点图放大

让·贝劳德绘于1889年的《香榭丽舍大街上的格洛普糕点屋》展现了当时丰富的蛋糕点心和人们品尝下午茶的场景。

是身为宫廷大厨的外祖父带给他美食的熏陶?是身为宫廷男高音歌手的父亲教会他贵族生活方式?总之,贝多芬对于饮食有着自己的标准。在细数60颗咖啡豆的缓慢的过程中,他得以安静斟酌作品?或者是美食鼓励了他,在明白生活本质以后依旧要当个热爱生活的真英雄?同样热爱生活的我们,或许无法写就传世之作,但可以像大师那样臻享美味,感受音乐与美食的连接。毕竟,生活就是我们生命中最动听的音符!
国家大剧院西餐厅全新打造了贝多芬主题下午茶,献上醇香咖啡、精美甜品以及琳琅满目的小食,尽可能为你呈上一份贝多芬真爱套餐,让你和乐圣之间的距离更进一步。

音乐家系列——贝多芬
咖啡豆

艺术下午茶之“贝多芬”
特别主题:奶油号角


这款甜品的外形源于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的肖像画,一头金色卷发给了人灵感。他创作的《欢乐颂》,因用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而被熟知。


左右滑动,浏览更多





文 案 | 刘怡凤
摄 影 | 罗晓光
视 频 | 肖一、张佳一
编 辑 | 陆 晓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