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点击下方名片懂茶道|订阅我们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俄罗斯的冬宫是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六宫殿建筑群”中的一个宫殿。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

该馆的三楼远东艺术博物馆藏有大量的中国文物,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纪的珍稀丝绸和绣品,敦煌千佛洞的雕塑和壁画的样品,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物以及中国的瓷器、珐琅、漆器、山水和仕女图等等。

以下是部分远东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中国文物,来自知乎账号“遥远经典,近在眼前”的整理,200多张图殊为不易。


在俄罗斯成为世界焦点的今时,除祈愿世界和平外,也祈愿这些来自历史深处的璀璨文明能安抚因战争而焦灼的心灵。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藏传佛教造像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2:藏传佛教雕像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3:一圈佛像围成的曼陀罗坛城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3:一圈佛像围成的曼陀罗坛城局部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4:藏传佛教雕像、绢画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4:藏传佛教雕像局部、绢画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5:藏传佛教雕像、绢画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5:藏传佛教雕像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6:卧佛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7:千手观音,内蒙古,18世纪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7:千手观音局部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8:藏传佛教法器(法螺、铃铛、串珠、香炉等)与骷髅面具



藏族面具,在藏语中叫做“巴”,有活鬼神之意,主要有三种:宗教面具、藏戏面具和民间歌舞说唱面具。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8:藏传佛教法器与骷髅面具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9:藏传佛教法器:法螺、铃铛、串珠、香炉等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10:佛教七宝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11:西夏国出土经书标签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12:佛教舍利塔,中国,18世纪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12:佛教舍利塔,中国,18世纪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13:香炉,清朝嘉庆时期,高约3米,炉身有“天后宫”、“姑苏甘宪成铸造”等刻款(应该是道教香炉)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1:西夏黑水城出土


西夏文物虽然和其他东方艺术品一样,偏安于三楼简陋的展厅,但冬宫显然更偏爱黑水城出土文物,不仅馆长亲自写书,还拍专题片加以介绍。想想也是,科兹洛夫从西夏黑水城挖到的,自然是最好的。据说,后来者挖到的文物,都不如运到俄罗斯的。特别是西方文物大盗最喜欢的壁画和唐卡。


冬宫展出的黑水城文物,均出土于1909-1910年,了解历史的都知道,它们从何而来。虽然开辟了两个展厅,但展出的文物不多,比起科兹洛夫一次就运走的2万多卷文书和500多件价值连城的唐卡珍品,堪称凤毛麟角。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1:西夏黑水城出土佛头、佛像


西夏黑水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约35公里、纳林河东岸荒漠中,是现今已知唯一一座用党项人语言命名的城市。党项人叫黑水为“额济纳”,黑水城就是额济纳城;而蒙语里称为“喀拉浩特”(哈日浩特,意思仍是黑水城)。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1:西夏黑水城出土佛头佛像


黑水城始建于公元11世纪初,是西夏王朝设在北部边境的一座重要的军事城堡,也是西夏十二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军司的治所,故又有“威福军城”之称。城堡早在西夏王朝正式建国以前就已建成。


黑水城,曾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历史上曾建造过许多宗教寺院。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不同的建筑。其中以佛教建筑最多,而且占地面积也最大。在西北角的城墙上,至今还耸立着5座宝瓶似的佛塔。最高的一座达13米。佛塔是用土坯垒成,虽经数百年的风沙侵袭,今天依然耸立云端,成为黑水城独具魅力的标志。


尽管城市规模较小,但因它是河西走廓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和交通枢纽,所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到西夏鼎盛时期时,黑水城逐渐变成一座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的繁荣城市。当时的黑水城内,官署、民居、店铺、驿站、佛教寺院以及印制佛经、制作工具的各种作坊布满城区。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近200年之久。直到公元1226年2月,黑水城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的血战。其中藏宝的传说,却吸引着不少人。俄国的科兹洛夫就是着迷于神秘的黑水城的人物。


