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舞的观众们,近期因微信改版,不常读、不设星标的公众号的消息会被折叠。请⭐️星标我们,不要错过一手消息~
点击上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后,点击右上角菜单栏“…”,点选下方“设为星标⭐️”即可哦~

让我们给这位会设星标的观众点个赞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文
5月26日、27日,由司徒嘉怡编导,改编自卡尔维诺同名小说的舞蹈作品《看不见的城市》即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首演。
作为一部还在创作中的全新舞蹈作品,本作同时得到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青年孵化平台委约和上剧场青创扶植计划支持。是哪位编导能够同时被国舞剧场和上剧场同时“看中”?



/ 司徒嘉怡/
《看不见的城市》编导/艺术总监
现任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表演学博士
Ph.D. Performance Studies, UCBerkeley
曾任国际人类表演学大会理事
(Performance Studies international/PSi)
曾任国际舞蹈研究协会理事
(Dance Studies Association/DSA)
致力于表演艺术理论、实践、教育的结合
司徒嘉怡同时涉足当代舞蹈与身体剧场、记录剧场、舞蹈电影、身体与新媒体、即兴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创作……
摄影鸣谢:龚传焘
一
赖声川的学妹,
从舞者到人类表演学博士。
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司徒嘉怡是赖声川的学妹。
司徒从小在中国台湾长大,小学时在家人安排下报名了一个课后的舞蹈兴趣班,主要学习芭蕾和民族舞。此后,舞蹈成为了学习之外的“爱好”。大学期间,司徒加入了学校的舞蹈社,重新找回了对舞蹈的热爱。从那时开始,舞蹈于司徒不再是业余爱好,她开始向往在舞蹈上有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201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人类表演学博士后,嘉怡接受上海一所艺术院校的邀约,教授现代表演艺术。

摄影鸣谢:龚传焘
二
她的舞蹈足迹,
从亚洲到欧洲,
从美国到中国大陆。
“我大概是家里跑得最远、离家最久,也去了最多城市的孩子。最早是去到美国的芝加哥,后来去了纽约,然后又到了伯克利念博士。”在一次访谈中,司徒嘉怡这样说。
大学后,司徒嘉怡一直在向舞蹈靠近。2002到2013年期间,她曾先后担任过台湾无垢舞蹈剧场、德国舞蹈剧场 Cie Felix Ruckert、美国 Stephan Koplowitz project 舞者,足迹遍及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
而当起舞已经无法满足表达的需求,她走上了创作之路。

司徒嘉怡作品《在我和我的翼识之间》
摄影:王犁

司徒嘉怡联合主创作品《分身·缘起》
摄影:王犁

司徒嘉怡作品《即逝奏鸣》
她曾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各类艺术策展的支持,展演作品于中国当代舞蹈双年展、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洛克外滩源、德国包豪斯百年纪念上海站、苏州同里丽则女学、余德耀美术馆、之禾空间、上海明当代美术馆、上海民生美术馆等。
三
她的作品,
跨越文化,充满幻想、回忆和诗意。
当我们将眼光从她本身转而投向她的作品,我们时常能看到“回忆”这个关键词:有她对家人的回忆,有她对回忆的思考。
司徒嘉怡作品《回身 Luthier Re-embodied》
以舞蹈影像贴近并诠释曾祖父司徒梦严(司徒傅权 1888-1954;一位造船工程師,中西音乐爱好者与小提琴制琴师)严谨、讲究细节的性格特质。
以俯视镜头比拟工程师面对工程图纸,以及制琴师面对制琴桌操作的视角;以肢体动作表现制琴的过程:刨木、雕木、打磨、刷漆,小提琴弧线的造型特色等,并且传达数学、几何、测量、绘图等联想。造型参考曾祖父年轻时的照片:梳起贴头、戴上复古眼镜、穿上西装外套。
柔和而非激烈的肢体表达,赋予了她作品以幻想、轻盈、诗意的特质。
而在她的全新创作中,她从卡尔维诺的著作《看不见的城市》出发,带着我们走进未来。



摄影鸣谢:董盛 Michelle D.
国舞剧场青孵平台委约
上剧场青创扶植计划作品
司徒嘉怡编导,改编自卡尔维诺同名小说
呈现复古科幻超写实风格舞蹈剧场
序曲、间奏与尾声串联,步入克洛艾和姐妹城
跨越时间,进行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提问:
百年后,我们是如何被记忆和遗忘的?
正在热售

演出时间:2023年5月26日-27日19:30
演出地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实验剧场
艺术总监/制作人/编导:司徒嘉怡(中国台湾)
演出时长:约80分钟(含中场休息15分钟)
演出票价:80/180/280元
早鸟优惠:截至5月4日19:00,购票享9折优惠
咨询热线:021-52990372/52995821

项目主创
主创团队
艺术总监 & 编导:司徒嘉怡
制作人:司徒嘉怡、钟冠
作曲:约翰・尼格尔
舞者:陈珊珊、李翩翩、彭春兰、吴岳涛、郑灵敏
舞台设计:李奥
多媒体设计:王奕盛
灯光设计:程健雄
造型服装设计:大可
导演助理:李海渊
制作助理:刘彤玥
实习助理:谷雨童
制作顾问:杨采薇
制作经理:张淄涵
舞台监督:吕格非
宣传策划:张琛琳
媒体宣传:林静雯、刘诗悦
媒体公关顾问:杨舒詠
主视觉设计:胡元升
主视觉摄影:董盛 Michelle D.
自媒体编辑:郑彩妮
联合出品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
赖声川专属剧场-上剧场
域见间表演艺术
上海忻艺文化传播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
青年孵化平台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青年孵化平台是为具有成长性和发展空间的国内青年舞蹈艺术家搭建的交流及展示平台。该平台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发起并筹建,旨在为优秀的青年舞蹈家们提供创作资源、经费、宣传,以及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发展、催化创新,为中国本土原创舞蹈作品进一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新的平台。
购票须知
1.购票方式:支持线上购票,可选择电子票或纸质票寄送,或至售票处现场购票;
2.取票方式:为避免演出前取票人员大量聚集,售票处将进行人员分流,请于演出日之前取票或者于演出当天提前90分钟到场并遵循剧场安排有序取票;
3.入场时间:为避免演出前观众大量聚集,演出提前60分钟可进入剧场,提前30分钟可进入观众席;
4.入场条件:观演期间请全程佩戴口罩;
5.购票时请确认好订单信息(场次时间、票价、张数、座位等),演出票一经售出,不支持退换;
6.购票后可于公众号点击【申请发票】,演出结束后五个工作日截止发票申请,发票将在演出结束后统一开具。
END
顶棚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高级执行官

想拥有一只专属客服喵?
一群看舞聊天的小伙伴?
←扫一扫
添加“顶棚”微信好友
更多线上活动&福利在这里等你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