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插画师丰风:我见过太多的工作狂 |BCAF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BCAF推出“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系列,邀请不同领域的海外创作者们分享他们求学、生活和创作的历程,有困惑、恐惧、极致的悲伤和愉悦,通过他们的视角,我们看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


自由插画师丰风(Lisk Feng)1990年生于浙江海宁,本科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插画专业,2012年来到美国马里兰州艺术学院读研究生,2014年毕业后定居纽约。她现在是全职自由插画家,兼职任教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她的作品经常见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客等报刊,她也为苹果、Airbnb、Warby Parker 等知名品牌画过插图。2019年,她被福布斯杂志选入“30 Under 30(30岁以下艺术精英榜)”。


BCAF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 第二期|

丰风(插画家)


插画师丰风:我见过太多的工作狂 |BCAF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 崇真艺客


这是个星期三的傍晚,丰风还没下班。她边画画边和我在Zoom上聊天。“夏天七八月份活儿最多,还有个项目需要收尾,” 她解释说。谈吐举止,都像个给后辈诚恳建议的纽漂姐姐。视频中是她在纽约中城的小屋:摆满工具的工作台、墙上挂的画、绿植、软糯的米色沙发,还有趴在上面摇着尾巴的小黑猫波波。丰风穿舒适的黑T恤,头发梳成一个简洁的丸子。


她作为2010年后来美国名声大噪的商业插画师,引领了艺术留学热潮。但大家可能并不知道她的这些名誉和成功背后的艰辛和努力。“纽漂”8年,丰风只身一人在这座竞争强烈的城市为自己打出了一片天地,并学会了作为自由职业者的自我调节,在钢筋水泥森林中为自己构建充满小确幸的私人绿洲。


插画师丰风:我见过太多的工作狂 |BCAF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 崇真艺客

▲ 很能代表丰风本人日常审美风格的一幅插图


#1 生活和创作


B:你说过你人生中很重要的三件事是教学、画画、生活。你的生活哲学是什么?


丰风:纽约艺术圈里很多人在创作的时候有点不要命。他们可能80%的时间都是在画画,或者在思考,或者在焦虑。艺术家工作和生活很容易粘连在一起,很少有时间去探索创作之外的事情。工作让他们精疲力尽,再没有什么精力去旅行或者养花什么的。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工作狂,他们认为干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都是浪费时间。


B:你如何有意识地与这种“不要命”的“工作狂”拉开距离?


丰风:我的关键词是“专注”。有个说法是一个人一天应该专注在三件事情以内,我喜欢一次就专注一件事:陪伴家人、和宠物玩、和自己约会——比如自己打个游戏,独自出去小酌一杯。时间要有完整性。我一直在和我的工作狂倾向作斗争,不要因为工作而放弃睡眠这样重要的事情。如果睡眠算是一件事,那么一天就只剩下两件事啦。


调整心态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可能是几个不同的项目同时进行,一到两天就得完成。如果你慢了一点,整个进度就崩溃了。上一个草稿刚想出来,下一个就得完稿。脑子很容易乱掉。心理健康一定要调整,不然很容易burn out(过劳)。


在不为工作画画的时候,我在一个小本子上画各种天马行空的幻想,不受任何约束。我喜欢很小的本子,因为没有创作的压力。现在的人干什么目的性都太强烈了,我的本子是我的一片净土。我会买最便宜的纸,想画什么画什么。 


插画师丰风:我见过太多的工作狂 |BCAF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 崇真艺客

▲ 丰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自己的涂鸦


B:我听说过一个在家办公的小技巧:从空间上把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分开,有助于劳逸结合。