黑水城确有宝藏,并非金灿灿的金银珠宝,而是记载和见证了中国古代西夏文明的文物。


1908年3月,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率领一支探险队,走进了内蒙古腹地荒漠之中,黑水城自此揭开面纱。数次疯狂地挖掘后,探险者用40头骆驼从这里运走了2万多卷文书和500多件价值连城的唐卡珍品。那是继殷墟甲骨、敦煌遗书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考古文献发现……


黑水城收录了一部完整的西夏史,却被探险家盗走,流落于几个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中。


《丝路上消失的王国:西夏黑水城的佛教艺术》是199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出版的译著,作者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馆长米哈依·彼奥特洛夫斯基(Mikhail Piotrovsky),译者是许洋主。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2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2: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出土的佛头和壁画残片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2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3:双头佛,1227年-14世纪末,西夏,内蒙古黑水城遗址出土,粘土彩塑,高62cm


双头佛神情各异,分别向左右微侧、稍垂,头顶螺髻,鼻梁挺直,双眼俯视,面部丰满慈祥、略带微笑,显得神情生动、优雅柔和,富有感染力。一体四臂,四只胳膊各作姿态,搭配在同一个躯体上,显得很自然,很妥贴,没有丝毫累赘和多余。其中两臂胸前双手合十,另两臂下垂、向左右下方伸展。而且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每一尊佛头都与佛身和双臂完美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事实上,这尊佛像已经同时具备了四尊佛像的不同造型与神态。造型奇特、精美绝伦、堪称当之无愧的绝世珍品。


佛像表面镀金并以颜料着色,佛面部表情富有生气。塑像体态优美,加上头部的适度倾斜,使得整个塑像外形柔和而富有动感。如今,镀金消失,色彩褪去,但这尊塑像却以它永恒的艺术魅力,在雕塑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古代艺术家对人体比例把握得非常精确。中亚普遍使用的一种塑像方法是,先用麦秸杆扎成塑像的躯体,然后贴上泥巴。艺术家对泥质作品没有作任何装饰,只对佛像手的动作做了特殊处理。泥土虽已变硬,但手的动作瞬间凝固为永恒。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3:双头佛,1227年-14世纪末,西夏,内蒙古黑水城遗址出土,粘土彩塑,高62cm


关于双头佛的故事,出自记述唐玄奘取经故事的《大唐西域记》中,书中记载“大窣堵波石阶南面有画佛像,高一丈六尺,自胸以上,分现两身,从胸以下合为一体”。这个佛像的产生是因为在古代印度的犍陀罗国,有一位穷人,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经过多年辛辛苦苦、省吃俭用才积攒下一枚小小的金钱,把它交给了一位画工,请他在寺院中为自己彩画一身小佛像供自己礼拜,以表达对佛的敬意。


一枚金钱画一身佛像是远远不够的,但已经是倾其所有,画工被这位穷苦人的赤诚所感动,就不再谈论价钱了,答应他一定画成。这位穷人刚走不久,又来了一位穷人,也是拿着一枚小金钱要求画佛像,画工也答应不计报酬为他制作。画工就用这两枚金钱,请了一位高手,共同画成了一尊佛像。


几天以后,两位穷人不约而同地来到寺庙拜佛,当他们看到画工只画了一个佛像时,心存疑虑。画工指着那身新绘成的佛像对他们说:“我并没有贪占你们分文,你们的钱全用在这幅佛像上了,但也只能画一身,可这要代表两个人的心愿。”话音刚落,佛陀便施出法力,佛像就显出了灵异,上身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佛头共处一身的奇妙画像,并且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两个穷人的愿望被满足了,心悦诚服,更加坚定了对佛教的信仰。


史书上记载的双头佛像,仅在壁画中见过几例,但未有实物流传。我们目前所知道的古代作品中根据印度佛经中的故事雕塑的双头佛像,只有黑水城出土的这一件,是佛教中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4:戴王冠的如来泥塑彩绘立像,13或14世纪,西夏黑水城出土,粘土、矿物颜料、镀金,高68cm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5:佛弟子或罗汉塑像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6:中间是敦煌壁画残件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6:左边是敦煌壁画残件,右边是菩萨头像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7:上面是五代麻布彩绘菩萨像幡,下面是佛弟子彩塑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3-1: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出土的殉葬人俑:西域胡人、骑兵、唐朝女性头像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3-2: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出土的殉葬骑兵俑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敦煌壁画:北朝二佛并坐说法图(人物面部已氧化变黑)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敦煌壁画:北朝佛陀(人物面部已氧化变黑)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敦煌壁画:北朝天宫供养伎乐(人物已严重变色)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敦煌壁画:北朝听法菩萨手舞足蹈、飞天、小佛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敦煌壁画:唐朝观音菩萨

关注公众号:古董圈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敦煌壁画:唐朝僧人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敦煌莫高窟321窟唐代泥塑护法兽 一对(推测是龙之五子狻猊,形如狮,喜烟好坐,常出现在香炉上,被佛收为坐骑,因此佛座和香炉脚部都有其塑像)


敦煌莫高窟321窟唐代泥塑护法兽一对应该是龙之五子狻猊(suān ní)吧,形如狮子,喜烟好坐,所以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座下当了坐骑,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都是它的塑像。


这是一对堪称极品的唐代雕塑,上世纪初被奥登堡盗取。护法兽头分别转向两侧,满脸威严蹲踞而坐于台座之上。双耳如土狼般竖起,眉骨微隆,眼睛直视前方。一只张开大口,露出犬齿。另一只紧闭其口,充满震撼力的表情,似乎即将发出吼声,造型生动逼真,很好体现了护法兽威风凛凛的神态。


颈上刻有卷状螺锥形鬃毛,宛如狮毛。胸部肌肉鼓起,叉开踏立的双腿又粗又壮,皮肤下的肌肉和骨骼毕现,四肢肌肉刻画有力,威猛雄健。整体造型威严、塑工精致,形象生动传神、颇富动感。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敦煌莫高窟321窟唐代泥塑护法兽(右),高90公分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敦煌莫高窟321窟唐代泥塑护法兽(左),高90公分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文殊菩萨出行图》,11世纪,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

冬宫展出的中亚千佛厅系列壁画,画面最大的就是这幅《文殊菩萨出行图》,高232厘米,长339厘米,从柏孜克里克石窟中最大的洞里切割而来,工作人员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设法翻新了整幅壁画。


《文殊菩萨出行图》描绘了文殊菩萨率领眷属去赴华严法会的出行图。文殊菩萨骑坐于青狮上、华盖下,半侧面交脚而坐,头上有圆光,身后有背光,仪态雍容,天衣璎珞,装饰华丽,左手执樱花瓶,右手执如意。


“文殊变”(变,用绘画或雕刻所表现的佛经故事)流行于唐代,敦煌莫高窟中唐代的文殊变、普贤变,多达120余铺,在诸菩萨中,数量仅次于观音。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文殊菩萨出行图》


画面中央为骑狮的文殊菩萨,周围有牵狮的于阗国王和侍从8人,前面(图右侧)天王开道。画面背景有山水楼阁。据说,这些山水的画法,是回鹘高昌时代的风格。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文殊菩萨出行图》局部:文殊菩萨骑青狮,随行菩萨、天王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文殊菩萨出行图》局部1:右边护法天王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文殊菩萨出行图》局部2:文殊菩萨骑青狮,手托透明盏


文殊菩萨的左手,拿着一个造型别致的水晶花瓶,瓶子里面插着一枝花。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文殊菩萨出行图》局部2:文殊菩萨一手持如意,一手托透明盏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文殊菩萨出行图》局部3:童子托举文殊菩萨所骑青狮,胡人牵狮