丰风:哈哈哈哈哈!我确实听说过,但首先你家得够大!我家是一居室,我吃饭创作打游戏全都在同一间房。你看,我现在坐在工作台前,后面就是沙发,紧挨着沙发就是属于厨房的一张木质小桌。我有几百本书,根本就放不下——已经出版的绘本、刊有自己作品的杂志报刊、其他插画家朋友出的书、杂七杂八的兴趣阅读,床底塞满了,在墙边也摞到天花板那么高。我和我的伴侣都是插画家,我们两个都在家远程办公,工作空间相当拥挤。在租金高昂的曼哈顿岛上,做到工作和生活空间分离很难。


B请谈谈你到纽约定居、生活的经历。


丰风:八年前,我从马里兰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后来纽约。起初,经人介绍,我给《纽约时报》画了四幅插图,报社非常喜欢,之后我就慢慢进入纽约插画圈。虽然事业蒸蒸日上,但曼哈顿的物价太高,我和所有初来乍到的人一样,都感受到很大的生活压力。2019年,我除了接稿之外还去美国顶尖的罗德岛设计学院做讲师。每次从曼哈顿乘火车通勤往返要8小时,非常辛苦。但我喜欢教课,也想为自己增添阅历,所以还是每周二凌晨5点多就起床动身去讲课。无奈这样折腾的路程我实在受不了,坚持三个月后还是放弃了这个讲师职位,归根结底自己的健康最重要。


插画师丰风:我见过太多的工作狂 |BCAF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 崇真艺客

 丰风画中的纽约


B:美国作家 E.B. 怀特在散文《这就是纽约》里写过:“大体说来,有三个纽约。一个属于土生土长的男男女女,他们眼中,纽约从来如此,它的规模,它的喧嚣都是天生的,避也避不开。一个属于通勤者,他们像成群涌入的蝗虫,白天吞噬它,晚上又吐出来。一个属于生在他乡,到此来寻求什么的人。在这三个动荡的城市中,最伟大者是最后一个——纽约成为终极的目的地,成为一个目标。正是这第三个城市,造就了纽约的敏感,它的诗意,它对艺术的执着,连同它无可比拟的种种辉煌。” 作为“纽约最伟大者”,你眼中的纽约是什么样的?


丰风:怀特写的是以前的美国梦。The American Dream是个简单化的概念,说你只要努力一定有回报,我认为不一定。


表面看起来,纽约没有巨型科技公司,不像洛杉矶或西雅图那种城市贫富差距那么大,没有高薪的科技公司职员占领,纽约有些区域的物价还是可以让新来的人生存下去。但是纽约实在是很“卷”,明明工资不高但还是拼命工作的人很多。实习生和艺术家助手经常都没有工资,因为相信“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很容易成为被压榨劳动力的对象。为了留在纽约,他们会死心塌地地为雇主工作,常常只能报销午餐和路费。各行各业都如此,很多高学历中国留学生为了能拿到绿卡在低配的公司里干很久,但是在裁员的时候还是第一个被解雇。这座城市很残酷,也非常符合“内卷”的定义——外部无法继续发展,内部不断继续复杂化。


我刚入行的时候,好活坏活都得接,因为工作机会来之不易。有些项目明显就是压榨劳动力,要求很多又给钱很少。现在我很少接这种工作。随着资历增长,我对项目的选择权也逐渐增加,在双方合作关系里我的地位越来越主动。如果我觉得压力太大或者太累了,就可以选择推掉这项工作,让自己休息一下。


插画师丰风:我见过太多的工作狂 |BCAF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 崇真艺客

▲ 丰风画中纽约追梦的人


#2 插画家的起点


B:你从什么时候、怎样知道画插画可以成为一个职业?