文殊菩萨周围有牵狮的于阗国王和侍从8人。

胡人形象的牵狮者紧扯缰绳,穿着盔甲和维吾尔勇士的装饰。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文殊菩萨出行图》局部4:青狮前的随行菩萨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文殊菩萨出行图》局部5:青狮后的随行菩萨、神将与僧俗弟子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文殊菩萨出行图》局部6:左侧五台山寺塔间的信众


在中国佛教里,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所以画的左侧,代表五台山,那里有很多寺院宝塔,文殊菩萨在那里被人们崇拜。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文殊菩萨出行图》全幅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2《佛说法图(誓愿图)》,11世纪,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


《佛说法图(誓愿图)》,11世纪。高227厘米,宽370厘米。中央为佛陀立像,微侧身,前后有菩萨弟子多人。左上部画着一座中国式楼阁,可见唐代以后,吐鲁番一带的壁画深受汉画影响。据说,这是新疆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壁画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形式。


当时在供养人捐赠的壁画中,最广泛和最受欢迎的是,基于普拉尼德系的画。“普拉尼德系”,梵文意思为“誓愿”,这是跟随佛陀的承诺。佛陀画像占据图的中心,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人,在那里每位真正的佛教徒都试图找到的庄严清净、平等极乐之世界。壁画也表现了当地统治者对菩萨阿弥陀佛的崇拜,说明统治者将遵循佛教教义的所有要求,并承诺在他统治的国家支持和发展佛教教义。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2《佛说法图(誓愿图)》局部1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2《佛说法图(誓愿图)》局部2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2《佛说法图(誓愿图)》局部3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2《佛说法图(誓愿图)》局部4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2《佛说法图(誓愿图)》与359展厅其他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


新疆吐鲁番、库车、和田等地,都是佛教传播和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其中佛教洞窟的建造规模、工艺水平和延续时间,甚至不亚于敦煌,但是研究、保护及受关注程度,远远不如敦煌。


冬宫展出的新疆佛教壁画,主要是吐鲁番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和库车的克孜尔石窟千佛洞的壁画。


这些壁画,100多年前就被以“科学考察”的名义倒腾出去,成为研究对象精心保护,虽然割纹尤在,画面依然光鲜亮丽,而它们的“家”,有的杳无踪迹,有的曝尸野外,或被风沙侵蚀、被黄土掩埋,已经鲜少人知道。


新疆吐鲁番的石窟寺群多达十余处,合称高昌石窟,和新疆的龟兹石窟(见冬宫三楼展厅,克孜尔千佛洞文物,属于小乘佛教、犍陀罗艺术风格);新疆的高昌石窟和龟兹石窟,与敦煌石窟、云岗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原石窟,以及印度最大的石窟遗址阿旃陀石窟齐名,是世界佛教石窟艺术的四支代表之一。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区东北约40公里的火焰山峡谷木头沟河西岸,是高昌石窟中现存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曾是高昌回鹘国的王家寺院。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04年至1913年间,柏孜克里克90%的壁画被4个探险队切割下来,分批运出国去,现收藏于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圣彼得堡艾米塔什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印度国立博物馆、韩国国立博物馆。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3: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残片


1909-1910年之间,谢尔盖•奥多罗维奇•奥登堡领导的第一个俄罗斯土耳其远征队对吐鲁番地区进行“科学探索”,发现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那一带有很多洞穴和一个非常著名的古老的佛教寺院。


在中世纪时,柏孜克里克被残酷地洗劫,很多佛教建筑都消失了,只能通过残余的文物来了解、欣赏它们。


(11世纪末,回鹘的喀喇汗王朝改宗伊斯兰教,对西域诸佛国发起旷日持久的“圣战”。佛教寺院庙宇被拆毁,佛像被捣毁,佛教经典文献被焚烧,佛教徒被屠杀。当地佛教僧侣或被迫接受伊斯兰教,或逃往异国他乡,或抗拒被杀。)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4:供养菩萨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5:供养菩萨,右边是胡人形象供养者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6:手拈念珠的皈依外道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7:带着骆驼与驴的胡人供养者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8:胡人皈依者,双手合十,虔诚听法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9:供养菩萨,双手合十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0:佛弟子听法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1:佛弟子听法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2:佛弟子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3:佛或菩萨脚后的跪坐供养人与随行小菩萨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4:三尊小佛,下面是佛说法图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5:佛陀说法图(Buddha Preaching Scene),11世纪,残片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6:莲花座上的小坐佛,11世纪,天花板残件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7:佛与菩萨、弟子和婆罗门,10-11世纪,残缺部分用线描补画成12宫格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7:佛与菩萨、弟子和婆罗门Buddhas with Attending Bodhisattvas, Disciples and Brahmins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7:西域贵族供养人,中间是画师画像


供养人画像。捐赠的人们相信,壁画越严肃越美丽,就越受欢迎。对于佛教洞窟来说,供养人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现在已经成为了专门的学科。供养人画像,对民族志也很重要,代表了民族的特点、服装的特殊性以及捐赠者对艺术家的要求,是研究古代人文历史最重要的实物资料。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8:画师画像


画师画像(供养人画像中间)。据说这是一幅独一无二的画师画像,他旁边的精美壁画,可能都是他的作品。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19:西域贵族供养人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另一组1:贵族供养人。这一组出自龟兹克孜尔石窟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另一组2:贵族供养人,服装上有联珠纹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另一组3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另一组4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另一组5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另一组6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另一组7:贵族供养人,头戴的好像是蒙古姑姑冠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西域壁画展厅: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高昌回鹘壁画和佛像 Room of Wall Paintings from the Bezeklik Monastery (Central Asia)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一件壁画残片:佛教护法神:金翅大鹏鸟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一些壁画残件:佛国世界的禽鸟1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一些壁画残件:佛国世界的禽鸟2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一些壁画残件:双头鸟,11世纪,吐鲁番Tuyk-mazar遗址残片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4:一些绘画残件:联珠纹里的禽鸟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绘画:佛教法器:法螺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绘画:佛教法器:弓箭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绘画:佛教元素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阿弥陀三尊接引信众往生天国,西夏黑水城出土(右边是说明牌)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阿弥陀三尊接引信众往生天国,西夏黑水城出土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阿弥陀三尊接引信众往生天国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2:佛菩萨接引信众往生天国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2:佛菩萨接引信众往生天国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2:佛菩萨接引信众往生天国-版本1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2:佛菩萨接引信众往生天国-版本2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2:佛菩萨接引信众往生天国-版本3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2:佛菩萨接引信众往生天国-版本4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2:佛菩萨接引信众往生天国-版本5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2:佛菩萨接引信众往生天国——同题材相似构图的白描画。此题材极为流行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3:佛与供养人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3:佛与供养人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4:菩萨、供养人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4:菩萨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4:菩萨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5:佛陀、文殊菩萨骑狮、普贤菩萨骑象,诸多神众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5:佛陀、文殊菩萨骑狮、普贤菩萨骑象,诸多神众【右侧说明牌】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6:诸佛神众,背景是千佛图,下面正中是千手观音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7:佛菩萨,下面正中是人头鸟身的迦陵频伽、十二神王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8:佛菩萨,下面正中莲花池有化生童子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8-2:佛菩萨,下面正中莲花池有化生童子。藏密风格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8-2:佛菩萨,下面正中莲花池有化生童子。藏密风格


“化生”是佛教常用术语。


化生是指亡者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中的莲花中化生出世,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分为九品,这是由前生修行的业力而定。“化”与“花”同义。