丰风:初中毕业后的那个暑假,我接触到了手绘板插画。当年有几个很流行的网络插画社群,如 “CC涂鸦板”和“猫扑论坛”什么的,是业余爱好者展示自己的角落,现在都没有了。我当时活跃在这些“在线涂鸦板”上,分享自己的作品,向高手交流学习。通过这些插画社群,我的作品开始受到关注,我也逐渐建立起对自己作品的信心。线上社群的画风主要是数码绘画,所以与大部分商业插画家不同,我画插画是从电绘而不是手绘开始的。高二的时候我买了一个很贵的手绘板,一千多块钱。我特别爱惜这个手绘板,一直用到来纽约。后来换了一个,又用了八年。那个时候我经常买很多杂志,比如《漫友》之类。当时看到有美院有插画专业,就报考了。


B第一个约稿是怎样获得的,是画什么?


丰风:那是我十五六岁的时候,我向《漫友》杂志投稿,它有个专栏专门刊登读者自己的作品。稿件中选时我在上高一,当时特别高兴!作为奖品得了一个小笔袋,志上还有自己的专门页面!志的编辑由此注意到我,就约我画一个绘本。这是我的第一次突破,后来就慢慢地进入这个行业了。2009年,我报考大学,决定学插画。当时这个专业在国内才刚刚兴起。我目标很明确,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艺考上。


插画师丰风:我见过太多的工作狂 |BCAF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 崇真艺客

▲ 刊登丰风第一幅作品的漫友杂志


B:你现在还是会接很多杂志报刊的约稿。画过这么多的文章配图,你觉得什么样的是好项目呢?


丰风:好项目就是既出作品画起来又很快乐,内容有意思或者有挑战性。很多人认为插画没有纯艺那么难,但在有限的范围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不简单。比如有些文章是讲政治问题或是讨论抽象观念的,你的插画很难去直接画这些内容,而是要想方设法找合适的方式去表现。这还真需要点想象力。


插画师丰风:我见过太多的工作狂 |BCAF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 崇真艺客

丰风发表在纽约时报的插画,文章论述华尔街大型投行的固定收益业务在一系列行业变化中前景堪忧


我曾为一篇讨论两性关系的文章画插画,文章是说夫妻两人,没有爱情了,但有一个残疾的孩子。两个人都很爱这个孩子,为了孩子不想分手。他们非常痛苦,于是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建议他们尝试open relationship(开放关系),就是双方都各自去找婚外伴侣,同时保持婚姻关系,继续照顾孩子。对这个解决办法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觉得是个反面教材,也有人觉得是个好主意。当时编辑觉得插画应该画得很阴郁,但是我不同意,我觉得插画应该保持中立。与编辑讨论之后,我画了一幅鸟瞰视角的插画——女主人看着窗外,男主人坐在地上照看孩子。干这个工作需要你在很短的时间内想出巧妙的构思,然后用自己的艺术风格把文章思想内容“软性地”呈现出来。所以插画师只会画流行的元素远远不够,做这行需要发散性思维。除非你插画的艺术技巧极其高超,否则必须靠内容上的创意取胜。


插画师丰风:我见过太多的工作狂 |BCAF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 崇真艺客

▲丰风为 girlfriend.com 画的插图

#3 未来


插画师丰风:我见过太多的工作狂 |BCAF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 崇真艺客

丰风关于白宫控枪的插画


B:2019年你入选福布斯评选的 “30 Under 30 (30岁以下艺术精英榜)。国内很多人都以你为成功的榜样,都想送孩子来美国留学学插画。你对此怎么看?


丰风我认为每个人的道路都不可复制我也认识很多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出国留学,结果并没有感到那么物有所值。换一个国家不代表你一定会成功。当然,留学是一个增加阅历的好途径,出来的人比不出来的肯定多一层看世界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肯定会有一些有意思的转变。我的意思是,环境比学历更重要。


B:你微信朋友圈经常发自己种的绿植和做的美食。你现在有什么和插画无关的个人目标吗?