敦煌绘画中为了形像地表现这一内容,在莲花含苞或刚开的莲花中画一些或坐或立的童子,人们称之为化生童子,在已开放的莲花上画一些或坐或立的菩萨,人们称这为化生菩萨。化生童子和化生菩萨中,有许多抱持乐器的形像。把这些持乐器演奏的化生童子和化生菩萨,称名为化生乐伎。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8-3:佛菩萨。佛坐于一茎莲花上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8-4:往生极乐世界的莲花化生童子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9:佛菩萨、诸神众,下面正中应该是外道婆薮仙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9:佛菩萨、诸神众,下面正中有一胡人形象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9:佛菩萨、诸神众,下面正中有一胡人形象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9:佛菩萨、诸神众之左下残件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9:佛菩萨与诸弟子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0:多头八臂菩萨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0:多头多臂菩萨,残件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0:密教菩萨,残件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0:三头八臂菩萨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0:四臂菩萨,残件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0:四臂菩萨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1:菩萨坐像,下面有青狮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2:菩萨坐像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3:文殊菩萨骑青狮,右上有飞天散花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4:普贤菩萨骑白象,左右上角有飞天散花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5:水月观音,下面有供养人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5:水月观音,右下角供养人瞻拜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6:佛,倚坐坐姿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6:佛陀盘坐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7:菩萨立像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7:菩萨立像【右边说明牌】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8:成排小菩萨图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8:千佛图(也可能是壁画,材质不清楚)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19,残件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20:道教神仙(好像是玄武大帝?)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21:托塔天王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22:供养僧人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23:信众仰望右边的神佛,残件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绢画24:饿鬼,西夏黑水城出土残片   关注公众号:古董圈


在六道轮回的鬼道中,为数最多的是饿鬼。


饿鬼是鬼道众生中层次最低的,长年累月没吃没喝、无衣无住,总是处在一种饥渴无度的煎熬中度日。由于饥渴难忍,它们长年如是的四处奔跑,目的是想寻找点吃的东西,但由于业力太重,不仅到处找不到,就算发现了可吃的食物,在他们面前也化为火炭,或是一进口中就变成火焰燃烧喉咙,实是万般痛苦、苦不可言!有时候听到远处传来潺潺流水声,就高兴地跑过去,可是一旦跑到那里,清清的河流在它们眼前却变成一堆腐臭的浓血,真是万般无奈,极度的饥渴长年累月地折磨着他们。


由于业力所至,饿鬼的形象不仅丑陋,而且长得非常奇特,其面容像黑炭一样枯瘦,咽喉长得像针尖那样细小,而肚子却大得像鼓一样,可知众生的业力是何等可畏!


所以《地藏经》里说:“众生业力能敌须弥、能胜巨海、能障圣道。”业的力量实是不可思议,那么这些业究竟是从何而来?它是从众生的无明行为造作而来。未成佛前,众生以一种无明心放荡三业,迷迷茫茫造下了这么一大堆罪业,果报来临时,苦得不堪设想。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传佛教-白教祖师:密勒日巴尊者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佛菩萨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佛菩萨1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佛菩萨2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佛菩萨3



关注公众号:藏家群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佛菩萨4-1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佛菩萨4-2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佛菩萨5:四周环绕宝塔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佛菩萨5:四周环绕宝塔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佛菩萨5:四周环绕宝塔【右下说明牌】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俄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佛菩萨6-1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佛菩萨6-1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佛菩萨6-2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佛菩萨7:佛菩萨,环绕成排小佛,左右下角是弟子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金刚法相1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金刚法相2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金刚法相3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金刚法相4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金刚法相4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金刚法相5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金刚法相6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金刚法相7:左下残件:供养菩萨作舞蹈状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金刚法相8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金刚法相9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金刚法相10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菩萨:多臂多头菩萨,背景是成排密教神众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菩萨:十一面八臂观音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菩萨:十一面八臂观音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神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神王(右下有说明牌)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神将,左下有供养人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藏密神王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喇嘛和神众,左下写有“乾隆庚子钦定”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喇嘛和外道、僧人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喇嘛像,下面是一对男女供养人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喇嘛像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曼陀罗坛城1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曼陀罗坛城2

关注公众号:古董圈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唐卡:曼陀罗坛城3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5:西藏布达拉宫,儿童绘画。楼梯上是登山的朝圣者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敦煌石窟出土的《宝胜如来像(行脚僧、云游僧)》,五代(10世纪),纸本彩绘,51.8×29.8cm


敦煌遗画:宝胜如来像(行脚僧、云游僧)


赤足芒履的行脚僧人,左手拂子,右手牵虎,背负满载佛经的行笈,表情坚毅,在上方宝胜如来的加持下,日夜兼程,踏云而行。老虎乖顺的与其同行。


《行脚僧图》也叫“云游僧”图、也有称“宝胜如来像”,可能是受当时唐玄奘取经的故事影响,此内容是敦煌当时流行的主题。在敦煌遗画中相同题材的有十二幅,其中英国斯坦因收集二幅,法国伯希和收集七幅,其中三幅收藏在吉美博物馆,四幅收藏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日本大谷探险队收集二幅,其中一幅收藏在韩国中央博物馆,另一幅收藏在日本奈良天理大学附属图书馆。俄罗斯收集一幅。


这些图的共同特点是;头前上方云端中有坐佛像,身边有老虎跟随,身后背负满载佛经的行笈,手持拂子,赤足而行的行脚僧人。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菩萨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唐代男供养人,残件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唐代男供养人,幞头袍衫,双手合十拈花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唐代女供养人,服饰华贵,面靥鲜艳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天女(残件)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天女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一位貌似判官的神祇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2:僧人

关注公众号:藏家群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3:外道婆罗门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4:道教女仙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5:道教披发神仙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6:道教戴冠神仙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7:道教神仙,玉皇大帝?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0:门神1:可能是尉迟敬德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0:门神2:可能是秦琼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1:纸马:诸神祇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2:藏密金刚法像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3:佛陀与六道轮回图,西夏文字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4:莲花幡幢里的菩萨与藏文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5:汉语道德训诫三字经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5:菩萨白描图。简洁流畅的兰叶描,天衣飞扬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6:脚着芒鞋的菩萨或手持锡杖的僧人。璎络飘飞,衣纹转折生动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6:西夏文字面相图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6:西夏文字面相图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7:关公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8:古代名美人:班姬、赵飞燕、王昭君、绿珠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19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20:水墨画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21:清朝官员女眷肖像画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21:清朝官员肖像画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22: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23:羊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绘画24:孔雀,白描残件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日本浮世绘。中间旗帜写有道教咒语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6:日本屏风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7:黑漆彩绘屏风1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7:黑漆彩绘屏风局部1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7:黑漆彩绘屏风局部2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7:黑漆彩绘屏风局部3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7:黑漆彩绘屏风局部4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7:黑漆柜子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8:家具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8-1:家具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9:大象驮瓶,宝座厅装饰,中国,18世纪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9:大象驮瓶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0:金鱼盆,清朝乾隆(1736-1795)时期,青铜、珐琅、烫金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1:珐琅画盘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2-1:瓷盘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2-2:瓷盘,人物故事彩绘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3:人物故事彩绘瓷板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4-1:《红楼梦》故事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4-2:京剧人物,忠孝故事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5:鼻烟壶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6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中国文物17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8-1:金银宝石花篮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8-2:金银宝石骑麒麟人物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8-3:楼阁人物花卉金银簪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19:瓶,瓶身绘有日本古人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0:有浮雕的盘子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1:小吊篮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2:象牙雕刻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2:象牙雕刻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3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4:透明鸭形杯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
中国文物24:透明鸭形杯

--------------------------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就不会漏掉任何一篇文章

请右上点【···】分享!看完请在右下角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崇真艺客点个赞。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