丰风:其实我近几年的目标都和插画无关。我不是很在意在专业上要混到什么份上,要有多成功。年轻的时候冲一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我对“成功”这个事情的欲望非常的低尤其是疫情以后。疫情让社交圈和插画圈的很多利益关系经受了一波大洗礼,纽约变得很不好,很多我之前合作过的编辑都搬去了别的城市,疫情期间网络环境也变得极度负面,因此我就不想那么频繁地在网上发作品推销自己了。越是作为旁观者,越是发现社交媒体什么的都在推崇虚无缥缈的名利目标。其实没有这些,生活和工作也没受到什么影响。现在我觉得插画之外的目标反而是最重要的。


插画师丰风:我见过太多的工作狂 |BCAF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 崇真艺客
插画师丰风:我见过太多的工作狂 |BCAF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 崇真艺客

▲ 丰风的自画像 


我的目标之一是学车,我一直憧憬和朋友一起开着车去看海。我还打算学习投资理财,让钱生钱,一辈子都画画还是有点苦,要聪明地赚钱好让自己有休息的时间。除此之外,我还想把家里搞得更简单一些。家里的物品有舒服的量,自己觉得够用就好。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再消费升级,比如买个更好的咖啡机,或者买个有点小贵的漂亮杯子。只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也算是种更宽松的极简主义吧。虽然公寓里空间不大,但我买了张高品质的饭桌。买的时候想着可以经常拿着笔记本坐到桌边喝咖啡,但现在太忙了,这样的放松只能偶尔为之。


采写/王嘉禾

编辑/舒适波工作室


欢迎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采访联系

natalia.yixueshao@gmail.com 




END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

诚挚感谢您的捐赠支持!


请和我们携手努力,促进文化公益福祉

让更多人自由平等地分享文化艺术,构建多元化的人文公民社会


我们热忱地发现并支持原创性、开放性、个性化的艺术与思考,关注由行动构成的民间现实与未来。BCAF在全球20个国家开展了800余场富有活力的人文项目,涵盖文化创新、艺术公益、国际交流、智库研究领域,支持了1400位创作者,资助金额累计超过4500万人民币。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屡获嘉奖的独立公募性艺术基金会,BCAF享有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3A级社会组织评定。欢迎您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支持艺术介入社会议题,将捐赠资产用于兼具社会影响力和专业美誉度的慈善事业中。


我们值得更好的时代,期待与⼤家达成建设性的合作。


【合作接洽】

胡斐,BCAF秘书长 |hufei@bcaf.org.cn  


1/文化公益创投、慈善信托

以文化公益创投、影响力投资、家族慈善信托的创新方式深入“儿童艺术美育”、“可持续设计”、“生态艺术旅行”、“⻘年人才创投”、“艺术疗愈精神健康”等社会议题,推动社会公平。2022年,BCAF成立了专注于“乡村儿童美育”的慈善信托,并创立了中国第一个专注于“可持续设计”领域的文化公益创投。欢迎您考虑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与BCAF携手前行。


2/专项基金

从2019年起,BCAF与捐赠方陆续成立了“可持续设计”、“中国新民艺”、“乡村儿童美育”、“人才资助”、“艺术电影基金”、“国际文化合作”、“国际艺术驻留”等专项基金。我们欢迎志同道合的捐赠方,双方洽谈感兴趣的合作方向,联合成立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专项基金。


【公益捐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对BCAF进行捐赠的机构或个人均享有公益性捐赠的税前扣除资格,诚挚感谢您的信任与支持!

插画师丰风:我见过太多的工作狂 |BCAF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 崇真艺客

通过微信支付扫码捐赠BCAF系列项目,并备注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邮箱、手机号码或微信号)。我们将联系您邮寄BCAF捐赠证书、公益捐赠收据。


“BCAF艺同生长 | 乡村儿童美育”

插画师丰风:我见过太多的工作狂 |BCAF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 崇真艺客

通过扫码(微信支付、支付宝),支持BCAF在全国各地乡村学校开展的“艺同生长|乡村儿童美育”系列(艺术、音乐、电影、街舞、诗歌、家乡美学绘本等等),让所有的孩子生⻓出独立而自信的美。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